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成为大势的屏下摄像头到底有多难?

手机技术资讯 2021-06-16 08:03
先是维信诺供中兴,后是华星独供小米,屏下摄像头技术,再一次成为了手机圈的焦点。
但这次不再是摸不着的工程机演示了,如今,中兴已经把这项技术应用在量产机型 AXON 20 上,实现了对前置摄像头的隐藏,正面看手机屏,也不会再有「缺一块」的情况。
中兴将屏下摄像头技术带进了量产手机中
在三个月前,维信诺介绍了自己的屏下摄像头方案,并表示它达到了「量产和应用级别」,而且很快会有终端产品跟进。
一时间,坊间纷纷开始猜测,首发之名会花落谁家。没想到,中兴竟成了第一位吃螃蟹的人,而小米,则把量产机划进了明年的时间表里。
小米展示的新一代屏下摄像头方案,计划在明年量产
不管技术是否足够成熟,走向量产终究是个信号。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 1-2 年内,屏下摄像头这个能让屏幕与前置镜头共存的完美方案,将成为各大手机厂商都会跟进的新技术。
哪怕是苹果,iPhone 额头上的那道凸起,它也迟早得想办法解决掉。

如何将摄像头藏在屏幕下方?

首先来了解下这个屏幕的结构,下图从上到下依次为玻璃盖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屏,柔性为CPI),OCA胶,偏光片层,上玻璃(柔性为PI),下玻璃(柔性为PI及泡棉。
手机OLED显示屏结构
要在屏幕下放置摄像头,同时摄像头还要能拍照,那就意味着摄像头上面的透过率要比较高,通常要超过60%以上,这个要怎么实现呢?
1、泡棉这层是不透明的,肯定要开孔
2、下玻璃本身是透明的,不需要开孔
3、上玻璃也是透明度,也不需要开孔
4、偏光片层目前的透过率大部分在45%以内,不满足透过率要求,偏光片也要开孔
5、OCA胶水层是透明的,不需要开孔
6、玻璃盖板也是透明的,不需要开孔
你以为只要把泡棉和偏光片开孔就完了?太天真了。
 
如果我们把一块OLED显示屏的玻璃盖板,OCA胶,保护泡棉都去掉,只剩上下玻璃以及中间的发光层,这时候我们用透过率仪器测定,发现透过的光能量只剩下6%以内了,注意图光线的粗细,示意了光能的大小。也是就说,OLED的发光层是不透明的。
而我们的目的是在不拍照的时候,让这个区域发光层正常显示,拍照的时候发光层又有比较高的透过率。该怎么办呢?
我们来看看发光层的结构再说说解决方案。OLED的结构如图所示,由以下层级构成:
阳极(Anode)、
空穴注入层(HIL,Hole Injection Layer),
空穴传输层(HTL,Hole Tranport Layer),
发光层(EML,Emission layer),
电子传输层(ETL,Electron Transport Layer)
阴极(Cathode)。
更一般的还有空穴阻挡层(HBL,Hole Block Layer),电子阻挡层(EBL,Electron Block Layer)和封盖层(CPL,Capping Layer)。
阴极:
需要选择低功率的材料作为OLED的阴极。采用低功函数的材料作为阴极,不仅可以提高电子注入效率,还可以降低OLED工作时产生的焦耳热,提高器件的寿命。比如常用的阴极材料:金属单质:Ag, Al, Li, Mg, Ca, In等。单质金属性质活泼,容易被氧化,导致寿命缩短。
此时,麻烦大家回去看第一张图,在上玻璃和下玻璃之前,留了个空白层,这层经常做成真空或者充入惰性气体,就是为了防止电极和生物材料氧化。三星通常的做法是充入低压氮气。
阳极:
因为需要将空穴注入到OLED中,因此需要其具有较高的功函数(work function)。通常选薄而透明的ITO。
当电子和空穴复合刺激生物材料发光后,发光角度各个角度都是有的,手机显示只需要单侧发光,因此阴极同步也要起到反射膜的作用,来提升显示亮度。
有些文献上讲到,阴极和阳极之间形成了一个谐振腔,可以调节出光效率,提升光谱纯度。其实这个调节能力聊胜于无而已,所以目前OLED的开发方向依然在于从材料上提升发光效率和光谱纯度。
下面是在显微镜下实拍的OLED的微结构,每个小矩形代表一个像素,可以清楚看到像素分布以及走线。前面提到实测OLED透过率不超过6%,主要就是由于走线与电极不透明的反射层造成的。
 
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反射电极的遮光占比很大,有些朋友就提出,可否把阴极做得比较透明,去掉反射层的遮挡,类似透明OLED,就可以做屏下摄像头了。
但是,手机上做成透明OLED后会带来显示亮度低,且显示对比度下降的问题,如下图的透明OLED所示。这个方案会造成摄像头区域显示效果和正常区域显示效果差异较大。

实现OLED透明之后,显示效果如何保证?

三星在 2010 年 CES 上展示的透明笔记本。图片来自:Wired
其实,把显示屏实现透明的这项技术很早就被发明出来了。早在 10 年前,借助 OLED 屏结构层级较少、独立发光的优势,三星便向我们展示了透明笔记本、透明窗户等一系列产品。
就近期来说,小米的透明电视,其实也是显示屏透明化的一个典型例子。
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设备的屏幕在显示或不显示图像的时候,都是灰蒙蒙的一块,而不像玻璃那般通透,这意味着它们并没有做到 100% 透明度。
只要有足够数量的透明像素点,屏幕自然而然也会获得一定的通透效果
原因是什么?因为这些屏幕只是将其中一半的发色像素,换成了由高透明材料制成的「透明像素点」,相当于只有一部分面板区域能透过光线。
而另一半子像素,仍然会布满密密麻麻的红绿蓝子像素,为的就是确保图像的现实。
虽然真正透明的部分只有一半,这也足以「骗过」用户的眼睛,让我们感知到透明,看到屏幕背后的东西。
OPPO 的屏下摄像头技术展示图
某种程度上说,屏下摄像头的诉求,其实和透明电视很类似了。因为只要屏幕透明了,摄像头自然就能捕捉到来自屏幕另一端的光线。
不过在实现方式上,两者仍然存在着一些技术差异。
手机屏幕只需要实现顶部一小块区域透明,就能供摄像头拍照使用
首先,手机还没办法像电视一样,可以将屏幕后背的电路板、芯片等组件放在额外的主机上,所以它并不需要做「全屏透明化」,只需解决前置摄像头那一小块区域的透光性即可。
其次,由于手机屏幕距离人眼更近,所以对显示精度的要求会更高,如果贸然减少大量像素点,等于说是让我们重回 480p 的马赛克时代。
目前大部分屏下摄像头方案,都采用了「分区」的形式,来解决局部透明的问题
出于这两点考虑,这也是为什么,现阶段的屏下摄像头方案会将显示屏一分为二,分成「主显示区」和「摄像头区」两部分。
核心目的,就是想让大部分屏幕依旧延续原本的色彩、亮度优势;其次,再对「摄像头区」这一块极小区域「动手术」,把它屏体中的正负极都换用高透明材料,把透光率做上去,让摄像头捕捉到足够多的光线。
中兴表示,AXON 20 的「摄像头区」占比仅为 0.2%
真正难解决的,其实是让「摄像头区」去兼顾「图像显示」和「拍照成像」这两方面的需求。
毕竟,哪怕它面积再小,它还是要显示颜色,还是要保持和主显示区的一致性,那么它就必然要保留一定的像素点。
小米更倾向于选择不牺牲像素量的方案,然后靠像素间隙来实现透光
此时,两种方案便应运而生了。
其中一种是降低像素总量,增加透光面积,这其实和透明电视的原理很类似。
而另一种方案,则是在维持原有像素总量的基础上,将单个像素的面积做小,再利用像素间的空隙来实现透光。
中兴 AXON 20 选择降低「摄像头区」的像素密度,来解决透光性,但更低的 PPI 也会造成视差,导致「色块」的出现。图片来自:B站up主JD大手哥
老实说,两种方案的效果孰优孰劣,目前还无法下定论。因为不管是从中兴 AXON 20 的真机上手视频,还是说小米放出的工程机视频中,我们还是能在特定角度或是某些非深色界面下,看到一个小「色块」的存在。
小米最新的方案对于摄像头区的隐藏较好,但左上角的屏下区域也并非完全不可见
这个「色块」,便是屏下摄像头所处的「摄像头区」了。这是因为像素密度的降低,导致和主显示区精度的不一致,才会出现这种拼接痕迹。
就目前来看,包括像小米、OPPO、vivo 等厂商都仍在解决这个「色块」的显示不一致问题,比如说能否让它变得不明显,能否解决特定角度下的色差情况。
年初 vivo 推出的 APEX 2020 概念机
屏下摄像头另一个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自拍效果。「能不能拍到照片」这个问题其实已经被解决了,现在我们更关心的,是它「能不能拍得和其它手机一样好」。
这不仅对前置镜头的感光元件提出了更高的硬件要求(更大的光圈,更大的底,进更多的光),同时,一些物理层面实在无法消除的部分,则要靠算法来弥补。
如果最终,屏下摄像头的拍照做好了,哪怕是「摄像头区」仍有一些视差问题,它依旧可以作为挖孔屏的替代,让大部分手机回归到完整一块屏的体验上。
但如果还做不到,甚至无法达到大部分人的可接受标准,我实在不认为,人们可以在忍受视差的同时,还要丢掉原来的美颜照。
还有哪些屏下摄像头要来.....
除了中兴、小米,其实去年,OPPO也展示屏下摄像头技术。今年2月,vivo发布第三代概念机APEX 2020上也采用了屏下摄像头技术,实现了无孔一体化的手机设计。
而大家更关注的华为,今年上半年其屏下摄像头专利也曝光了。
据中国专利公布的公告显示,华为在2019年3月18日申请了叫做“用于隐藏前置摄像头的结构、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的专利,在2020年4月14日公布出来。
从公布的专利来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隐藏前置摄像头的结构、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该结构包括一个导光板,原理也很简单,就是通过光线折射来隐藏前置摄像头,并保证屏幕的显示效果,其实这就是一种屏下摄像头的解决方案。
另外,8月29日,iQOO产品经理戈蓝V介绍,大家都在密切关注屏下摄像头技术,现在的显示效果已经让严苛的测试工程师满意了,但是自拍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不难想象,屏下摄像头技术已经成为手机未来必然趋势。在大家谈手机屏下摄像头技术的时候,其实更应该知道其核心的部分应该是属于屏厂。目前国内面板厂都推出了自家的屏下摄像头方案。除了供中兴的维信诺、小米的天马,其实京东方和天马都公开展示了其屏下摄像头技术。
京东方屏下摄像头专利
当然,本次中兴选择把它放在了一款 2000 元档的中端机上,而非旗舰机上,其实也能看出,它更多是带着一种试探市场的意向去推进的,而不是想借助它,让产品获得多少额外的溢价能力。
即使技术不成熟,偶有槽点,但考虑到价格,我们也勉强可以接受。
但想要在未来冲击新的高端价位段,屏下摄像头会是必须项,但并不是唯一项。
现在,屏下摄像头其实也处于「万事开头难」的状态,期待和质疑声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共存。
一方面,它确实还不完美,不管是客观存在的视差问题,还是说妥协的拍照,都无法充分体现出比挖孔设计占优的部分。
可风险总是需要有人去承担的,尤其是对于想要追逐技术的手机厂商而言,屏下摄像头依旧是一个能让产品获得新差异化的可能性,也是智能手机为数不多的新突破口了。
要想走得比别人更远,只能一边做好被骂的准备,一边抱着持续演进的决心去对待。

来源:OLEDindustry整理


-------------------------------------------

三星Galaxy Z Fold3/Flip3八月齐亮相:首发屏下摄像头技术

SukyTechWeb

近年来,三星一直致力于折叠屏手机的研究,目前已经推出了两条正式量产上市的折叠屏手机产品线,分别为主打商务的Galaxy Z Fold系列以及主打时尚便携的Galaxy Z Flip系列,近期已经有不少关于两个系列的全新机型的爆料传出。现在有最新消息,近日有爆料达人进一步透露了关于Galaxy Z Fold3和Galaxy Z Flip3的更多细节。



据海外知名爆料达人@Max Weinbach 最新发布的消息显示,与此前曝光的消息基本一致,两款三星新一代折叠屏手机——三星Galaxy Z Fold3和三星Galaxy Z Flip3将在8月3日的Unpacked活动中亮相,其中Galaxy Z Fold3将采用屏下摄像头技术。除此之外,本次活动上还有三星Galaxy Watch4和三星Galaxy Active Watch4智能手表。


其他方面,根据此前曝光的消息,三星Galaxy Z Fold3和三星Galaxy Z Flip3都将搭载高通骁龙888或者还未发布的骁龙888 Plus/Pro旗舰芯片,其中前者将延续前两代的左右翻盖设计,采用了屏下摄像头技术,同时还能实现自拍、视频通话功能。此外,该机的电池容量从4500mAh缩小至4380mAh,将支持25W快充,还将支持S Pen手写笔。而全新的Galaxy Z Flip3将继续沿用前代的上下翻盖式设计,将采用一块6.7英寸动态AMOLED屏幕,支持120Hz刷新率,依然采用居中打孔的设计,后置两颗1200万像素摄像头,内置3300mAh左右的电池,有望支持25W有线以及15W无线充电。


据悉,三星将于8月中旬左右举办Unpacked活动,届时将发布年度新品三星Galaxy Z Fold3、三星Galaxy Z Flip3、三星Galaxy S21 FE、三星Galaxy Watch4和三星Galaxy Watch Active4等多款新品。更多详细信息,我们拭目以待。


【 THE END 】—


手机技术资讯 介绍手机的器件技术、行业热点、发展趋势
评论 (0)
  • 速卖通,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于2010年横空出世,彼时正值全球电商市场蓬勃发展,互联网的普及让跨境购物的需求日益增长,速卖通顺势而为,迅速吸引了全球目光。它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使命,致力于打破国界限制,搭建起中国商家与全球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在其发展的黄金时期,速卖通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在欧洲市场,速卖通一度成为第一大电商平台。根据第三方机构《欧洲跨境商务》的评选,速卖通凭借出色的服务和消费者口碑,在“欧洲十大跨境电商平台”中脱颖而出,力压来自美国的亚马逊和eBay等电商巨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4-26 20:23 163浏览
  •   北京华盛恒辉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系统是针对复杂电磁环境进行仿真、测试与评估的关键设备,以下从系统功能、技术架构、应用场景、核心优势、发展趋势五个维度展开全面解析: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系统功能   复杂电磁环境构建   全生命周期测试能力   实时监测与反馈   二、技术架构   模块化设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6 17:21 197浏览
  • 一、智能家居的痛点与创新机遇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现代家庭正面临两大核心挑战:情感陪伴缺失:超60%的双职工家庭存在“亲子陪伴真空期”,儿童独自居家场景增加;操作复杂度攀升:智能设备功能迭代导致用户学习成本陡增,超40%用户因操作困难放弃高阶功能。而WTR096-16S录音语音芯片方案,通过“语音交互+智能录音”双核驱动,不仅解决设备易用性问题,更构建起家庭成员间的全天候情感纽带。二、WTR096-16S方案的核心技术突破1. 高保真语音交互系统动态情绪语音库:支持8种语气模板(温柔提醒/紧急告警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28 09:24 109浏览
  •   无人机部件仿真与模型验证平台系统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无人机部件仿真与模型验证平台系统是无人机研发的核心工具,通过多元功能、创新架构和广泛应用,推动无人机技术发展。以下从核心功能、技术架构、应用场景、优势及发展趋势展开解析。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无人机部件仿真与模型验证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无人机部件仿真与模型验证平台。这些成功案例为无人机部件仿真与模型验证平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核心功能   三维建模与可视化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6 16:39 244浏览
  • 探针台作为半导体制造与测试的核心设备,通过精密定位与多环境适配能力,支撑芯片研发、生产及验证全流程。以下是其关键应用领域与技术特性:一、核心功能支撑1.‌电性能测试与分析‌l 在晶圆切割前,探针台直接接触芯片电极,测量阈值电压、漏电流、跨导等200余项参数,用于评估良品率及优化工艺设计。l 支持单晶体管I-V曲线测量,定位栅极氧化层厚度偏差(精度达0.2nm),为器件性能分析提供数据基础。2.‌纳米级定位与测量‌l 定位精度达±0.1μm,满足5nm及以下制程芯片的
    锦正茂科技 2025-04-27 13:09 144浏览
  • 在电子电路设计和调试中,晶振为电路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我们可能会遇到晶振有电压,但不起振,从而导致整个电路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今天凯擎小妹聊一下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案。1. 误区解析在硬件调试中,许多工程师在测量晶振时发现两端都有电压,例如1.6V,但没有明显的压差,第一反应可能是怀疑短路。晶振电路本质上是一个交流振荡电路。当晶振未起振时,两端会静止在一个中间电位,通常接近电源电压的一半。万用表测得的是稳定的直流电压,因此没有压差。这种情况一般是:晶振没起振,并不是短路。2. 如何判断真
    koan-xtal 2025-04-28 05:09 109浏览
  • 晶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污染,导致性能下降。可是污染物是怎么进入晶振内部的?如何检测晶振内部污染物?我可不可以使用超声波清洗?今天KOAN凯擎小妹将逐一解答。1. 污染物来源a. 制造过程:生产环境不洁净或封装密封不严,可能导致灰尘和杂质进入晶振。b. 使用环境:高湿度、温度变化、化学物质和机械应力可能导致污染物渗入。c. 储存不当:不良的储存环境和不合适的包装材料可能引发化学物质迁移。建议储存湿度维持相对湿度在30%至75%的范围内,有助于避免湿度对晶振的不利影响。避免雨淋或阳光直射。d.
    koan-xtal 2025-04-28 06:11 90浏览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政策与资本双重推力下,谷歌旗下波士顿动力、比亚迪等跨国企业与本土龙头争相入局,产业基金与风险投资持续加码。仅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领域就完成42笔战略融资,累计金额突破45亿元,沪深两市机器人指数年内涨幅达68%,印证了资本市场对智能终端革命的强烈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将仿生感知系统、AI决策中枢等十大核心技术纳入"十四五"国家重大专项,并设立50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技术突破方面,本土
    电子资讯报 2025-04-27 17:08 220浏览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是确保芯片性能与可靠性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晶圆级测试(CP测试)‌和‌封装后测试(FT测试)‌两大阶段,流程如下:一、晶圆级测试(CP测试)1.‌测试目的‌:在晶圆切割前筛选出功能缺陷或性能不达标的晶粒(Die),避免后续封装环节的资源浪费,显著降低制造成本。2.‌核心设备与操作‌l ‌探针台(Prober)‌:通过高精度移动平台将探针与晶粒的Pad jing准接触,实现电气连接。l ‌ATE测试机‌:提供测试电源、信号输入及功能向量,接收晶粒反
    锦正茂科技 2025-04-27 13:37 168浏览
  •     今天,纯电动汽车大跃进牵引着对汽车电气低压的需求,新需求是48V。车要更轻,料要堆满。车身电子系统(电子座舱)从分布改成集中(域控),电气上就是要把“比12V系统更多的能量,送到比12V系统数量更少的ECU去”,所以,电源必须提高电压,缩小线径。另一方面,用比传统12V,24V更高的电压,有利于让电感类元件(螺线管,电机)用更细的铜线,缩小体积去替代传统机械,扩大整车电气化的边界。在电缆、认证行业60V标准之下,48V是一个合理的电压。有关汽车电气低压,另见协议标准第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4-27 16:24 168浏览
  • 探针台作为高精度测试设备,在光电行业的关键器件研发、性能测试及量产质量控制中发挥核心作用,主要涵盖以下应用场景与技术特性:一、光电元件性能测试1.‌光电器件基础参数测量‌l 用于LED、光电探测器、激光器等元件的电流-电压(I-V)特性、光功率、响应速度等参数测试,支撑光通信、显示技术的器件选型与性能优化。l 支持高频信号测试(如40GHz以上射频参数),满足高速光调制器、光子集成电路(PIC)的带宽与信号完整性验证需求。2.‌光响应特性分析‌l 通过电光转换效率测
    锦正茂科技 2025-04-27 13:19 115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