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17年,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从2014年的30亿美元突破至200亿美元,标志着一个由可穿戴设备、传感器技术、近距离无线通信和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组成的“可穿戴医疗”生态系统正式形成并进入高速发展期。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无法有效解决用户痛点、缺乏清晰盈利模式等正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桎梏。如何帮助用户打造更具创新性的产品?如何从“可穿戴医疗”进一步过渡到“智慧医疗”?
当前各种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实际上多数都是在扮演浅层的“健康管家”角色,不但与真正意义上的“医疗”概念相距甚远,而且经过几年的发展,处在初级应用阶段的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们发现这个“管家”也并不好当,测量数据不准确、用户使用粘性不强等因素直接导致行业目前遭遇了一定的发展瓶颈。但与此同时,却又有很多行业人士将医疗视作是可穿戴设备最具前景的应用领域,ADI公司亚太区医疗行业市场经理王胜便是其中之一。
图1:ADI公司亚太区医疗行业市场经理王胜。
众所周知,“健康监测/管理”与“医疗”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概念。传统的医疗大多是对已有健康问题的患者进行处置和治疗,而移动健康类设备和服务的应用价值在于通过对用户日常生理体征等健康指标的变化进行监测,做出趋势性的判断和相应的日常行为指导。然而,家用级健康监测应用尚且不成熟,此刻却又开始讨论医疗级应用,是否会让人觉得前进的步伐迈得过大?
“任何新兴行业都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发展调整才能达到稳定成熟的增长阶段,移动健康医疗行业也不例外。”王胜认为,消费级和专业医疗级可穿戴健康监测设备二者属于互补性质,互为延伸和补充,并非替代性关系。而事实上,经过过去两三年的技术发展和市场调整,出现了一大批品质和口碑都很好的产品,市场回报也相当不错。当然,某些产品由于定位不清晰,差异化不明显,慢慢的淡出了市场,但这正是市场调整优化的自然选择过程,有利于行业的长期稳固发展。
TE Connectivity传感器解决方案医疗产品经理Susan Zaks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健康监测/管理是持续性的体征监测,用于自我健康管理,也可成为临床诊断的辅助依据,较多关注于数据前后对比的变化值,其精度要求相对医疗级监测设备较低。消费级与医疗级可穿戴设备之间的性能标准完全不同:医用领域对可穿戴设备的通讯系统要求更复杂、更严谨、更稳健,因为很多不同类型的医疗设备可能同时使用,但家用领域对可穿戴设备的通讯系统要求就比较简单。
图2:TE Connectivity传感器解决方案医疗产品经理Susan Zaks。
另一方面,健身和医疗是可穿戴产品的成功领域,医疗领域的应用特指在不限制患者行动或移动的情况下监测患者的生命迹象,所检测的健康状态包括呼吸、心率、体表温度、血氧饱和度等。未来决定可穿戴设备发展前景的关键因素在于低功耗微电子领域的新开发项目,以及新一代电池技术的开发,其规格应该更小但寿命会更长。一旦这两类开发项目与可穿戴设备相结合,就会大幅增强其可操作性与便利性。
“我还是相信医疗健康类的功能应用,仍将是可穿戴产品极力追捧的发展方向。尤其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医疗框架下的预防类和日常监测类功能仍然是具有现实意义的。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目前整个市场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王胜对本刊表示,在专业的医疗领域内,便携式和可穿戴式设备是相对成熟的监测类产品形态,这势必将推动消费领域的健康产品发展。
事实上,消费领域健康类产品和传统的医疗领域也正在逐步走向融合,商业化的移动健康医疗服务将催生更多的商业模式,并同时推动二者的共同发展,尤其是在某些特定的细分领域,例如运动保健、特定慢性病的日常监护、养老、社区服务以及商业保险等领域。
可穿戴产品想要突围到更深层的医疗诊断领域,还面临哪些现实的困境?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是怎样?王胜对此分析称,对于传统的专业医疗设备厂商而言,早已有很多可穿戴式医疗级诊断产品在医院内或医疗机构中得到使用,也通过了相应的医疗标准认证。对于消费领域的健康可穿戴产品来说,如果想进入医疗诊断领域,其设备也必须要通过相应的医疗设备标准认证,这也将是最大的调整和困难之一。
除此以外,医疗级设备的市场渠道、运用和销售模式,与消费类移动健康产品差别巨大。所以,品牌培育、业务模式创新都将是不可回避的障碍。但这对此前专注于消费领域的可穿戴厂商来说也绝非“痴人说梦”,开发出医疗级别的可穿戴产品,并提供相应的健康类服务是迟早的事情。而且,医疗设备厂商也在跃跃欲试,试图进入院外的医疗应用领域。尽管二者分属不同领域,需要相关企业进行全局战略性考虑,但二者的渐进融合将是大势所趋。
Susan Zaks说可穿戴设备不会专门用于医学诊断,因为它们不能完全提供针对医学问题的诊断服务,但可提供健康数据和健康趋势,其未来市场的发展会从特定人群,如飞行员、慢病康复患者等逐步扩大到普通民用市场。至于人们未来是否会长期使用可穿戴医疗设备?她表示这取决于可穿戴设备所在的具体应用领域。“连续血糖监测仪就是一个长期应用的成功范例,它实际上是一个传感器内嵌的电子元件贴片。”
而王胜的观点则是,如果从“未来”的角度来看,可穿戴设备将会无处不在,而且会有越来越多的“无感式”功能,即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并且不打破任何使用常规和习惯的情况下,可穿戴设备已可以采集各类有用数据,包括健康类指标,并做相应的处理,进而提供更有价值的处理反馈意见,各类专业的服务供应商也将提供更加及时便捷的数据发掘类深度服务,那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长期使用可穿戴健康设备。在他看来,“可穿戴设备”的理想形态将是“智能穿戴”,即日程的常规穿戴事物,例如衣服、鞋帽、眼镜、腰带以及日常个人装饰配件等都能实现智能化。
无感监控、穿戴舒适、功能实用、操作简便、维修频率低、无需频繁换电池,这是Susan Zaks对自己心目中完美的可穿戴医疗设备设定的标准。这样,监控患者情况的可穿戴设备既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干预频次又提高了监测频率,监控过程更具实时性和持续性,可以降低总体住院费用,将最有希望得到消费者、医院和医生们的青睐。
王胜则更偏爱体征信号监测类的可穿戴产品,尤其是可以监测数据长期性和趋势性变化的设备。因为消费者和医生共同关心的问题,是在院内设备以外如何避免疾病的发生,即预防性,以及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即院外延展性。所以,能够解决这类问题的设备将得到市场的青睐。
为此,ADI在可穿戴电子领域也打造出了一系列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例如支持多种便携式医疗保健领域的高精度、低功耗片上计量仪ADuCM350,已在国内外几家有代表性的大客户中取得了里程碑式的进展;突破性的超低功耗3轴数字MEMS产品ADXL362在运动检测唤醒模式下功耗仅为300nA;低功耗、单导联、心率监护仪模拟前端AD8232/AD8233,专为满足新兴的健身设备、便携式/佩戴式监控设备和远程健康监护设备的ECG信号调理要求而设计。除此之外,为迎合可穿戴设备对电源管理特定的低功耗、小体积及低成本要求,ADI还专门推出了ADP150/ADP160等产品。
王胜还特别提到了专门应用于光电法测量各类生理体征信号的ADPD系列传感器及信号处理方案。以ADPD142为例,这是目前市场上可以看到的集成度最高(光电二极管+ LED +模拟前端采集AFE +LED驱动+环境光抑制)、体积最小、功耗最低、性能最为出色的成熟量产方案,既可用于诊断级产品,也可适用于消费级产品相关体征信号(心率、血氧含量等)的采集。新的系列产品也在层出不穷,如ADPD144/ADPD174等,可以更好的满足不同的设计需要。同时,ADI还建立了相应的软件算法团队和本地技术支持团队,为价值客户提供深入的技术服务。
本文为《电子工程专辑》原创,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关注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请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