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全球电子产业在快速发展之后,进入快速调整期。传统电器产品的智能化(连网、APP手机操控、增加OS、巨量数据和云端储存)、个性化(外观、功能)等,在过去几年中,几乎是所有的电器产品都“被创新”了。甚至众多的非电子类产品的传统商品,例如衣服、鞋帽、茶杯、滑板……也都加入了电子零组件,实现了所谓的智能化。
如此大规模的电子产品革新,以及众多人才加入智能产品创新的过程,在过去很多年来都不曾出现过。是人类使用产品的需求一夜之间发生了这么多的变化,还是其他的原因,促使过去两三年内的产品智能化如此激进?我想很多人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一是95后甚至是“蛋蛋后”(一个零零后的朋友告诉我,他们不愿意遵循传统的叫法称自己是零零后,而更喜欢自称蛋蛋后)的新兴人类,他们对于家电、消费电子、甚至是衣服鞋帽,都有着跟传统产品不同的见解。尤其是“蛋蛋后”,他们不再算是做着手抄作业、在家看着电视的独生子女成长的一代。这些人群有着比上一代或两代人,在同样年龄时更为开阔的视野、有着更宽松的成长环境、更多的交际沟通的时间。对于新产品新生事物的传播,他们更能接受,也更能提出自己的见解。举个例子,你能找到不会用iPad、iPhone的“蛋蛋后”小朋友吗?
尊重“蛋蛋后”对新事物的看法,也许您的产品能够先一步取得成功。在研发体系上处于位高权重的70后或85前的“老”工程师们,在创新方面,请千万不要太专制。
二是传统消费品领域出现了严重的产能过剩,各大品牌之间都进入了残酷的价格白刃战阶段。无论是电子类、还是非电子类产品,只要是由中国制造、非行政垄断性产业,大都出现了产能过剩、供过于求、同质化竞争,最后降价。殊途同归。
为了让自己的产品有新的卖点,有独特之处,在严重产能过剩的今天,谁家都在绞尽脑汁,挖空心思来做新产品。从整机研发、到芯片研发、软件研发,上下游都在想着同一件事:创新。至此,大家就明白了为什么“创新事业”在过去一两年间如此的兴旺发达。这些厂商为传统产品增加无线连接、数据上云端、以及利用APP开发用户等,都按着同样的步调走了过来。
如果三十年前我们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掌握了像日本、德国、美国等科技发达国家所拥有的更先进的基础科学,能把材料、设备和制程等基础性的科学做得更好,也许制造业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的全产业同质化竞争。
三是资本的进入。在过去两年,笔者接触过很多投资人。他们惊讶的发现,电子产业的利润远比服装、鞋袜、印刷等领域要高,市场需求也远未像这些传统产品饱和。总之就是各行各业的资本,在看到了小米的成功之后,大量地投向电子产业。在资本的兴风作浪(VC、群众募资、上市后的股民资金)推动下,大企业、小企业都纷纷上马一些智能项目。即使是在产品的需求只是主观设想,未曾作大量的使用者需求调查的情况下,依然坚持上马。
四是国家政策、各种创业育成中心的支持。国家政策、创业育成中心对于个人创业的支持,让很多原来技术与经验不足的年轻人,开始了创业。其中不少还拿到了创投,媒体为这类年轻人还树立了榜样,让更多人跟风。可穿戴产品、智能家庭和智能生活类的产品,成为创业的绝对主题。然而并没有用。
2017年,半导体企业和研发型企业,仍然会是创新的主力。在资本逐渐离场的情况下,个人创业会随着大潮消退。创新会回归本质,寻找客户们(个人、企业、政府)的真正需求,?明客户解决问题,获得应有的利润,然不再是“羊毛出在猪身上”、硬件不需要赚钱的神秘方式,回归到商业真正的本质。
2017年是《电子工程专辑》杂志创刊24周年。同时,值此新年之际,编辑部全体成员谨向所有读者致以祝贺,感恩所有读者的陪伴。
本文为《电子工程专辑》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并附链接
关注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请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