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人工智能(AI)技术让各种职业变得多余的速度,比我们所想象要快得多,我们之中有更多人得思考当AI接手世界上大多数(并非全部)工作时带来的冲击。
美国总统奥巴马(Barack Obama)最近接受《Wired》杂志专访时表示,所得分配需要有新的模式;这个论点显然会挑起社会达尔文主义者(social Darwinist)与利他主义者(altruists)之间的对立。奥巴马在访谈中表示:“无论全民基本所得(universal income)是不是正确模式──它能被广大群众接受吗?这会是个我们在接下来十年或二十年继续争议的话题。”
奥巴马追随科技业巨子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以及Google工程总监Ray Kurzweil的脚步,每个人都对AI打造的未来有不同愿景,但并不一定都是乌托邦。
有很多变化可能是我们并未察觉的。如晶圆代工大厂台积电(TSMC)日前表示,该公司预期高性能运算(也就是AI)市场在接下来五年可达到150亿美元的规模,有越来越多应用于医疗、媒体、消费性与汽车领域的设备,将拥有能看、能听以及预测的能力;台积电预期,高性能运算应用会在接下来五年取代移动设备,占据该公司业务的最大宗。
在一个理想的世界,AI将允许我们能做更多真正有兴趣的事情;但我们应该对所希望的未来谨慎规划,因为当我们拥有做任何想做的事之自由时,可能意味着有更多人因为失业而迷失自我、丧失人生目标。
AI仍在起步阶段;在亚洲,电子制造商如富士康(Foxconn)、三星(Samsung)多年来积极将精密的机器人送上工厂生产线,取代人工来组装智能手机以及其他电子产品,最终所导致的上百万个工作机会消失,可能会对亚洲带来的社会冲击,恐怕会类似于美国的重工业与汽车产业衰退的萧条情况。
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AI专家Sebastian Thurm表示,没有任何一种职业是安全的;管理顾问机构麦肯锡(McKinsey)最近发表的一篇报告则指出,AI将会冲击所有类型的工作:“就算是最高薪的职业,例如金融业经理人、医师以及企业高层主管──包括CEO们,工作内容的很大部分都可以被自动化技术取代。”
麦肯锡的报告写道:“至少有45%的职业活动能被已经证实的技术自动化,如果那些技术处理与“理解”自然语言的能力能达到人类表现的中等水平,美国经济体系中就会再有13%的职业活动能被自动化。”
目前我们可以暂时撇开科幻电影所描述的、机器人对人类生存可能带来的威胁;但我们需要预测,当AI技术被更广泛的采用之后可能带来的利益与风险。麦肯锡指出,相关的顾虑包括随着自动化技术扩大了收集与散布之巨量数据规模而衍生的隐私权问题,以及在很大程度上并未被确认的自动化程序质量与安全风险,这些对法规与政府主管机关可能带来巨大冲击。
在AI浪潮席卷我们之前,广泛的政府机构、学术单位,以及社会、商业领袖们需要走在前面引领方向;在过去,像是航天员登陆月球这样的计划大多数是由政府所赞助,今日大多数的科技突破则是由Google、Facebook等大企业促成。
如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多媒体实验室主任Joi Ito接受《Wired》访问时表示:“现今大多数造价数十亿美元的实验室都是在企业内部。”
奥巴马表示:“我们知道那些投资实验室的人是谁,而如果你跟拉里·佩奇(Larry Page ,Google共同创办人)等人谈话,可以理解他们通常会有的态度是‘我们最不想看到的,就是当我们在追逐独角兽时,有一堆官僚主义拖累我们的脚步’。”
但是当这些大公司追逐如独角兽般罕见的科技创新时,也别忘了,我们所有人都需要能更多地参与AI技术的发展,因为它总有一天将会对人类的生活带来难以想象的影响。
编译:Judith Cheng
本文授权编译自EE Times,版权所有,谢绝转载
关注最前沿的电子设计资讯,请关注“电子工程专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