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ixit 日前拆解了新款 MacBook Pro 的两个机型,包括 Touch Bar 版与功能键版。有趣的是,尽管外型大致一样,两款 MacBook Pro 的内部构造实际上还是有不少差异的。
本文图片均来自iFixit,下同
首先内装上的不同,是 Touch Bar 版相较功能键版来得复杂,同时电池也比较小,可能导致 Touch Bar 版比功能键版轻了一点。相比功能键版,Touch Bar 版 MacBook Pro 还多了一组风扇,两侧也凿开与旧版 MacBook Pro 类似的散热条。音响则被移到下端,与触摸板平行。
▲ Touch Bar 版 MacBook Pro 的设计。比起功能键版,电池缩水不少,好挪出位置给两侧的音响。
▲ 功能键版的 MacBook Pro。除了圆状的风扇少了一个,音响也小了很多,但电池空间就因此变大了。
看来2016年是新型连接器兴起的一年,因为这是我们第二次看到电池桥接的新方法。这些铜焊盘用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端子。
Touch Bar 版的零件也更加一体化,能直接动手拆掉的部分比功能键版更少,像是音响、电池,在 Touch Bar 版都必须先移走别的组件才能下手。实际上在拆掉主机板挡板之前,Touch Bar 版可以直接拿掉的,也只有耳机孔组件以及触摸板。
iFixit 指出,两款 MacBook Pro 的触摸板设计大致一样,应该可以共用。连上面用的IC都一样:
红色: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 STM32F103VB ARM Cortex-M3 MCU
橙色:博通(Broadcom) BCM5976C1KUFBG触摸控制器
黄色:美信(Maxim Integrated) MAX11291ENX 24位,6通道Δ-ΣADC
红色:集成Intel Iris Graphics 550显卡的英特尔酷睿i5-6267U处理器
橙色:Intel JHL6540 Thunderbolt 3控制器
黄色:SanDisk SDRQKBDC4 064G 64 GB NAND闪存(x2总共128 GB)
绿色:三星K4E6E304EB-EGCE DDR3 DRAM(4 x 2 GB,总共8 GB)
浅蓝: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 SN650839 66AL7XWGI和TI / Stellaris LM4FS1EH SMC控制器(替换TM4EA231的料号)
深蓝:Murata / Apple 339S00056 Wi-Fi模块
紫色:R4432ACPE-GD-F
把逻辑主板翻个个,我们发现组件不比正面少,包括:
红色:SanDisk SDRQKBDC4 64 GB NAND闪存存储(如取消Esc键版本中的可移动SSD中所见) - 总计256 GB
橙色:APL1023 343S00137(可能是与Touch Bar配对的定制Apple T1芯片)
黄色:2枚德州仪器TI CD3215C00 68C7QKW G1
绿色:Intersil 95828 HRTZ X630MRD
浅蓝:(Apple?)338S00193-A116348HCI
深蓝:WinBond SpiFlash W25Q64FVZPIQ 64 Mb串行闪存
紫色:恩智浦66V10 NFC控制器,包含安全元件008和恩智浦PN549(之前在iPhone 6s中也发现过)
背面还有更多芯片:
红色:2枚Pericom PI3WVR12612 HDMI 2.0,DisplayPort 1.2视频开关
橙色:Cirrus Logic CS42L83A音频编解码器
黄色:国家半导体(National Semiconductor) 66A82NU 48B1-004
绿色:德州仪器TPS51916存储器功率同步降压控制器和TPS51980A同步降压控制器
浅蓝:德州仪器TMP513A PMIC
深蓝:2枚Fairchild半导体FDMC7570S PMIC
紫色:飞兆半导体FDMC86106LZ PMIC
▲ 功能键版的 MacBook Pro 的主机板。图中那块矩型的缺口,是 SSD 的放置处。
主机板也是 Touch Bar 版与功能键版的差异之处,几乎是两种不同的设计。Touch Bar 版为了向两边的散热条开孔导热,同时容纳两枚圆状风扇,被设计成“小胡子状”的对称型,相比之下,功能键版则比较接近传统的样式。更重要的是,Touch Bar 版的 SSD 不再是过往的 SSD 卡,而是直接以特规焊到主机板上,因此,未来 MacBook Pro 的机型,将只剩下功能键版可以自行更换 SSD。
▲ 功能键版的 MacBook Pro 的 SSD。虽然可拆,但它也是特规的。
Touch Bar 版与功能键版的另一项关键差异,自然是 Touch Bar 以及 Touch ID,不过苹果并没有拿出什么特别的技术,只是多加一个电容式指纹感应器,与开机键整合,然后涂上与 Touch Bar 一致的黑色颜料,让两者好像融为一体。与 iPhone 上的 Touch ID 相同,MacBook Pro 版也加入了蓝宝石涂层,不过因为整合不少东西,即使只是弄坏开机键也可能得整组换掉,甚至包括主机板,导致维修成本大幅上升。
▲ Touch ID 是一枚独立的组件,也兼作开机键使用。
我们现在离Touch Bar已经很近了,这是链接主板和Touch Bar显示屏的软板,上面有一颗芯片:意法半导体32A 8628
▲ Touch Bar 上端的 OLED 触摸条。
至于 Touch ID 旁的 Touch Bar,则主要由上方极度易碎的 OLED 面板、以及底下的一条将 OLED 链接到主机板的排线构成。OLED 面板并没有使用机械结构,而是用胶水,所以只能以特殊的工具加热来去除黏性。此外在摘除 OLED 面板的过程,还很可能会弄坏 Touch Bar 的数码转换线,很不好拆。
至于 Touch Bar 最左侧的位置,则埋了一枚独立的触摸芯片 ——博通(Broadcom) BCM5976TC1KUB60G触摸控制器。
▲ 图中橘框处,是 Touch Bar 版 MacBook Pro 的音响。红框处则是网罩开孔的下方。至于橘框中间那一片,则都是电池。
有趣的是,与功能键版的 MacBook Pro 不同,Touch Bar 版位处键盘两侧、看起来像音响网罩的开孔,其实底下并没有音响。真正的音响其实位在网罩区的“下方”,与电池、触摸板平行,因此,声音很可能是从 Touch Bar 版才有的散热条开孔传出来。不过这并不代表这些洞只有美观作用,因为右侧的开孔底下其实搭载了三枚麦克风,因此这些洞多少也能帮助收音。
▲ 功能键版 MacBook Pro 的单体是图中椭圆状的两小颗,分别设置在机身两侧,共有四颗。
至于功能键版 MacBook Pro 的网罩下方虽然有单体,但它除了也放了两组麦克风,音响的体积也远比 Touch Bar 版小。所幸,功能键版在 Touch Bar 版是音响的地方可以因此腾出来,为电池提供更大的空间。数据指出,Touch Bar 版因为搭载较小的电池,实际用起来的续航只有 5、6 个小时,远比官方宣称的 10 小时短。
在实际拆解中,iFixit 也发现 Touch Bar 版 MacBook Pro 的电池为 49.2Wh,而功能键版则是 54.5Wh,后者的重量也因此比前者重很多。此外,两款 MacBook Pro 的电池都用胶水黏死在底壳,非常难去除,可能会大幅增加坊间换电池的维修成本,因此如果要下手新款 MacBook Pro,势必得多考虑 Apple Care 来避开过保后的支出。
我们挖出的五块电池,连在一起像串土豆一样……红色圈内是电池控制板主芯片TI BQ20Z451(可能是BQ20Z45-R1的升级版,在MacBook Pro中总是能看到)
▲ 左图是新款 MacBook Pro 的键盘,右图则是 12 寸的 MacBook Pro 的键盘。(Source:iFixit)
至于主屏幕与蝶式键盘部分,两台电脑的组件则完全一样。比起 12 寸 MacBook 的键盘,MacBook Pro 设计得再高一点,多了点微薄键程之外,也让手指比较容易触摸到,不会像在平板上敲字。
最终,iFixit 给了 Touch Bar 版 1 分维修难度,而功能键版则是 2 分,属于最难拆解的层级。至于 Touch Bar 版更难拆解维修的原因,包括它有焊死在主机板的 SSD,以及极度易碎又难拆的 OLED 面板。
关注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请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