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导弹袭击预警系统之地面雷达梯队

云脑智库 2021-07-17 00:00



俄罗斯导弹预警系统能接收和发布针对重要国家和军事地点进行袭击的导弹轨迹数据,能为莫斯科反导系统提供必要信息,还能提供太空目标数据用于太空监控。俄罗斯导弹袭击预警系统(SPRN)总设计师、“三角旗”洲际联合股份公司总经理谢尔盖·鲍耶夫在俄红星电视台直播中表示,俄罗斯已于2020年12月末完成全国导弹袭击预警系统的测试,其中包括指挥部状态的测试。


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导弹袭击预警系统指挥部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国家试验

俄罗斯导弹袭击预警系统的主要信息设施包括太空梯队设施(专用人造地球卫星)和地面超视距定位设施——“沃罗涅日”和“达里亚尔”高可用性雷达网,可探测6000公里处飞行的弹道导弹目标。

使用放置在对地静止或高轨道上的航天器上的星载探测设备,通过动力装置尾焰探测和确定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的轨迹。导弹袭击预警系统指挥所对航天器和雷达站所接收信息进行处理。借助预警导弹系统自动化数据处理系统、反导防御系统的信息设施以及空间控制系统,俄军能及时、准确和可靠地确定导弹袭击轨迹。

“沃罗涅日”雷达站

2021年2月15日,俄罗斯空天军航天部队导弹攻击预警总中心负责人安德烈·雷文诺克上校在接受红星电视台的采访时表示,未来,计划用新的“沃罗涅日”雷达取代所有现役雷达。

俄罗斯现役陆基地面预警雷达包括“第聂伯”、“达里亚尔”和“伏尔加”及“沃罗涅日”新型雷达。


“达里亚尔”雷达站

1982年,SPRN中包括了一个用于探测从美国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的天基系统“眼睛-1”(Oko-1)。该系统包括位于谢尔普霍夫的指挥所和高椭圆轨道上的9架73D6航天器和对地静止轨道上的1架71X6航天器。

但后来,SPRN变成了两个梯队。第一个梯队是探测洲际弹道导弹发射的天基预警系统,第二个梯队是用于超视距探测飞行路径上弹道导弹的雷达站。

但随着1991年苏联解体,国家统一的SPRN也不再存在。大部分SPRN雷达枢纽仍停留在新独联体国家领土上,其中也有一些达成协议继续使用,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就像拉脱维亚那样,雷达要么已退役,要么只是被炸毁。

即使在苏联存在期间,导弹袭击预警系统也具有非常重大的缺陷。特别是东北地区没有预警设施。也就是说,苏联的预警系统并不全面。

为了覆盖东北地区,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在耶尼塞斯克(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地区)市启动了预警雷达站的建设。但是,应美国要求(以违反1972年《反弹道导弹条约》为借口),雷达站最终被彻底拆毁。

苏联时期的导弹袭击预警系统雷达站覆盖范围

因此,俄罗斯从苏联继承了一个具有重大缺口的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并不能完全确保国家安全。20世纪90年代是俄预警系统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由于苏联解体,俄罗斯几乎没有资金改善现状。直到21世纪00年代下半叶才出现了转折点,俄开始建造基于77Ya6“沃罗涅日”雷达的新型导弹袭击预警系统枢纽装备。

“沃罗涅日”是固定超视距雷达站,是一种基于“高度的工厂准备就绪”组装技术的雷达。该雷达有多种型号,可在米和分米无线电波范围内工作。两者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沃罗涅日”雷达站由一个带有有源相控天线阵列的收发器单元、可快速建成的维护人员活动场所和装有若干电子设备的集装箱组成。该设计允许在运行期间快速,低成本地升级工作站。“高度的工厂准备就绪”技术和沃罗涅日雷达的模块化构造原理使放弃基本的多层结构并在12-18个月内建成雷达站成为可能(上一代雷达需5-9年建成投入使用)。所有雷达站设备都是从制造商处以集装箱设计交付的,以便随后组装到预先浇筑的区域。

“沃罗涅日”雷达站的功耗仅为0.7兆瓦。而部署在阿塞拜疆的“达里亚尔”型雷达站需消耗50兆瓦电量。

当前,“沃罗涅日”型雷达有以下几种型号:

  • “沃罗涅日-M”雷达工作在米波段。目标探测范围可达6000公里。

  • “沃罗涅日-DM”(77Ya6-DM)在分米波段范围内工作,目标在水平范围内的被探测距离可达6000公里,在垂直方向上可达800公里。雷达能够同时探测和跟踪多达500个目标。

  • “沃罗涅日-VP”是“沃罗涅日-M”米波雷达的深化改型,其功耗达10兆瓦。

  • “沃罗涅日-SM”在厘米波段范围内工作。“沃罗涅日-MSM”可同时在米波和厘米波范围内运行。


“沃罗涅日-M”雷达站

“沃罗涅日-DM”雷达站目前部署在克拉斯诺达尔地区的阿尔马维尔、加里宁格勒州皮奥涅尔斯基、阿尔泰边疆区巴尓瑙尔、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叶尼塞斯克。

“沃罗涅日-M”目前部署在列宁格勒州列赫图西村、奥伦堡州奥尔斯克市、伊尔库茨克州乌索利耶-西伯利亚市以及正在沃尔库塔建造。

“沃罗涅日-VP”正在奥列涅戈尔斯克市建造,用于取代老旧的“第聂伯”雷达站。“沃罗涅日-SM”将在塞瓦斯托波尔建造。

俄现役及建造中的“沃罗涅日”雷达站分布

“沃罗涅日”雷达系列的部署和调试将有可能完全覆盖西北、西南、南部和东南方向的导弹来袭方向。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将变得全面,实现环状闭合布防、全境有效覆盖、体系并网成军。

俄罗斯导弹袭击预警系统雷达站覆盖区域

此外,在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地面梯队中的位于摩尔曼斯克的现代化的“第聂伯”雷达、科米共和国的“达里亚尔”雷达及白俄罗斯的“伏尔加”雷达将继续处于警戒状态。

目前俄罗斯有7座该型地面雷达站处于战斗值班状态,分别位于列宁格勒州、加里宁格勒州、伊尔库茨克州、奥伦堡州以及克拉斯诺达尔、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阿尔泰边疆区。俄在摩尔曼斯克州正在新建一个雷达站,此外,俄罗斯还计划在2021年内完成在科米共和国地区的雷达站建设。

随着“沃罗涅日”轻装模块化雷达站的出现,俄军队人员能够迅速确保对导弹袭击预警系统的完全控制,并覆盖俄罗斯所有潜在的导弹来袭威胁方向。

此外,为了防御低空飞行的巡航导弹,地面梯队预警系统中还补充了超视距雷达,俄罗斯正在沿着整个边界积极建造超视距探测雷达29B6“集装箱”和“向日葵”。这些雷达将能够在距俄罗斯领土1500~2000公里的范围内探测并跟踪巡航导弹、飞机及装备核武器的舰船。

2019年12月1日,俄罗斯新一代29B6“集装箱”天波超视距雷达在莫尔多维亚共和国境内的克维尔吉诺投入战斗戒备状态。29B6“集装箱”雷达是俄罗斯研制的最新一代空天袭击预警系统远程超视距雷达,由“远程无线电通信科研所”科学生产综合体(NIIDAR)开发。该雷达于1995年立项研制,2012年进行系统测试,2015年通过国家试验并完成部署,2018年12月1日开始试验性战斗值班。该雷达探测距离超过3000千米,跟踪目标数量超过5000个,方位覆盖240°,能够远程探测巡航导弹、隐身飞机、无人机等雷达散射截面小的目标。该雷达的部署将显著提高俄罗斯对来自北约国家威胁的态势感知能力。

29B6“集装箱”雷达

该雷达能在不同高度对飞行器进行战术战略侦察,包括离俄边境1500千米处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俄专家表示,该雷达能及时通知敌人的空天攻击行动,探测其巡航导弹的大规模发射,并探测各种类型的航空飞行活动。

俄罗斯空天军无线电技术部队负责人安德烈·科班(Andrei Koban)在接受红星采访时表示,俄罗斯已经形成了统一的超视距雷达侦察网的第一个节点。他还表示,“集装箱”雷达能监控东欧以及大多数西欧和北欧,以及包括叙利亚在内的中东地区许多国家的领空。

据报道,俄军第二座“集装箱”超视距雷达站将于2024年在俄远东地区进入战斗值班。其将部署在俄远东地区阿穆尔州,主要负责监测和保护俄东部战略方向的空中安全,该雷达可发现并跟踪约3000公里以内飞行的隐身飞机。

“集装箱”雷达战术技术特征

“向日葵”是一种全天候短距离超视距雷达站,由“远程无线电通信科研所”科学生产综合体(NIIDAR)开发,用于探测450公里处的地面和空中目标,视场半径120°,可连续24小时不间断地监视地面和空中状况。该型雷达站于2013年开始在里海执行战斗值班任务。目前,俄罗斯已经在里海、远东和波罗的海部署了“向日葵”超视距雷达,以探测水面和空中目标。

“共青团真理”报的军事观察员退休了的上校维克多·巴拉内茨认为,“向日葵”雷达站是“俄罗斯的眼睛”,能够保护俄罗斯免受意外袭击。

“向日葵”雷达站战术技术特征

该雷达的主要特征是其超视距视场:它能够探测视线内和地平线以外不同高度的海面和空中目标。允许在无线电地平线之外以自动模式同时或顺序探测、跟踪和辨识多达300个海上和100个空中目标,确定其坐标,并向舰队武器系统和防空防御系统发送指定目标信息。

在不久的将来,预计将在远东、西伯利亚和波罗的海地区部署若干座“集装箱”超视距雷达(不同改型),以及在科拉半岛、塞瓦斯托波尔和加里宁格勒州波罗的斯克部署“向日葵”超视距雷达。

除了上述预警雷达站外,同样在俄罗斯导弹袭击预警系统中的还有“顿河-2N”雷达站。该雷达站能够探测距离3700公里和高度40000米的小型空中目标。“顿河-2N”能够自动跟踪多达120个目标:包括隐身飞机、投放的干扰目标和超高速飞行器等。1992年,当“发现号”航天飞机向轨道发射小型金属球以校准雷达跟踪空间时,莫斯科地区雷达的视敏度得到了确认。许多雷达探测到15厘米的球体。3座雷达站探测到了10厘米金属球,包括2座俄罗斯雷达站及1座美国雷达站。仅“顿河-2N”发现了直径为5厘米的球体。

“顿河-2N”雷达站

关于改进导弹袭击预警系统的太空梯队方面,使用了集成空间系统(EKS)“穹顶”(kupol)卫星星座,它是俄罗斯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太空梯队的基础。2020年5月,该系统的第四颗“苔原”(Tundra)卫星发射升空。2021年1月2日,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消息,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导弹袭击预警系统(SPRN)的太空梯队的控制中心已经完成全面现代化。EKS“穹顶”(kupol)轨道星座第二阶段部署已完成。此次发射的“苔原”卫星与2015年、2017年及2019年发射的前三颗卫星构成俄天基导弹预警系统的最低组网配置,可确保跟踪和报告在美国和其他地区的弹道或太空导弹发射。EKS计划2024年完成全面建设,到时俄将能够对全球进行预警监控。


EKS“穹顶”(kupol)的卫星预警工作原理

导弹袭击预警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

  • 扩大导弹预警系统信息设施组成,提高导弹袭击的告警信息的可靠性;

  • 使用最新的信息技术改进系统的指挥所,以在其基础上创建网络控制环,扩大要解决的任务范围,包括针对新型目标,减少错误警报的可能性并发展与之交互的信息情报系统、武装部队军兵种自动控制系统,以及防空反导防御系统和手段;

  • 发展预警系统的太空梯队,以扩大控制区域并增加探测弹道导弹发射的能力;

  • 在各种探测范围的基于“高度的工厂准备就绪”技术的雷达的基础上,创建一个封闭的雷达场,以确保有效控制所有导弹来袭威胁方向;

  • 增加与所有现有和先进导弹和太空攻击武器有关的预警雷达系统的特性;

  • 不断侦查外国战略和非战略弹道导弹的试射和作战训练情况。


总体而言,俄罗斯正在积极建设其导弹袭击预警系统:地面预警雷达梯队中,正在建造不同类型的雷达站,确保安全和改善预警系统的进一步工作将旨在创建一个连续的双频雷达场,以保障导弹威胁方向的近乎全方位监控,包括距离6000公里的高空目标(弹道导弹)的探测,也正在建造可探测3000公里处低空目标(巡航导弹)的超视距雷达站;太空梯队方面,现已恢复天基基础最低预警能力。俄军正在逐步发展其空天预警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 Михаил Ходаренок.Под защитой «Воронежа»: как устроена система предупреждения ракетного удара.16.02.2021
[2] АЛЕКСЕЙ ФЕОКТИСТОВ.Заработала новая российская система предупреждения о ракетном ударе. 04.06.2020
[3] Рябов Кирилл.«Тундра» в космосе: космическая группировка СПРН возобновляет работу.11 июня 2020
[4] Регина Темникова,Анастасия Румянцева.Средство глобального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в России завершились испытания системы предупреждения о ракетном нападении. 14 февраля 2021
[5] Андрей Митрофанов.Закат ядерной триады? Наземный и космический эшелоны СПРН.11 января 2020
[6] РЛС «Подсолнух» — «глаза», которые защитят Россию в случае нападения США.30 октября 2019.
[7] В России завершились испытания системы предупреждения о ракетном ударе.14.02.2021
[8] Предупреждение о ракетном нападении.https://structure.mil.ru/structure/forces/vks/50letRKO/sprn.htm





—  The End  —


声明本公众号目前所载内容为本公众号原创、网络转载或根据非密公开性信息资料编辑整理,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及学习交流使用。由于部分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相关争议,请跟我们联系。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投稿/招聘/推广/宣传/合作/入群 请加微信:liuyuanzhu



▼ 戳#阅读原文# ,加入#知识星球#精彩继续#分享/收藏/赞/在看#

云脑智库 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与年龄无关!专注搬运、分享、发表雷达、卫通、通信、化合物半导体等技术应用、行业调研、前沿技术探索!专注相控阵、太赫兹、微波光子、光学等前沿技术学习、分享
评论 (0)
  • 及时生产 JIT(Just In Time)的起源JIT 起源于 20 世纪 70 年代爆发的全球石油危机和由此引发的自然资源短缺,这对仰赖进口原物料发展经济的日本冲击最大。当时日本的生产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力、提高产品利润,在原物料成本难以降低的情况下,只能从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寻找利润源,降低库存、库存和运输等方面的生产性费用。根据这种思想,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创立的一种具有特色的现代化生产方式,即 JIT,并由此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由于它不断地用于汽车生产,随后被越来越多的许多行业和企业所采用,为日
    优思学院 2025-04-07 11:56 77浏览
  • 在科技浪潮奔涌的当下,云计算领域的竞争可谓是如火如荼。百度智能云作为其中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成绩斐然。2024年,百度智能云在第四季度营收同比增长26%,这样的增速在行业内十分惹眼。回顾全年,智能云业务的强劲增长势头也十分明显,2024年第一季度,其收入达到47亿元,同比增长12%;第二季度营收51亿元,同比增长14%。从数据来看,百度智能云在营收方面一路高歌猛进,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然而,市场对百度智能云的表现似乎并不完全买账。2024年,尽管百度智能云数据亮眼,但百度股价却在震荡中下行。在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4-06 20:25 52浏览
  • 在影像软的发展历程中,美图曾凭借着美图秀秀等一系列产品,在“颜值经济”的赛道上占据了领先地位,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曾在资本市场上风光无限,2016 年上市时,市值一度超过46亿美元,备受瞩目。 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美图逐渐陷入了困境。商业模式单一,过度依赖在线广告收入,使得其在市场波动面前显得脆弱不堪;多元化尝试,涉足手机、电商、短视频、医美等多个领域,但大多以失败告终,不仅未能带来新的增长点,反而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更为严峻的是,用户流失问题日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4-05 22:24 52浏览
  • 【拆解】+南孚测电器拆解 之前在天猫上买了一盒南孚电池,他给我送了一个小东西—测电器。今天我们就来拆解一下这个小东西,看看它是怎么设计和工作的。 三颗指示灯显示电池剩余电量。当点亮3颗LED时,则表示点亮充足。当点亮2颗LED时,则表示还能用。当点亮1颗LED时,表示点亮地建议更换,当无法点亮LED时,则表示没电了。外壳上还印有正负极,以免用户将电池放反。 这个小东西拆解也很方便,一个螺丝刀稍微撬几下。外壳就下来了,它是通过卡扣连接。 开盖后,测电线路板清晰呈现在眼前。 让我们看看小小的线路板有
    zhusx123 2025-04-05 15:41 44浏览
  •   安全生产预警系统作为现代工业与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前所未有的技术引领力,创新性地塑造着未来的安全管理模式。这一系统通过集成多种先进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实现了对生产环境中潜在危险因素的实时监测、智能分析与及时预警,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   技术引领:   物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使得各类安全监测设备能够互联互通,形成一张覆盖全生产区域的安全感知网络。传感器、摄像头等终端设备实时采集温度、压力、气体浓度、人员位置等关键数据,为预警系统提供丰富的
    北京华盛恒辉软件开发 2025-04-05 22:18 44浏览
  • 引言:POPO声的成因与影响在语音芯片应用中,WT588F08A作为一款支持DAC+功放输出的高集成方案,常因电路设计或信号处理不当,在音频播放结束后出现POPO声(瞬态噪声)。这种噪声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可能暴露电路设计缺陷。本文将基于实际案例,解析POPO声的成因并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一、POPO声的根源分析1. 功放电路状态切换的瞬态冲击当DAC输出的音频信号突然停止时,功放芯片的输入端若处于高阻态或无信号状态,其内部放大电路会因电源电压突变产生瞬态电流,通过喇叭表现为POPO声。关键因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7 09:01 60浏览
  • 一、为什么流量可见性如此重要?在网络管理中,及时掌握流量状况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助于快速排查故障、优化性能,还能提升安全防护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企业通常依赖 SPAN 端口(交换机端口镜像)或 网络 TAP(测试接入点)来捕获和分析流量。然而,这两种方法在数据完整性、性能影响和监控能力上存在显著差异。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案,以确保网络监控的精准性和高效性?本文将深入解析 SPAN 端口与网络 TAP 的核心区别,帮助你做出明智决策。二、SPAN 端口:简单易用,但有局限SPAN 端口也称为镜像端口
    艾体宝IT 2025-04-03 16:41 31浏览
  • 引言:小型化趋势下的语音芯片需求随着消费电子、物联网及便携式设备的快速发展,产品设计对芯片的小型化、高集成度和低功耗提出了更高要求。厂家凭借其创新的QFN封装技术,推出WTV系列(如WTV380)及WT2003H系列语音芯片,以超小体积、高性能和成本优势,为紧凑型设备提供理想解决方案。产品核心亮点1. QFN封装技术赋能超小体积极致尺寸:WTV380采用QFN32封装,尺寸仅4×4毫米,WT2003H系列同样基于QFN工艺,可满足智能穿戴、微型传感器等对空间严苛的场景需求。高密度集成:QFN封装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07 08:47 48浏览
  • 伴随无线技术的迅速发展,无线路由器市场商机日益庞大。现代消费者在选购无线路由器(Wi-Fi AP)时,通常依赖的是该产品在无干扰的实验室环境中,量测得到的数据报告。然而,这些数据往往是在受控的RF隔离环境中进行测试,无法完全反映真实使用场景。这种情况导致许多消费者抱怨,他们购买的产品效能与宣称的数据不符。在实际应用中,消费者常因Wi-Fi讯号不稳定、传输速度不如预期或设备过热而产生客诉。产品仰赖实验室的数据够吗?无线路由器(Wi-Fi AP)ODM供货商遇到什么挑战?一家台湾知名的无线路由器(W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4-05 00:12 34浏览
  • 文/杜杰编辑/cc孙聪颖‍2025年的3月,成功挺过造车至暗时刻的小米创始人雷军,接连迎来人生的高光。(详情见:雷军熬过黑夜,寄望小米SU7成为及时雨)在颜值即正义的舆论导向之下,全国两会期间,雷军凭借得体的衣着、挺拔的身姿赢得赞誉。面对雷军的压人表现,连行事一向沉稳、不愿跟风的海尔,都推出“leadership”组合拳,试图助力自家boss,不落下风。(详情见:两会声音|本届全国两会,周云杰为海尔省了多少广告费?)喜事接连不断,紧接着的3月18日,雷军重磅宣布小米 “史上最强年报”。雷军的公关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4-03 20:30 32浏览
  • 在追求环境质量升级与产业效能突破的当下,温湿度控制正成为横跨多个行业领域的核心命题。作为环境参数中的关键指标,温湿度的精准调控不仅承载着人们对舒适人居环境的期待,更深度关联着工业生产、科研实验及仓储物流等场景的运营效率与安全标准。从应用场景上看,智能家居领域要求温湿度系统实现与人体节律的协同调节,半导体洁净车间要求控制温湿度范围及其波动以保障良品率,而现代化仓储物流体系则依赖温湿度的实时监测预防各种产品的腐损与锈化。温湿度传感器作为实现温湿度监测的关键元器件,其重要性正在各行各业中凸显而出。温湿
    华普微HOPERF 2025-04-07 10:05 65浏览
  • 医疗影像设备(如CT、MRI、超声诊断仪等)对PCB的精度、可靠性和信号完整性要求极高。这类设备需要处理微伏级信号、高频数据传输,同时需通过严格的EMC/EMI测试。制造此类PCB需从材料选择、层叠设计、工艺控制等多维度优化。以下是关键技术与经验分享。 1. 材料选择:高频与生物兼容性优先医疗影像设备PCB常采用 Rogers RO4000系列 或 Isola FR4高速材料,以降低介电损耗并保证信号稳定性。例如,捷多邦在客户案例中曾为某超声探头厂商推荐 Rogers RO4350B
    捷多邦 2025-04-07 10:22 64浏览
  • 【拆解】+沈月同款CCD相机SONY DSC-P8拆解 这个清明假期,闲来无事,给大伙带来一个老古董物品的拆解--索尼SONY DSC-P8 CCD相机。这个产品是老婆好几年前在海鲜市场淘来的,由于显示屏老化,无法正常显示界面了,只有显示背光。但是这也无法阻止爱人的拍照。一顿盲操作依旧可以拍出CCD古董相机的质感。如下实拍: 由于这个相机目前都在吃灰。我就拿过来拆解,看看里面都是怎样个设计,满足下电子爱好者的探索。 首先给大伙展示下这台老相机的全貌。正视图  后视图 
    zhusx123 2025-04-06 17:38 75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