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复旦微电子宣布其首款车规级MCU产品FM33LG0xxA系列通过AEC-Q100考核,并获得了CNAS专业认证。这意味着,中国汽车芯片市场又迎来了一支生力军。

在汽车电子芯片领域,MCU的应用范围较广,涵盖车身动力总成、车身控制、发动机控制单元、辅助驾驶等。据不完全统计,在一辆汽车所装备的所有半导体器件中,MCU大约占三成,平均每辆车要用到70颗以上的MCU芯片,而在过去十年中,车用MCU约占MCU总销售额的40%。

但目前,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包括车用芯片在内的芯片短缺已成为全球性发展问题。而在我国各类芯片中,MCU控制芯片又最为紧缺,国内MCU控制芯片企业最为薄弱。截至目前,中国半导体自给率约为15%,其中汽车芯片自给率不足5%,这与我国连续数年成为全球汽车产销量第一大市场的地位极不相称。

为此,越来越多的国内IC企业开始选择进军汽车芯片市场,而车用MCU更是成为他们发力的“突破口”,复旦微电子便是其中的一员。

首款,便不凡

2021年11月,复旦微电子宣布其首款车规级MCU产品FM33LG0xxA系列通过AEC-Q100考核,并获得了CNAS专业认证。这意味着,中国汽车芯片市场又迎来了一支生力军。

复旦微电子MCU产品线团队隶属的电力电子事业部成立于1994年,2004年开始以独立事业部的形式成立,20多年来一直聚焦于超低功耗和工业级MCU芯片的设计研发。从第一颗电表专用MCU开始,截至目前,已面向电力电子、工业控制、智能家居、物联网、电器驱动、健康医疗、安防消防、新能源等领域推出了十多个系列近百种型号的MCU产品,累计出货量超过5亿颗。

根据复旦微电力电子事业部技术市场经理王超的介绍,FM33LG0xxA系列基于此前广受好评的FM33LG0xx设计,共包含五款产品,均采用Arm Cortex-M0内核,主频最高64MHz,电压范围1.65-5.5V,属于面向车身设计的通用型微控制器,ETC、开关面板、尾门控制、防盗器、OBC、车窗控制、车灯、电动座椅以及激光雷达,是其核心目标应用市场。

复旦微电子首款车规级MCU产品FM33LG0xxA系列

考虑到新产品的定位是做“大容量存储空间的通用微控制器”,因此在片上存储方面配置了128/256KB Flash和32KB RAM,其中,Flash擦写寿命为10万次,在105度温度下可确保10年的数据保存时间;通信接口和模拟外设方面,内置多路2Msps 12位 SAR-ADC和12位1Msps DAC,并集成了低功耗比较器和运放放大器,最高支持5XUART、3xLPUART,SPI/I2C等通用串行接口也都实现了标配,旨在以高集成度降低BOM成本,缩小尺寸。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前CAN接口在汽车中的应用越来越多,FM33LG0xxA系列此番还支持CAN 2.0接口,并会在后续的产品中实现对CAN-FD接口的支持。

目前该系列的封装形式以LQFP48、LQFP64、LQFP80三款为主,后期会适时推出32pin/20pin/28pin的产品封装形式。“考虑到当前的供应链状况,我们还是希望把资源集中在需求较多的封装类型中。“王超说。

高可靠、低功耗、高安全以及个性化电路设计,被王超视作FM33LG0xxA系列与友商产品间最大的不同之处:

  • 高可靠:由于是面向汽车级应用,FM33LG0xxA系列支持1.65V至5.5V宽压输入,除了兼容车辆本身的电源系统外,5V本身的噪声容限能力也要优于工业/消费级的3.3V设计。同时,为应对车规级EMC要求,芯片集成了BOR电路、PDR电路、电源监测模块、双看门狗、晶振停振检测、滤波电路等多种硬件安全措施,以确保产品符合ISO 26262功能安全设计理念。 
  • 低功耗:随着智能汽车新四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无论是新能源车还是传统燃油车,对于车载电子设备的功耗要求也越来越严苛。新产品除了具备130uA/MHz@48MHz低功耗特性之外,还支持多种低功耗待机模式,其中VBAT模式下不到1μA,极大减轻了系统功耗。
  • 安全性: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数据信息安全变得更加重要,因此,在设计中,复旦微电子为FM33LG0xxA系列提供了包括对称加密单元、随机数发生器、代码保护在内的等多重硬件保护功能。
  • 个性化电路: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在降低使用成本的同时还能确保高性能,FM33LG0xxA系列内部集成了可配置高速高精度RC振荡器、可编程胶合逻辑(PGL)、多个OPA和比较器,全方位提高集成度。

加速向32位MCU生态迈进

半导体咨询机构IC Insights在其《麦克林报告》(McClean Report)2021版中更新了对今年汽车MCU市场的预测。报告称,芯片短缺问题没有抑制来自终端市场强劲的市场需求,2021年,全球汽车MCU销量预计将增长23%,达到创纪录的76亿美元,随后2022年将增长14%,2023年增长16%,如下图:

其中,32位MCU将占比76.7%,销售额约为58亿美元;其次是16位MCU,占比17.6%,销售额13.4亿美元;8位MCU占比最少,预计为5.7%,销售额4.41亿美元。同时,32位MCU较高的平均售价有助于推高今年的销量,部分原因是市场供应紧张。预测显示,在2015年至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下降4.4%之后,所有32位MCU的平均售价在2021年上涨了13%至0.72美元。

应用方面,汽车信息娱乐(从互联网和卫星传输中检索数字地图、识别车辆位置、接入数据娱乐和信息系统)预计将占到2021年汽车MCU销售额的10%(约7.8亿美元),而微控制器用于其他部分(发动机控制、动力传动系统、刹车、转向、电动车窗、电池管理等)预计将占今年收入的90%(68亿美元)。

王超对《电子工程专辑》表示,尽管复旦微电子并非国内首家发布国产车用MCU芯片的厂商,但凭借完整的产品规划和迭代速度、长期的技术积累、完善的服务意识,公司的后发优势会在2022-2023年间集中体现。

“我们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是和车企共同探讨未来产品的需求、定位和规格,在本地化相对较灵活的服务上能给行业和客户带来怎样帮助。“王超说。

复旦微电力电子事业部总经理助理、高级工程师翟金刚则在公司政策允许范围内,透露了部分产品规划——为了能更好地满足ISO 26262/AUTOSAR/AEC-Q100等标准的要求,除了M0内核之外,未来还将推出基于M33、M7内核的高性能、大算力产品系列,强化在LIN、CAN-FD、FlexRay、以太网、USB等外设接口资源,SHA-256等增强型加密算法,ECC安全验证,存储容量,封装类型等方面的配置,不仅用以替代8位或16位存量MCU市场,还将在被NXP、瑞萨、英飞凌等厂商占据的32位MCU市场上,觅得突破商机。

为用户提供“管家式的技术服务”,是复旦微电子主打的另一张差异化竞争牌。

翟金刚解释说,汽车新四化对芯片迭代性能的要求相对而言并不是很高,主要是因为开发周期越来越短,需要平台快速的改变与之实现配合。为此,复旦微电子为自主开发的芯片提供了配套的参考原理图或是PCB参考设计,资深工程师负责产品驱动、适配、测试、debug等工作,如果不是复杂的产品,基本一周时间就可完成底层的移植。

国产汽车MCU的突围之道

如前文所述,目前随着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给MCU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目前一辆普通汽车中就包含几十颗MCU,而豪华汽车中数量更是超过了100个,这给国产MCU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但王超也坦承,目前车用半导体市场的高壁垒不但体现在产品定义、设计、技术指标、体系、规范、制造流程等多个方面,而且从用户使用情况来看,汽车MCU品牌的集中度非常高,四五家厂商已经占据了95%以上的市场份额,这对刚刚起步的国产MCU来说,压力无疑是巨大的。

“今年对于我们来说,供应链也存在着非常大的挑战,国内很多MCU厂家在汽车半导体市场中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出货量非常少。“但王超表示,与此同时,很多车企和零部件厂商都给公司提供了窗口,这对国产MCU厂商来说是非常大的机遇。接下来,怎样在时间窗口期内做出高品质产品和方案?怎样顺利通过相关标准的测试认证?制定怎样的产品路线图才能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是需要复旦微电子给出答案的一道道难题。

在翟金刚看来,“有壁垒是好事情,有壁垒才能检验出成色。“他指出,随着新能源造车新势力的加入,他们对产品和创新的需求与燃油车有着明显的区别,传统的技术指标、技术路径,甚至是体系架构,未必能够满足造车新势力的需求,这就给了新晋者更多的机会。也就是说,他们一方面需要尊重传统汽车规格要求,但另一方面,则需要不断提升对行业的理解,加速产品面世时间。

打破原有的汽车行业技术壁垒,是需要生态来支撑的。翟金刚强调称,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初期生态非常重要,没有好的生态,再好的产品想在用户端应用起来周期都会比较长。所谓“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新品导入时体验非常好,那么随后的原型设计、产品导入、推广和上市都会比较顺利,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但如果仅仅采用跟随借鉴别人生态的做法,一方面是对竞争对手不尊重,另外则是永远受制于人,缺乏主动性。

基于此,复旦微电子也联合了多家合作伙伴,在产业链及服务方面进行更多的本地化支持。例如和艾拉比合作支持FOTA;与经纬恒润、普华软件进行基础软件对接;与MCAL合作开发满足AUTOSAR规范的解决方案等等。

此外,除了支持标准的Keil、IAR、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外,复旦微电子还提供了自己开发的MFANG集成开发环境、对应的驱动库以及FM-Link仿真器,支持包括希尔特、周立功在内的第三方烧录设备,从而实现完整的开发生态支持。

考虑到汽车客户对于供应链安全稳定,生产流程的可追溯性要求都非常高,复旦微电子承诺可以“真正做到产品从生产到报废全供应链周期的可追溯性”,并确保对车规级产品提供16年以上的全生命周期支持。

“国产芯片一点也不差,只不过还没有得到真正的挖掘,希望今后每辆汽车里都是国产芯片,这是我们的目标。”翟金刚说,“今后,不管中国缺不缺芯,我们都会认真做下去,希望能够为中国的电子产业、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做出贡献。”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
美国半导体巨头微芯科技(Microchip Technology)宣布了一项重大重组计划,将裁减约2000人,约占员工总数的9%,以应对汽车芯片需求持续低迷的挑战......
鉴于意法半导体在意大利经济和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意大利政府对其业绩表现高度关注。知情人士透露,意大利政府认为谢里未能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行业挑战,因此计划更换 CEO。
前空翻对人类而言已属高难度动作,对机器人更是挑战重重。前空翻动作比奔跑更能展现这款机器人的本体硬件潜力和算法团队的实力;相比后空翻,前空翻需要更高的动态平衡能力、瞬间加速度控制以及精准的落地姿态调整……
在大众认知里,芯片一直是高科技领域的代表,技术门槛高、研发难度大,格力作为一家以空调制造闻名的企业,宣布涉足芯片领域时,外界质疑声不断。
据不完全统计,全球已有18家车企接入人形机器人领域,试图在“智驾技术同源”的框架下,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Victor Peng此前曾担任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AMD)的总裁,拥有超过40年的行业经验。此次任命将于2024年2月10日正式生效。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3 月 5 日,据中国经济网报道,近日有传言毛京波即将卸任莲花中国总裁,调整至海外市场。莲花汽车内部人士证实了此事:“毛总(毛京波)已经有几天没有出现在办
2025年,智能驾驶技术迎来了全民普及的曙光。昨晚,吉利汽车在一场盛大的AI智能科技发布会上,正式宣布加入比亚迪和长安汽车行列,成为自主车企中第三个普及高阶智能驾驶技术的企业。发布会的核心亮点在于吉利
千万级中标项目5个,百万级中标项目12个。文|新战略根据公开信息,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国内发布35项中标公告,披露总金额超15527.01万元。(由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
点击上方蓝字谈思实验室获取更多汽车网络安全资讯01摘要近年来,电子控制单元(ECU)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便利功能,而是将多种功能整合为一体。因此,ECU 拥有比以往更多的功能和外部接口,各种网络安全问题也
国际电子商情讯,昨日(3月3日)晚间,TCL科技发布公告称,拟以115.62亿元收购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华星半导体)21.5311%股权。A股市场又一起百亿并购2025年
市值一夜蒸发2900亿”作者|王磊编辑|秦章勇特斯拉陷入一个怪圈。马斯克的权力越来越大,但特斯拉的股价却跌得越来越惨。就在昨天,特斯拉股价又下跌了4.43%,一天之内蒸发40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5
差分运算放大电路,对共模信号得到有效抑制,而只对差分信号进行放大,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差分电路的电路构型    上图是差分电路。    目标处理电压:是采集处理电压,比如在系统中像母线电压的采集处理,
新思科技与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基金会(SEMI 基金会)近日在新思科技总部宣布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MoU),携手推动半导体芯片设计领域的人才发展。据预测,到 2030 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将需要新增 10
前不久,“行家说三代半”报道了长安汽车采用氮化镓OBC车载电源(点击查看)。近期,比亚迪、广汽埃安两家车企又相继公布了氮化镓应用进展:比亚迪&大疆:车载无人机采用氮化镓技术3月2日,比亚迪、大疆共同发
高通又放大招了!3月3日,也就是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第一天,高通正式宣布,推出自家的最新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解决方案——高通X85。高通X85对于高通X85的发布,行业早有关注。因为高通的手机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