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下一代核心产品继任者

半导体产业纵横 2021-12-13 18:29

本文由半导体产业纵横编译自华尔街日报

 

智能眼镜也许会成为苹果的下一个核心产品。

 


如果你觉得围绕Facebook、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和元宇宙的讨论过于喧嚣,你可以等等看明年的阵仗。预计苹果会在2022年公开相关动作,至少人们已经拭目以待了:这便是苹果自己的头戴设备,它有望成为iPhone之后的下一个最重要产品。

 

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的母公司现已更名为Meta Platforms,将专注于为我们提供另一个版本的“现实”,一个我们在沙发上就可以遁入的现实。苹果入局势必加大竞争,据分析师说,该公司计划推出一款头戴设备或是智能眼镜,它可以在我们观察现实世界的同时,在眼前叠加一层资讯、物体和数据影像,如同数字版的“精灵之尘” ——也就是所谓的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尽管苹果尚未披露自身计划,但分析师和其他业内人士预计,苹果将于2022年底前公布首款AR设备。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从很早以前便在谈论AR,以至于人们很容易忘记它对苹果乃至整个科技行业有可能产生多大影响。

 

对于AR,目前专业人士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它注定只是我们访问互联网的另一种方式,第二种观点则认为,AR将全方位吸收我们的互联网体验,成为通往元宇宙的基本门户,眼下许多企业声称它们正在建立元宇宙。不管哪种观点,AR头戴设备都可能产生巨大影响,由此形成的市场也会十分庞大,而无论是苹果日益增强的微芯片研发能力,还是一大群对它死心塌地的应用程式开发者,种种迹象表明,苹果拥有的独特优势可以让它围绕AR业务迅速构建起一条“护城河”,把竞争对手挡在外面,就像当年它对iPhone所做的那样。

 

当然,别的企业已经推出或是很快就要推出类似的头戴式电脑,而且种类多得惊人。微软的头戴设备HoloLens 2或许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AR产品,尽管它重达1.25磅(约1.1斤),起价3500美元,而且主要面向企业客户。微软也没有忽略个人消费者,至少将来会为他们考虑。在微软从事混合现实工作的工程师亚利克斯·齐普曼(Alex Kipman)说,微软的头戴设备最终“将带来更强的沉浸感,价格也会更亲民,而且外观也更容易被社会接受。”

 

这些头戴设备其实是一种被称为“空间计算”的更广泛现象的一部分,它有望成为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大趋势。很多头戴式电脑都运用了这一概念:例如Meta旗下Oculus品牌销售的虚拟现实专用头设,它可以让人完全沉浸在虚拟世界中;加入摄像头功能的增强现实与“混合现实”头设可以让用户同时看到外面的世界;还有轻巧的“智能眼镜”,它的外观和佩戴体验都和普通眼镜差不多,但可以将资讯投射到用户的视野中——就像是最初的Google Glass的升级版。

 

尽管如此,苹果在“替代现实”领域依然将会有一些独一无二的优势,凭借这些优势,或许用不了多久,它可能就会把那些市场早入者甩在后面。

 

首先,苹果的任何一款头戴设备都会围绕它的自制芯片来生产,这一点几乎是肯定的。从最重要的效能功耗比(基本上可以想成每充一次电可以获得的计算能力)来看,按照某些基准,苹果自制芯片目前在移动设备上的表现无可比拟。

 

空间计算领域研究公司ARtillery Intelligence的分析师麦克·波兰德(Mike Boland)说,在克服硬件限制方面,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其他AR设备正是在这方面受到了束缚,例如外形笨重、缺乏时尚感的微软HoloLens,或是初创企业Magic Leap推出的一款同样不够小巧的头戴设备。

 

其次,苹果现有的产品生态系统也为其在相关领域下注提供了支撑,苹果认为相比起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更容易为更多人所接受。AR设备可以在透明的镜片上显示导航、消息提醒、甚至影片聊天等资讯,这很实用,但同时也可以说,有点可怕。凭借自己的移动设备和可穿戴设备,苹果已成为一家“可随处施展计算能力的”公司,它已让世人看到,虚实交融才是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喜欢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不是像Meta宣扬的那样,通过VR技术遁入一个完全沉浸式的虚拟世界。

 


目前来说,在我们看到的世界中叠加一个头戴式显示器,它可以将行车路线、资讯、影片聊天以及我们在手机上做的所有其他事情直接投射到我们眼前,这样的想法听上去似乎不是很有吸引力。

 

波兰德说,VR头设的市场规模仍相对较小——年销售量在小几千万台左右——但眼镜每年的市场规模约1,500亿美元。他补充说,如果说有谁能够推出一款外观相对时髦、同时在功能上也不输HoloLens或Magic Leap头设的产品,那应该就是苹果。

 

一些较小的企业虽然在科技资源和市场影响力上都无法与苹果匹敌,但在那些体现空间计算概念的类似项目上,它们还是取得了一定进展。Vuzix是一家成立于1997年的AR头戴设备生产企业,近日它发布了最新款智能眼镜Vuzix Shield,这也是其同类产品中外观最为时尚的一款。该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特拉弗斯(Paul Travers)说,即便与最笨重的普通眼镜相比,Vuzix Shield仍然算得上“大块头”,电池、电脑、摄像头以及投影机全都要挤到眼镜框架上,但它的设计用意是人们可以整天佩戴,而且Vuzix数十年来为企业和美国国防部打造AR头戴设备的经验也为这款产品奠定了基础。

 

今年早些时候,图片分享类应用Snapchat的母公司Snap在其最新的智能眼镜Spectacles中加入了AR功能,不过目前只有开发人员能够拿到这款产品。独立游戏公司Niantic也在研发一款轻便型智能眼镜。这家分拆于Google的公司因其推出的热门AR游戏《精灵宝可梦》而声名鹊起。Niantic首席执行官约翰·汉克说,该公司的首款智能眼镜将是一款“真正的AR设备”,它可以营造出一种将三维物体完全植入用户周遭世界的感觉。

 

高通公司负责XR(行业术语,涵盖增强现实、混合现实与虚拟现实)和元宇宙业务的副总裁Hugo Swart说,如何将完整的AR功能整合到一款轻便好戴的设备中,这个技术难题曾让所有的市场参与者铩羽而归,但这样的情况不会一直持续下去。他补充说,未来十年,我们距离一款理想AR眼镜的目标将变得更近,它的重量足够轻,适合长时间佩戴和每天使用,同时在功能上也不逊色于今天这种笨重的AR和VR头设。

 

Hugo Swart在这个行业有着独到的发言地位,因为他在高通负责的部门正是目前诸多头戴设备的微晶片供应方,其支持的设备包括Meta的最新款头设Oculus Quest 2、Vuzix的智能眼镜Shield、微软的HoloLens 2,以及Niantic即将面世的新品等。

 

Hugo Swart认为,AR问题的一个解决方案是,在人人都有的设备——智能手机上完成大量必要的计算,然后通过新的Wi-Fi 6e标准将手机与头戴设备相联。这将使两者之间实现快速的高带宽连接,同时也能将大部分计算任务转移到手机上进行。

 

Niantic的汉克表示,他的公司与其他公司正在研究这类解决方案,以便让头戴设备既能拥有完整的AR功能,也能具备普通眼镜的外形。他还说,“这样做意味着,你的头部承受的重量会减轻不少,散热问题也大为缓解。”

 

考虑到iPhone的用户之多,这种方式也可以发挥出苹果的优势。分析师波兰德指出,如果苹果为了让自己的智能眼镜更加“苗条”,果真选择将大部分必要的计算移到iPhone上,那么iPhone在许多市场上占据的主导移动设备地位将进一步得到巩固。他还说,随着智能手机的需求增速逐渐放缓,苹果也调整了策略,开始加大配件的销售,如智能手表和耳机,因此它在这种情况下推出智能眼镜也属情理之中。

 

至于人们是否会真的接纳智能眼镜,无论其外形如何,从设计和文化角度来说都是一桩难事。“老实说,人们就是不喜欢有东西遮着他们的脸。”Vuzix首席执行官特拉弗斯说。之前的Google眼镜已经备受诟病,而最近的一些类似产品得到了褒贬不一的评价,例如Meta与Ray Ban合作推出的一款带有摄像头功能的太阳镜。一种体验是让人们把电脑直接“戴”在脸上,另一种是让他们佩戴两片轻巧玻璃,同时再携带一块随时可以藏进手袋或是口袋里的金属,这两种体验有着天壤之别。

 

这或许是苹果的另一项优势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也就是它对自身产品的营销能力——以及这些产品的自我营销能力。若论哪家企业生产的硬件容易引发“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简称FOMO),苹果自然是其中之一,更何况它还拥有一群庞大的开发人员为其开发各种软体及服务来强化这种情绪。

 

假如Meta成功构建出一个基于软件的元宇宙,但进入这个宇宙最理想也是最常见的方式却是通过苹果的头设,这种情形也不足为奇,毕竟苹果设备现在也是很多用户访问Facebook、WhatsApp和Instagram的主要工具,如今它们显然都是iPhone上的热门应用程式。

 

一些AR技术的支持者认为,空间计算领域能够引发FOMO的爆款程式可能会出现在游戏行业。不过就像智能手机一样,其爆款程式有很多,只要有移动互联网都可以运行,所以智能眼镜若想为大众接受,不能依靠单一驱动因素。汉克说,“我认为就是要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把你今天在手机上做的所有事情以一种与现实相关的方式呈现出来,同时变得更容易,不那么具有侵入感,能自然地切入。”

 

关于AR,依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有可能,苹果头戴设备的销售额永远不会大幅领先其智能手表业务——无论以哪种客观标准衡量,后者的规模都相当可观,但与这家屡次问鼎全球最高市值公司的总收入相比,这也只是一小部分。

 

然而同样有可能的是,增强现实以及更为宏大的空间计算现象如一些人所料,水到渠成地成为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的继任者。到那时,Facebook、苹果、Google和数百家其他公司如何在这一领域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呢?可以说,它们之间的争斗才刚刚开始。


*声明:本文系原作者创作。文章内容系其个人观点,我方转载仅为分享与讨论,不代表我方赞成或认同,如有异议,请联系后台。







半导体产业纵横 (微信号: ICViews)半导体产业纵横是神州数码数智创新+平台下的自媒体账号,立足产业视角,提供及时、专业、深度的前沿洞见、技术速递、趋势解析,赋能中国半导体产业,我们一直在路上。
评论 (0)
  • 【拆解】+南孚测电器拆解 之前在天猫上买了一盒南孚电池,他给我送了一个小东西—测电器。今天我们就来拆解一下这个小东西,看看它是怎么设计和工作的。 三颗指示灯显示电池剩余电量。当点亮3颗LED时,则表示点亮充足。当点亮2颗LED时,则表示还能用。当点亮1颗LED时,表示点亮地建议更换,当无法点亮LED时,则表示没电了。外壳上还印有正负极,以免用户将电池放反。 这个小东西拆解也很方便,一个螺丝刀稍微撬几下。外壳就下来了,它是通过卡扣连接。 开盖后,测电线路板清晰呈现在眼前。 让我们看看小小的线路板有
    zhusx123 2025-04-05 15:41 47浏览
  • 及时生产 JIT(Just In Time)的起源JIT 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爆发的全球石油危机和由此引发的自然资源短缺,这对仰赖进口原物料发展经济的日本冲击最大。当时日本的生产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力、提高产品利润,在原物料成本难以降低的情况下,只能从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寻找利润源,降低库存、库存和运输等方面的生产性费用。根据这种思想,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立的一种具有特色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即 JIT,并由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由于它不断地用于汽车生产,随后被越来越多的许多行业和企业所采用,为日
    优思学院 2025-04-07 11:56 77浏览
  • 【拆解】+沈月同款CCD相机SONY DSC-P8拆解 这个清明假期,闲来无事,给大伙带来一个老古董物品的拆解--索尼SONY DSC-P8 CCD相机。这个产品是老婆好几年前在海鲜市场淘来的,由于显示屏老化,无法正常显示界面了,只有显示背光。但是这也无法阻止爱人的拍照。一顿盲操作依旧可以拍出CCD古董相机的质感。如下实拍: 由于这个相机目前都在吃灰。我就拿过来拆解,看看里面都是怎样个设计,满足下电子爱好者的探索。 首先给大伙展示下这台老相机的全貌。正视图  后视图 
    zhusx123 2025-04-06 17:38 78浏览
  • 在追求环境质量升级与产业效能突破的当下,温湿度控制正成为横跨多个行业领域的核心命题。作为环境参数中的关键指标,温湿度的精准调控不仅承载着人们对舒适人居环境的期待,更深度关联着工业生产、科研实验及仓储物流等场景的运营效率与安全标准。从应用场景上看,智能家居领域要求温湿度系统实现与人体节律的协同调节,半导体洁净车间要求控制温湿度范围及其波动以保障良品率,而现代化仓储物流体系则依赖温湿度的实时监测预防各种产品的腐损与锈化。温湿度传感器作为实现温湿度监测的关键元器件,其重要性正在各行各业中凸显而出。温湿
    华普微HOPERF 2025-04-07 10:05 66浏览
  • 在科技浪潮奔涌的当下,云计算领域的竞争可谓是如火如荼。百度智能云作为其中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成绩斐然。2024年,百度智能云在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这样的增速在行业内十分惹眼。回顾全年,智能云业务的强劲增长势头也十分明显,2024年第一季度,其收入达到47亿元,同比增长12%;第二季度营收51亿元,同比增长14%。从数据来看,百度智能云在营收方面一路高歌猛进,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市场对百度智能云的表现似乎并不完全买账。2024年,尽管百度智能云数据亮眼,但百度股价却在震荡中下行。在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4-06 20:25 61浏览
  • 引言:小型化趋势下的语音芯片需求随着消费电子、物联网及便携式设备的快速发展,产品设计对芯片的小型化、高集成度和低功耗提出了更高要求。厂家凭借其创新的QFN封装技术,推出WTV系列(如WTV380)及WT2003H系列语音芯片,以超小体积、高性能和成本优势,为紧凑型设备提供理想解决方案。产品核心亮点1. QFN封装技术赋能超小体积极致尺寸:WTV380采用QFN32封装,尺寸仅4×4毫米,WT2003H系列同样基于QFN工艺,可满足智能穿戴、微型传感器等对空间严苛的场景需求。高密度集成:QFN封装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7 08:47 57浏览
  • 在影像软的发展历程中,美图曾凭借着美图秀秀等一系列产品,在“颜值经济”的赛道上占据了领先地位,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曾在资本市场上风光无限,2016 年上市时,市值一度超过46亿美元,备受瞩目。 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美图逐渐陷入了困境。商业模式单一,过度依赖在线广告收入,使得其在市场波动面前显得脆弱不堪;多元化尝试,涉足手机、电商、短视频、医美等多个领域,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不仅未能带来新的增长点,反而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更为严峻的是,用户流失问题日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4-05 22:24 61浏览
  • 引言:POPO声的成因与影响在语音芯片应用中,WT588F08A作为一款支持DAC+功放输出的高集成方案,常因电路设计或信号处理不当,在音频播放结束后出现POPO声(瞬态噪声)。这种噪声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可能暴露电路设计缺陷。本文将基于实际案例,解析POPO声的成因并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一、POPO声的根源分析1. 功放电路状态切换的瞬态冲击当DAC输出的音频信号突然停止时,功放芯片的输入端若处于高阻态或无信号状态,其内部放大电路会因电源电压突变产生瞬态电流,通过喇叭表现为POPO声。关键因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7 09:01 72浏览
  • 医疗影像设备(如CT、MRI、超声诊断仪等)对PCB的精度、可靠性和信号完整性要求极高。这类设备需要处理微伏级信号、高频数据传输,同时需通过严格的EMC/EMI测试。制造此类PCB需从材料选择、层叠设计、工艺控制等多维度优化。以下是关键技术与经验分享。 1. 材料选择:高频与生物兼容性优先医疗影像设备PCB常采用 Rogers RO4000系列 或 Isola FR4高速材料,以降低介电损耗并保证信号稳定性。例如,捷多邦在客户案例中曾为某超声探头厂商推荐 Rogers RO4350B
    捷多邦 2025-04-07 10:22 64浏览
  • 一、为什么流量可见性如此重要?在网络管理中,及时掌握流量状况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快速排查故障、优化性能,还能提升安全防护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通常依赖 SPAN 端口(交换机端口镜像)或 网络 TAP(测试接入点)来捕获和分析流量。然而,这两种方法在数据完整性、性能影响和监控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案,以确保网络监控的精准性和高效性?本文将深入解析 SPAN 端口与网络 TAP 的核心区别,帮助你做出明智决策。二、SPAN 端口:简单易用,但有局限SPAN 端口也称为镜像端口
    艾体宝IT 2025-04-03 16:41 36浏览
  •   安全生产预警系统作为现代工业与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引领力,创新性地塑造着未来的安全管理模式。这一系统通过集成多种先进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实现了对生产环境中潜在危险因素的实时监测、智能分析与及时预警,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技术引领: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使得各类安全监测设备能够互联互通,形成一张覆盖全生产区域的安全感知网络。传感器、摄像头等终端设备实时采集温度、压力、气体浓度、人员位置等关键数据,为预警系统提供丰富的
    北京华盛恒辉软件开发 2025-04-05 22:18 52浏览
  • 文/杜杰编辑/cc孙聪颖‍2025年的3月,成功挺过造车至暗时刻的小米创始人雷军,接连迎来人生的高光。(详情见:雷军熬过黑夜,寄望小米SU7成为及时雨)在颜值即正义的舆论导向之下,全国两会期间,雷军凭借得体的衣着、挺拔的身姿赢得赞誉。面对雷军的压人表现,连行事一向沉稳、不愿跟风的海尔,都推出“leadership”组合拳,试图助力自家boss,不落下风。(详情见:两会声音|本届全国两会,周云杰为海尔省了多少广告费?)喜事接连不断,紧接着的3月18日,雷军重磅宣布小米 “史上最强年报”。雷军的公关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4-03 20:30 39浏览
  • 伴随无线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路由器市场商机日益庞大。现代消费者在选购无线路由器(Wi-Fi AP)时,通常依赖的是该产品在无干扰的实验室环境中,量测得到的数据报告。然而,这些数据往往是在受控的RF隔离环境中进行测试,无法完全反映真实使用场景。这种情况导致许多消费者抱怨,他们购买的产品效能与宣称的数据不符。在实际应用中,消费者常因Wi-Fi讯号不稳定、传输速度不如预期或设备过热而产生客诉。产品仰赖实验室的数据够吗?无线路由器(Wi-Fi AP)ODM供货商遇到什么挑战?一家台湾知名的无线路由器(W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4-05 00:12 44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