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 高端装备产业研究中心
智库 | 云脑智库(CloudBrain-TT)
云圈 | 进“云脑智库微信群”请加微信:15881101905,备注关键词

在对美军较为典型的向智能化、多域、多平台作战发展的Switchblade 300、Switchblade 600与潜射型Blackwing 10C、可用于隐身无人机作战的Altius600、Vintage Racer高超音速隐身巡飞弹以及可回收型SparrowHawk等先进巡飞弹技术进行调研整理的基础上,对美军巡飞弹现阶段可实现作战能力以及未来将具备的作战能力进行了探索。分析得出,最新型号的便携型Switchblade巡飞弹已经能够实现作战过程中的弹性通信与信号完整性,可持续飞行、监视与打击有价值目标,并逐步沿着进一步提升多任务执行能力、可与多平台集成以及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潜射型Blackwing 10C具备超视距战场情报收集能力等,并且具有形成蜂群进行电子干扰、充当诱饵、近距离防御以及摧毁目标的作战潜力;Altius600与SparrowHawk可由直升机或者大型无人机发射,实现与发射平台等的远距离通信,或者利用巡飞弹蜂群实施监控与摧毁时敏目标等;由高超音速导弹发射的Vintage Racer,则将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并且具有基于其隐身能力以及长达60至90分钟的续航时间,侦察与攻击对手的指挥部等高价值目标的潜力。
向智能化、多域、多平台作战发展的“弹簧刀”(Switchblade)巡飞弹“弹簧刀”(Switchblade)巡飞弹是美军最具代表性且技术较为成熟的巡飞弹,由美国航空环境(AeroVironment)公司研制,通常被用于针对高价值目标等,于2012年起被用于阿富汗实战的数量已达数千枚,颇具战果。Switchblade巡飞弹具备高度机动性与隐身性能,采用了可扩展的弹药有效载荷,在战场上能够识别与评估威胁,以极高的精确度消除威胁,具备可快速部署、精确打击以及能够与无人机协同等作战能力,附带损害小,并且命令执行性强,可由操作员根据需要中止并重新对其定向。

历经十余年的发展,AeroVironment公司一直在持续对Switchblade基本型进行改进,还发展出反装甲型“弹簧刀”600与潜射型“黑翼”(Blackwing)等,在此将Switchblade巡飞弹中较为典型的三种型号的主要性能特点等整理如下表所示,以更进一步对其作战能力进行梳理。类型 | Switchblade 300 (重2.5千克) | Switchblade 600 (重22.7千克) | Blackwing 10C (重1.8千克) |
携带与部署 | 背包携带式,通过发射管实现2分钟内部署 | 便携式,可在10分钟内完成部署与操作 | 可从舰艇、潜艇和无人潜航器中由发射管发射;可通过发射管或万用箱由地面车辆部署 |
航速,续航时间,航程 | 时速可高达160公里,10~15分钟,10公里 | 时速可高达185公里,超过40分钟,80公里 | 80~160公里/ --,-- |
特点 | 升空后能进行远程/自主驾驶;能发送实时视频和目标的GPS坐标,可提供态势感知、信息收集、目标定位和识别功能。 | 除具备Switchblade 300的特点外,还采用了触摸屏式火控系统,通过AES256数字加密和SAASM GPS实现安全、弹性的完整通信。 | 装备了光电和红外传感器;利用惯性/GPS自动导航系统与安全数字数据链,可与潜艇等实现通信;多架Blackwing 10C可在同一区域被同时操作。 |
作战应用 | 可实现15分钟的战术侦察、监视与精确的目标捕获,能够应对静态或移动威胁。 | 可抵御有争议环境中势均力敌对手所采用的电子战功能;多角度精确攻击静止/移动轻型装甲车等坚硬目标。 | 具备超视距战场情报收集能力;具有形成蜂群进行电子干扰、充当诱饵、近距离防御以及摧毁目标的潜力。 |
调研可知,Switchblade 300与Switchblade 600采用了相同的发射管与可折叠机翼的电力推进结构;Switchblade 300和Blackwing与AeroVironment公司的Multipack Launcher(MPL)兼容,装备了全天候遥控发射电池,可集成到陆地、舰船或移动作战中。AeroVironment公司已经在无人直升机平台上部署了两个Switchblade 300系统,并正与Kratos Defense Systems公司合作在2021年进行大量的运输和空中释放飞行测试,以进一步探索将管式发射型巡飞弹集成到高速、远程且低成本的无人系统中,即以无人系统作为母舰,实现将其运输和发射到近乎对等的环境中,向地面控制站提供信息网络,通过无人系统与Switchblade 300的协同战术执行多种攻击方案,压倒乃至摧毁目标。AeroVironment公司还于2020年4月获得了价值7600万美元的合同,以向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提供未公开数量的Switchblade巡飞弹,并将于2023年4月前向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交付完毕。
Switchblade 600(上),Switchblade 300(下左)与Blackwing(下右)而作为Switchblade 300的增程版,Switchblade 600由于能够实现弹性通信和信号完整性,可在有争议的环境中抵御势均力敌对手所采用的电子战功能,具备更强的战术侦察、监视与目标捕获能力,并更有效地将精度、控制力以及对目标的影响进行了结合,能够执行以前使用“发射后不管”的传统导弹系统所承担的任务,而备受美军重视。美军已经对Switchblade 600制定了严格的测试计划,所进行的大多数测试针对固定目标和移动目标进行,最多可以进行60多次飞行测试,并已于2020年3月完成了相关飞行试验,初步计划使Switchblade 600于2021年实现初始作战能力,后续还计划将其应用于海上和空中环境。此外,美军还计划进一步提升其杀伤力,开发陆/空/舰射反装甲型;将其与XQ-58A低成本可消耗无人机集成,从而使其成为可多域多平台发射的多用途精确制导武器。此外,据美国海军称,潜射型Blackwing 10C也将于2021年8月交付。未来AeroVironment公司还将为Switchblade巡飞弹融入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引擎,以利用具有强大计算能力的先进处理技术,提升其作战能力的智能化水平。可用于隐身无人机作战的Altius600小型巡飞弹作为美陆军空中发射效果(ALE)计划的一部分,美陆军正在研究空射型巡飞弹,利用有人/无人机发射,形成巡飞弹蜂群。Altius被称为无人机,能够在空中飞行长达4小时,时速可达100公里,重约13.6千克,可携带约2.7千克的有效载荷。由于其可携带高爆弹头,因此也能够作为攻击并摧毁目标的巡飞弹使用,只不过与传统巡飞弹相比,还具有可被回收的特点。其既可以独立使用,也可完全嵌入现有武器平台和火控系统中;既可受地面操控人员控制飞行,为己方攻击火力提供战场态势感知信息,又可攻击敌方目标;还可以执行电子战、反无人机以及情报、监视和侦察(ISR)任务。
美军已经于2020年9月在亚利桑那州尤马试验场,对于UH-60L直升机所装备的Altius-600进行了试验,还成功利用MQ-1C无人机机载发射并控制了多架Altius 600。据称该型巡飞弹还能够在距母舰70公里的地方飞行。此外,Kratos、Area-I公司与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合作,联合研发软件并制造了能够让XQ-58A无人机发射Altius-600的滑架。美国空军还利用XQ-58A在2021年3月26日的第六次飞行测试中进行了发射Altius-600的试验。在测试中,XQ-58A首次在飞行中打开武器舱门,从其内置弹舱,成功发射了一枚Altius-600。这次成功发射不单单表明了XQ-58A具有携带Altius-600执行任务的能力,同时也应考虑到,XQ-58A作为美军开发用于F-22或F-35隐身战机的忠诚僚机,在将XQ-58A与Altius-600结合的同时,配合先进隐身战机,所具备的综合作战能力不容小觑。XQ-58A无人机装备了先进的数据链系统,可在飞行中保持无线电静默,难于被防空雷达探测,具有极强的隐身突防能力,内置弹舱可装载227千克的弹药,据称可装载约12架Altius-600;
小型Altius-600体积小巧,只需由几架XQ-58A搭载即可形成巡飞弹集群,进行侦察或攻击,二者之间也可进行协同;
美空军还正在致力于开展将XQ-58A作为F-35与F-22战机通信节点,并利用XQ-58A无人机与隐身有人战机协同作战的能力建设研究。
尽管无论是利用XQ-58A无人机发射Altius-600,亦或是将其作为F-22或F-35战机的“忠诚僚机”,仍在研究与验证阶段,但可以想见,未来若XQ-58A与F-22或F-35战机实现协同作战,同时XQ-58A携带Altius-600等小型巡飞弹,先进战机强大的对空/对地打击、XQ-58A的隐身突防以及Altius-600的集群侦察/攻击能力结合,必将大幅提升美军应对空中威胁以及防空系统等的作战能力。Vintage Racer是美国陆军第二种高超音速武器,能以极超音速/超高音速的速度到达指定的目标区域,寻找并摧毁目标。美国国防部已经于2019年9月成功完成了Vintage Racer的飞行测试,并将其交予美国陆军进行进一步开发。
Vintage Racer于2019年美国陆军协会大会被探讨Vintage Racer的主要特点在于具有快速响应能力、隐身性能、长续航时间以及多任务能力等。此外,Vintage Racer还开发并集成了针对目标动力学效果的制导子系统,在发射前无需确认目标的准确方位,能够在飞行途中通过自身的多模式制导系统搜索并摧毁目标,因此在其达到运行状态时,具有摧毁重要的移动与时间敏感目标的潜力。尽管目前有关该型巡飞弹信息的披露较少,但根据所调研到的少量资料可知,基于高超音速导弹的发射有望确保其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并使其不易被击落,若到达对手的导弹部署区域,则可基于其隐身能力以及长达60至90分钟的续航时间等,侦察目标或等待有关目标确切定位命令的信息,并在确定目标后,进行攻击,这对于对手的指挥部以及其他高价值目标将是一大威胁。“雀鹰”(SparrowHawk)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小精灵”(Gremlins)计划的拓展研究,重约91千克,可搭载约13.6千克的有效载荷,射程可达322公里。其将被搭载于通用原子公司所制造的MQ-9A与MQ-1C等大型无人机,XQ-58A同样也具备装载Sparrowhawk的能力。
通用原子公司(GA-ASI)于2020年9月16日~17日成功进行了MQ-9A无人机搭载SparrowHawk的飞行演示,但尚未进行发射与回收测试。在测试中,MQ-9A无人机通过笔记本终端的GA-ASI Metis软件定义控制系统控制SparrowHawk,无需借助地面控制站/指挥车即能实时掌握战场、无人机监控态势,大大精简了控制系统的后台程序;
无人机与控制终端之间通过meshONE数据链路实现通信,从而实现了平台之间的自主协同能力;
基于DARPA“拒止环境中协同作战”(CODE)项目的相关技术成果,对利用相关人工智能程序,提升认知、处理与协同能力进行了系统作战演示。
调研可知,SparrowHawk以美国空军“先进作战管理系统”(ABMS)的attritableONE技术为核心技术,能够执行ISR以及电子干扰等作战任务,还具备携带弹药作为巡飞弹进行目标攻击与摧毁的能力,并能够由通用原子公司所研发的大型无人机平台实现空中发射和回收,可降低美军的部署与作战应用成本。
综上可知,SparrowHawk能够拓展其无人机发射平台的任务功能,基于传感器载荷数量的增加,还能够进一步拓宽ISR作用范围等;通过其前出作战,有助于为其他平台以及远程导弹进行防空系统攻击提供引导,也可基于其轻巧的外型与优于MQ-9等无人机的声隐身等性能,进行目标攻击,可大大提高大型无人机发射平台的生存能力。此外,美军还计划通过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优化现有的数据网络结构,并利用地面控制站,实现现役的MQ-9A、MQ-1C等无人机与SparrowHawk的协同作战。若美军能够成功利用MQ-1C、MQ-9等大型无人机发射与回收SparrowHawk,则可进一步实现由大型无人机作为母舰飞机携带与部署,在复杂对抗环境中执行ISR、反导与电子战任务以提高母舰的生存能力,或部署多架SparrowHawk以实现持续持久监控,或作为巡飞弹进行目标摧毁等。美国已经发展了可由各种平台携带的不同类型的巡飞弹,其中包括可由127毫米舰炮发射的前沿空中支援弹药(FASM)、155毫米榴弹炮发射的Quicklook侦察型巡飞弹、155毫米榴弹炮或127毫米舰炮发射的炮射广域侦察弹(WASP)、坦克炮发射的一次性多用途炮射巡飞弹、LOCASS自主攻击弹药系统以及“主宰者”(Dominator)巡飞弹等。尤其近年来,除了较为典型的向智能化、多域、多平台作战发展的Switchblade、可用于隐身无人机作战的Altius600、Vintage Racer高超音速隐身巡飞弹以及可回收型“雀鹰”(SparrowHawk)等之外,美军还在进行其他类型巡飞弹以及相关技术等的研究。类型 | 性能 | 作战能力需求 |
CerberusGLH巡飞弹(携带HAVOC grenande 40毫米发射器) | 重6.5千克,工作范围为3.2公里,部署后的续航时间为28分钟,可同时发射5枚40毫米爆炸榴弹 | 可携带,可重复使用,可重新装载进行多次射击,可提供精确打击空中支援,并进行战损评估。 |
可集群型巡飞弹 | 操作人员不超过2人,最大航程约20公里,续航时间为90分钟 | 可集群作战,打击时间敏感目标以及装甲集群、部队集结地、机场、港口,海军舰队等战略战术目标。 |
其中,2021年Cerberus GLH正在由Skyborne Technologies公司进行进一步开发,并将于2022年第一季度之前达到TRL7;美国海军陆战队所研发的可集群型巡飞弹源自“制式精确火力-轻型步兵”项目,以使该部队在火力支援方面更具独立性,增强海军陆战队的弹药对静止/移动的陆地目标以及所有作战环境下的海上目标的作战能力为核心目标。通过对美军较为典型的向智能化、多域、多平台作战发展的Switchblade、可用于隐身无人机作战的Altius600、Vintage Racer高超音速隐身巡飞弹以及可回收型“雀鹰”(SparrowHawk)等的性能与技术特点等的调研整理,将其作战能力梳理如下表示。类型 | 现阶段可实现的作战能力 | 未来作战能力 |
Switchblade | 最新便携型能够实现弹性通信与信号完整性,可在有争议的环境中对抗电子战,可实时回传视频信号,可执行传统导弹系统所承担的任务;潜射型能发挥飞行潜望镜功能,具备快速响应侦察能力,与潜艇或联合部队等进行通信。 | 开发陆/空/舰射反装甲型,与XQ-58A等无人机集成,实现多域多平台发射,以及精确制导攻击;融入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引擎等提升其智能化作战能力;实现潜射型的蜂群作战能力。 |
Altius600 | 可由直升机与无人机发射,并成功由MQ-1C无人机机载发射并控制了多架Altius 600。 | 由多架无人机搭载形成具备一定规模的巡飞弹集群,进行侦察或攻击,或与无人机协同作战。 |
Vintage Racer | 可由高超音速导弹发射,将具备快速响应能力,能够执行ISR任务;具备定位、导航和时间(PNT)能力;能够实现在有争议环境中的网络通信。 | 利用所开发的制导子系统,在飞行途中通过自身的多模式制导系统搜索并摧毁目标,具有摧毁重要的移动与时间敏感目标的潜力。 |
SparrowHawk | 拓展无人机发射平台的任务功能与ISR作用范围等;可前出作战,为攻击防空提供引导;基于轻巧外型与声隐身性等,进行目标攻击,以提高发射平台生存能力。 | 可通过部署多架SparrowHawk实现持续监控,在复杂对抗环境中执行ISR、反导与电子战任务等。 |
由上表可以看出,便携型Switchblade巡飞弹在不断升级迭代,已经具备作战中的弹性通信与信号完整性,能够持续飞行、监视,打击有价值的目标,具备一定远程打击能力,正逐步沿着与多平台集成,实现反装甲作战能力,并提升智能化水平的方向发展;潜射型具备超视距战场情报收集能力等,能够进一步提升美海军拒止环境下作战能力,并且具有形成蜂群进行电子干扰、充当诱饵、近距离防御以及摧毁目标的作战潜力;Altius600与SparrowHawk有望实现由直升机或者大型无人机发射,实现与发射平台等的远距离通信、打击,或者实现巡飞弹的集群以监控与摧毁时敏目标等;由高超音速导弹发射的Vintage Racer,则将具备快速响应能力,并且具有基于其隐身能力以及长达60至90分钟的续航时间,侦察与攻击对手的指挥部等高价值目标的潜力。小结:美国研发了诸多类型的巡飞弹,尤其近年来更是致力于推动已经实现实战应用的便携式Switchblade巡飞弹向智能化、多平台集成、多域作战的方向发展,利用潜射型Blackwing 10C的超视距战场情报收集能力等以及形成蜂群进行电子干扰、近距离防御与攻击等作战潜力,进一步拓展美国海军的反舰作战能力等;研究利用直升机或者大型无人机发射Altius600与SparrowHawk等巡飞弹,形成巡飞弹蜂群,以拓展发射平台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实现远距离通信与对时敏目标等的精确打击;开发由高超音速导弹发射的Vintage Racer,利用其快速响应能力与长续航时间,侦察与攻击敌方的高价值目标。总之,美军主要围绕可多平台集成,提升多任务能力,利用现有有人/无人机发射形成蜂群等多个方面展开不同类型巡飞弹的研究与测试,以进一步拓展巡飞弹的作战能力。主要参考文献
1 UNMANNED SYSTEMS UPDATE.2019.2 GA-ASI Conducts Sparrowhawk sUAS Flight Tests.2020.3 General Atomics Succeed in Using Gray Eagle As A Drone Mothership.2020.4 AeroVironment Introduces Family of Loitering Missile Systems Featuring New Switchblade 600,Delivering Precision Strike Capabilities at the Battlefield’s Edge.2020.5 General Atomics ready to add SparrowHawk attritable drone.2020.6 General Atomics Sparrowhawk “Baby Drone” Takes Flight.2020.7 A Little Known Hypersonic Weapon Gets an Unlikely Reveal on Twitter.2020.8 AeroVironment debuts bigger, anti-armor loitering missile.2020.9 Valkyrie drone launches even smaller drone from inside payload bay.2021.10 Man-packable Combat UAS Features Five Shot 40mm Grenade Launcher.2021.- The End -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目前所载内容为本公众号原创、网络转载或根据非密公开性信息资料编辑整理,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及学习交流使用。由于部分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相关争议,请跟我们联系。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投稿/招聘/推广/合作/赞助 请加微信:15881101905(手机同号)

微群关键词:天线、射频微波、雷达通信、芯片半导体、信号处理、软件无线电、测试制造、相控阵、EDA仿真、通导遥、学术前沿、知识服务、合作投资.
“阅读是一种习惯,分享是一种美德,我们是一群专业、有态度的知识传播者.”
↓↓↓ 戳“阅读原文”,加入“云脑智库知识星球”,探索发现更多精彩内容.
/// 先别走,安排点个“赞”和“在看” 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