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凌力尔特对话CTO Bob Dobkin之后,电子工程专辑记者在硅谷凌力尔特总部,还听取了六位产品业务总监/经理的最新技术宣讲,再次加深了Bob在对话中谈到的模拟技术的变化趋势的印象。(相关报道:《模拟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再访凌力尔特首席技术官Bob Dobkin》)在电源模块、电源管理、信号调理、混合信号、无线Dust网络和高频等领域,凌力尔特都有超过同行的新的东西,或者是在跟ADI整合之后,双方的产品线互补变得更加完整,给用户更多的选择。
uModule 电源产品业务经理Afshin Odabaee(上) 在面前带来了一个大的PCBA板。他表示,这块电路板上原来所有的功率模块,都可以集成到一颗uModule芯片中。目前uModule系列有100个功率产品,提供30多种封装选择。
这款超大电流的开关稳压器LTM4636 是一款 40A 降压型 μModule (电源模块) 开关稳压器,该器件具有一个用作散热器的叠置电感器,以在小型封装中更快速地散热并以更低温度运行。裸露电感器允许从任意方向与气流直接接触。LTM4636 提供 40W (12VIN、1VOUT、40A、200LFM) 时,温度仅比环境温度升高 40°C。在环境温度高达 83°C 时,可提供 40W 满功率,在 110°C 的环境温度下可支持 20W 半功率。LTM4636 采用 16mm × 16mm × 7.07mm BGA 封装。
上图为LTM4636Y的实物图,右边是去掉封装后看到的模组内部。这样的设计,既提升了功率的密度,也大大方便了工程师们的设计,减少了板上电源模拟的面积。可以应用到电信服务器、网络设备、工业设备和医疗系统
uModule 电源产品市场工程师Masaru Iwasaki则介绍了几款可用于工业、测试测量、医疗、通信和航空领域,可实现40V或60V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可以达到15V或18V,采用了业界最小的封装的高电压降压uModule稳压器。
凌力尔特的电源产品市场总监Tony Armstrong也算得上是一位电源产品的老兵,他既风趣健谈,对于自己的产品更是烂熟。Tony在产品介绍了特别提到了LTC7820。这是一款无电感充电泵DC/DC转换器。LTC7820最大的特点是高功率密度,能够提供500W以上的功率 ,采用软开关,可以实现 99%峰值效率和低EMI。
LTC7820的电路设计图。
为什么要设计一款这样的芯片?“我们需要一个高电压48V输入的DC/DC控制器,在一个非隔离的中间总线转换器中能够消除所有的电磁元件。”Tony表示。这款芯片的面积较上一代减少了50%。
产品介绍:LTC7820 是一款固定比例高电压高功率开关电容器 / 充电泵控制器。该器件内置 4 个 N 沟道 MOSFET 栅极驱动器以在分压器、倍压器或负输出转换器配置中驱动外部功率 MOSFET。这款器件可从高达 72V 的输入电压实现一个 2:1 的降压比、从高达 36V 的输入电压实现一个 1:2 的升压比、或从高至 36V 的输入电压实现一个 1:1 的负输出转换比。每个功率 MOSFET 在一个恒定的预编程开关频率以 50% 的占空比执行开关操作。系统效率可优化至超过 99%。LTC7820 为高功率、非隔离式中间总线应用提供了一款具故障保护功能的小巧和成本效益型解决方案。
接下来凌力尔特信号调理市场经理Brian Black介绍了信号调理市场经理Brian Black介绍了号称是业界最低功耗的零漂移运算放大器。虽然运算放大器是ADI公司最强大的产品线,Brian表示LT的运算放大器也有自己的设计独到之处。
图:凌力尔特信号调理市场经理Brian Black在介绍LTC2063
LTC2063是一款可用于仪表、检测设备、医疗电子、无线网络的信号调理以及能量收集应用的低功耗运算放大器。
LTC2063 是一款单通道低功率、零漂移、20kHz 放大器。LTC2063 可在极低的功率级别实现高分辨率测量。 典型电源电流为 1.4μA,最大值为 2μA。可用的停机模式专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占空比操作应用中的功耗而优化,并且在上电期间具有低电荷损失,从而降低了总体系统功耗。 LTC2063 的自校准电路可实现非常低的输入失调 (5μV 最大值) 和失调漂移 (0.02μV/°C)。最大输入偏置电流仅为 20pA,而且在整个规定温度范围内不超过 100pA。LTC2063 极低的输入偏置电流允许在反馈网络中使用高阻值的节能电阻器。 凭借其超低的静态电流和出色的精度,LTC2063 能够在便携式、能量收集和无线传感器应用中充当一个信号链路构件。LTC2063 采用 6 引脚 SC70 封装和 5 引脚 TSOT-23 封装,并全面规格在 -40°C 至 85°C 和 -40°C 至 125°C 的温度范围。
Brian还介绍了另一款 精准、低功率、轨至轨输出、差分运算放大器LTC6363,这是一款具轨至轨输出的低功率、低噪声、全差分运放,其专为驱动低功率 SAR ADC 进行了优化。LTC6363 在有源操作中仅吸收 1.9mA 的电源电流,并具有一种停机模式,在此模式中电流消耗减低至 20μA (VS = 3V),可用于电池供电型仪表。
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最新以以太网供电标准 IEEE PoE可以实现最高90W的电能传输。这是由ADI提出的LTPoE++标准。凌力尔特(现ADI旗下公司)混合信号产品市场经理Alison Steer对电子工程专辑介绍了最新的以太网供电技术。
图:凌力尔特(现ADI旗下公司)混合信号产品市场经理Alison Steer
Alison Steer表示在以太网供电技术功率达到90W之后,其应用场景可以拓展到更多的场合,例如汽车以太网(Power on Data Line)。减少了电缆之后,汽车的车身重量可以轻量化,同时也可以减少制造成本和电路板的设计尺寸。
基于此技术的新的P802.3bu(PoDL)标准在2016年12月7日定稿。它也将为汽车等应用领域,带来很多的好处。车用以太网将电源线与数据线的整合,是汽车设计技术的一个重大的进步。
Alison Steer似乎也没讲具体的芯片,但是这种新的标准的创立,跟ADI(Linear)在业界的推动是分不开的。
凌力尔特的Dust 网络产品事业部产品市场经理Ross Yu是一位会讲中文的华人,相信很多中国工程师都认识他。Dust网络也是Bob很看好的技术,这是几年前凌特收购进来的团队。该团队开发的SmartMesh无线传感器网,在当今的物联网兴起的背景下,很有机会取得巨大的成功。
Ross Yu向电子工程专辑介绍,SmartMesh IP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自我管理式的低功率互联网协议 (IP) 网络,其采用被称为“Mote”的无线节点构建而成。LTC5800-IPM 是 Eterna 系列 IEEE 802.15.4e系统级芯片 (SoC) 解决方案中的 SmartMesh IP 集成电路,其运用了一种高度集成的低功率无线电设计,以及一个运行 SmartMesh IP 嵌入式网络软件的 ARM Cortex-M3 32 位微处理器。
借助SmartMesh IP 时间同步网络,网络中的所有节点皆可传送、供应或终止数据,并能在采用电池供电的情况下工作多年。SmartMesh IP 是一种高度灵活的网络,其在一个易于集成的平台上具有经过验证的可靠性和低功耗性能。
LTC5800-IPM(上图)在 SmartMesh IP 网络中的运行方式由选择加载的 SmartMesh IP网络软件决定:SmartMesh IP 网络中的无线节点、EManager 或接入点节点。与 LTC5800-IPM 一起提供的 SmartMesh IP 软件经过了全面的测试与验证,而且可以很容易地通过一个软件应用程序接口进行配置。它非常适合无线工业物联网的应用。
最后上场对话的是来自高频事业部的产品市场经理James Wong,他也是一位华人,年纪不低了。
图:ADI 旗下凌力尔特高频产品事业部经理James Wong
James最后一位上场,可能是考虑到我们的时差加上一天的信息轰炸,不忍心再用英语技术语言来虐待我。又或者是他真的时间很忙,没有来得及用上PPT。他只是带来了两本产品目录。一本是旧的,只有凌力尔特的产品目录,另一本是新的加上了ADI公司的高频RF产品目录。
“我们过去的高频产品线目录就有这么厚厚的一本书,客户选型就有很多的选择。现在加上了ADI的产品型号,我们的产品目录厚了一倍。你可以想像一下,我们的客户来选择我们的产品,会不会比以前更方便,更有得选了?!”James Wong入上两本书,手一摊就说明了问题。
的确,ADI收购了一家毫米波公司,扩充了高频产品线之后,可以进军更多领域。加上软件定义无线电的产品,ADI的无线RF已经处于行业领导者。两家公司联手,James即使是什么事也不做,也强大了一倍以上。在所有部门中,James看起来最幸福。
感谢James,他的最后的一翻谈话是我感觉最轻松的,也印象最深刻。强强联手,远比强弱联手,甚至是弱弱联手要正面积极很多。
图左起:ADI旗下凌力尔特Marcom总监John Hamburger、媒体关系经理Doug Dickinson和CTO Bob Dobkin三位老兵
文章最后要感谢Linear常面对媒体的三位老兵为本次采访作的安排。ADI收购凌力尔特后,业界看到ADI继续保留凌力尔特品牌,也完整地保留了Linear的研发团队。当然,我相信两家公司会如Bob所言,在研发上有更多深入的合作,利用公司内部的合力,做更大的研发项目,为全球半导体的模拟设计带来更多的惊喜与创新。
本文为《电子工程专辑》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链接
关注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请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