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了25年的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实现了对相关人才培养从“量”向“质”的转变。通过专访对话研电赛早期参赛者,了解研电赛为中国EDA发展而努力的初心,探寻我国科技发展之路。
策划 | Synopsys新思科技
本期人物介绍
林英撑
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
2010年第七届研电赛全国三等奖获得者
“您参加的那届研电赛的赛题是什么?当时做了哪些努力和创新?”
林英撑:记得我们当时做的是穿戴式健康监护平台,主要功能是监测被监护对象的血压、脉搏等体征信息和姿态数据,以及是否发生摔倒等异常情况。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在系统的低功耗和模式识别匹配方面进行了算法设计。在模式匹配算法方面我们做了很多工作,讨论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创新性想法和火花。当时获得了西南赛区的特等奖,总决赛拿到了团体铜奖。记得当时还给我们几个参赛队员颁发了一个小红本,是中国电子学会颁发的电子信息技术的资格证书。
“这次获奖对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带来了哪些改变,有哪些收获?”
林英撑:这次比赛一方面丰富了我学生时期的专业实践经历,另一方面还很大程度的帮助我提升了综合素质,尤其是系统级的设计能力、团队管理和沟通能力。
这次比赛中,我作为大师兄,带着两位师弟参加了比赛。我们完全是出于兴趣和当时的社会需求选择题目。在最大的自由度下进行系统的功能规划和设计,这让我们更加全面的考虑和体验了电子系统设计的全流程。
“希望研电赛在哪些方面做得更好?您觉得在教学方面有哪些是企业可以配合的?”
林英撑:我多年以来一直参与这个赛事,最开始是作为参赛选手,后面又作为指导老师,近几年还担任了评审。从这几个身份来看,我深切地感受到,研电赛为我们的研究生培养做了很大贡献。如果要说改进或者做得更好的话,我个人建议组委会可以结合现在的社会问题,比如电子信息产业的一些人才需求、高校人才培养的问题,像学生的“欺软怕硬”问题、动手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我们的评审规则中,要更加注重选手的硬件基础能力和现场实践能力。
“您所在的院系近些年IC行业人才培养的输出情况如何?”
林英撑:我所在的重庆大学微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共有三个专业。其中集成电路专业每年会有40余名本科生毕业,这些同学里面没有深造的大多数都进入了IC行业。还有200多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也会有一部分同学进入到IC行业,随着我们国内的IC行业快速发展,我们的研究生毕业后进入到IC行业的也越来越多。
“您认为培养一名合格的IC行业工程师,最重要的是什么?”
林英撑:IC行业工程师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需要在电子信息的基础理论、逻辑思维能力、硬件语言、EDA工具的使用、工程设计经验等方面,都有比较强的能力支撑。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在校期间的实际工作经验和项目经验。因为在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有海量的新知识新方法需要去学习,但胜任一项工作的关键在于具备利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成功的项目经历不仅可以积累知识和经验,还可以树立进入行业的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