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预置武器系统是指将无人机、各类导弹、鱼雷等作战装备预先放置于运输航线、海上水域、咽喉要道或者前沿竞争性水域并长时间潜伏,通过远程遥控激活启动的方式,执行侦察、打击、航路封锁等作战任务。深海预置武器系统不仅可装载具有打击和侦察能力的导弹、无人机、鱼雷等武器装备外,还可装载声诱饵、侦察传感器等。
本文从深海预置武器的军事需求,未来可能的作战样式等方面,介绍其发展历程和现状,并探讨对我国的启示。
1.1 深海预置武器系统的军事需求
1)适应战略转型的需要
根据美国于2016年发布的《2025年自主水下航行器需求》,美国海军通过独自作战或与有人潜艇协同作战,自主潜航器可极大提升美军水下作战效能和作战能力,并扩展有人舰艇光学、声学和电子传感器的覆盖范围,确保美海军可探测更大范围内的目标,同时提高其搭载多平台执行多项任务的能力。
2)提升立体打击能力的需要
对于占地球总面积70%的海洋,特别是海面以下的部分,将深海预置武器系统潜伏在战事敏感或敌方兵力活动频繁海域的底部,一旦作战需要,遥控激活发射程序,使预载的武器上升至海空,执行侦察、打击或干扰任务。如此,充分利用水下、水面及空中的存在空间,使战略部署更为立体化,极大地拓展战略力量使用空间。
3)弥补潜艇作战能力不足
随着反潜技术的提高,各种战术平台和来袭鱼雷对潜艇的生存构成了严重威胁,特别是和反潜飞机或反潜直升机对抗时,潜艇大都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状态。尽管已有少数潜艇开始装备潜空导弹,但作战使用受到很大限制,仍不能改变潜艇的被动防守状态。
借助深海预置武器系统隐身好,能够事先预置在敌方兵力活动范围附近,可以出其不意发射攻击的特点,可以对各种水面或地面目标实施远距精确攻击。利用无人机携带的机载侦察设备,把活动范围扩大到更为广阔的区域,同时把收集到的命令或 信息及时传递给我方指挥所或附近的潜艇,延长预警时间,提高潜艇对战场的反应和感知能力,做到先发制人。也可利用携带的干扰、诱骗等水声对抗设备,迷惑敌方,为潜艇或其他战术平台隐蔽地实施所期望的战术行动或遂行其他作战任务提供更为充裕的时间。可见,深海预置武器系统与潜艇结合使用对提高系统作战能力有极大帮助。
1.2 深海预置武器系统可能的作战样式
1)在特定作战区域执行任务深海预置武器系统可在有人平台而言花费较高、耗时较多或者危险较大的区域执行作战任务。执行作战任务的利用其携带的传感器进行目标探测,并适时进行打击作战。
2)作为诱饵,执行欺骗战深海预置武器系统可作为辅助性武器,在敌反潜兵力活动频繁海域,利用运载器释放诱饵、干扰器等制造潜艇发起攻势或潜艇活动的假象,掩护潜艇出航,配合潜艇执行作战任务,大幅提高潜艇的 生存能力,并为欺骗战和其他作战任务提供支持。
3)侦察和目标指示深海预置武器系统通过布放一个或多个无人水下平台,可为潜艇或其他作战兵力建立起水下远程侦查预警系统,及时查明作战海域敌兵力活动情况、防御配系;敌威胁的来向、性质和威胁程度;海区的地理和水文气象情况,从而使潜艇及时掌握战场态势,预定打击目标的位置,及时做出攻防决策,争取作战主动权。
1.3 深海预置武器系统的发展现状
其实,海底预置武器事先预置海底,然后待机发射的作战模式早已有之。二战期间,纳粹德国为了攻击美国,就设想过将导弹放到特制的浮筒中,用舰船运到大西洋中发射,这样就可攻击纽约等大城市。近些年来,各国根据各自的军事需求,形成了海底预置武器发展百花齐放的局面,这主要体现在样式多、功能不一,战术使用背景或条件要求 差异大,适合应用的战略目的大不相同。
1)美国海德拉和有效载荷
美国DARPA近年来发展了一类可在水下长时间隐蔽潜伏并能即时唤醒执行侦察与打击任务的无人平台,即海德拉(Hydra)和可升降有效载荷(UFP)项目。
2017年4月,DARPA授予波音公司价值760万美元的修订合同,用于继续支持Hydra项目第二阶段的工作,预计将持续至2019年1月。Hydra项目旨在演示验证一种可以快速将无人机和UUV等隐蔽运送至战场的水下无人运载系统,可以配合有人驾驶的舰船、潜艇和飞机,交替进行水上、水面及水下的载荷投送。该项目的关键是研发可提供情报、监视与侦察(ISR)反水雷等重要能力的模块化有效载荷。这些有效载荷模块使用标准化封装,以保证运输、储藏及发射上的安全性,同时确保这些载荷的功能可以持续数周乃至数月。Hydra项目于2013年7月启动,第一阶段重点关注整体方案设计;2016年9月,项目进入第二阶段,主要进行载荷和模块化封装接口的研发和验证。
UFP项目旨在寻求一种可在深度大于6km的海底遂行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潜伏、在防区外激活并迅速上升、配置有效载荷和武器的水下作战平台。早在2013年美国DARPA提出了UFP研制计划,其基本思想是寻求可放置在海底的非致命性武器或战场感知传感器设计方案,该系统不仅可以发射有效载荷,而且可以将通信系统投放到海面。深海胶囊可通过商船或民船进行布放,载荷布放后长期固定在海底,载荷的发射管内装备无人机或其它情报监视侦察平台。系统可远程遥控触发释放机构,载荷系统与固定系统解锁后自动上浮至水面。当载荷达到水面后,顶部的发射舱打开即可释放载荷发射装置。
2)俄罗斯赛艇计划
2013年6月,俄罗斯在白海进行了名称为赛艇的水下固定弹道导弹的发射试验,这种海底弹道导弹安装在特殊储藏/运输/发射一体化容器中,这种容器在海底可以保护导弹免受过大的压力和免遭海水腐蚀,同时能保证其与指挥所通信和信息畅通。而在发射时,这种容器可以浮起,到达指定发射深度(对潜射导弹来说一般在水深 50m处发射)。这种容器是经过特殊设计的,它可从水平状态转为垂直状态,从而保障其轻松浮起,这样就简化了在水下安装导弹程序,并确保导弹发射的可靠性。这种一体化容器可以由小型潜艇悄悄将其运输到预定海域投放。它将在海底潜伏,待接到激活指令后,再从海底发射升空执行攻击任务。
3)印度水下预置武器
印度早在2001年就推出将大型驳船沉入水下作为预置导弹发射平台的设想。驳船中心的控制室人工控制导弹或其他武器的发射。2008 年印度将上述设想变为现实,利用该技术成功试射了“海洋”弹道导弹。由于该系统可以长时间布置水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替代核潜艇,因此不排除印度会暂缓国产核潜艇的研制进程,而优先发展水下预置导弹发射平台而替代核潜艇。
来源:水声之家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目前所载内容为本公众号原创、网络转载或根据非密公开性信息资料编辑整理,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及学习交流使用。由于部分文字、图片等来源于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相关争议,请跟我们联系。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本公众号所载内容的知识产权或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投稿/招聘/推广/宣传/合作 请加微信:liuyuanzhu
▼ 戳#阅读原文# ,加入#知识星球#,精彩继续#分享/收藏/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