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已经有业者开始销售不必装电池、自己会产生动力的小型巴士,这种车辆配备了先进的硒化铜铟镓(copper indium gallium diselenide,CIGS)太阳能面板,以及超省电的牵引马达;试想一台像蜥蜴般的电动车辆在阳光下苏醒,只能载运8个乘客而且速度跟步行差不多──虽然感觉有点好笑,却预示了未来,任何新科技的第一次亮相总是如此。
在市场研究机构IDTechEx对电动巴士产业的十年预测报告中,还指出了许多其他有趣的车辆:在烈日当空的非洲乌干达(Uganda)烈日下,有大型的纯电动巴士在车顶上加装了太阳能板并从中取得大部分能量;中国正在进行一种车体横越整个路面、下方架高可让其他车辆通过的“巴铁”测试,该种巴士的下一个版本就将配备号称能产生20kW电量的太阳能板,并能搭载上千乘客。(小编:巴铁都出名出到国外去了,该笑还是该哭……)
预期到2050年,全球有八成人口将居住在城市,私家车辆将会被禁驶;而到2030年,因为自动驾驶出租车或巴士取代了大多数私家车辆,全球汽车数量将达到高峰。城市管理者越来越倾向于透过将停车场变更用途,或是征收“塞车税”,来阻挡人们自己开车上路。
自动驾驶巴士也很有趣,这种车辆的硬件将会很快商业化,并带动大规模的软件与系统业务;举例来说,一种混合出租车-巴士的车辆平常可能行驶固定路线,但在需要时能透过语音指令变身为真正的出租车,让行动不便的人能到达他们想去之目的地。
巴士的结构正随着过去被制作为固定型态零组件、现正被结构性电子(structural electronics)取代的电气/机械与电子技术而改变;车顶是太阳能板,仪表板则内含支持智能功能的仪器。美国电动巴士业者Proterra利用轻量化的复合车身材料以拉长行驶距离,中国电动车业者比亚迪(BYD)则是用两个近轮马达(near-wheel motors)来节省车体空间,还有美国新创公司Nicola Motors正在测试在于大型电动巴士使用6个轮内马达的配置。
免接触式快速充电技术准备登场,采用间歇性架空馈电系统(overhead catenary)充电的长途卡车正在三个国家进行测试;上述技术也可望应用于纯电动巴士,使其不需要面对搭载大型电池会有的安全、成本与生命周期问题。
另外,摩擦生电(triboelectric)或是介电弹性体(dielectric elastomer)能量采集技术,则可望从巴士的车胎取得kW等级能量;支持能量采集的悬吊系统测试显示,这种方案能取得10kW电力为电动车电池充电、延长行驶距离,同时也能提供优异的悬吊性能,搭巴士不会像是在暴风雨肆虐的海中小船上摇摇晃晃!
编译:Judith Cheng
本文授权编译自EE Times,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关注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请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