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维信诺供中兴,后是华星独供小米,屏下摄像头技术,再一次成为了手机圈的焦点。但这次不再是摸不着的工程机演示了,如今,中兴已经把这项技术应用在量产机型 AXON 20 上,实现了对前置摄像头的隐藏,正面看手机屏,也不会再有「缺一块」的情况。在三个月前,维信诺介绍了自己的屏下摄像头方案,并表示它达到了「量产和应用级别」,而且很快会有终端产品跟进。一时间,坊间纷纷开始猜测,首发之名会花落谁家。没想到,中兴竟成了第一位吃螃蟹的人,而小米,则把量产机划进了明年的时间表里。不管技术是否足够成熟,走向量产终究是个信号。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 1-2 年内,屏下摄像头这个能让屏幕与前置镜头共存的完美方案,将成为各大手机厂商都会跟进的新技术。哪怕是苹果,iPhone 额头上的那道凸起,它也迟早得想办法解决掉。首先来了解下这个屏幕的结构,下图从上到下依次为玻璃盖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外屏,柔性为CPI),OCA胶,偏光片层,上玻璃(柔性为PI),下玻璃(柔性为PI及泡棉。要在屏幕下放置摄像头,同时摄像头还要能拍照,那就意味着摄像头上面的透过率要比较高,通常要超过60%以上,这个要怎么实现呢?4、偏光片层目前的透过率大部分在45%以内,不满足透过率要求,偏光片也要开孔如果我们把一块OLED显示屏的玻璃盖板,OCA胶,保护泡棉都去掉,只剩上下玻璃以及中间的发光层,这时候我们用透过率仪器测定,发现透过的光能量只剩下6%以内了,注意图光线的粗细,示意了光能的大小。也是就说,OLED的发光层是不透明的。而我们的目的是在不拍照的时候,让这个区域发光层正常显示,拍照的时候发光层又有比较高的透过率。该怎么办呢?我们来看看发光层的结构再说说解决方案。OLED的结构如图所示,由以下层级构成:空穴注入层(HIL,Hole Injection Layer),空穴传输层(HTL,Hole Tranport Layer),电子传输层(ETL,Electron Transport Layer)更一般的还有空穴阻挡层(HBL,Hole Block Layer),电子阻挡层(EBL,Electron Block Layer)和封盖层(CPL,Capping Layer)。需要选择低功率的材料作为OLED的阴极。采用低功函数的材料作为阴极,不仅可以提高电子注入效率,还可以降低OLED工作时产生的焦耳热,提高器件的寿命。比如常用的阴极材料:金属单质:Ag, Al, Li, Mg, Ca, In等。单质金属性质活泼,容易被氧化,导致寿命缩短。此时,麻烦大家回去看第一张图,在上玻璃和下玻璃之前,留了个空白层,这层经常做成真空或者充入惰性气体,就是为了防止电极和生物材料氧化。三星通常的做法是充入低压氮气。因为需要将空穴注入到OLED中,因此需要其具有较高的功函数(work function)。通常选薄而透明的ITO。当电子和空穴复合刺激生物材料发光后,发光角度各个角度都是有的,手机显示只需要单侧发光,因此阴极同步也要起到反射膜的作用,来提升显示亮度。有些文献上讲到,阴极和阳极之间形成了一个谐振腔,可以调节出光效率,提升光谱纯度。其实这个调节能力聊胜于无而已,所以目前OLED的开发方向依然在于从材料上提升发光效率和光谱纯度。下面是在显微镜下实拍的OLED的微结构,每个小矩形代表一个像素,可以清楚看到像素分布以及走线。前面提到实测OLED透过率不超过6%,主要就是由于走线与电极不透明的反射层造成的。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到,反射电极的遮光占比很大,有些朋友就提出,可否把阴极做得比较透明,去掉反射层的遮挡,类似透明OLED,就可以做屏下摄像头了。但是,手机上做成透明OLED后会带来显示亮度低,且显示对比度下降的问题,如下图的透明OLED所示。这个方案会造成摄像头区域显示效果和正常区域显示效果差异较大。三星在 2010 年 CES 上展示的透明笔记本。图片来自:Wired其实,把显示屏实现透明的这项技术很早就被发明出来了。早在 10 年前,借助 OLED 屏结构层级较少、独立发光的优势,三星便向我们展示了透明笔记本、透明窗户等一系列产品。就近期来说,小米的透明电视,其实也是显示屏透明化的一个典型例子。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些设备的屏幕在显示或不显示图像的时候,都是灰蒙蒙的一块,而不像玻璃那般通透,这意味着它们并没有做到 100% 透明度。只要有足够数量的透明像素点,屏幕自然而然也会获得一定的通透效果原因是什么?因为这些屏幕只是将其中一半的发色像素,换成了由高透明材料制成的「透明像素点」,相当于只有一部分面板区域能透过光线。而另一半子像素,仍然会布满密密麻麻的红绿蓝子像素,为的就是确保图像的现实。虽然真正透明的部分只有一半,这也足以「骗过」用户的眼睛,让我们感知到透明,看到屏幕背后的东西。某种程度上说,屏下摄像头的诉求,其实和透明电视很类似了。因为只要屏幕透明了,摄像头自然就能捕捉到来自屏幕另一端的光线。手机屏幕只需要实现顶部一小块区域透明,就能供摄像头拍照使用首先,手机还没办法像电视一样,可以将屏幕后背的电路板、芯片等组件放在额外的主机上,所以它并不需要做「全屏透明化」,只需解决前置摄像头那一小块区域的透光性即可。其次,由于手机屏幕距离人眼更近,所以对显示精度的要求会更高,如果贸然减少大量像素点,等于说是让我们重回 480p 的马赛克时代。目前大部分屏下摄像头方案,都采用了「分区」的形式,来解决局部透明的问题出于这两点考虑,这也是为什么,现阶段的屏下摄像头方案会将显示屏一分为二,分成「主显示区」和「摄像头区」两部分。核心目的,就是想让大部分屏幕依旧延续原本的色彩、亮度优势;其次,再对「摄像头区」这一块极小区域「动手术」,把它屏体中的正负极都换用高透明材料,把透光率做上去,让摄像头捕捉到足够多的光线。中兴表示,AXON 20 的「摄像头区」占比仅为 0.2%真正难解决的,其实是让「摄像头区」去兼顾「图像显示」和「拍照成像」这两方面的需求。毕竟,哪怕它面积再小,它还是要显示颜色,还是要保持和主显示区的一致性,那么它就必然要保留一定的像素点。小米更倾向于选择不牺牲像素量的方案,然后靠像素间隙来实现透光其中一种是降低像素总量,增加透光面积,这其实和透明电视的原理很类似。而另一种方案,则是在维持原有像素总量的基础上,将单个像素的面积做小,再利用像素间的空隙来实现透光。中兴 AXON 20 选择降低「摄像头区」的像素密度,来解决透光性,但更低的 PPI 也会造成视差,导致「色块」的出现。图片来自:B站up主JD大手哥老实说,两种方案的效果孰优孰劣,目前还无法下定论。因为不管是从中兴 AXON 20 的真机上手视频,还是说小米放出的工程机视频中,我们还是能在特定角度或是某些非深色界面下,看到一个小「色块」的存在。小米最新的方案对于摄像头区的隐藏较好,但左上角的屏下区域也并非完全不可见这个「色块」,便是屏下摄像头所处的「摄像头区」了。这是因为像素密度的降低,导致和主显示区精度的不一致,才会出现这种拼接痕迹。就目前来看,包括像小米、OPPO、vivo 等厂商都仍在解决这个「色块」的显示不一致问题,比如说能否让它变得不明显,能否解决特定角度下的色差情况。年初 vivo 推出的 APEX 2020 概念机屏下摄像头另一个要面对的问题,就是自拍效果。「能不能拍到照片」这个问题其实已经被解决了,现在我们更关心的,是它「能不能拍得和其它手机一样好」。这不仅对前置镜头的感光元件提出了更高的硬件要求(更大的光圈,更大的底,进更多的光),同时,一些物理层面实在无法消除的部分,则要靠算法来弥补。如果最终,屏下摄像头的拍照做好了,哪怕是「摄像头区」仍有一些视差问题,它依旧可以作为挖孔屏的替代,让大部分手机回归到完整一块屏的体验上。但如果还做不到,甚至无法达到大部分人的可接受标准,我实在不认为,人们可以在忍受视差的同时,还要丢掉原来的美颜照。除了中兴、小米,其实去年,OPPO也展示屏下摄像头技术。今年2月,vivo发布第三代概念机APEX 2020上也采用了屏下摄像头技术,实现了无孔一体化的手机设计。而大家更关注的华为,今年上半年其屏下摄像头专利也曝光了。据中国专利公布的公告显示,华为在2019年3月18日申请了叫做“用于隐藏前置摄像头的结构、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的专利,在2020年4月14日公布出来。从公布的专利来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隐藏前置摄像头的结构、摄像头模组及终端设备,该结构包括一个导光板,原理也很简单,就是通过光线折射来隐藏前置摄像头,并保证屏幕的显示效果,其实这就是一种屏下摄像头的解决方案。另外,8月29日,iQOO产品经理戈蓝V介绍,大家都在密切关注屏下摄像头技术,现在的显示效果已经让严苛的测试工程师满意了,但是自拍效果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不难想象,屏下摄像头技术已经成为手机未来必然趋势。在大家谈手机屏下摄像头技术的时候,其实更应该知道其核心的部分应该是属于屏厂。目前国内面板厂都推出了自家的屏下摄像头方案。除了供中兴的维信诺、小米的天马,其实京东方和天马都公开展示了其屏下摄像头技术。当然,本次中兴选择把它放在了一款 2000 元档的中端机上,而非旗舰机上,其实也能看出,它更多是带着一种试探市场的意向去推进的,而不是想借助它,让产品获得多少额外的溢价能力。即使技术不成熟,偶有槽点,但考虑到价格,我们也勉强可以接受。但想要在未来冲击新的高端价位段,屏下摄像头会是必须项,但并不是唯一项。现在,屏下摄像头其实也处于「万事开头难」的状态,期待和质疑声仍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共存。
一方面,它确实还不完美,不管是客观存在的视差问题,还是说妥协的拍照,都无法充分体现出比挖孔设计占优的部分。可风险总是需要有人去承担的,尤其是对于想要追逐技术的手机厂商而言,屏下摄像头依旧是一个能让产品获得新差异化的可能性,也是智能手机为数不多的新突破口了。要想走得比别人更远,只能一边做好被骂的准备,一边抱着持续演进的决心去对待。来源:OLEDindustry整理
-------------------------------------------
三星Galaxy Z Fold3/Flip3八月齐亮相:首发屏下摄像头技术
SukyTechWeb
近年来,三星一直致力于折叠屏手机的研究,目前已经推出了两条正式量产上市的折叠屏手机产品线,分别为主打商务的Galaxy Z Fold系列以及主打时尚便携的Galaxy Z Flip系列,近期已经有不少关于两个系列的全新机型的爆料传出。现在有最新消息,近日有爆料达人进一步透露了关于Galaxy Z Fold3和Galaxy Z Flip3的更多细节。

据海外知名爆料达人@Max Weinbach 最新发布的消息显示,与此前曝光的消息基本一致,两款三星新一代折叠屏手机——三星Galaxy Z Fold3和三星Galaxy Z Flip3将在8月3日的Unpacked活动中亮相,其中Galaxy Z Fold3将采用屏下摄像头技术。除此之外,本次活动上还有三星Galaxy Watch4和三星Galaxy Active Watch4智能手表。
其他方面,根据此前曝光的消息,三星Galaxy Z Fold3和三星Galaxy Z Flip3都将搭载高通骁龙888或者还未发布的骁龙888 Plus/Pro旗舰芯片,其中前者将延续前两代的左右翻盖设计,采用了屏下摄像头技术,同时还能实现自拍、视频通话功能。此外,该机的电池容量从4500mAh缩小至4380mAh,将支持25W快充,还将支持S Pen手写笔。而全新的Galaxy Z Flip3将继续沿用前代的上下翻盖式设计,将采用一块6.7英寸动态AMOLED屏幕,支持120Hz刷新率,依然采用居中打孔的设计,后置两颗1200万像素摄像头,内置3300mAh左右的电池,有望支持25W有线以及15W无线充电。
据悉,三星将于8月中旬左右举办Unpacked活动,届时将发布年度新品三星Galaxy Z Fold3、三星Galaxy Z Flip3、三星Galaxy S21 FE、三星Galaxy Watch4和三星Galaxy Watch Active4等多款新品。更多详细信息,我们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