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楚了UART的用法之后,现在来研究一下USART的用法。和上一次差不多,这次也通过USART的串口来实现和PC的通信。和上一次不同的是,USART本身就有接收超时的功能,所以这次就不用TC了。
USART和UART相比,功能多了许多,可以配置的选项也更多。虽然最主要的差别是USART可以实现同步通信,但PC的串口没有这个功能,所以我们就先不拿这个功能开刀了。
一、思路
实现思路和上一次使用UART的PDC差不多,区别只是这次直接使用USART的接收超时功能,而不用TC。
二、电路图
使用的USART口为USART1,这个串口在上次使用的DBGU口的旁边。
有个使能引脚连在PA23上。使用时需要将PA23拉为低电平才能使用这个串口。另外,芯片的USART1的SCK引脚使用的也是PA23。
还有就是这个串口使用的通信协议为RS232,需要将JP11正确跳线。JP11就在USART1接口的附近,默认情况下选择的是RS485,在这里需要改变跳线帽的位置。
三、USART的配置
大部分配置都和上一节的相同。配置前需要将MCK配置为120MHz,配置完成后USART工作在硬件握手模式,波特率为115200Hz,数据位长度为8,1位停止位,不使用校验。
在PC端使用通信软件时注意设置RTS的状态。
若掌握了使用PDC和UART进行通信的配置的话,本小节只需注意阅读加粗的步骤即可。
拉低PA23引脚电平,以使能USART1串口。
/*拉低PA23,以使能USART1串口*/
PIOA->PIO_PER=PIO_PA23;
PIOA->PIO_OER=PIO_PA23;
PIOA->PIO_OWER=PIO_PA23;
PIOA->PIO_CODR=PIO_PA23;
开启外设时钟,以及将PA21,PA22,PA24,PA25引脚分配给外设A(USART1)。
使能发送和接收。
1USART1->US_CR=US_CR_RXEN|US_CR_TXEN;
模式设置。未设置US_MR_OVER位则表示过采样率为16。
USART1->US_MR=
US_MR_USART_MODE_HW_HANDSHAKING/*硬件握手模式*/
|US_MR_USCLKS_MCK/*选择的MCK*/
|US_MR_CHRL_8_BIT/*数据位为8位*/
|US_MR_PAR_NO/*无校验位*/
|US_MR_NBSTOP_1_BIT/*停止位为1位*/
;
波特率设置。USART工作在不同模式时,波特率的计算方法不同。在使用异步模式时,CD值的计算和UART的一样:
波特率=选择的时钟/(CD*过采样率)
注:本芯片的UART的过采样率为16。
在MCK为120MHz,波特率为115200Hz时,计算出的CD的值为65。
1USART1->US_BRGR=US_BRGR_CD(65);
接收超时设置。通过设置US_RTOR寄存器的低16位决定接收时等待的空闲时间。写入的值表示等待的比特位的数量,即等待的时间为传输该数量的比特位时需要的时间。
#defineUSART_RX_WAIT_MS500
intwait_bit_time=USART_RX_WAIT_MS*115200/1000;
if(wait_bit_time>0xffff)
wait_bit_time=0xffff;
USART1->US_RTOR=US_RTOR_TO(wait_bit_time);
PDC的设置。PDC和缓冲区的使用方法和上一次相似。注意将使用的PDC修改为正确的PDC即可。
中断。启用缓冲区满及接收超时中断。
USART1->US_IER=US_IER_RXBUFF|US_IER_TIMEOUT;
/*NVIC的配置略……*/
四、USART的中断处理
在接收超时以及缓冲区满时会产生中断,所以在中断时将接收缓冲区的内容通过PDC发送出去即可。在使用硬件握手协议时,可以在中断处理过程中暂停数据的接收。
voidUSART1_Handler(void)
{
uint32_tstatus=USART1->US_CSR;
if((status&US_CSR_TIMEOUT)==US_CSR_TIMEOUT
||(status&US_CSR_RXBUFF)==US_CSR_RXBUFF)
{
USART1->US_CR=US_CR_RTSDIS;
intrec_size=BUF_SIZE-PDC_USART1->PERIPH_RCR;
if(rec_size!=0)
TransferRxBufAndRec(rec_size);
/*在下次数据接收时启动超时判断*/
/*同时拉低超时产生的中断*/
USART1->US_CR=US_CR_STTTO;
USART1->US_CR=US_CR_RTSEN;
}
}
TransferRxBufAndRec()函数和上一节的相似,只需更改使用的PDC即可。
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学习,您还可以关注畅学电子和EDA的公众号,每天推送相关知识,希望能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