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m物联网兼嵌入式事业部业务拓展副总裁马健在接受《电子工程专辑》采访时表示,从支持高清商务视频会议、安防/智能监控、智慧城市到电池供电的可视门铃和智能猫眼,智能摄像头市场潜力巨大。她援引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称,商用和消费类智能摄像头市场规模有望从2021年的250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的45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
挑战图像质量的上限
在上一代Mali-C52 ISP基础之上,Mali-C55仅用前几代产品近一半的芯片面积,就实现了高达1.2Gpix/sec的吞吐量,并具备八个独立输入的多摄像头功能,可支持8K图像分辨率和4800万像素的最大图像尺寸。
同时,Mali-C55还改进了色调映射和空间降噪,增强了对高动态范围(HDR)传感器的支持,以及与机器学习(ML)加速器的无缝集成。如此一来,ISP的输出将被直接发送至ML加速器中,便于利用神经网络实现各种去噪技术。当然,也减少了从设备发送到云端的数据量,可在不影响推理能力的情况下,降低成本,缩短处理时间。
众所周知,可配置性是服务多样化市场的关键,对成像技术来说更是如此。举例而言,低成本的家用摄像头系统可能仅需一组简单且有限的功能,而商用摄像头则需要高分辨率、降噪、更强的安全性等更为复杂的功能,芯片设计和OEM厂商需要能够根据其应用需求自行添加或删除功能的弹性。
因此,在Mali-C55的设计过程中,Arm将其打造成为了可配置性最高的ISP——除了多摄像头支持和与ML加速器集成之外,Mali-C55还配备了行业标准的AXI和AHB接口,以便与基于Cortex-A或Cortex-M的SoC轻松进行集成。
之所以选择这样的“模块化设计”理念,马健解释说,一般的ISP系统采用流水线式处理结构,从传感器中得到原始数据会经过一系列的处理,包括时间降噪、空间降噪、色调映射等。此前ISP在设计上的流水线比较固定,客户很难去配置或去掉某个步骤,而Mali-C55可以通过启用或禁用各种功能块来实现灵活配置,以满足对吞吐量和延迟等级要求不同的计算机视觉应用中。另一个显著优势是在图像处理的流水线过程中,可以加入ML加速、调用NPU功能,并运用大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来增强ISP的功能,比如前文提及的降噪效果。
Arm同时也为开发者提供可用于控制ISP的完整软件包以及一整套调整和校准工具,以帮助合作伙伴为其应用实现所需的图像质量。此外,在Arm最新的物联网全面解决方案(Arm Total Solutions for IoT)未来产品路线图中所包含的视觉全面解决方案也将集成Mali-C55。
马健指出,多个市场将从Mali-C55所具备的先进技术中受益。
以半导体制造为例,这是一套包括清洁、薄膜沉淀、蚀刻、曝光、注入、抗蚀剂涂层、杂质注入和热处理在内的一系列复杂流程,当部署基于深度学习算法的视觉检测系统后,可以在每个工艺节点完成后通过优质产品图像进行训练,继而让系统学会缺陷识别。这种情况下,良好的图像处理设备就至关重要,否则很难识别极其微小的缺陷。
而在其它领域,在Mali-C55的加持下,监控和安防摄像头将可准确识别以时速高达120.7公里行驶的汽车的车牌信息;家用摄像头和安防系统将可采集更高分辨率的室内外图像;而智能家居中心则可有效添加安全视觉解锁等高级功能。
“其实,不光是视觉市场,每个高速发展的市场都会经过一段百花齐放的阶段,随着市场渐趋成熟,会变得愈发整合。”马健认为,当前智能视觉市场的差异化竞争,主要来自于不同的算法和针对不同使用场景进行的优化,这也是Arm 推出物联网全面解决方案 的初衷所在——给芯片和系统合作伙伴提供没有差异的子系统,他们可以更聚焦差异化领域的创新,比如一些比较特殊的算法适配,或是针对一些特殊用例做出优化,共同将整个智能视觉系统更快地推向市场。
在谈及智能摄像头这样的边缘计算市场是否有希望率先使用基于Armv9架构的产品时,马健回应称, 今后在低端市场中,可能还会沿用原有架构的CPU产品,但专用处理器IP(例如NPU和ISP)会被逐渐推到边缘侧,一些低能耗的应用里也会开始使用专用处理器大幅提升算力;而在高端、对性能要求极高的领域,包括图像处理,Armv9已经开始应用于比较先进的客户和高性能用例中,Arm方面会及时分享相关案例。
她同时指出,摄像头在智能化、分辨率、帧率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Arm注意到了这一趋势。未来,智能摄像头除了包含基本的CPU之外,更多地使用ISP和ML加速器将成为常态,NPU、通用型GPU、ISP等IP会逐渐地在现有或下一代芯片中得到应用,用于从图像中提取更多有用的信息。所以,对于实现高效的系统设计而言,拥有可针对此类活动所需要的数据类型和处理进行匹配的ISP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