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行业研究:关键领域自主可控,新兴产业风云际会

云脑智库 2021-09-16 00:00


来源 | 未来智库

智库 | 云脑智库(CloudBrain-TT)

云圈 | “云脑智库微信群”,请加微信:15881101905,备注研究方向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海证券,范益民)

1、 2021 年中期投资策略

1.1、 今年以来行业指数表现平稳

从历史维度看,机械行业 2010 年以来平均市盈率为 34.3 倍(TTM、整体法、 剔除负值),当前机械行业市盈率 28.2 倍,低于均值;市净率方面,机械行业 2010 年以来平均市净率为 3.09 倍(整体法),当前机械行业市盈率 3.31 倍,高于历 史均值水平。

1.2、 疫情后机械行业业绩恢复较为显著

机械行业(申万一级)2021 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为 3296 亿元,同比提升 56.0%;实现净利润为 244 亿元,同比提升 223%。营收和利润出现双升,疫情后行业整 体恢复显著。

机械行业 2021 年第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净流出 185 亿元。机械行业 2021 年第一季度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 1.44pct 至 4.70%;销售费用率由 5.21%下降至 4.37%;财务费用率有所下滑,由 1.91%下降至 0.72%。行业整体毛 利率为 15.5%,同比上年同期下滑 0.9pct;行业整体净利率提升明显,由上年同期 的 4.81%上升至 9.09%。


1.3、 2021 年中期投资策略:关键领域自主可控,新兴 产业风云际会

我国对智能装备的需求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相匹配,而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在 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迫在眉睫;另一方面,以半导体和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 业孕育了产业革命和重大的发展机遇,对半导体设备、锂电设备、光伏设备等 需求将持续保持旺盛。关键领域自主可控,新兴产业风云际会,智能装备结构性的高景气将持续,维持行业“推荐”评级。

工控行业:疫情及内循环基调加速进口替代,国产品牌有望借疫情切入到大型自 动化设备公司采购体系,并将在其他自动化设备领域和国产品牌有更深入的合作, 客户将得到沉淀。中长期看,我国正处在产业转型的过程中,劳动力紧缺、劳动 力价格上涨,以及需求的多元化必然要通过“机器替人”来解决。低质、低价、 低端工业自动化品牌已不能满足国内制造业对品质的需求,逐渐被市场淘汰。国 产品牌龙头依靠本土化优势、服务优势、工程师红利加速缩小市场份额差距,行 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向优势企业靠拢,龙头企业的“阿尔法”更为明显。

检验检测: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行业保持快速发展,新材料、新结构和 新工艺不断涌现,对检验检测行业持续产生新需求,此外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 监管的加强也为检验检测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驱动力。我国已成为全球增长最 快、潜力最大的市场。国内检验检测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在“简政放权” 和“放管服”的政策红利下第三方民营检验检测机构数量持续增加;另一方面, 大型企业可以借助资本市场以较低的费用进行融资,在综合化扩张和推动行业整 合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并推动行业集中度的提升。

数控机床:我国数控机床产业在 2019 年为全球第二,而整体看我国数控机床企 业目前仍主要定位于中低端市场,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不足。西方国家还通过 “瓦森纳协定”对我国进口和引进高端机床及技术进行管制,我国在高端机床领 域亟需实现自主可控。另一方面,我国机床行业“国退民进”,民营企业逐渐成 为机床行业的主导。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加速转型的时期,精密制造、新能源、 航空航天、医疗器械等生产制造过程高度依赖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新兴行 业的崛起为数控机床行业提供了新的成长点,同时促进机床行业向更高端高技术 含量的市场突破,推动高速、高精、高效、高稳定性、智能化、多轴化、复合化 等数控机床的发展。

锂电设备:在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了新一轮新能源行业的 刺激政策。随着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逐步成熟,丰富和多元化的新能 源汽车产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使用环境也在逐步优化和改进,新能源汽车越来 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电动汽车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动力电池的强劲需求。现在 国内锂电设备企业对前中后段生产工艺均有布局,且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具 备完全自主可控的能力。

光伏设备:我国近年来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累计装机量和新增装机量连 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另一方面,随着各国光伏政策的落实和光伏项目的推进, 海外市场空间持续打开,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量有望上升,进一步释放国内光伏产 能。光伏行业技术迭代十分迅速,每一次技术迭代都能使产品获得更高的效率, 同时还具备更低的生产成本。P 型 PERC 电池在较长时间内仍将是光伏电池主流,未来一段时间内 N 型 TOPCon 电池由于其高设备兼容性或将得到青睐成为 后 PERC 时代的过渡性选择,且主要是现存产能的升级而非新建产线。随着 HJT 电池降本增效的不断进行,产业化不断成熟,HJT 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光伏电 池技术,HJT 设备厂商将受益技术迭代和 HJT 产线订单需求增长。

2、 工控:进口替代加速,“阿尔法”彰显

2.1、 PLC 是自动化控制系统核心

2020 年 PLC 市场整体呈上升趋势,同比增长 11.6%,市场规模达 130 亿元。虽然 2020 年整体受到疫情影响全球经济显著下滑,但我国较快速实现疫情蔓延 的控制,制造业快速复苏对国内市场带来正面影响,PLC 市场持续复苏;而我国 在“新基建”推动下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带动整体市场的需求向好。


OEM 行业是 PLC 的主力市场。据 MIR,2020 年我国 PLC 在 OEM 行业市场规 模为 90.9 亿元,占 PLC 整体市场份额达 69.9%,其中电子及半导体制造设备、 电池制造设备、纺织机械、物流设备细分领域分别占据 13.2%、11%、8.0%、 7.6%的市场份额;2020 年我国 PLC 在项目型市场规模为 39.1 亿元,占 PLC 整体市场份额为 30.1%,主要包括冶金、汽车、市政及公共设施、化工等市场, 占比分别为 18.5%、12.6%、17.9%、7.2%。

PLC 属于技术密集型产品,从小型到大型,技术壁垒逐渐提高,进口替代难度 也逐级上升。2020 年,西门子以 57.5 亿元占据市场首位,而三菱和欧姆龙则 分别凭借其在 OEM 市场传统优势和高性价比,分列二、三位。在大中型 PLC 市 场,西门子、三菱、罗克韦尔位列前三,欧姆龙和施耐德紧随其后;小型 PLC 主要用于 OEM 用户,目前在市场上占有领先地位的厂商是西门子和三菱。

2.2、 产业升级助力伺服成长空间打开

伺服市场处于成长阶段,发展前景向好。我国通用伺服市场规模 2020 年提升至 164 亿元。2020 年,受到疫情冲击和复杂国际环境的影响,全球经济下滑明显, 中国经济在 2020 年第一季度出现断崖式下滑;第二季度起,随着国内疫情得到 有效控制,投资增速稳步回升,2020 年下半年传统行业大面积回暖。预计随着 5G 的商用速度的加快、3C 半导体技术的不断更新、机器换人需求增加,下一 代电池、光伏设备的兴起,以及国家对设备关键零部件国产化的倡导,中国通用 伺服市场将会保持平稳增长。

新兴行业提升伺服市场天花板。目前,机床工具、包装机械、纺织机械、塑料机械等传统 OEM 行业仍然是伺服系统的主要市场;而近年来伴随电子半导体、工 业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释放更多对于伺服产品的需求,将为 伺服市场带来新的增长驱动力。


日系品牌领跑,国产品牌进口替代进行时。我国伺服系统市场集中度相对较高, 且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外资厂商占据。据 MIR,我国 2020 年通用伺服市场,前三 名被日系品牌占据,Yaskawa 市场份额占比 11.3%,排名第一;紧随其后的是 Mitsubishi 和 Panasonic,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 10.5%和 9.9%。近年,本土厂 商凭借高性价比优势和本土化售后服务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汇川市占率已超过 10%,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已扩张至 27%,与外资品牌之间的差距正逐步缩小。

2.3、 机器视觉新蓝海新机遇

国内机器视觉起步较晚,国际机器视觉市场的高端市场目前仍主要被美、德、 日品牌占据。美国康耐视(Cognex)、国家仪器(NI),德国巴斯勒(Basler)、 伊斯拉视像(ISRA Vision),日本基恩士(Keyence)、欧姆龙(Omron)等都 是在机器视觉领域拥有技术积累和良好客户口碑的国际巨头公司。其中康耐视和 基恩士作为全球机器视觉行业的两大巨头。

国内机器视觉行业竞争格局较分散,在核心零部件上国外企业占据更大的市场 份额与销售优势。据《中国机器视觉产业全景图谱》,目前进入中国的国际机器 视觉品牌已有 200 多家,中国本土的机器视觉品牌有 100 多家,各类产品代理 商超过 300 家,系统集成商也有超过 100 家。可见,国内机器视觉企业以产品 代理商与系统集成商为主,在机器视觉产业链上游领域布局较少,在机器视觉核 心零部件的研发能力上不及国外老牌公司雄厚,因此中高端市场主要由国际一线 品牌主导。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的兴起,国内机器视觉行业顺势迎来快 速发展。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全球机器视觉市场规模从 2008 年的 25 亿美元增 长至 2017 年 70 亿美元,年复合增速为 12.3%。我国机器视觉市场从 2008 年 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至 2017 年市场规模达 65 亿元,2008-2017 年复合增速 32.7%,显著高于全球水平。


看未来,实现进口替代的路径由易到难,先后是光源、相机、镜头、开发软件;机器视觉设备应用如火如荼,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应用已较为普遍。而随着国内制 造升级,全球高端制造产能向我国转移,将同步提高对高端精密机器视觉设备的 需求,如面板前中段制程和半导体检测设备也正逐渐实现进口替代。这将进一步 促进国内机器视觉部件和设备厂商的技术迭代,并提升对应用工艺的理解。

随着机器视觉硬件方案的不断成熟和运算能力的提升,以及软件在各种应用解决 方案、3D 算法、深度学习能力的不断完善,机器视觉在电子产业(如 PCB、FPC、面板、半导体等领域)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在提高,并加快向食品饮料、医药等 其他领域渗透,预计我国机器视觉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

机器视觉核心部件和设备企业盈利能力优异,行业成长性和进口替代的庞大空 间是国内机器视觉企业的历史性机遇。2020 年,机器视觉国际巨头基恩士和康 耐视毛利率分别为 81.93%/74.55%,净利率分别为 36.66%/21.72%,而国内以 光源为主打产品的奥普特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73.94%/38.01%。

在机器视觉设备领域,相关企业毛利率普遍在 35-50%的较高水平。随着核心零 部件国产化进程的加快,将降低机器视觉应用成本,提升国内机器视觉设备企业 的竞争优势,并推动机器视觉在智能装备领域的普及。

3、 检验检测:长坡厚雪的黄金赛道

3.1、 我国检验检测市场稳步发展

由于检验检测行业与各行各业息息相关,近年来全球检验检测行业规模稳步增长, 2019 年全球检验检测市场规模超过 1.56 万亿元。目前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新兴行业保持快速发展,新材料、新结构和新工艺不断涌现,对检验检测行业持 续产生新需求,此外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监管的加强也为检验检测行业的蓬勃 发展提供了驱动力。2016 年-2020 年,我国检验检测市场营业收入 CAGR 为 15%, 约为同期我国 GDP 增速的两倍,是全球增长最快、潜力最大的市场。


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张,近年来我国检验检测机构数量、相关从业人员数量等持续 增长,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统计数据,截至 2020 年末,我国获得资质 认定的各类检验检测机构共有 48919 家,向社会出具检验检测报告 5.67亿份, 从业人员 141.19 万人,拥有各类仪器设备 808 万台套,全部仪器设备资产原 值 4119 亿元,检验检测机构面积 9093 万平方米。

3.2、 新兴领域为检验检测注入活力

从下游产业来看,我国检验检测市场覆盖面已经较为广泛,包含建设工程、环境 检测、建筑材料、机动车检验、电子电器、食品及接触材料等。

电子电器等新兴领域(包括电子电器、机械(含汽车)、材料测试、医学、电力、 能源和软件及信息化)在检验检测市场上的发展潜力大,2017-2019 年相关营收 保持 20%左右的高速增长。2020 年新兴领域受疫情影响增长速度放缓,共实现 收入 597.45 亿元,同比增长 6.13%,增幅较上年下降 17.03pct。相比较而言, 传统领域(包括建筑工程、建筑材料、环境与环保(不包括环境监测)、食品、 机动车检验、农林牧渔)2020 年营收增速为 8.91%,增速较上年下降 0.98pct。总体上新兴领域占行业总收入的比重呈上升趋势,由 2016 年的 15.7%上升到2020 年的 16.7%,传统领域占行业总收入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由 2016 年的 47.1% 下降到 2020 年的 39.5%。随着全球疫情得到控制,电子电器等新兴领域将重新 为检验检测行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3.3、 集约化和市场化趋势明显

由于检验认证行业服务于国民经济的“全过程”、“全领域”,其市场呈现条块分 割的特征,各个细分领域的检验认证业务相对独立,小微型机构数量大、服务半 径小。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就业人数在 100 人以下的检验检测机构数量占比达到 96.4%,73.4%的检验检测机构仅在本省区域内提供检验检测服务,“本地化” 色彩仍占主流。从市场化竞争角度看,相比于大型检验检测机构来说,小型机构在公信力、客户 覆盖范围、服务内容、政策导向,检测设备投入等方面存在诸多劣势。

从国内外 检验检测企业发展历程看,检验检测机构需要通过新设实验室、并购优质标的的 方式扩大规模、扩张服务网络。目前国内检验检测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小 检验检测机构难以负担高额的固定资产支出、在建工程投入、对外投资等资本支 出。大型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可以借助资本市场以较低的费用进行融资,在 综合化扩张和推动行业整合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近年来,我国规模以上(年收入一千万以上)检验检测机构在数量上和比例上均 呈上升趋势。2020 年,全国检验检测服务业中规模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达到 6414 家,同比增长 10.7%,营业收入达到 2774 亿元,同比增长 11.9%,规模 以上检验检测机构数量仅占全行业的 13.1%,但营业收入占比达到 77.4%,集 约化发展趋势显著。


各级政府部门设立的事业性质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奠定了我国检测事业早期发 展的基础,由于经济社会发展催生了丰富多样的检测认证需求,在“简政放权” 和“放管服”的政策红利下第三方民营检验检测机构数量持续增加,占比从 2013 年末的 26.6%上升到 2019 年末的 55.8%。

2020 年民营检验检测机构全年取得营收 1392 亿元,较 2019 年增长 18.4%,高 于全国检验检测行业年增长率 7.25pct。随着开拓更多的检验检测业务领域,民 营检验检测机构有望加速发展。据中国分析测试协会预测,未来民营机构业务增 速高达 30%,将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4、 数控机床:大而不强,高端亟需自主可控

4.1、 我国数控机床市场庞大,高端受封锁而紧缺

得益于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全球对于数控机床的需求逐年增长,产业规模不断扩 大。2019 年全球数控机床产业规模约为 1492 亿美元,同比增长 3.9%。全球数 控机床主要生产国为中国、日本和德国。2019 年全球数控机床产业规模中日本 占比 32.1%位居首位,中国以 31.5%位居第二,其后是占比 17.2%的德国。


全球看,不同国家由于发展的历史和阶段不一样,数控机床产品特点也不尽相同。日本重点发展数控系统,机床企业注重向上游材料、部件布局,一体化开发核心 产品;德国重视数控机床和配套件的高、精、尖和实用性,各种功能部件研发生 产高度专业化,在质量、性能上位居世界前列;美国在数控机床设计、制造和基 础科研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并掌握了高端机床加工过程的仿真建模。

我国机床行业起步虽晚但发展迅速,在技术和市场规模方面均实现较大突破。目 前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机床产销国,但同时也是贸易弱国。据 Gardner 统计,我国机床贸易平衡连续多年位居末位,是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此外,我 国数控机床企业主要定位于中低端市场,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不足。此外,西 方国家还通过“瓦森纳协定”对我国进口和引进高端机床及技术进行管制,我国 在高端机床领域亟需实现自主可控。


2019 年,我国数控机床共出口 4.46 万台,同比减少 31.7%,出口金额同比小幅 增长 1.29%至 67.1 亿元,出口机床均价为 15.1 万元/台;数控机床进口数量为 1.03 万台,同比减少 28.4%,进口金额 200 亿元,同比减少 10.6%,进口机床 均价为 194 万元/台,约为出口机床均价的 13 倍。我国目前虽然已经实现了数控 机床的出口,且数量超过进口量,但机床行业实际上大而不强,价格高昂、技术 门槛高的高端数控机床仍未摆脱进口依赖的现状。

4.2、 民营企业迎来机遇,有望受益国产替代

我国机床行业历经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程。建国初期,我国基本没有机床 工业,“一五”期间建立了 18 家机床厂,被称为“十八罗汉机床厂”,到 1957 年底,我国累计生产通用机床 204 种,年产量 2.8 万台,向全国机械制造企业提 供了 10.4 万台机床。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机床行业进入数控机床发展期。从“六五”期间至“九五”期间,数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大幅提高,机床产量 由 59 万提升至 80 万台,数控机床由 7133 台大幅提升至 47300 台,数控品种 增加了十余倍至 1500 种。进入 21 世纪,国家实施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战略,机床行业在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拉动下迅速发展,并逐渐步入成熟期。与此同时, 我国机床行业结构发生了“国退民进”的变化,民营企业逐渐成为机床行业的主 导。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加速转型的时期,精密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医疗器 械等生产制造过程高度依赖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新兴行业的崛起为数控机 床行业提供了新的成长点,同时促进机床行业向更高端高技术含量的市场突破, 推动高速、高精、高效、高稳定性、智能化、多轴化、复合化等数控机床的发展。


“中国制造 2025”将高档数控机床列为未来十年制造业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并 提出高档数控机床发展目标:到 2020 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内市 场占有率超过 70%;到 2025 年,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内市场占有率 超过 80%。“十四五”规划指出,要推动制造业优化升级,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和 绿色制造工程,发展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 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机器人、工程机械、高端数控机床、医药及医 疗设备等产业创新发展。随着机床行业产品结构升级,政策支持研发投入的不断 加大,以及国产品牌认可度的提升,高端数控机床厂商有望逐步实现进口替代。

5、 锂电设备:扩产潮下百花齐放

5.1、 电动化趋势蔚然成风

从全球和中国的数据来看,汽车总量市场已经饱和甚至开始萎缩,2018 到 2020 年汽车销量连续三年下滑。反观新能源汽车市场则活力满满,国内外早期的补贴 和扶持政策已见成效,随着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各个环节逐步成熟,丰富和多 元化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使用环境也在逐步优化和改进,新能 源汽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全球和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在连续高速增长之 后,2019 年受到补贴退坡等影响略有调整,2020 年不惧疫情逆势上涨。

在碳中和的时代背景下,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了新一轮新能源行业的刺激政策, 包括欧洲提出的《2030 年气候目标计划》、中国提出的“2030 年碳达峰、2060 年碳中和”的总体目标,以及美国拜登政府计划推行的一揽子计划等。新能源汽 车比例作为直观有效的指标被广泛用作政策抓手,各国相继宣布了各自的汽车电 动化规划进程。2020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约 4.2%,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占比约 5.4%,相比动辄 30%的目标尚属起步阶段,成长空间广阔。起点研究院 数据显示,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有望突破 1500 万辆,对应的动力电 池需求将超过 900GWh,动力电池年复合增速将超过 30%。


5.2、 国产锂电设备性价比高,订单充足

经过多年发展国产锂电生产设备的技术精度、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部分产品如 涂布机、卷绕机、分容化成机等的技术指标及综合性能达到国际领先。由于进口 设备价格高,售后服务时间长及维护费用高,近年来锂电设备国产化进程加速, 国产化率稳步提升。据高工锂电统计,2019年中国锂电设备国产化率已达 90%,此外部分国内锂电设备企业开始走出国门,进军欧美电池和主机厂供应链。

电动化浪潮下电池厂商都在大规模扩充电池产能,为配合产能落地,众电池厂商 开始大额设备采购,截至 2021 年 5 月,仅宁德时代在不到 7 个月内累计派发的 订单就已超过 120 亿元,国内各锂电设备厂商订单充足。宁德时代、比亚迪、 国轩高科以及国外 LG 化学、三星、SKI、松下共 7 家全球龙头电池厂截至 2020 年底规划新增产能超 1TWh,其中大部分新增产能将于 2023 年之前投产,以锂 电池单 GWh 设备投资额 2 亿元计算,新增设备投资额合计超 3000 亿元,可以 预见下半年还会有更多订单落地。

5.3、注叠片技术发展

锂电池生产中大多工序随着技术进步设备呈现出前后迭代的特征,然而中段却发 展出了两条平行互斥的路线,叠片工艺相比卷绕虽然有一致性要求高、生产效率 低等缺点,但是未来动力电池发展的大势所趋。业内普遍认为大模组、大电芯是 动力电池的发展方向,卷绕工艺将越来越难满足要求。从性能上来看叠片工艺也 有明显优势,相同条件下,叠片工艺可以使电池能量密度提高 5%,循环寿命提 高 10%,材料成本降低 5%。

国内在叠片机技术上与国外还存在较大差距,热复合卷叠的专利掌握在 LG 化学 手中,热复合堆叠方面国内先导智能、吉阳智能、赢合科技等都在研发相关设备, 但生产效率上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一定距离。


目前国内动力电池市场上卷绕工艺占绝对优势地位,与此相对的是,国际市场上 叠片工艺蓬勃发展。EV Sales 数据显示,2020 年欧洲销量前 20 名的电动汽车 中,有 15 款车型采用了软包电池(使用叠片工艺生产),包括戴姆勒、日产、 雷诺、大众、现代、奥迪、沃尔沃等,市场占比超过 70%。

如今国内卷绕工艺为主的格局一定程度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2015 年动力电池白名单的制定一方面保护了本土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同时也把在软包电池和叠片 工艺上技术积累深厚的日韩企业排除在外,宁德时代等国内厂商的产品布局也就 成为了国内市场长期以来的市场格局。随着国产叠片机性能的提升、国外汽车厂 商订单的刺激及其日韩电池企业卷土重来,国内叠片工艺市场份额有望快速追赶, 卷绕工艺一边倒的格局将发生改变。

6、 光伏设备:景气高涨,后 PERC 时代 HJT 接棒

6.1、 光伏行业保持高景气度

光伏发电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之一,其发电过程简单、不排放污染物、碳排 放量低,受到广泛关注。全球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逐年增加,2020 年累计装机 容量同比增长 21.8%至 707GW,占全球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量的四分之一。相 较于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全球光伏发电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已连续多年位居首位, 2020 年光伏发电新增装机容量达到 127GW。据 IEA 预测,2021 年可再生能源 或将创下历史新高,新增总装机量将达到 218GW;在 2023-2025 年期间,光伏 发电平均每年新增装机容量将达到 131GW 至 165GW,占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 容量的比例接近 60%。另外,未来五年中光伏发电成本预计将再下降 36%,届 时光伏发电将成为大多数国家新增电力容量中成本最低的方式。


我国作为光伏大国,近年来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2020 年我国光伏发电 累计装机容量达 254GW,同比增长 24.1%,新增装机容量同比增长 66.6%至 49.3GW,且累计装机量和新增装机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我国“双碳目标” 提出,要在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十四五”规划纲 要》指出,要建设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大力提升光伏发电规模。据中国光伏行 业协会,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年均新增光伏装机或将在 70-90GW 之间。

我国近年来光伏产品出口量、出口金额不断上升,2014 至 2020 年间光伏电池 出口数量与出口金额年均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25.7%、8.22%。得益于欧洲 MIP 协议结束、越南 630 项目抢装以及中南美与中东新兴市场的政策扶持,2019 年 我国组件出口量达66.8GW,同比增长61.7%,出口至欧洲的光伏组件为22.8GW, 占我国组件出口总量约三分之一。在我国前五大光伏组件出口市场中,荷兰以 8.8GW 的出口量位居首位,其次分别为日本、印度、越南、澳大利亚;此外, 西班牙、乌克兰、德国等欧洲国家也位列前十大出口市场。虽然 2020 年初受新 冠疫情影响,全球光伏市场增长有所放缓,但随着中国疫情的有效管控,中国光 伏制造依然稳中有进。2020 年我国光伏组件出口量同比增长 20.9%至 80.8GW, 占我国 2020 年光伏组件总产量的 64.8%,其中欧洲仍然是最重要的出口市场, 出口量达 29GW。


虽然受到新冠疫情影响,2020 年全球新能源发展遭受重创,但展望未来,全球 能源依然保持着向着清洁化、低碳化转型的发展趋势,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 源前景可期。据集邦咨询分析预测,2021 年光伏需求将显著回升,全球装机需 求或将达到 158GW,至少 21 个地区市场光伏装机需求将达到 GW 级水平。海 外市场中,欧洲、东南亚等地区市场潜力可期,部分国家的光伏需求或将迎来快速增长,而美国、印度不确定性大,且关税风险较高。随着各国光伏政策的落实 和光伏项目的推进,海外市场空间持续打开,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量有望上升,进 一步释放国内光伏产能。

6.2、 技术驱动行业发展,PERC 是当前主流

晶体硅光伏电池技术历经了多代技术迭代,早期光伏电池技术以 BSF 为主导, PERC 技术自 2015 年始借由“领跑者项目”起量,目前成为市场主流光伏电池 技术。相比其他电池技术,PERC 电池性价比高,量产技术成熟且工艺难度较低。2020 年,规模化生产的 P 型单晶 PERC 电池平均转换效率达 22.8%,比 2019 年提高 0.5pct;新建量产产线仍以 PERC 电池产线为主,PERC 电池片市占率 提高至 86.4%。

除了效率高、易量产之外,PERC 电池还有另一项优势在于与其他工艺及技术的 兼容性。PERC 工艺可与双面工艺叠加,在制造成本几乎不增加的情况下实现 10%-25%的发电增益,进而降低光伏系统的度电成本。另外,PERC 还可以与 半片、选择性发射极(SE)、金属穿孔卷绕(MWT)等技术工艺相结合,实现 效 率 的 进 一 步 提 升 。2021 年 7 月 , 通 威 太 阳 能 M6 大 尺 寸 全 面 积 (Area=274.50cm²)P 型单晶双面 PERC 电池转化效率可达 23.47%,并经 ISO/IEC 17025 第三方国际权威机构认证,创造了 M6 大尺寸全面积产业化 PERC 电池效率的世界纪录。

6.3、 HJT 有望接棒 PERC,成为下一代主流技术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TOPCon 与 HJT 技术未来十年市占率将持续提升, 成为主流 N 型光伏电池技术。TOPCon 电池产线设备大部分与传统 PERC 产线 兼容,可通过在 PERC 产线增设设备完成升级;而 HJT 技术则是独立于 PERC体系之外的新型 N 型电池技术,相比工艺流程较繁杂的 PERC 技术(约 7 步) 与 TOPCon 技术(约 10 步),HJT 核心工序仅需 4 步,且具有结构对称、开路 电压高、温度特性好以及无光致衰减等优势。HJT 产线由于大部分设备不兼容, 目前投资成本较高,设备的国产化以及硅片和银浆材料的降本将有助于 HJT 电 池的产业化推进。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以来多家企业推出HJT 产能项目规划, 海内外企业计划扩产量合计超 60GW,且绝大多数扩产计划达到 GW 级别。

集邦咨询统计分析,2020 年 N 型电池产能小幅提升至 14.5GW,其中 HJT 电池 产能占比为 36.7%。预计未来 N 型电池技术产能将持续释放,到 2021 年底,TOPCon 和 HJT 电池产能合计将扩张至 20GW;到 2024-2025 年,HJT 电池产 能将超过 TOPCon 达到 30GW 左右。


目前,P 型 PERC 电池在较长时间内仍将是光伏电池主流,未来一段时间内 N 型 TOPCon 电池由于其高设备兼容性或将得到青睐成为后 PERC 时代的过渡性 选择,且主要是现存产能的升级而非新建产线。随着 HJT 电池降本增效的不断 进行,产业化不断成熟,HJT 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光伏电池技术,HJT 设备厂 商将受益技术迭代和 HJT 产线订单需求增长。

7、重点企业分析

7.1、 信捷电气

PLC 产品横向加强运控型及总线型,纵向拓展中型市场:公司横向提升运动控 制型及基于 EtherCAT 总线型高端 PLC,纵向已研发出基于 CODESYS 平台的 额 XS3 系列高性能中型 PLC,继续强化产品谱系齐全的优势,为适应市场多变 的需求和竞争环境提供保障。

伺服短板逐渐补足,解决方案提升综合竞争力:公司推出新一代伺服 DS5 后已 显著补足驱动层产品短板,自动化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公司还 针对性地研发新一代经济型 DS5L1 系列伺服,增强在低成本市场产品竞争力;此外,公司还针对物流行业推出低压直流伺服驱动器 DF3 系列,以及全新设计 的 MS6 系列电机,伺服系统整体技术水平再上台阶。公司通过强有力的国产 PLC 品牌效应拉动伺服产品销售的策略成效显著。

加快机器视觉产品推出步伐:X-SIGHT 是公司自动化领域视觉品牌,致力于机 器视觉的开发与应用,提供高品质视觉系统产品和专业解决方案,已广泛应用于 3C、机械装配加工、日用品零售、汽车零配件检测、包装、纺织、轴承等行业。产品涵盖视觉控制器、嵌入式智能相机、工业相机、视觉编程软件、镜头、光源 等,实现视觉定位、高精度测量、机械手视觉引导、瑕疵检测、字符读取、条码识别、颜色区分等应用。公司携手英特尔,正加快机器视觉产品推出步伐。

7.2、 埃斯顿

下沉市场进入收获期,看好公司盈利能力上行:埃斯顿公告与河南骏通签订合 同,为河南骏通提供高精度智能化焊接机器人及成套设备产品。此次合作标志埃 斯顿在专用车辆整车制造的领域获得规模性订单,为收购 Cloos 整合后焊接机器 人产品进入专用车辆整车制造环节的规模性标杆项目。双方计划联手打造全球领 先的智能化生产制造产线,为公司与河南骏通在后续数字车间和智能产线集成业 务的进一步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全产业链竞争优势显著:Cloos 1 月份与三一重装签署合同,向三一重装提供机 器人焊接相关设备及技术服务;并中标了中联重科项目订单。公司具备“核心部 件+本体+机器人集成应用”全产业链竞争优势,埃斯顿品牌有望与 Cloos 在国 内百亿焊接机器人市场形成高低搭配,技术和智造协同,提升在国内焊接机器人 市场的份额。

工业机器人行业格局向好,有望从国产龙头走向全球品牌:在一般制造业领域 龙头的示范效应带动下,工业机器人需求从 3C、汽车制造等高端制造领域向传 统工业领域拓展,工业机器人在一般制造业的渗透速度得以加速。随着国产工业 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成本和售价的下降,终端客户应用工业机器人的投资回报期更 具吸引力;工业机器人领域经过政策市后的惨烈洗牌,低端低质低价的产能逐渐 得以出清,行业正朝更为良性的方向发展。公司作为工业机器人领域龙头,有望 受益于制造业智能升级推动的“机器替人”转型升级及内循环,从国产龙头走向 全球品牌。

8、 风险提示

1)全球疫情蔓延将导致经济复苏缓慢;

2)基建投资规模和进度不及预期;

3)工业自动化行业竞争加剧致盈利能力下降;

4)下游 HJT 扩产低于预期;

5)推荐公司业绩不达预期风险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 The End

声明:欢迎转发本号原创内容,转载和摘编需经本号授权并标注原作者和信息来源为云脑智库。本公众号目前所载内容为本公众号原创、网络转载或根据非密公开性信息资料编辑整理,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及学习交流使用。由于部分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相关争议,请跟我们联系。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投稿/招聘/推广/合作/入群/赞助 请加微信:15881101905,备注关键词

微群关键词:天线、射频微波、雷达通信电子战、芯片半导体、信号处理、软件无线电、测试制造、相控阵、EDA仿真、通导遥、学术前沿、知识服务、合作投资.

“阅读是一种习惯,分享是一种美德,我们是一群专业、有态度的知识传播者.”

 阅读原文加入知识星球,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  先别走,安排点个“赞”和“在看” ↓  

云脑智库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年龄无关!专注搬运、分享、发表雷达、卫通、通信、化合物半导体等技术应用、行业调研、前沿技术探索!专注相控阵、太赫兹、微波光子、光学等前沿技术学习、分享
评论
  • 光伏逆变器是一种高效的能量转换设备,它能够将光伏太阳能板(PV)产生的不稳定的直流电压转换成与市电频率同步的交流电。这种转换后的电能不仅可以回馈至商用输电网络,还能供独立电网系统使用。光伏逆变器在商业光伏储能电站和家庭独立储能系统等应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耦合器,以其高速信号传输、出色的共模抑制比以及单向信号传输和光电隔离的特性,在光伏逆变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确保了系统的安全隔离、干扰的有效隔离以及通信信号的精准传输。光耦合器的使用不仅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由于其低功耗的
    晶台光耦 2024-12-02 10:40 143浏览
  •         温度传感器的精度受哪些因素影响,要先看所用的温度传感器输出哪种信号,不同信号输出的温度传感器影响精度的因素也不同。        现在常用的温度传感器输出信号有以下几种:电阻信号、电流信号、电压信号、数字信号等。以输出电阻信号的温度传感器为例,还细分为正温度系数温度传感器和负温度系数温度传感器,常用的铂电阻PT100/1000温度传感器就是正温度系数,就是说随着温度的升高,输出的电阻值会增大。对于输出
    锦正茂科技 2024-12-03 11:50 141浏览
  • 11-29学习笔记11-29学习笔记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笔记&记录学习习笔记&记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
    youyeye 2024-12-02 23:58 92浏览
  • 当前,智能汽车产业迎来重大变局,随着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正呈现强劲发展势头。11月26日,在2024紫光展锐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汽车电子生态论坛上,紫光展锐与上汽海外出行联合发布搭载紫光展锐A7870的上汽海外MG量产车型,并发布A7710系列UWB数字钥匙解决方案平台,可应用于数字钥匙、活体检测、脚踢雷达、自动泊车等多种智能汽车场景。 联合发布量产车型,推动汽车智能化出海紫光展锐与上汽海外出行达成战略合作,联合发布搭载紫光展锐A7870的量产车型
    紫光展锐 2024-12-03 11:38 126浏览
  • 作为优秀工程师的你,已身经百战、阅板无数!请先醒醒,新的项目来了,这是一个既要、又要、还要的产品需求,ARM核心板中一个处理器怎么能实现这么丰富的外围接口?踌躇之际,你偶阅此文。于是,“潘多拉”的魔盒打开了!没错,USB资源就是你打开新世界得钥匙,它能做哪些扩展呢?1.1  USB扩网口通用ARM处理器大多带两路网口,如果项目中有多路网路接口的需求,一般会选择在主板外部加交换机/路由器。当然,出于成本考虑,也可以将Switch芯片集成到ARM核心板或底板上,如KSZ9897、
    万象奥科 2024-12-03 10:24 93浏览
  • TOF多区传感器: ND06   ND06是一款微型多区高集成度ToF测距传感器,其支持24个区域(6 x 4)同步测距,测距范围远达5m,具有测距范围广、精度高、测距稳定等特点。适用于投影仪的无感自动对焦和梯形校正、AIoT、手势识别、智能面板和智能灯具等多种场景。                 如果用ND06进行手势识别,只需要经过三个步骤: 第一步&
    esad0 2024-12-04 11:20 103浏览
  • RDDI-DAP错误通常与调试接口相关,特别是在使用CMSIS-DAP协议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时。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1. 硬件连接问题:     检查调试器(如ST-Link)与目标板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     确保所有必要的引脚都已正确连接,没有松动或短路。 2. 电源问题:     确保目标板和调试器都有足够的电源供应。     检查电源电压是否符合目标板的规格要求。 3. 固件问题: &n
    丙丁先生 2024-12-01 17:37 114浏览
  • 概述 说明(三)探讨的是比较器一般带有滞回(Hysteresis)功能,为了解决输入信号转换速率不够的问题。前文还提到,即便使能滞回(Hysteresis)功能,还是无法解决SiPM读出测试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说明(三)的基础上,继续探讨为SiPM读出测试系统寻求合适的模拟脉冲检出方案。前四代SiPM使用的高速比较器指标缺陷 由于前端模拟信号属于典型的指数脉冲,所以下降沿转换速率(Slew Rate)过慢,导致比较器检出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尽管比较器可以使能滞回(Hysteresis)模块功
    coyoo 2024-12-03 12:20 170浏览
  • 《高速PCB设计经验规则应用实践》+PCB绘制学习与验证读书首先看目录,我感兴趣的是这一节;作者在书中列举了一条经典规则,然后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公式推导图表列举说明了传统的这一规则是受到电容加工特点影响的,在使用了MLCC陶瓷电容后这一条规则已经不再实用了。图书还列举了高速PCB设计需要的专业工具和仿真软件,当然由于篇幅所限,只是介绍了一点点设计步骤;我最感兴趣的部分还是元件布局的经验规则,在这里列举如下:在这里,演示一下,我根据书本知识进行电机驱动的布局:这也算知行合一吧。对于布局书中有一句:
    wuyu2009 2024-11-30 20:30 142浏览
  • 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愈发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销量也是一路走高。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10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46.3万辆和1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8%和49.6%。而结合各家新能源车企所公布的销量数据来看,比亚迪再度夺得了销冠宝座,其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了502657辆,同比增长66.53%。众所周知,比亚迪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其一举一动向来为外界所关注。日前,比亚迪汽车旗下品牌方程豹汽车推出了新车方程豹豹8,该款车型一上市就迅速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成为SUV
    刘旷 2024-12-02 09:32 138浏览
  • 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笔记&记录学习习笔记&记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记录学习学习笔记&
    youyeye 2024-11-30 14:30 85浏览
  • 遇到部分串口工具不支持1500000波特率,这时候就需要进行修改,本文以触觉智能RK3562开发板修改系统波特率为115200为例,介绍瑞芯微方案主板Linux修改系统串口波特率教程。温馨提示:瑞芯微方案主板/开发板串口波特率只支持115200或1500000。修改Loader打印波特率查看对应芯片的MINIALL.ini确定要修改的bin文件#查看对应芯片的MINIALL.ini cat rkbin/RKBOOT/RK3562MINIALL.ini修改uart baudrate参数修改以下目
    Industio_触觉智能 2024-12-03 11:28 110浏览
  • 戴上XR眼镜去“追龙”是种什么体验?2024年11月30日,由上海自然博物馆(上海科技馆分馆)与三湘印象联合出品、三湘印象旗下观印象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下简称“观印象”)承制的《又见恐龙》XR嘉年华在上海自然博物馆重磅开幕。该体验项目将于12月1日正式对公众开放,持续至2025年3月30日。双向奔赴,恐龙IP撞上元宇宙不久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印发了《上海市超高清视听产业发展行动方案》,特别提到“支持博物馆、主题乐园等场所推动超高清视听技术应用,丰富线下文旅消费体验”。作为上海自然
    电子与消费 2024-11-30 22:03 107浏览
我要评论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