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科技报导经常聚焦于物联网(IoT)、大数据、手机、云端计算以及人工智能(AI)等大趋势,这些趋势对信息如何快速流动带来巨大改变,并催生了全新的应用与服务;总之它们构成了信息科技领域的剧烈变化,而我们正在见证一个信息新时代。
以上那些趋势以及其基础技术,都是“第三波计算(Third Wave of Computing)”以及“第四次工业革命(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的一部份,而这两者都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科技的体验,甚至是我们的人际关系。
信息变化从未如此快速,如那些透过以高速度被开发并导入的全新/更新应用程序实现之持续性整合(Continuous Integration)/持续性交付(Continuous Delivery)案例;基本上,这意味着应用程序正不断更新以因应新需求。
瀑布式开发(Waterfall Development)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甚至是敏捷开发(Agile Development)技术也为了因应新时代的需求而剧烈变化;若要透过驾驭数字技术来提升一家公司的表现,重点只在于速度、敏捷性与数字转型。
现代的应用程序包含预先制作的代码段,代表包装于软件容器内被当做微服务(microservice)提供的碎片化功能;那些容器布署于无服务器的丛集中,采用让基础建设的容量、扩展、修补与管理自动化的协调平台(orchestration platform)。结合分布式的计算架构,这意味着IT实作与基础建设的大规模典范转移(paradigm shift),而这只会在应用程序开发以及运作的最近几年才会发生。
有效协调对那些应用程序之布署、互操作性以及安全性比以往更有必要,这需要对服务器操作系统的进一步抽象以及虚拟化软件,并将催生凌驾于个别设备之上、位于某个层级的新操作系统;这种数据中心操作系统将在计算基础建设中,扮演资源之居间协调者的角色,无论是在现场或云端、横跨多个云,还是包括云端与现场的混合布署方式。
只有以这种层次,现代的环境才能被有效管理;一个软件定义数据中心的所有元素,是被集中在单一个一致性、完整的逻辑计算模型,应用程序与资源接着在这个超OS (uber-OS)层级被布署与管理。
这个层级之抽象的必要性,首先被数字原生企业如Twitter与Google所认可,这些业者对基础建设扩展性以及对用户提供快速、个人化响应有大量需求;他们内部开发的工具衍生了来自新一代IT业者包括Mesosphere与Kubernetes的平台,将成为永不断陷经济的高度适应性整合、协调与布署基础建设平台。
此外,随着因为这种数字互连性而诞生的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越来越容易取得,我们发现自己正迈向一个新信息时代,目睹数字转型被架构在那些科技大趋势,而且越来越朝向环境智慧(ambient intelligence)发展;这毫无疑问将会发生,未来学家Kevin Kelly就保证,这种转型是不可避免的,但他认为我们仍在改变的早期阶段。
一项针对“C”级企业高层进行的调查显示,有一半的人将数字转型视为最重要的优先策略,不过分析机构451 Research的研究总监Sheryl Kingstone最近表示,不到25%的企业都拥有将业务数字化的官方策略,而约有五成的企业则完全没有相关策略。
无论目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如何剧烈、改变局势,都只为了替未来将发生的事情奠定基础?这个问题仍有争议;虽然数字转型目前是个吸引人的名词,但目前只是跨出了朝向最终目标的第一步,整个过程有可能包含错误的开始、明显的错误,以及偶尔出现的重大突破。
一个今日大多数企业面临的大挑战是,就算他们想要完全迈入这种转型的涅盘,收支平衡的现实驱使他们必须延用旧有的应用程序与基础建设,好让他们继续营运获利的、有历史的某部分业务;而事实上拥抱数字转型也是唯一的路,企业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更敏捷、更具创新性,才能对抗在数字化方面十分熟练的竞争者。
持续性的数字转型,为企业带来最大的敏捷性以及抵抗竞争力中断的最大可能性,不过IT组织所面临的冲击不应该被低估;要在这个时代取得成功,需要适合新兴技术浪潮的新思考方式以及技能。
建筑业者PCL Construction的解决方案架构师Chris Palmer最近表示,随着往云端的迁移,企业再也不需要针对各种计算与储存子系统的深入技术知识,但系统整合变得越来越重要,同时需要擅长适应敏捷思维的人才,这更偏向是一种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而非技术能力。
要达到这种敏捷性,在对于应用程序、处理程序还有整个企业与以外的数据之观点上,需要高度灵活且可扩展的思维方法;最终,如同未来学家Brian Solis所指出,数字转型是一个关于科技如何改变人们与其行为、偏好与价值的科技故事,我们已经抵达了一个由持续性数字创新为特征的新信息时代大门,只需要想象当我们通过那扇门之后将发现什么。
编译:Judith Cheng
本文授权编译自EE Times,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关注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请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