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全球无人机行业呈现井喷式爆发,引得众多企业纷纷涌入,各种新品发布会和融资消息接连不断。但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当初满腔热血加入进来的企业们纷纷遭遇困境。在美国,无人机老大3DRobotics彻底退出无人机硬件市场,GoPro、Lily、Parrot等明星企业也在无人机市场纷纷折戟。在国内,亿航、零度等业内追捧的企业均在去年底经历了大幅裁员,2017年年初,西安无人机企业斯凯智能更是因资金链断裂破产倒闭......
除了严酷无序的市场竞争外,国内屡屡传出的无人机干扰民航飞行事件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以前的法律真空地带逐渐开始有严格的管制,种种现象似乎表明当前无人机市场正在经历无序竞争后的低潮期,未来产业之路到底在哪里?6月21日,国内知名的产业孵化机构瑞知先进认知技术实验室(ACT Lab)联合三航工业技术研究院、腾云航空科技、天荧智能以及深圳市无人机重点实验室的权威专家举办了“无人机热潮之后的机遇与挑战”行业沙龙,共同探讨无人机未来的发展趋势,本次沙龙也是ACT Lab品牌活动ACT Talk系列的一部分,吸引了众多无人机行业关注者以及智能硬件开发者参与。
图:ACT Talk圆桌嘉宾(从左到右):天荧智能CEO刘楚豪、深圳市无人机重点实验室主任练彬、三航工业技术研究院运营主任欧阳梦应、腾云航空科技总经理刘俊辉
一、行业化、娱乐化将是民用无人机的两大发展方向
深圳市无人机重点实验室主任练彬指出,在当前阶段,民用无人机在两个方向有着巨大市场潜力:一个是工业级或者商业应用的无人机,另一个是娱乐化的消费级无人机。
在消费级领域,500克以下的无人机将会成为个人消费未来的趋势。现在各个厂家都将消费级无人机做得越来越小,包括大疆也出了最新的掌上的无人机。同时无人机的智能化程度也将不断提高,目前已经实现手势控制,未来甚至可以实现意念控制。
就行业应用而言,无人机走向工业级和商业应用是一件自然而然的的事情,因为无人机研究出来的时候,本身面向的工作特点就是脏的、危险的、乏味的工作环境,在这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同时在电力巡检、农业、工业、测绘、警用等领域对无人机也都有着巨大的需求,所以自2015年消费级无人机的热潮过后,很多企业转向行业应用领域,这也将成为行业趋势。
此外,在商业演出领域,无人机表演也存在巨大的市场机会。在艺术表演中,无人机独特的三维空间机动能力使其做为一种新形式表演的载体,可将更加新奇的视觉创意转化为现实的有力工具。
图:英特尔无人机灯光秀,用500 架无人机在夜空拼成一幅巨大的英特尔Logo,场面十分震撼。
目前国内进入无人机表演领域的团队并不多,ACT Lab的入驻团队的天荧智能就是其中之一。天荧智能专注于无人机编队表演,在飞行器组合导航和组网通信等方面有着很深的技术积累。
天荧智能CEO刘楚豪早年在英国留学时曾从事机器人集群控制算法的研究,回国后创业将这一技术用在了无人机的编队控制中,并入驻ACT Lab组建了自己的团队。他表示,目前无人机表演这个市场才刚刚开始启动,但在主题公园、巡回展览、科普项目、商业表演这四个领域有着强劲的需求,他们团队接到的无人机表演服务的需求很大一部分是事件营销,例如各类典礼活动上的表演,在空中拼出企业LOGO之类。但无人机表演还处在尝鲜阶段,很多方面都还不成熟,未来将更多考虑如何将无人机与其他表演元素结合,充分发挥无人机在表演中的潜力和优势,同时融入艺术表现元素,最大化其带来的新奇效果,这也是无人机表演团队今后发展的方向。
二、燃油式和仿生扑翼式将会成为无人机研究热点
随着行业应用需求的多样化,工业级无人机也将会趋于重型化,以搭载更复杂的工具,完成各种复杂任务。当前常用无人机大都是采用电池驱动,因为电动无人机比较简单,操控方便,体积小,价格也较便宜,但用在工业领域,载重、续航就会成为它的瓶颈。
例如在农业植保领域,电力驱动无人机最多只能搭载10-15升农药,续航时间往往只有10多分钟,如果农田很大,基本上无人机还没喷洒完就没电了,只能通过多次喷洒来解决,这也是现在行业内的一个瓶颈。所以在农业无人机领域,国内现已有好几家开始做油动多旋翼无人机,载重达30-50公斤,续航时间可达1-2小时,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所以未来几年内,能进行大范围、长时间工作的燃油无人机将是研究热点之一。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研究热点是仿生扑翼式无人机。无人机一般按飞行原理可分为固定翼、多旋翼和扑翼,目前固定翼和多旋翼已有厂商在生产,但其小型化乃至微型化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续航和效率很难提升;二是抗风能力较差,风一吹可能就失控了。而仿生扑翼式无人机的优势是可以做到很小,甚至只有昆虫大小,同时它效率更高,抗风性能也更好,能做非常低速的灵活飞行,这将衍生出更多应用方向。所以国内外也有许多研究机构和团队都在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
三、无人机监管改革下的市场机会
有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无人机保有量达50万架,其中深圳无人机保有量就超过8万架。如此大量的无人机若不能得有效的监管,未来很可能会引发一些严重的后果,前段时间媒体频频报道的无人机进入机场空域对影响民航班机安全事件也引起了政府监管部门的关注。
据腾云航空科技总经理刘俊辉介绍,从2017年6月1日起,我国将正式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民用无人机实施实名登记注册。同时,民航部门正在积极建立无人机实名登记数据共享和查询制度,实现与无人机运行平台的实时交联。
未来,民航部门将进一步明确隔离空域的划分,确立合理飞行申请程序,对无人机产品也将进一步得规范。随着监管制度的加强,无人机市场又存在哪些机会呢?
同时兼任中国民航大学政策与法规研究所特聘研究员的刘俊辉认为,未来的无人机市场并不会因此而萎缩,反而呈现出3个新的机遇:
一是无人机智能化。未来为了更好的控制,必然需要相应的云平台及APP来实现各种不同的功能,同时监管机构也需要一个统一的平台来对无人机进行监管,这里存在很大的市场机会。
二是专业化。按监管条例来看,未来中长期趋势是社会普通大众不可以随意操作无人机,必须取得相关资格认证,也就是说在无人机飞手培训领域存在很大的市场,未来专业无人机机构也将越加吃香。
三是行业化。在诸多行业应用领域无人机将大展身手,如植保、电力检测等领域。 “现在无人机行业暂时处于低潮,但随着产业的发展,但到2020年左后,特别是国家空域改革后,会迎来一个新的高潮。而深耕这3个方向的企业和创业者也将获得巨大市场机遇”刘俊辉说道。
关注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请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