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网络
智库 | 云脑智库(CloudBrain-TT)
云圈 | 进“云脑智库微信群”,请加微信:15881101905,备注研究方向
LED三大封装:SMD,COB,IMD
小间距 LED 持续景气Mini LED 蓄势待发
COB 虽然封装成本高,但是其减少传统的固晶工艺,重量有所减轻,可往轻薄化方向发展。不过,进入COB领域,需要重新购买设备、生产线等,要求企业拥有深厚的资金实力。而IMD技术可以沿用SMD设备、生产线以及人员经验等。
◼ 小间距向商显渗透,市场持续景气
小间距LED 显示屏拥有LCD 拼接屏和DLP 拼接屏不具备的无缝拼接、高亮度范围可调、色彩还原度高、显示均匀性和一致性好、能耗低寿命长等优势。小间距LED 显示屏订单规模不断壮大,成本因规模效应快速下降,渗透率快速提升。小间距 LED 逐渐从室外走向室内,对 DLP、LCD拼接屏替代趋势明显。
◼ LED 封装工艺进入新周期
封装表面的处理工艺不同,像素间存在光色差异,容易导致混光不一致,校正难度高等问题,进而影响显示效果。LED显示屏(主要是小间距)行业发展至今,除传统直插工艺外,已形成包括SMD、COB、IMD 等在内的多种封装工艺。
◼ Mini/Micro LED 蓄势待发
Mini LED 既可作为 LCD 背光源应用于大尺寸显示屏、智能手机、车用面板以及笔记本等产品,也可以 RGB 三色 LED 芯片实现自发光显示;Micro LED 具备极小间距、高对比度和高刷新率,适用于智能手表、AR、VR 等近距离观看的智能穿戴设备。Mini LED 背光应用已进入量产阶段,未来巨量转移技术的解决,必将大力的推进 MicroLED 的商业化进程,MicroLED蓄势待发。
一、LED的应用领域
LED 应用领域 LED 下游应用领域主要包括通用照明、景观照明、显示屏、背光应用、信号及指示、汽车照明等领域。2018年 LED 产业数据显示,占比最高的通用照明行业已趋于饱和,而显示屏及景观照明应用领域产值有良好增长趋势。
LED各应用领域产值占比:
二、LED显示行业产业链概况
2018 年中国LED 领域市场竞争格局
据Arizton 预测,2021-2024全球 MiniLED 市场规模有望从1.5 亿美元增至23.2 亿美元,其间每年同比增速皆高达140%以上。
MiniLED 全球市场规模及增速(百万美元,%)
三、封装工艺技术进入新周期
Mini LED 显示的基本结构
与传统小间距相比,MiniLED 在晶体尺寸持续缩小的过程中,在材料、设备、芯片、驱动IC、PCB设计和封装等各环节均面临新的技术难题。从技术本身来看,主要是良率、效率、一致性和可靠性的问题,其中尤其以封装工艺为要点。
除传统直插工艺外,已形成包括SMD、COB、IMD等在内的多种封装工艺。
从性能、成本、产业规律三大维度,对POB、COB、COG三项封装技术进行对比:性能上,POB、COB、COG各有特色。其中,POB适合大尺寸;COB和COG更适合中小尺寸。成本上,POB是目前最为成熟的技术,且容易形成标准化产品,成本比较亲民。
产业规律上,POB是短期内最容易实现的一项技术;COB属于中长期的发展方向;但如果追求成本更具优势、精度要求更高的LED显示产品,则COG有望成为未来的主流方向。瑞丰光电当前主要是以COB模组产品为主,并向POB、COG横向扩展。
COB方案未来前景广阔。COB 封装技术难度较大,亟需解决光学一致性、墨色一致性、拼接缝隙的问题,目前产品的一次通过率仍然较低。
3.1 小间距市场主流封装-SMD工艺
SMD 是表面贴装器件(Surface Mounted Devices)的简称,采用 SMD 工艺的 LED 封装厂将裸芯片固定在支架上,通过金线将二者进行电气连接,最后用环氧树脂进行保护。SMD封装后的灯珠交给显示屏厂商,通过回流焊将焊点和PCB 进行连接,并形成模组进行装配。SMD封装的小间距产品,一般将LED 灯珠裸露在外,或者采用面罩的方式。SMD使用表面贴装技术(SMT),自动化程度比较高,且具有体积小、散射角大、发光均匀性好、可靠性高等优点。
SMD 封装工艺示意图
SMD LED产品
SMD 工艺问世后很快占据了 LED 显示屏封装工艺的市场,采用 SMD 封装工艺的企业在 LED 应用市场占据较大份额。SMD 封装具备技术成熟稳定、制造成本低、散热效果好、维修方便等优点,目前仍为传统小间距主流方案。
然而,由于SMD 器件变得更小,灯板上焊点面积也急剧缩小,对SMT 贴片工艺要求大幅提升,同时厂家生产效率也受极大影响。例如:P1.5的产品,每平米需要贴44万颗灯,而到了 P1.0 的产品,每平米需要贴 100 万颗灯,不仅贴片的数量增加了约2.3 倍,同时 SMT 机器的贴片速度也需要大幅的下调,整体生产效率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SMD 小间距显示单元制造技术路线
过小的SMD 器件,也给售后服务带来了极大困难,客户的使用现场,几乎无法完成1mm 以内的产品维修。另一方面,当前市场发展迅速,小间距LED 芯片呈微缩化趋势,SMD的表贴封装形式面临技术瓶颈,已经难以在更小间距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3.2 有效解决高密度封装-COB工艺
COB,即板上芯片封装技术(Chip on Board)。与 SMD 将灯珠与 PCB 进行焊接不同,COB 工艺先在基底表面用导热环氧树脂(掺银颗粒的环氧树脂)覆盖硅片安放点,再通过粘胶剂或焊料将 LED 芯片用导电或非导电胶粘附在互联基板上,最后通过引线(金线)键合实现芯片与PCB 板间电互连。LED晶元固定于显示基板的前表面,薄膜粘贴在显示基板前表面,LED晶元为普通红、绿、蓝LED 发光芯片,实现集成封装。
COB 封装与SMD 封装横截面对比
COB 封装与SMD 封装工艺流程对比
COB 小间距显示单元制造技术路线
LED 显示芯片封装和组装技术路线对比
3.3 经济与技术的结合-IMD 工艺
目前市场上小间距封装主流工艺的除COB 封装工艺外还有IMD 集成封装工艺,即将两个及以上的像素结构集合在一个封装单元里,目前以四合一技术应用最为成熟。
IMD 工艺上依然沿用的是表贴工艺,结合了 SMD、COB 优点。从像素结构来看,传统 SMD 封装基本是一个像素;COB 封装是将 LED 芯片直接封装到模组基板上,再对每个大单元进行整体模封,一个封装结构拥有成百上千个像素点;而IMD“四合一”即一个封装结构中有四个基本像素结构,其本质上依然是四个由12 颗RGB-LED 芯片合成的“灯珠”。“四合一”LED模组采用的是正装的芯片,随着封装厂家对芯片做出更多的要求,后期还可能会推出“六合一”甚至“N合一”各种方案。
IMD 在分选上延续了小间距的成熟分选技术,可以对器件进行波长、亮度精挑细选,并且不同模具出来的器件在编带前得到了均匀分散,有效避免了封装时细微差异导致贴板后出现局部色差,因此色彩一致性更好。COB的封装形式决定了其无法对模组中的每一单元像素进行分光分色,不同批次的胶水、不同批次的板厚、不同时期的配比、液态高温流动性,都或多或少存在微小差异。
COB 和 IMD 技术各有千秋,COB 虽然封装成本高,但是其减少传统的固晶工艺,重量有所减轻,可往轻薄化方向发展。不过,进入COB 领域,需要重新购买设备、生产线等,要求企业拥有深厚的资金实力。而IMD 技术可以沿用SMD 的设备、生产线以及人员经验等。
四、Mini/MicroLED 蓄势待发,空间无限
Mini LED 既可作为 LCD 背光源应用于大尺寸显示屏、智能手机、车用面板以及笔记本等产品,也可以 RGB 三色 LED 芯片实现自发光显示;Micro LED 具备极小间距、高对比度和高刷新率,适用于智能手表、AR、VR 等近距离观看的智能穿戴设备。Mini LED 背光应用已进入量产阶段,未来巨量转移技术的解决,必将大力的推进 MicroLED 的商业化进程。
小间距LED 与Mini LED、MicroLED 工艺对比
五、MicroLED的关键技术
5.1 转移技术
目前MicroLED 量产的关键技术便是巨量转移技术,巨量转移指的是通过某种高精度设备将大量Micro LED 晶粒或器件转移到目标基板上或者电路上。
5.2 彩色化技术
彩色化是Micro LED 显示商业化的关键技术,现在主要彩色化方式有如下几种:UV/蓝光 LED+发光介质法、三色 RGB 法、透镜合成法。
六、2019年中国大陆MiniLED背光封装厂商综合竞争力前六名
七、苹果12.9寸MiniLED背光iPadPro的供应链名单
八、MiniLED设备厂商铆足干劲
点测分选等封测设备厂商作为能够优化制程控制良率、提高效率与降低成本的关键,在MiniLED产业链中的地位将会日益凸显。
作为苹果Mini LED点测分选设备供应商,惠特科技计划投资逾12亿人民币建厂抢占商机;并于今年2月份正式启动Mini LED检测代工业务。惠特预计今年MiniLED检测代工设备机台规模将建置1000台。
作为较早进入MiniLED领域的国产品牌,华腾半导体在分光、编带的细分领域一直保持非常高的占比。目前,华腾半导体Mini四合一设备已经开始出货,客户包括国内的几家龙头显示封装企业。
当前,各家封装企业仍在尝试不同的封装工艺,华腾半导体始终与各工艺的代表企业保持合作,在产品研发阶段为客户提供设备方案支持,在新的工艺上形成了自己的设备解决方案。
由于MiniLED尺寸比传统LED芯片的尺寸更小,所以对原有的设备技术在转移速度、放置精度、以及生产良率等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所有相关设备中,巨量转移设备尤为关键。
来自新加坡的半导体封装设备厂商K&S携手Rohinni联合推出Mini LED转移设备PIXALUX,此设备是第一台真正实现Mini LED巨量转移的设备。目前,K&S与ROHINNI共同研发的巨量转移技术已被证实能满足更高产量的需求。
除此以外,K&S还通过收购美国科技公司Uniqarta的知识产权及其专利组合,加强和扩展了K&S的整个Mini/Micro LED技术产品组合。
除了K&S,ASM太平洋也拥有独特的巨量转移接合技术,推出全自动巨量焊接产线 OceanLine,提供的精准排序、转移与接合方案,优化MiniLED制程效率及操作过程。此外,ASM太平洋还推出AD420固晶设备,全面覆盖封装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ASM太平洋联手希达电子,在2020年共同打造了基于Mini COB封装技术的智能生产工厂,新增Mini LED产能7000KK/年。
MiniLED设备关键技术难点
众所周知,速度、精度和良率涉及到MiniLED产品最终的价格竞争力,是MiniLED设备厂商致力于提升的技术指标。
Mini LED显示屏像素数量巨大,像素颗粒十分微小,巨量转移的效率和良率成为限制MiniLED显示规模化应用的最大瓶颈。
K&S专注于巨量转移相关设备领域,认为Mini LED直显产品生产过程中,巨量转移速度依然是瓶颈,需要进一步提高精度和良品率,才能凸显巨量转移的成本优势。
目前,K&S的PIXALUX设备现已量产成熟,能够处理大约125µm左右的芯片。相较于过去的传统单颗拾放技术,K&S的设备将转移速度提升了3到5倍,实现10到15µm的精准度,达到一小时180000的转移数量,并且转移良率非常高。
未来随着巨量转移技术的进一步突破,Mini LED的生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MiniLED商用进程有望加速。
由于Mini LED属于微尺寸显示范畴,封装工艺难度也有所增加,对点测分选设备的精度和速度有了更高的要求。
得益于测试技术的突破和换向测试功能的优化,目前,华腾半导体Mini LED分光机的运行速度已突破18K/h,是2019年的三倍,精度和良率依然维持在一个非常高的水准,亮度测试偏差低于3%,波长小于0.3nm。
然而,华腾半导体认为,尽管Mini LED分光机在运行速度上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分光、测试编带设备的速度和精度是最需要突破的难题,同时也是决定显示封装产品性能和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
| 来源:华安证券,川财证券,中信证券
- The End -
声明:欢迎转发本号原创内容,转载和摘编需经本号授权并标注原作者和信息来源为云脑智库。本公众号目前所载内容为本公众号原创、网络转载或根据非密公开性信息资料编辑整理,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及学习交流使用。由于部分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相关争议,请跟我们联系。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投稿/招聘/推广/合作/入群/赞助 请加微信:15881101905,备注关键词
微群关键词:天线、射频微波、雷达通信电子战、芯片半导体、信号处理、软件无线电、测试制造、相控阵、EDA仿真、通导遥、学术前沿、知识服务、合作投资.
“阅读是一种习惯,分享是一种美德,我们是一群专业、有态度的知识传播者.”
↓↓↓ 戳“阅读原文”,加入“知识星球”,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 先别走,安排点个“赞”和“在看”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