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撑杆跳高,必须带着咱们机械人专业的眼光去欣赏:凭借一根杆子就能克服地球的引力,撑杆跳应该算是田径项目中最复杂的,因为它需要运动员与撑杆之间完美的配合才能完成,而那根弹性十足的杆子同样吸引了无数人的好奇。
5日当天,守着电视机为徐慧琴加油,没想到2020东京奥运会田径项目女子撑杆跳高还真的是好看。。。
虽然最终美国选手纳格奥特夺冠,但是看到很多网友特别期望摘得银牌的Anzhelika Sidorova夺冠。
果然是伊辛巴耶娃之后,女子撑杆跳高进入了群雄争霸的时代,值得大家去关注,比如下面这位来自意大利的“撑杆跳女神”Maria Roberta Gherca粉丝就不少:
听说这根杆子是中空的,接下来看看撑杆的制造过程吧,求证一下:
撑竿跳高的横杆可用玻璃纤维、金属或其他适宜材料制成,长4.48-4.52米,最大重量2.25公斤。撑竿的长度和直径不限,但表面必须光滑。运动员一般都自带撑竿参加比赛。现代主要是玻璃纤维。
①木制竿阶段:
早年欧洲的撑竿都是木制的,竿子下端装以三股铁叉。运动员把木竿插在地上,沿竿迅速向上爬,当竿子将要倾倒时,便越过横杆,故称“爬竿跳高”。爬竿跳高到1890年被禁止。
1896年第1届奥运会的撑竿跳高比赛,由美国运动员W.霍伊特用木竿跃过3.30米,获得冠军。
1905年欧洲人从中国和日本引进竹子,并于1909年用于撑竿跳高中。从此,正式定名为“撑竿跳高”。
由于竹竿轻且有弹性,促使技术不断改进。1912年,美国的M.赖特以4.02米首破4米大关。
1924年,国际田联正式同意使用木质穴斗和沙坑。由于助跑速度加快,握竿高度提高,使运动成绩也不断提高。
1942年,美国的C.沃梅达以4.77米的成绩创造了竹竿最高纪录。
早在1948年已有人采用玻璃纤维竿,但因动作掌握不好,运动成绩不理想。到60年代初,玻璃纤维竿又在美国问世。
1961年美国运动员G.戴维斯以4.83米创造玻璃纤维竿第一个纪录。
1962年,国际田联正式批准使用玻璃纤维竿,运动成绩不断提高。美国运动员B.斯顿伯格和J.彭内尔先后跃过5.13米和5.20米。
杆子怎么不听使唤
我是谁我在哪
这个不好说,真疼
只是手滑而已
这特么是谁生产的
还是女子撑杆跳精彩
最搞笑的是在里约奥运会的男子撑杆跳高A组资格赛中
日本选手荻田大树(Hiroki Ogita)在挑战5米30高度时
遇到了超级尴尬的一幕
丁丁被横杆卡住了
。。。
慢镜头显示他其实跳的高度远不止于此
无奈啊
结果这哥们就没有晋级
但是沮丧的结果也令荻田大树火遍了全世界
最后再说一下什么是玻璃纤维,动图看的差点把这个忘了。
玻璃纤维(英文原名为:glass fiber)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优点是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机械强度高,但缺点是性脆,耐磨性较差。
它是叶腊石、石英砂、石灰石、白云石、硼钙石、硼镁石七种矿石为原料经高温熔制、拉丝、络纱、织布等工艺制造成的,其单丝的直径为几个微米到二十几个微米,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 1/20-1/5 ,每束纤维原丝都由数百根甚至上千根单丝组成。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电绝缘材料和绝热保温材料,电路基板等国民经济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