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以来,全球半导体迎来了并购浪潮。
在2010初期,10亿美元以下的并购已经在全球引发了关注,而现在动则几十亿美元,百亿美元并购陆续上演。
2015年3月,NXP以118亿美元收购另一半导体巨头飞思卡尔,跻身全球十大半导体厂商之列。
2015年5月29日 史上最大的技术收购——安华高科(Avago Technologies)斥资370亿美元收购了博通公司(Broadcom) 。2015年11月2日,芯片生产商(Broadcom Ltd.,AVGO)表示,在全球智能手机销售放缓之际,公司已同意以每股12.75美元、总计59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网络设备公司博科通讯系统有限公司(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Inc),并希望借此机会扩大其存储网络服务。
2016年7月18日,软银以320亿美元收购英国半导体厂商ARM。
2016年7月26日,ADI以148亿美元收购Linear。
2017年3月13日,英特尔宣布以153亿美元收购无人驾驶公司Mobileye。
2017年9月20日,苹果携手贝恩资本以180亿美元收购东芝芯片业务。
2017年11月20日,Marvell Technology宣布将以约60亿美元收购规模较小的竞争对手Cavium公司.
2018年3月2日,汽车和计算机芯片制造商微芯科技宣布,斥资大约83.5亿美元感收购美国最大军用、航天半导体设备商业供应商美高森美(Microsemi)。计入美高森美持有的现金和投资,这笔交易的规模达到101.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45亿元)。
2018年7月12日,博通(Broadcom)宣布计划以189亿美元现金收购美国著名华人企业家王嘉廉创办的软件公司CA Technologies。
2018年9月11日,日本芯片厂商瑞萨电子(Renesas Electronics)表示已同意以约67亿美元收购美国Fabless厂商IDT(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2018年10月29日,IBM其将以每股190美元的价格,收购红帽全部已发行的普通股,对红帽公司的估值接近340亿美元。
2018年12月3日,复牌交易的浙股闻泰科技披露了一起重磅并购案。公司拟以24.68元/股,向所有交易对方合计发行4.56亿股,支付112.56亿元对价,并支付现金对价88.93亿元,以合计201.49亿元对价同时在境内和境外发起收购,以获得安世集团79.97%的股权。
2019年3月,英伟达69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公司Mellanox,此收购将为英伟达完善数据中心和HPC产品线,助其在数据中心业务翻盘。
2019年6月3日英飞凌以总价约100亿美元收购赛普拉斯,英飞凌与赛普拉斯的生产线高度互补,赛普拉斯的微控制器、软件和连接组件等产品组合,与英飞凌的功率半导体、传感器和安全解决方案形成优势互补。
2019年8月9日,博通以107亿美元收购赛门铁克安全业务,博通宣称在交易结束之后12个月内将会节省10亿美元的运营成本。
2019年8月11日,苹果公司供应商艾迈斯宣布以340亿人民币收购欧司朗(Osram),此次收购将有助于ams减少对苹果的依赖,收购欧司朗将强化ams的传感器战略,同时助力ams业务向汽车业务延伸。
2020年7月13日,全球排名第二的模拟芯片巨头ADI(亚德诺半导体)宣布以209.1亿美元收购另一大摸拟芯片公司美信(Maxim)。诚然,这笔收购的交易金额是本年度最大的并购交易之一。
2020年10月19日,海力士和英特尔宣布签署收购协议,SK海力士将以9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的NAND闪存及存储业务。
2020年10月27日,AMD宣布以350亿美元全股票收购赛灵思。
2020年10月29日,Marvell(美满科技)正式宣布将以100亿美元收购数据中心组件芯片制造商Inphi.
高通收购NXP,博通收购高通已经被宣布失败,英伟达宣布收购ARM正在审批过程当中,目前看来也面临着流产的风险。
在欧美国家,都主张自由市场,注重自由竞争,反对垄断和兼并重组,而在这些年的市场实践中,却屡屡上演了规模巨大的国际并购案例,是因为哪些因素导致?
首先来看,跨国公司的面临的全球化竞争加剧,芯片等器件的分工和专业越来越细,单一企业很难完全在多个领域拥有技术,专利等优势竞争资源,而客户的需求是多元化的,单一专业化的需求无法更好的服务客户,跨国企业需要通过更效的方式服务客户,获取最大化利益。
其次来看,大芯片,核心芯片的玩家需要的资金和技术壁垒越来越高,单一企业和私人财团想要成为头部玩家,需要越来越多的资源才可以维持其领先地位,所以兼并和重组积聚更多的优势资源,可以更好的维护欧美半导体巨头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最后,地缘政治和中美贸易战,新冠疫情引发缺芯潮客观上加速了半导体企业的并购的动力,未来大量的中国中国低端芯片厂家会涌入市场,低技术门槛和低附加值的半导体面临着洗牌的可能性,此时头部玩家不进行抱团维持优势,未来面临低价低值竞争会面临着出局的风险,在家电,PC,手机,通信设备的市场发展史都已经印证了这种可能性。
中国的IC设计公司规模普遍偏小,而且很多集中在低端的市场,稍大规模的海思已经被美国制裁导致发展受到重大障碍,还有飞腾也遭遇了同样的困境;中国三大存储巨头其实面临着三星,海力士,美光的巨大竞争风险。
当前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其实并不一定是最好的格局,这样也会分散了原本有限的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很多小企业连晶圆都买不到,不论产能多么充裕,这个现实都是会导致重复建设,低价内卷的风潮。政府可以在更高的层面进行顶层设计,规划IC半导体产业的分工和重组,需要打造集团化的IC领军企业,对抗欧美的超级芯片巨头,当然紫光集团的重组其实也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怎么样更有效的重组优质的芯片资产,组建有竞争力的集团,降低财务风险。
地方政府一窝蜂的上马半导体制造项目需要中央部委统筹规划,最大限度的降低烂尾风险,对于骗补和空手套的人和企业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和限制。
最后,引导资本流向更多的半导体领域,而不是少量热门领域,同样会导致行业畸形发展:比如目前大量的风险资本进入AI芯片,GPU,DPU领域,引发投资泡沫,也会导致优质人力资源,物力等资源的浪费。无论是射频IC,模拟IC,存储IC还是逻辑IC,都需要有优秀的资本进入,改善行业的格局,提升中国半导体行业的竞争力。
在欧美不愿意提供帮助的时候,我们提倡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力出一孔;
优质的资源,优秀的人才,合理使用;在行业更高层面上,可以组建优质的半导体集团,海思之所以那么强大,因为背靠华为,集中了中国台湾印度等优秀的人才资源,未来中国需要更多的海思半导体,需要更多并购和重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