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E最新发布的征求意见稿能否给现在浮躁的生物医药和CXO行业降降温?
文 | 研究员小乙
来源 | 医药投资部落
01
对于当前阶段的中国制药产业,me-too已经可以称为“容易复制的技术性工作”。
2010年左右开始的第二波海归创业潮带来biotech的百花齐放、以药明康德为代表的CRO/CDMO配套产业达到成熟水平,一级市场资金的追捧以及二级市场变现渠道的逐步通畅,造就了创新药产业空前的繁荣。
但是,深究起来,目前上市的甚至在研的创新药,绝大多数都是me too类创新药,靶点相同,适应症和疗效都基本相同,只是结构有所不同。
甚至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很多所谓新药研发企业的核心工作内容,不是如何发现更加有效的分子,而是聚焦研究已上市的药物,试图对分子结构进行微小的改造、加减基团,使得在不明显降低疗效的前提下,有效地规避开专利限制,让“别人的创新药”成为“我的创新药”。
药物快速启动临床试验,公司快速启动IPO,快速变现,团队开心,资本满意,"me too"模式谱写了一个又一个“新药”传奇和资本神话。
当然,“me too”这件事情有着其合理之处,也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方面,不是所有团队一下子有能力做到绝对创新的“First in Class”,做几款"me-too"药物作为过渡,既能对望眼欲穿的投资人有个交待,又能锻炼能力、养活团队,这件事情无可厚非。
另一方面,国外大厂的“First in Class”新药实在太贵了,电影《我不是药神》非常生动地演绎了“有药救命、无钱买药”的惨痛。但是有了国产“me-too”的有效的制衡和竞争之后,这一现象将得到极大的改善。
例如现在国内的PD-1定价就是全球最低的,已经到了大部分患者有能力承担的水平,甚至还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而在没有能力研发PD-1药物的国家,《我不是药神》里的故事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故事,这些国家的病人仍然面临着O药和K药的予取予求。
但是,当我们看到国内至少有超过100家公司在搞PD-1,还有另外100家公司在搞CAR-T,这件事情一定是出了问题。
原因无他:"me-too"先行者的榜样效应和财富效应吸引了无数的追随者,各种土生土长或者海外归来的biotech团队,和有着强烈套利需求的资本一拍即合,互相给对方催眠和画大饼,催生了雨后春笋般的"me-too"药物项目。
海量的资金被浪费还是小事,至少这些资金培育了成熟的CRO产业,对于整个行业还算有歪打正着的贡献。
最为可惜的是宝贵的临床资源被占用,有限的病人遭到无数雷同的临床试验项目的哄抢,甚至本身不具备判断能力的病人被说服进入最终是"me-worse"药物的临床试验,反而耽误了有效的治疗。
02
2021年7月2日,CDE发布了《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的征求意见稿。
该文件有28页,以非常鲜明的语言明确提出:
新药研发应以为患者提供更优的治疗选择为最高目标, 当选择非最优的治疗作为对照时, 即使临床试验达到预设研究目标, 也无法说明试验药物可满足临床中患者的实际需要, 或无法证明该药物对患者的价值。
意思非常明确:以后要申报临床试验,要在现有治疗方案中选择最能打的那个去对比,技巧性地选择一个治疗方案作为对比,以求做出有效,这种“偷鸡”式的玩法未来行不通了。
比如说,某药企想做PD-1在某个适应症上的临床试验,如果恒瑞或者百济神州的PD-1已经在这个适应症获批,那请你在临床试验头对头打败目前已经获批的最好品种,否则上市免谈。
对于me-too药物的影响在哪里?
如果真正有实力,能做到"me-better",仍然有生存的空间。
如果是投机为主的"me-worse"药物,基本就没有上市的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