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慕容复是中原武林最红的创业者,没有之一。
江湖传闻“北乔峰,南慕容”。
乔峰本来排在慕容复之前。因为乔峰曾经担任天下第一大集团BEGGAR科技集团的CEO,不料因为内部原因被董事会罢免,乔峰又担任了BEGGAR科技集团竞争对手契丹南院科技集团的董事长,这个职位懂的人都懂,那就是半退休状态了。
即使乔峰不退休,在创业这个方面,乔峰对慕容复也是极为推崇。
乔峰说,“我素闻姑苏慕容氏的大名,这次来到江南,便是为他而来。听说慕容复儒雅英俊,盼望得能结交这位朋友”。
不但名声在外,而且团队给力。
慕容复的团队非常有凝聚力,有谁提到慕容公子,立时便人人耸动,无不全神贯注的倾听。王语嫣、阿朱、阿碧、包不同,以至什么邓大爷、公冶二爷、风四爷,个个都似是为慕容公子而生。
慕容复作为连续创业者,当然不能错过任何创业风潮,这次他瞄上了当下最火的芯片创业,创立了大燕科技公司。
大燕科技公司每天要接待好几批风险投资的拜访,大家都是抢着给慕容复投资,为获得融资额度争的不可开交。
融资一轮接着一轮,估值也是水涨船高。大燕科技公司创立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估值就冲上了几十亿。
当然,风险投资也不是完全冲着慕容复的江湖名声来的,作为芯片创业者,慕容复的技能是目前芯片创业江湖中及其缺乏的,也是大燕科技集团为什么创立很短的时间就值这么多钱的原因。
02
芯片创业,最重要的就是什么?
是IP。
例如CPU,GPU,NPU,PCIE,DDR等等都可以看作各种IP。
很多人都认为做个SOC芯片就是各种IP组装,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这种看法对错暂且不表。
但是IP的重要性,业内外看法却很一致,是核心关键技术。
通常,SOC芯片设计三分之一的成本使各种IP,另外三分之一在人力投入,最后三分之一在流片投入上。
三分天下有其一,由此可见IP的重要性。
慕容复最大的成名绝技就是“以彼之道,还使彼身”。
这个绝技作用就是很容易的仿制各种IP。
任何的IP,不论是什么功能,什么性能,什么应用。
只要大燕科技集团切入这个领域。
使用“以彼之道,还使彼身“的成名绝技。
研发一个相似的IP技术,且最可怕的是完全不输竞品的技术指标。
其性能,功耗,成本(PPA)还更有优势。
这个技能在芯片创业领域是BUG一样的存在。
天下无敌。
03
姑苏的燕子坞 ,大燕科技公司的‘还使水阁’研究院就坐落在这里。
‘还使水阁’研究院内部研究各种天下绝技。
天下绝技千千万,‘还使水阁’占一半。
慕容复团队的首席研究员王语嫣通晓天下各种绝技,很多都是在‘还使水阁’研究院研究的。
少林七十二绝技,除了“易筋经”和“擒龙功”没有之外,剩下都在‘还使水阁’馆藏,很多少林寺都失传了。
即使是吐蕃首席科学家,大明轮王鸠摩智。曾经凭借“无相劫指”,“拈花指”和“多罗叶指”威震大理,以一己之力使“火焰刀”挑战天龙寺众大高僧合力使出的“六脉神剑”。
如此高的科技修为,也还是很羡慕‘还使水阁’研究院的研究氛围。
鸠摩智道:“当年慕容先生与小僧约定,只须小僧取得六脉神剑剑谱给他观看几天,就让小僧在尊府‘还施水阁’看几天书。”
鸠摩智大师费尽心机,只不过想去的‘还施水阁’看几天书。
江湖传闻‘还使水阁’技术能力和贝尔实验室有一拼。
有如此牛X的‘还使水阁’研究院的支撑。
大燕科技公司的技术能力使毋庸置疑。绝对是硬科技里面的翘楚。
04
慕容复虽然年轻,但是作为一个CEO,在人才招揽方面,有着超出了他这个年龄段的成熟。
CEO最重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找人,找可用之人。
慕容复曾经碰上被天山童姥压迫的”三十六洞,七十二岛“的高手,虽然开始互相拼斗,但是慕容复想的还是要考虑收服他们。
“这三十六洞、七十二岛之中,实不乏能人高手。我日后谋干大事,只愁人少,不嫌人多,倘若今日我助他们一臂之力,缓急之际,自可邀他们出马。这里数百好手,实是一支大大的精锐之师。”
而同去的段誉,看见王姑娘被挟持,马上就傻眼了,六神无主,高下立判。
慕容复这个筹划差点成功,如果不是虚竹意外救了走火入魔的“天山童姥”,那么估计依靠慕容复的能力,就能及早的聚集一票精锐的团队了。
后来慕容复为了兼并大理段式科技,拜大理段式科技前董事段延庆为干爹。
人算不如天算。
大理段式科技前董事段延庆和现任COO段正淳的夫人刀白凤在天龙寺有了不伦之事。
慕容复兼并重组大理段氏科技,借壳上市的梦想最终破灭。
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惠普前CEO马克·赫德的事业也栽在桃花劫上。
惹上风流债,为美人丢了官。
不同的是,而慕容复是为别人的错误买单。
虽然慕容复屡战屡败,但是屡败屡战。
如果大燕科技公司需要的段誉这种的人才,慕容复则会毫不犹豫得让首席研究员王语嫣去公关一下。
杀伐决断,慕容复无愧于当年中原武林评选的十佳CEO名号。
05
听过那么多大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搞到过那么多IP一样还是做不好芯片。
慕容复的芯片科技创业最终还是失败了。
在大燕科技集团的宣传中,慕容复”以彼之道,还使彼身“是一项革命性技术。
外人不知底细,见到慕容氏“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神乎其技,以为天下各门各派的绝技,姑苏慕容氏无一不会,无一不精。
这个革命性的技术,一出来就能干掉市面上其他的同类技术了,各类资本还等什么,赶紧投,上车一晚,估值翻倍。
但是本质上,“以彼之道,还使彼身”还是乃是一门借力打力功夫。
其实武林中绝技千千万万,任他如何聪明渊博,决难将每一项绝技都学会了,何况既是绝技,自非朝夕之功所能练成。
当今的芯片江湖的执牛耳者,无一不是修炼数年,得一绝技,威震武林。
以彼之道,还使彼身这个东西,就是业界不熟悉的时候,凭借超炫的概念,以及玄乎其玄的理念就能融很多的钱,
但是实际产品问世之时,就会估值破灭之际。
芯片公司估值最高的时刻就是在PPT上的时刻,其言不虚。
慕容复虽然修炼数年,但在芯片这种以5年为单位积累的行业里面,如果不能达到登峰造极的能力,便无法达到借力打力的能力。即使是丁春秋之流的准一流高手,慕容复也很难‘以彼之道,还使彼身’。
举个例子,如果有人开发一个应用APP,只要BAT切入这个领域,做个一摸一样的,那么这个APP创业只有死掉一条路了。这是因为BAT内功深厚,资本庞大,流量加成,如果进入这个领域就是降维打击。
同理,慕容复的绝技“以彼之道,还使彼身”,只能降维打击那么小的芯片创业公司。比如小的SOC的公司,但是面对内力更深厚的公司,则完全的被压制。
大燕科技开发的AI芯片,可以达到非常牛的纸面处理能力,推理能力XXXTOPS,秒杀其他家的芯片,但是客户要用的时候,却发现没有配套的软件环境,或者生态很难用。
这个就是招式熟练,内功拉跨。
如果碰上生态+芯片的业内大佬,外家招式和内力修为同时修炼,大燕科技想通过“以彼之道,还使彼身”根本上无力可借。
没有内力修为(软件及生态)的支撑,所谓的“以彼之道,还使彼身”接力打力的me too策略就不好使了。
06
但是要说“以彼之道,还使彼身”这项绝技完全一无是处,这肯定也不符合实际。
很多资本针对这项技术也做了很多详细的调研,这个技术的确还是有一些水平的。
大理科技集团的首席专家黄眉僧研究的金刚指技术就是被慕容氏的”以彼之道,还使彼身“的技术所打败。自此再也没有踏入过中原武林。此外还有很多例子。
不过黄眉僧的绝技并不是超一流,大燕科技公司对抗这些非一流绝技没有任何问题。
也就是说,“以彼之道,还使彼身” 只能是“柿子挑软的捏”。
这个策略并不可耻。
在某些细分市场,如果慕容复专注于赛道,不要分散精力,成功几率很大。
但是资本投慕容复,不是来捏软柿子的,而是啃硬骨头的。
比如做AI芯片,GPU芯片,DPU芯片这些热门的赛道,就是哪个赛道热就要做哪个?
资本是按照契丹科技集团这种几千亿美金市值的巨头作为对标公司来给大燕科技估值的。
如果大燕科技集团就是专注于姑苏一地,做一个细分市场,捏软柿子。
大燕科技集团充其量就是和无量山有限公司这种对标,撑死十几亿人民币,没有那么大的前景和估值。
所以要切入AI芯片,GPU,DPU这些重资本的主航道,这是慕容复无可奈何的选择。
这个赛道上,都是超一流的高手,优秀如乔峰也只是契丹南院科技集团的董事长。
慕容复的‘以彼之道,还使彼身’捏软柿子,得心应手,啃硬骨头则完全用不上。
大燕科技就陷入了两难。
小的不能干,估值不允许。
大的干不了,能力不允许。
07
佛教说:人生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五阴炽盛。《天龙八部》就是“求不得”的世界,段誉如此,乔峰如此,虚竹如此。作为配角的慕容复也逃避不了这种命运。
慕容复一生营营役役,不断为创办大燕科技公司而奔走,可说从未有过甚么快乐之时。别人瞧他年少英俊,武功高强,名满天下,江湖上对之无不敬畏,自必志得意满,但他内心,实在是从来没感到真正快乐过。
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先把一个小的细分赛道做好,然后逐渐来夯实基础,但是一轮轮的投资浪潮让慕容复迷失了方向。
如果不做AI芯片就错过了AI芯片的投资浪潮,如果不做GPU就错过GPU的投资浪潮,如果不做DPU就错过的了DPU的投资浪潮。
用资本占领市场,而不是用技术占领市场,用产品占领市场。
拿到最多的钱,招到最好的人,让别人无路可走。
这是慕容复的逻辑。
为大燕科技公司霸业盛名所累,以为是捷径,结果却是束缚,带着镣铐跳舞。
随波逐流,再也找不回初心。
尽心竭力,枉费心机,终究化作一场春梦。
时也运也命也!
欢迎关注:歪睿老哥,如果你觉得本文还不错,欢迎点赞,在看,分享。
往期阅读:
大话手机处理器-世界上最复杂的芯片
日本芯片产业大败局
从技工到英特尔CEO,Pat Gelsinger的逆袭
“硅仙人”Jim Keller的芯片研发封神之道
英特尔收购,RISC-V赢了
香山: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
RISC-V理事会,80%的最高级别会员被中国企业申请了?
处理器指令集,不是一本武功秘籍
美国“核高基”来了,格局却小了
EDA工具,芯片打工人爱恨交织的宿命
矿机芯片的今天,AI芯片的明天?
云端芯片之战-小乌云还是大风暴
芯片过热?一场芯片供应链的饱和式救援。
“为了这点醋,包了一顿饺子”-AI芯片的落地之道
降低芯片流片失败风险的"七种武器"
芯片设计公司修炼的“四层境界”
中国芯片产业什么时候能够超过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