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工程师去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软件和硬件谁更重要?

嵌入式ARM 2019-03-13 18:14


信息整合于网络,有删改


我是2011年毕业于三流本科学校的,大学时候学的电子信息工程,毕业后通过关系进入到本行业的一家公司,做硬件开发。大学几乎没怎么学习,全都在玩了,其实现在想起来的话大学玩的确实爽,就是有点后悔大学毕业时候怎么就没考研或者考公务员试试。


题回正传,我学习差,刚进公司啥都不懂,简单的上拉下拉电阻不知道什么意思,三极管更不懂得开关座用啥的,我记得我们领导当时说过一句话:你是我见过做研发基础最差的。在后边的四年我一直在这家公司工作,慢慢的也适应了工作,不得不说,刚毕业的学生确实劲头十足,我也得感谢自己那时候的努力和付出,慢慢的基本上对硬件开发也都熟悉了,自己也可以独立设计电路,独立做个MCU系统,独立画板等等等等,所以我想说,对电子行业有兴趣的各位,不要害怕基础差,只要你开始这份工作后,有一颗肯学习的心,慢慢的一切你都会熟悉和上手。

 

2011年到2014年四年整的时间,我都在一个公司,公司属于国企的三产,待遇不高,但是公司管理层次分明,文件严格按照9000标准卡,公司部门之间也都是依靠文件联系,部门内部真的是非常非常和谐,有老有小,大家一起工作,基本上没有什么内部斗争,工作也很轻松,经常有时间听他们谈谈古代历史,一起侃侃大山之类的。现在的公司文件一团糟,采购的BOM与生产BOM完全不一致,研发没有BOM备份,原来人走了找不到原始文件,分管研发的老总直接越过研发经理与具体研发人对话,感觉研发经理就像是打杂的,不过研发经理上个月辞职了;现在公司研发人员不多不说,好几个项目同时进行,领导只会压你时间,只会催你进度。对于这些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是毕业生我建议选择一家管理相对成熟的大一些的公司,即便是技术你没有小公司学的全面,但你得到的是一个管理模式的头脑,一个系统的研发体系和一个让你步入职场不至于失望的起点,但是也可能让你后续的工作感觉很不顺心,如我现在一样。


去大企业还是去小公司?


我是从去年9月份辞职,然后到了一个相对陌生的城市发展,说实话,是因为我对象喜欢这个城市,也就来了。一开始辞职时候找了一家物联网公司,因为没深入了解,导致了干了一个月之后就辞职了,那次辞职是裸辞,辞职后的压力很大,不断的找工作,发现真正适合的工作只能是本行业的工作,其实从2014年年初我就有点厌倦硬件开发的工作了,后来迫于生活压力,又快过年了,原来城市的一家世界500强的公司录用了我,我就暂时又回到原来城市工作,与对象暂时分居两地。进了500强的大公司,确实感觉到与小公司不一样,但是说句实话大公司里面的人际关系太复杂了,复杂的超出了我的想象程度,一个完全不懂研发的人管理研发,不懂电路的人做电路设计,刚毕业的人没接触过DSP写出来的程序就敢用来做小批量,唉,不说了。今年三月还是由于感觉跟对象在不同城市又辞职回来了,不过也错失了一个能在大公司往上爬的机会,那时候基本在大公司转正就可以自己负责电路开发这块(其它人都不懂),不过也不后悔,看看他们那边的小高层,全都是心眼啊。


辞职后又开始新的找工作历程,大约一个月后找到了现在的工作,裸辞找工作就像剩女找对象,会慢慢慢慢的放低自己的要求,后来就来到了现在的公司。公司研发人员有10多个,但是上位机的太多,做MCU和产品硬件的这边一共5个人。现在的感觉就是公司管理特别混乱,没有一套完整的产品研发-生产体系,研发出来的新产品出货速度太快,导致后期维护量巨大,生产也是一塌糊涂,一个集中器生产100台,至少有40台以上会有毛病,刚才领导又来催时间了,研发这边的领导也是个逗比,就知道催催催,也不看具体工作数量和质量。文件管理混乱不堪啊,真心的,领导哪天想起来了就让你出个这文件,哪天又让你出个那文件,真心烦。


在这一行干的越久就会越明白,这行想继续做下去,要么自己有好的项目自己干,要么有兴趣,要么遇上一个让你想跟随的好领导。


对于选择工作上,个人感觉毕业后有机会进大公司一定要进大公司,一个系统的公司可以给你一个系统的培训,让你有个整体的工作思路,小公司当然有小公司的好,什么杂活都干,学的东西必然多,但绝对不利于个人的长期发展。


聊聊招聘


从2012年开始,不断看到人家说嵌入式怎么学。


单片机 ARM Linux C 汇编 C++ QT 驱动 说来说去都围绕这几个单词。


不知道是培训机构的影响还是怎么回事,

一大群开发初学爱好者迷失在Linux驱动开发 Bootloader移植中,还有QT移植中?甚是心痛。


如果是一个学生,如果是一个即将走向嵌入式开发岗位的兄弟。


好好的在Linux环境下,写点C代码,实现点数据结构练习基本语法和算法。


调用调用open read ioctrl 然后写点进程线程和网络,做个项目。


扎扎实实的,基础牢牢固固的,对于我们招聘初级工程师来说,是最喜欢不过的了。 


软硬兼修,后顾无忧


据网友光华居士表示“嵌入式软件工程师,两手都要硬!”嵌入式软件编程显然不同于PC软件开发,它和硬件密切相关。想写好嵌入式软件代码,就必须了解清楚所使用MCU的硬件特性、各个外围电路和接口电路的原理。不仅要深挖细究MCU内核架构的知识,是否支持浮点处理器/DSP,是否支持协处理器、指令数据缓存。


还要了解MCU的编程模型、各种存储器的地址空间分配及其访问效率如何,在MCU之外,还必须了解各种电路知识,什么地方需要上下拉,什么地方需要加滤波电路,什么地方必须隔离,哪里必须加抑制器件,等等不一而足。


为什么需要了解到这种程度呢?


1.软硬结合,更好地实现用户需求。比如输入捕捉,如果是通过上升沿或者下降沿捕捉,加了不合适的滤波电容会造成对沿的破坏,不加滤波电容就会受困于各种空间干扰产生的杂波。


倘若硬件工程师搬来的是加了不合适电容的电路,搞得沿之间位宽失真,便会出现数据不正常的偶发故障,倘若硬件工程师搬来的是不加电容的电路,搞得软件工程师必须进行软件滤波,把代码搞得又复杂又难解,你说这怨谁来着?


2.方便定位Bug。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试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钻研硬件电路可以帮助软件工程师提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思路,发现导致Bug的更多可能性。一般来说,当遇到Bug时,对硬件一知半解的软件工程师只在代码层面上打转转,基本不会在硬件方面提出问题,最终为了迎合蹩脚的硬件设计出别扭无比的代码,却不曾想,只要稍稍改变一下硬件设计,就可以轻松且优雅地完成代码设计。


3.艺多不压身,求人不如求己。当我们对硬件电路设计起了怀疑,倘若自己悄没声地拿起烙铁飞个线、换个元件,验证了自己的思路,这时直起腰版、拿着板子理直气壮地去找硬件工程师,岂不是顺顺利利,又送顺水人情?


倘若直接拿着板子,心底发虚面上露怯地去找硬件工程师理论,一场唇枪舌战在所难免,腥风血雨不说,到头来硬件工程师硬着头皮给你调调电路,真是解决了问题还好说,若是自己思路错了,那不是自找苦吃?上个班,挣点钱养家糊口而已,当个老好人,和同事其乐融融多好,吵来吵去,搞得那么辛苦,何必来着?




但是实际中嵌入式开发需要的知识体系和技能,80%其实跟硬件平台无没有无关系的。比如计算机系统原理、编程技能、程序的编译链接、你对Linux内核的理解、设备模型、驱动架构、项目管理等等。


真正跟硬件平台有关的,比如驱动开发,上面的框架是跟平台无关的,下面跟各个硬件平台的适配部分,可能跟硬件平台就有关系了,寄存器配置、开发板硬件配置等。而对于嵌入式工程师来说,尤其是驱动开发工程师,等你工作后,你会发现,跟应用开发相比,真正要写的代码量很少,往往只需要改几行代码。但是往往这几行的代码量,需要你深厚的背景知识:硬件知识、通信协议、对芯片、开发平台资源掌握、对Linux内核架构、设备模型、驱动框架的理解,这些才是嵌入式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


如果你看到很多广告还在以开发板或者平台作为噱头,能拿多少工资作为宣传,这时候你的脑海里要有这种意识,这是一种推广宣传。工资多少是由你自己的水平和市场大行情决定的,虽然在面试时HR会对你本身的水平评估有一些误差,但是要相信,时间会证明你自己的真实价值,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才是王道。真正的技术需要自己花时间慢慢吸收、积累、消化,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外在的心灵鸡汤或高煲老鸭汤,只能让你一时地热情高涨,产生暂时的错觉,并不能真正的提高技能。



学嵌入式≠学ARM≠学开发板


据王利涛表示,很多嵌入式初学者认为,学嵌入式,就是学习ARM,就是学习开发板。买一块开发板,然后在上面“移植”u-boot、Linux内核,再使用busybox制作一个根文件系统,大功告成!觉得可以出去找工作了。这其实是有一定片面性的:首先ARM是个CPU架构,跟PC上的X86架构一样,你见过有人在Windows下面学习C/C++编程、MFC编程、网络编程、互联网编程,说自己学习X86的吗?当然,也不可否认,嵌入式平台的多样性、硬件的可定制性导致我们在嵌入式平台上开发应用程序、驱动之前,首先要搭建这个平台,就像我们在Windows下面要装操作系统一样,但是这仅仅是我们学习嵌入式开发的第一步。


其次,关于系统的“移植”,很多人玩了开发板之后,会在自己的简历上写自己移植过u-boot,Linux内核......其实,这种写法也是有点瑕疵的。真正的移植,往一个新的芯片或开发板上porting一个u-boot或Linux内核,那可不是一个人能干的事情,是一个团队干的事情。时钟、DDR、存储,可能牵涉到各个模块,哪里遇到问题,都需要各个模块的owner去debug,有时候甚至可能是芯片的bug,或者硬件开发板的bug,这就需要我们使用软件去解决、去规避这个坑,这都需要我们在很短时间,甚至一两天的时间去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一个团队的各个模块专家合力完成。所以说,我们所说的“移植”,其实就像是在Windows下面安装操作系统,按照步骤完成装机。当然,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加深我们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但是我们首先要知道的是,我们“移植”的系统,都是芯片公司团队做好的系统镜像,我们做的只是配置、编译、安装、甚至升级这些基本的操作。这些环境只是我们学习嵌入式开发的平台,万里长征才走完了第一步。


嵌入式越来越复杂,一个SOC芯片上集成的模块越来越多。以手机为例,典型的嵌入式产品,我们看看上面集成了多少模块:触摸屏、LCD、USB、WiFi、4G等无线通信、音视频编解码IP、DDR、存储控制器、3D/2D加速、GPS、指纹识别、NFC、DMA、G-sensor各种传感器.......。可以说,现在一个手机的复杂度和硬件配置,已经超过我们的桌面PC了。除了不断增加的硬件,软件方面,比如Linux内核,光内核代码就有1000多万行,每天更新的速度超过你学习的进度,你能学得完嵌入式的所有知识和技能吗?


早期PC时代,我们知道能做出X86 CPU量产的也没有几家,Intel、AMD和威盛。但是嵌入式时代不一样了,ARM的IP授权模式导致不同的芯片厂商百家齐放,不同的SOC平台和开发板眼花缭乱,针对不同行业需求定制的SOC平台雨后春笋:手机芯片、平板芯片、视频安防、物联网、汽车电子、工业控制,甚至人工智能AI芯片....,你到Linux内核的ARCH下面可以看看有多少种CPU架构,再到arch/arm下面看看有多少种开发平台,这还只是加入到内核mainline的平台,算上没有加入Linux内核主线的各种平台,其实数量更多。


众多的芯片架构、不同的开发板平台,我们该如何去学习?


嵌入式和PC的概念也越来越模糊了,Intel已经推出X86架构的CPU和嵌入式产品了,比如平板。ARM也开始进军服务器和笔记本领域了。无论什么CPU架构,ARM、X86、MIPS、PowerPC,还有最近火热的物联网芯片,无论是做嵌入式产品,还是PC、服务器,他们的底层本质其实都没有变,都是计算机原理和系统架构,都是冯诺依曼的计算机架构,图灵原型机的各种实现。


不断复杂的软硬件系统,对嵌入式工程师或者学习者来说是一个挑战。这对我们本身的知识和技能有一个更新的要求。早期51单片机时代,我们可以自己使用面包板或者自己画PCB,做一个开发板,然后在上面开发软件。软件、硬件自己全搞。现在不断复杂的SOC平台,再想一个人全搞,软硬通吃,基本不可能,这也导致我们需要分工协作来完成。首先软硬件的分工,各司其职,各自精通自己的领域,然后进行软硬件整合,协作开发。再次,软件方面,嵌入式软件也越来越复杂,Linux内核1000多万行,android源码下载下来就占几个G的空间,自己想全搞,同样不可能,同样需要进行分工。比如android,需要分为BSP工程师、Linux内核工程师、驱动工程师、android中间层开发工程师、APP开发工程师。对于一个Linux内核,也需要分工,各个模块同样进行分工:Linux内核的USB子系统、音频子系统、视频编解码、文件系统......把其中一个模块你搞精通了,工资绝对不是问题。


对于嵌入式学习者来说,我们该学习什么,或者说如何学习?才能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或者说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如何通过自学,达到公司的用人标准和技术要求,找到一份自己想要的工作?


首先,你要学会做减法,从现实出发,要有这样一个意识:我不可能精通所有的嵌入式技术,学会坚持,制定合理现实的小目标。很多人喜欢那种不切实际的广告轰炸营销,击中你心理上的某个软肋,某个G点,一下子兴奋起来。越熬越浓的心灵鸡汤,并不能解决我们吃饭的生存现实问题。很多人,包括我,在学习的时候,都喜欢给自己树立各种路线、计划、日程表。制定计划时激情满满,热情高涨,激动得睡不着觉。计划宏伟而饱满,仿佛成功就在眼前。但是往往不切实际,往往在早期,遇到各种困难,各种坑,各种拖延导致没有坚持下来,最后夭折。然后接着制定下一个宏伟的计划,继续夭折,生活周而复始,day after day。观察我们生活周围,真正做出成绩的都是那些基于现实出发,能一路坚持下来的人,day by day。有时候你会发现,并不觉得他们有多聪明。


其次,保持自己的兴趣,说白了就是为了坚持下去。见过很多人想学习嵌入式,花了很多米买一块开发板,激情满满,过一段是过去再看,已经不折腾了。嵌入式开发难,难在哪里呢?主要在于开发环境的搭建,软件调试上,不像在Windows上使用VC开发程序,集成开发环境都帮你弄好了,各种断点、单步、查看堆栈、寄存器、内存窗口。而嵌入式不一样,硬件环境搭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各种电脑的兼容问题,各种莫名其妙的问题,有时候着实让人抓狂,时间久了,慢慢地学习的激情殆尽,也就不想学习了。这还不算什么,更严重的是,很多人学习嵌入式遇到挫折,往往会打击人的自信,觉得自己能力不行,智商不够,不适合干这行,在心理留下了阴影。对于个人学习者来说,买了开发板,你不买配套的万用表、示波器等调试设备,遇到硬件问题也是一筹莫展,无法解决。其实我们可以完全使用其它的平台去开展我们的研究和学习,比如QEMU,一款可以仿真开发板的开源软件,使用这款开源软件,我们可以在电脑上虚拟一个世面上流行的开发板,然后再在这个仿真的开发板上跑u-boot、Linux内核、挂载根文件系统,使用和开发板一样的源码,运行效果和真实的开发板是一样的。而且,使用QEMU的好处就是,“硬件”永远不会出问题,可以让我们避过硬件的各种坑,腾出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嵌入式软件的各种架构、编程技能、内核驱动....,这些才是嵌入式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需要花大量的时间不断地去积累,去磨合,去提高的。把大量的时间耗在一个本该不属于学习范畴的硬件bug上或者硬件环境不兼容上,不划算,因为你以后进公司后,遇到同样的问题,找硬件工程师,半分钟帮你搞定。所以说,选择一个理想的嵌入式学习平台,尤其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重要。


最后,要保持学习的深度,刻意练习。不要让自己永远待在学习的舒适区,要学会挑战自己,不断去扩展自己知识的边界,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很多人买了开饭,按照教程,“移植”了u-boot,Linux内核,制作了根文件系统,然后就陷入了迷茫:接着要干什么?要学习什么?想学习又感觉深入不下去,东一耙子,西一耙子,看看这,看看那,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其实,学习嵌入式,基本的嵌入式知识和理论学习还是必要的,很多人推崇边做边学,到项目中学习,实践出真知。当然这也是一个方法,但是也有弊端,那就是学习的不系统,很多有心人到后来还是得回来补课,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和技能。很多人玩开发板,烧写镜像,玩得贼溜,但是你知道这里面的原理吗?知道JTAG怎么下载的吗?Jlink和JTAG有什么区别?为什么PC上要装个JTAG软件而Jlink不用?程序的编译和链接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内核镜像要下载内存的某个地址?换个地址行不行?为什么我们编写的程序要在有OS的环境下运行,在ARM开发板裸机环境下,你能写一个跑起来的程序吗?只有对这些问题深入思考,你才会对嵌入式有一个更深的认识,超越了平台,一通百通。


嵌入式工程师,两手都要硬

嵌入式ARM 关注这个时代最火的嵌入式ARM,你想知道的都在这里。
评论
  • 随着消费者对汽车驾乘体验的要求不断攀升,汽车照明系统作为确保道路安全、提升驾驶体验以及实现车辆与环境交互的重要组成,日益受到业界的高度重视。近日,2024 DVN(上海)国际汽车照明研讨会圆满落幕。作为照明与传感创新的全球领导者,艾迈斯欧司朗受邀参与主题演讲,并现场展示了其多项前沿技术。本届研讨会汇聚来自全球各地400余名汽车、照明、光源及Tier 2供应商的专业人士及专家共聚一堂。在研讨会第一环节中,艾迈斯欧司朗系统解决方案工程副总裁 Joachim Reill以深厚的专业素养,主持该环节多位
    艾迈斯欧司朗 2025-01-16 20:51 90浏览
  • 实用性高值得收藏!! (时源芯微)时源专注于EMC整改与服务,配备完整器件 TVS全称Transient Voltage Suppre,亦称TVS管、瞬态抑制二极管等,有单向和双向之分。单向TVS 一般应用于直流供电电路,双向TVS 应用于电压交变的电路。在直流电路的应用中,TVS被并联接入电路中。在电路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时,TVS会保持截止状态,从而不对电路的正常工作产生任何影响。然而,一旦电路中出现异常的过电压,并且这个电压达到TVS的击穿阈值时,TVS的状态就会
    时源芯微 2025-01-16 14:23 130浏览
  • 一个易用且轻量化的UI可以大大提高用户的使用效率和满意度——通过快速启动、直观操作和及时反馈,帮助用户快速上手并高效完成任务;轻量化设计则可以减少资源占用,提升启动和运行速度,增强产品竞争力。LVGL(Light and Versatile Graphics Library)是一个免费开源的图形库,专为嵌入式系统设计。它以轻量级、高效和易于使用而著称,支持多种屏幕分辨率和硬件配置,并提供了丰富的GUI组件,能够帮助开发者轻松构建出美观且功能强大的用户界面。近期,飞凌嵌入式为基于NXP i.MX9
    飞凌嵌入式 2025-01-16 13:15 158浏览
  • 电竞鼠标应用环境与客户需求电竞行业近年来发展迅速,「鼠标延迟」已成为决定游戏体验与比赛结果的关键因素。从技术角度来看,传统鼠标的延迟大约为20毫秒,入门级电竞鼠标通常为5毫秒,而高阶电竞鼠标的延迟可降低至仅2毫秒。这些差异看似微小,但在竞技激烈的游戏中,尤其在对反应和速度要求极高的场景中,每一毫秒的优化都可能带来致胜的优势。电竞比赛的普及促使玩家更加渴望降低鼠标延迟以提升竞技表现。他们希望通过精确的测试,了解不同操作系统与设定对延迟的具体影响,并寻求最佳配置方案来获得竞技优势。这样的需求推动市场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1-16 15:45 197浏览
  • 晶台光耦KL817和KL3053在小家电产品(如微波炉等)辅助电源中的广泛应用。具备小功率、高性能、高度集成以及低待机功耗的特点,同时支持宽输入电压范围。▲光耦在实物应用中的产品图其一次侧集成了交流电压过零检测与信号输出功能,该功能产生的过零信号可用于精确控制继电器、可控硅等器件的过零开关动作,从而有效减小开关应力,显著提升器件的使用寿命。通过高度的集成化和先进的控制技术,该电源大幅减少了所需的外围器件数量,不仅降低了系统成本和体积,还进一步增强了整体的可靠性。▲电路示意图该电路的过零检测信号由
    晶台光耦 2025-01-16 10:12 89浏览
  • 80,000人到访的国际大展上,艾迈斯欧司朗有哪些亮点?感未来,光无限。近日,在慕尼黑electronica 2024现场,ams OSRAM通过多款创新DEMO展示,以及数场前瞻洞察分享,全面展示自身融合传感器、发射器及集成电路技术,精准捕捉并呈现环境信息的卓越能力。同时,ams OSRAM通过展会期间与客户、用户等行业人士,以及媒体朋友的深度交流,向业界传达其以光电技术为笔、以创新为墨,书写智能未来的深度思考。electronica 2024electronica 2024构建了一个高度国际
    艾迈斯欧司朗 2025-01-16 20:45 109浏览
  • 随着智慧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显示器的生态圈应用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元,智能显示器不仅仅是传统的显示设备,透过结合人工智能(AI)和语音助理,它还可以成为家庭、办公室和商业环境中的核心互动接口。提供多元且个性化的服务,如智能家居控制、影音串流拨放、实时信息显示等,极大提升了使用体验。此外,智能家居系统的整合能力也不容小觑,透过智能装置之间的无缝连接,形成了强大的多元应用生态圈。企业也利用智能显示器进行会议展示和多方远程合作,大大提高效率和互动性。Smart Display Ecosystem示意图,作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1-16 15:37 148浏览
  • 近期,智能家居领域Matter标准的制定者,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科技联盟之一,连接标准联盟(Connectivity Standards Alliance,简称CSA)“利好”频出,不仅为智能家居领域的设备制造商们提供了更为快速便捷的Matter认证流程,而且苹果、三星与谷歌等智能家居平台厂商都表示会接纳CSA的Matter认证体系,并计划将其整合至各自的“Works with”项目中。那么,在本轮“利好”背景下,智能家居的设备制造商们该如何捉住机会,“掘金”万亿市场呢?重认证快通道计划,为家居设备
    华普微HOPERF 2025-01-16 10:22 157浏览
  • 日前,商务部等部门办公厅印发《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实施方案》明确,个人消费者购买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单件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可享受购新补贴。每人每类可补贴1件,每件补贴比例为减去生产、流通环节及移动运营商所有优惠后最终销售价格的15%,每件最高不超过500元。目前,京东已经做好了承接手机、平板等数码产品国补优惠的落地准备工作,未来随着各省市关于手机、平板等品类的国补开启,京东将第一时间率先上线,满足消费者的换新升级需求。为保障国补的真实有效发放,基于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1-17 10:44 101浏览
  • 百佳泰特为您整理2025年1月各大Logo的最新规格信息,本月有更新信息的logo有HDMI、Wi-Fi、Bluetooth、DisplayHDR、ClearMR、Intel EVO。HDMI®▶ 2025年1月6日,HDMI Forum, Inc. 宣布即将发布HDMI规范2.2版本。新规范将支持更高的分辨率和刷新率,并提供更多高质量选项。更快的96Gbps 带宽可满足数据密集型沉浸式和虚拟应用对传输的要求,如 AR/VR/MR、空间现实和光场显示,以及各种商业应用,如大型数字标牌、医疗成像和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1-16 15:41 142浏览
我要评论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