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于2021年5月14日在广东东莞松山湖召开,开幕式上,戴伟民董事长回顾了2020年第十届松山湖十大"中国创芯“推介的IC,同时大会推介了2021年十大“中国创芯“中国最需要的国产IC。在松山湖历届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上亮相的IC90%以上都得到了量产,并受到投资界的青睐,多数公司已经上市。下面是2021及2020十大“中国创芯”IC。

第十一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于2021年5月14日在广东东莞松山湖召开,开幕式上,戴伟民董事长回顾了2020年第十届松山湖十大"中国创芯“推介的IC,同时大会推介了2021年十大"中国创芯“中国最需要的国产IC。在松山湖历届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上亮相的IC90%以上都得到了量产,并受到投资界的青睐,多数公司已经上市。下面是2021及2020十大“中国创芯”IC(排名不分先后)。

峰会最后组织了IC公司与系统厂商参与的圆桌论坛,讨论了业界一直期待的「下一代智能手机」- 智慧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详见《下一代智能手机,智慧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哪儿?(阅读原文)

 

2021年十大"中国创新“中国最需要的国产IC

1、京微齐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HME-P1P60 60K中端高性能国产FPGA及其应用

京微齐力“飞马”系列第一颗产品,40nm工艺,6输入查找表结构,逻辑容量约60K,支持DDR2/3 memory(速度达1333Mbps),支持6.5G Serdes, PCIe Gen2,片上ADC,Cortex-M1软核,性能达100M以上。可用于工业控制,图像采集,视频传输等相关领域。

2、鹏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VN1110/VN1810:新一代PonCAN工业控制网络芯片

 

鹏瞰科技首创基于光传输技术的新型工业控制网络。这项技术称为PonCAN (无源光控制局域网)。PonCAN是新一代总线架构,融合高速数据传输,超低时延和高可靠性控制功能。PonCAN网络具有高安全性,易于布线和全网同步。鹏瞰科技第一代产品,VS1101/VS1801, 提供高性能PonCAN网络,同时支持高精度工业控制和边缘计算。

3、北京爱芯科技有限公司 AX630A:高性能、低功耗的人工智能视觉处理器芯片

高性能、低功耗的人工智能视觉处理器芯片,自主开发面向推理加速的神经网络处理器,通过神经网络提升画质,支持物体检测、人脸识别等多种AI视觉任务。爱芯的第一颗高性能芯片AX630A仅用时9个月即实现流片,并一次成功。目前该芯片已交付客户评测,在量产推广过程中。

4、时擎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AT5050:RISC-V架构的端侧智慧视觉芯片

AT5055是一款RISC-V架构的,高性能、高能效比、低成本的端侧智能视觉芯片。AT5055搭载时擎科技自研的RV32IMCF架构的TM800主控处理器和TIMESFORMER智能处理器,提供0.6TOPS的高效率的人工智能算力,同时还能提供强大的DSP处理能力。AT5055支持双目视觉的完整视频通路,包括高性能ISP、H.265视频编解码和1080P显示的解决方案,支持4+2麦克风阵列,并内置多麦降噪和本地语音识别算法。AT5055提供丰富的外设接口和完整的系统安全方案。通过对核心处理器IP、SOC架构、算法等核心技术的垂直整合,针对人脸检测/识别、社交电视、智能IPC等应用场景进行了深度优化,能以业界顶尖的能效比、性价比赋能以上端侧智能应用。

5、上海深聪半导体有限责任公司 TH1520:低功耗人工智能人机语音交互芯片

深聪智能的二代芯片TH2608在一代芯片TH1520的基础上进行了更大的升级。

首先,实现了从TH1520作为协处理器到TH2608作为主控芯片的跃迁。内嵌基于Cortex-M ARM v8指令集主控CPU,配合丰富的内部SRAM和外部XIP Flash的资源,以及充沛多样的外设接口资源,TH2608能够提供给客户多种应用场景下的主控处理器解决方案。其次,高度灵活可配置的神经网络处理单元NPU,使得能效比提升百倍。通过部署DNN/TDNN/FSMN/CNN等各种通用网络,实现对INT8/4/1等数据格式的充分支持,借助特别优化的网络定制化的模式,达成高效率低能耗的复杂网络的组合与调度。第三,提供单芯片系统集成方案,具备多种灵活的SIP多芯片封装形态。支持对不同类型的PSRAM和Flash的合封处理,并能整合WIFI、Bluetooth等无线通信模块。同时借助内嵌的电源管理模块(PMU),实现了对客户BOM最精简方案的强力支持。

6、北京知存科技有限公司 WTM2101:面向可穿戴设备的超低功耗存算一体芯片

超低功耗存算一体芯片,用于低功耗唤醒,识别,降噪等场景

7、芯朴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XP5127:5G n77 1T2R射频前端功率放大器芯片

5G n77全频段支持HPUE PC2,同类型产品中,性能全球最低功耗,领先欧美竞争厂商。

8、华景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ML-2670-3525-DB1:高信噪比MEMS麦克风

对于精准语音识别和高效主动降噪系统而言,高信噪比MEMS麦克风可以为整机系统提供高品质的声音信号输入,不仅可以为噪音消除算法提供更高质量的声音信号,极大降低环境及本底噪音,使得系统更易找出其中可识别的内容特征。当远距离拾音的场景下,使用高信噪比的麦克风,可以使捕捉距离加倍而不会降低信号质量。

9、苏州明皜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da7xx系列:超低功耗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da7xx系列传感器是通过微加工技术开发的超低功耗高性能电容式三轴线性加速度计。 该器件具有2x2x0.98mm焊盘栅格阵列(LGA),保证在-40°C至+ 85°C的扩展温度范围内工作。 传感器元件是由采用DRIE工艺的单晶硅制成的,并受到密封的硅帽的保护而不受环境的影响。 该器件具有±2g /±4g /±8g /±16g测量范围的用户可选全量程,数据输出速率从1Hz到1600Hz,并具有信号条件,温度补偿,运动检测,步数计数器和步距检测以及嵌入式显着运动检测 。该系列产品具有集成的32级先进先出(FIFO)缓冲区,允许用户存储数据,以限制主机处理器的干预。 提供的两个独立且灵活的中断大大简化了用于各种运动状态检测的算法。 标准I2C和SPI接口用于与芯片通信。

10、隔空(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AT58MP1T1RS32A:全球首款可探测呼吸的5.8GHz微波雷达传感SoC

全球首款可探测呼吸的5.8GHz 微波雷达传感SoC芯片:为顺应AIoT日益发展,人机互动、物物互联的智能化升级的需求;适配智慧酒店、智慧办公、智能家居、智能安防、健康看护等需要检测人体存在的场景;解决人体运动侦测传感器不能有效检测静态的人体的痛点;隔空科技正式推出--可探测呼吸的人体存在传感芯片AT58MP1T1RS32A (简称AT5820)。此款芯片是全球第一款基于5.8GHz的雷达传感SoC芯片,在单一芯片上集成高性能雷达收发信机和32位MCU,资源丰富,性能强大,可与主控或传输芯片互联互通,同时也可作为主控MCU使用。得益于芯片超强的雷达感应性能和专业的信号处理能力,AT5820可在实现人体运动侦测的同时,检测微动甚至呼吸信号,从而实现真正的人体存在感应。AT58MP1T1RS32A芯片特点:1.全硅集成传感器+32位MCU,真正的SoC,打破传统传感器需外挂MCU来实现传感器功能的形态

2.可实现运动侦测、微动检测、呼吸探测的混合实时监测,实现真正的存在感知

3.高抗干扰技术,解决风扇、空调等干扰

4.高度集成,小体积,一致性好

5.基于5.8GHz开发,相比24GHz、77GHz芯片"

2020年十大"中国创新“推介IC

1、英集芯科技 IP5388

2、智多晶微 Seal5000系列

3、博流智能 BL602

4、富芮坤微电子 FR5088

5、普赫芯驰 SPT50XX

6、芯百特 CB6318

7、隔空智能 AT5815

8、赛微微 CW6601

9、云天励飞 DeepEye1000

10、芯洲科技 SCT2450Q

总览

 

第十一届松山湖中国IC创新高峰论坛最后组织了IC公司与系统厂商参与的圆桌论坛,讨论了业界一直期待的「下一代智能手机」- 智慧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详见《下一代智能手机,智慧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哪儿?(阅读原文)

责编:EditorLL

本文为EET电子工程专辑原创文章,禁止转载。请尊重知识产权,违者本司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您可能感兴趣
功率器件(如MOSFET、IGBT和二极管)需要适当的封装设计,以优化散热、提高效率和确保可靠性。热管理对于避免过热、保持性能和延长器件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目前英特尔采取了“产能匹配”策略,即需确保“投资节奏与市场需求一致”,避免过度投入导致产能闲置。这番说辞或意味着英特尔面对巨大财务压力作出了不得已的战略调整。
随着GaN器件在电机驱动器和电动汽车等高电压、高频率应用中的使用,散热、封装和可靠性方面的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通过解决重大的热管理问题,创新封装技术的最新进展旨在缓解这些挑战,从而降低成本并提高整体系统可靠性。
业界正从“引线框架”设计转向在具有复杂布线图案的多层电路衬底上安装IC,这一转变推动了对先进IC衬底的需求,并催生了对新型绝缘材料的迫切需求。
碳化硅技术正在彻底改变电力电子行业,使各种应用实现更高的效率、更紧凑的设计和更好的热性能。ST、安森美、Wolfspeed、罗姆和英飞凌等领先制造商均提供SiC解决方案,可根据特定用例提供分立器件、功率模块或裸片形式的产品。
在应对美国加码措施上,中国一方面应该依托自身庞大的垂直应用场景,特别是工业制造领域,在做大做强中国制造的同时,推动国产AI芯片的替代,另一方面仍需加大基础研究投入,重点突破AI芯片设计、半导体设备和先进工艺制程。
TEL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现任TEL中国区地区总部——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高级执行副总经理赤池昌二正式升任为集团副总裁,同时兼任东电电子(上海)有限公司总裁和东电光电半导体设备(昆山)有限公司总裁。
预计在2025年,以下七大关键趋势将塑造物联网的格局。
领域新成果领域新成果4月必逛电子展!AI、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汽车、新能源、半导体六大热门新赛道,来NEPCON China 2025一展全看,速登记!
本次股东大会将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形式召开,股东们可选择现场出席或线上参会。
小米宣布全球首发光学预研技术——小米模块光学系统,同时发布官方宣传视频。简单来说,该系统是一个磁吸式可拆卸镜头,采用定制M4/3传感器+全非球面镜组,带来完整一亿像素,等效35mm焦段,配备f/1.4
千万级中标项目5个,百万级中标项目12个。文|新战略根据公开信息,新战略移动机器人产业研究所不完全统计,2025年2月,国内发布35项中标公告,披露总金额超15527.01万元。(由新战略移动机器人全
本文来源:智能通信定位圈最新消息显示,全球领先的厘米级定位导航企业苏州天硕导航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天硕导航”)近期宣布获得数千万元级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目的是扩展业务、产品开发和团队建设,深创投作为本
引言 嘿,各位电动汽车的爱好者们!咱们今儿个就来聊聊电动汽车里那些“看不见,摸不着”,但又至关重要的零部件。要说电动汽车这玩意儿,那可真是科技含量满满,各种高精尖的技术都往里堆。但要让这些
从上表可知,2024年前三季度全球40强PCB企业总营收约416.7亿美元,同比增长7.6%。其中,营收排名第一位的是臻鼎科技(36.05亿美元),排名第2~5位的分别是欣兴电子(26.85亿美元)、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链接即可报名参会!往期精选《2024年度中国移动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即将发布!2024年,36家移动机器人企业融了超60亿元2024移动机器人市场:新玩家批量入场,搅局还是破局
在储能行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安富利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与广泛的市场影响力,荣获2025“北极星杯”储能影响力BMS/EMS供应商奖。这一荣誉不仅是对安富利过往成就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其在储能领域持续创新与
插播:历时数月深度调研,9大系统性章节、超百组核心数据,行家说储能联合天合光能参编,发布工商业储能产业首份调研级报告,为行业提供从战略决策到产品方向、项目资源的全维参考!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订阅刚开年
高通又放大招了!3月3日,也就是MWC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第一天,高通正式宣布,推出自家的最新5G调制解调器及射频解决方案——高通X85。高通X85对于高通X85的发布,行业早有关注。因为高通的手机So
 点击上方蓝字➞右上「· · ·」设为星标➞更新不错过★2025 年 3 月 12 日至 14 日  连续 3 晚 19:00 - 20:30德州仪器电力全开 为您带来 “高效 DC-DC 转换器的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