2017中国(上海)健康医疗传感技术与应用研讨会上,医用传感器能否替代老中医把脉的一个话题探讨很有意思。在这里电子工程专辑记者作一个记录发出来,对此技术感兴趣的做医疗电子产品的朋友,可以一起讨论一下。
中科院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传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李昕欣在研讨会上介绍医疗传感技术的时候,谈到了一个他在北京拜访了一位老中医的故事。下面是他的原话整理:
最近提到医疗健康,我们做老中医诊脉的事情,在北京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老中医。这个老中医一天看不了几个病人。很多病人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很不容易。在他家里有传感器,专用把脉搏传感器,到我这里再复诊,跟胳膊测试的数据一样。我不理解的是,其实看图像就可以的,他却不会看图像。只能靠摸,所以说传感器一定要做得跟真的摸到人一样。就像摸到他的胳膊,我就可以异地诊断。
但我想事情不是很简单,情况远不止于此。因为人的脉象有28种特性,任何人脉象实时放上去,才能分别他有多少特点。那里有一大堆比如湖南有8个人,北京有8个人,同时摸,摸了很多人,最后分解变成特征。比如2000个老中医的经验可以给1000万人共享,你有这个特征,他没有特征,比如说怀孕了,男孩、女孩很容易看出来,国家不允许讲这块,这个比较难做开来。我们要磁场外面加线圈,把靶放里面,找了一个学生,传感器给他测了脉搏,用了电信号,电流加胳膊,把传感器放在头上代表老中医摸,就可以了,就是这么简单。
红的是一开始检,黑的经过假胳膊重新摸过来,脉里面阻在风里看得见,向外完全一样,这个频率像唱歌比赛一样调高低音,不同波段调整。多找一些样本,多找一些人,大家调到合适的时候,老中医云端条件具备了,在千里之外可以摸到假胳膊,利用云计算、利用大数据分析挖掘,可以给全国人实时的监控你的脉象出什么问题。
“互联网+”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就是参加的人越多成本就越低,问题同时或者100万人一起来就便宜了。
有人问,搞了云端医疗能不能最后不要老中医了?根据图像的识别AR,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开药分析?李昕欣回答认为,这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以前方舟子发动过运动要打倒中医,最后西医会认为都是西医,中医还是要保留最原始性,但是要科学地发展。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人有28种特性的脉象,老中医可以依靠经验懂得,但是传感器一定能测出来吗?另外,即使能测出来这28种脉象,老中医可以通过其它的望闻问切来诊断病情,尚且还不一定准确。而远程的把脉、测心率和体温等,能否作为一个人健康与否的诊断依据,这不仅考验医疗器材公司,更是要考验医疗器材设备评验机构。
论坛上传感器大数据和精确医学之间的话题,很多专家都发言作了探讨。关于医疗电子的创新,在国家食药监局鼓励医疗器械创新的政策背景下,电子工程专辑也期待有更多的类似的严谨的讨论。
在论坛上来自深圳先进研究院的潘挺睿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对眼下的可穿戴设备为什么发展得不像当初智能手机、电脑、笔记本一样火起来。
“现在可穿戴产品都是硬梆梆的东西,而我们的身体是软的,所以我们要解决可穿戴产品软界面的问题。我们想到了很多办法,像戴上手套一样或者其他方法,包括医疗方面,连续检测24小时,是一种把硬的界面强制贴在了软的界面上,最近学术界做了怎么样把软的表面贴附在软的人体表面,把人体的信息通过舒服的方式反转,这个方面也有很多工作,在材料上有一些创新,软的材料应用到工程技术上。而之前所有的材料在工业上面用硅体材料,软的材料产生什么供体?好处是比较灵活,可以用现在的加工方式莫尔斯定律软的材料进行,有高度的灵敏度,软的材料如果在追求工艺上加工工艺要求不一样,未来软的材料实现新的突破。” 潘挺睿教授指出道。
本文为《电子工程专辑》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