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媒体采访】系列第100篇
探讨“工业机器人”
近日,《界面新闻》就工业机器人发布文章。技术是青桐资本重点关注的方向,我们一直关注工业领域的前沿技术和趋势动态,并有丰富融资经验。在本次采访中,青桐资本投资副总裁刘天程发表如下观点:
通过梳理各家机构投资脉络,不难发现,今年工业机器人赛道的投资近一半分布在A轮,一半在B轮与C轮之间。整体出现了轮次后移的特质,老东家再次加注的现象明显密集。
青桐资本对工业机器人赛道有着长期的观察。前两年属于布局阶段,资本入局各个赛道布局一些初创企业,现在头部企业的收入都在慢慢起势,机构会希望在现在这一时间点帮助企业快速成长,所以今年的投资基本都是加注之前的被投企业较多。此外,今年整个机器人赛道都比较热,不局限于工业,比如服务机器人,清洁机器人都拿到了不少的融资。
实际上,头部机构们对新兴工业机器人赛道的认知并不一致,除了移动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相对更受青睐,各家在出手次数和技术路线选择上表现出了各异的口味偏好,究其原因,有些是由于投资机构的战略定位不同,有些是因为专业投资人对这个赛道商业模式的预判不同。
目前移动相关机器人AGV/AMR这类企业收入增长会更快,协作机器人的企业回报周期则相对较长。一方面,目前仓储物流智能化的渗透率在逐年提升,从3C、家电、锂电、等多个行业开始实现落地,价格也到了可以接受的地步,并且企业能够实际看到降本增效的明显效果。而协作机器人这块在工业场景的渗透率还是较低,之前协作机器人的价格相对较高,企业回报周期有些超过2年,很多机构不能接受的,因此现在很多资金对协作机器人的布局更有技术路线押注的意味。
工业机器人大赛道上品牌割据与低价竞争同时存在,业内也有人质疑细分赛道过多割裂了市场。细分赛道的立足是国内现在机器人公司必须走的道路,因为通用化的机器人目前被国外公司所占据,国外都是百年企业,工业上的积累远超国内。国内新兴工业机器人只能从细分的赛道做起,从一个小而精的产品开始,把行业做深入,才能有自己的基本盘,然后再去做横向的行业拓展,这是比较健康的发展道路。
以下内容转载自:界面新闻
作者:李京亚
【青桐资本·媒体采访】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