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过PCB切片的经历吗?欢迎大家分享下你们遇到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像文章本身一样,有点冷门偏科;对于测试板设计及测试本身来说,感兴趣的人好像确实没有那么多,但这个也是保障我们设计可靠性的一个必要的技能,没有准确的测试校准,设计和仿真就像水中月镜中花,所以虽然看的人不多,我们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写下去,也多谢能回答这个冷门问题的老铁们!
这个问题其实是我们做测试板的关键,阻抗的好坏,尤其是探头和板子接触点的阻抗,直接影响到测试板或夹具的性能,我们往往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这个阻抗的优化上,具体怎么优化,当然是先通过仿真来对焊盘或者过孔进行建模,最好带上SMA头的结构一起,然后对焊盘、反焊盘尺寸进行参数扫描,另外还有地孔也是比较关键的,最终选择一个最好的尺寸来设计,但这个还只是仿真的数据,最终还要看仿真和做出来的进行测试对比,一般前面还要走一些弯路,我们目前匹配好的数据也是经过好些版本的测试板得出来的,所以成功也不是一蹴而就。
当然有付出才有回报,就像今天老铁们的答题一样,必须给满分,谢谢!
首先进行仿真,通过仿真进行优化,仿真模型建立时尽量与实际测试情况保持差不多一致。
其次,可以同时设计一个校准板或基准板,来进行端口匹配的确认,校准或补偿。
平时没有用过3号4号螺丝紧固的接头,通常用焊接式,这让我想起以前在高速线路上使用DIP封装元件信号波形较差。学习了本期文章才知道焊接式接头容性大,拉低阻抗形成大谷底。这个现象和长Stub过孔模型相似,所以优化的方向以除残线为主。除使用高速3号4号接头,贴装接头外,可以把直插接头放在底层,高速线在顶层,插针的残桩较小。由于插头是待测板的一部分,TDR校准没有作用。
采用压接座而不是焊接座子,采用反焊盘,通过仿真优化焊盘结构。
1,采用专用的高速做了阻抗控制的连接器,2,PCB板设计要讲究焊盘的大小,优化过孔大小,注意减少stub3,利用仪器校准,去嵌功能
1,采用专用的高速连接器,这类连接器通常是做了阻抗控制的。2,能用紧扣型探头探测就别用普通的按压型探头探测3,利用仪器校准,去嵌功能
优化过孔大小,焊盘大小,反焊盘尺寸,减小stub,可以通过3D建模仿真,优化阻抗到平稳,仿真时最好带上SMA连接器
使用阻抗受控的公母连接器,一端在pcb板上,一端在示波器线缆上。并对相应的焊盘进行挖空。
如何看2021积分排行榜:
在主页输入关键词:2021积分
回复36→高速串行之S参数系列
回复35→高速串行之编码系列
回复34→高速串行之S参数-连接器系列
回复33→高速串行简史系列
回复32→电源系列(下)
回复31→电源系列(上)
回复30→DDR系列(下)
回复29→DDR系列(上)
回复28→层叠系列(下)
回复27→层叠系列(上)
回复26→拓扑和端接系列(下)
回复25→拓扑和端接系列(上)
回复24→反射详解系列文章
回复23→阻抗系列(下)
回复22→阻抗系列(中)
回复21→阻抗系列(上)
回复20→绕线与时序
回复19→SERDES与CDR系列
回复18→既等长,为何不等时系列
回复17→cadence等长处理&规则设置
回复16→DDR时序学习笔记系列
回复15→串行系列
回复14→DDR信号完整性仿真介绍系列
回复13→PCB设计技巧分享一二
回复12→高速设计三座大山
回复11→PCB设计十大误区-绕不完的等长系列
回复10→PCB设计十大误区三
回复09→DDRX系列
回复08→高速串行系列
回复07→设计先生之回流设计系列
回复06→略谈Allegro Pcb Design 小技巧
回复05→PCB设计十大误区一二
回复04→微带线系列
回复03→抽丝剥茧系列
回复02→串扰探秘系列
回复01→案例分享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