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星标公众号,不错过精彩内容
编排 | strongerHuang
微信公众号 | 嵌入式专栏
中国自主建设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已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区域,这是中国首次“实地”接触火星,在火星这片宽阔的土地上留下了中国人的足迹,也成为了世界上着陆火星地表的国家之一。对中国航天事业而言,无疑是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有不少人表示中国航天实力后来居上,追平或者反超美国,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呢?中美之间航天实力差距还有多大?
人类最早探索火星是在1960年,由苏联拉开序幕,发射的探测器为Korabl4。实际上,当时的背景是美国与苏联之间存在竞争关系,即处于冷战时期,双方进行军事竞赛,火星探索计划也是其中一个隐藏项目。不过,遗憾的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火星探索计划失败了。同年,苏联又发射Korabl5,但连地球轨道都未能进入。在之后的两年里,苏联又尝试了发射三次,但全部都以失败告终。于是,美国开始了火星计划。虽说美国发射“水手二号”的时候,因保护罩未能脱落导致探测器解体,但是“水手三号”却成功传回了有关火星场景的21张图片。似乎幸运女神都站在了美国这边,在接下来的发射中,“水手六号”、“水手七号”、“水手九号”都发射成功,分别传回了75、126、7329张珍贵的火星图片。大约在1973年,人类开始尝试将探测器着陆于火星,最先尝试的依旧是苏联,苏联研制出“火星六号登陆器/登陆器”,但因为数据出现错误,导致着陆器失灵,最后坠毁了。人类历史上最早成功登陆火星的探测器轨道器/登陆器,是美国于1972发射的“海盗一号”。之后几年也有很多探测器登陆火星,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由美国发射的,如“勇气号”、“机遇号”、“好奇号”、“MAVEN号”,这些数据都说明了美国对火星的研究是最多的,也是最深刻的,所以更有经验,也更先进。相比中国来说,美国早已经走在了前面。中国自主研制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在激动人心的9分钟里,可谓是心跳加速,唯恐有一点失误。从着陆的方式看,中美之间依旧存在不小的差距。 中国的登陆方式还是比较传统,首先是依靠火星大气层进行自然减速,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方向和位置,避免高温导致数据出现误差,同时将速度减小到原来的90%。紧接着,“天问一号”打开降落伞,缓慢减速,在速度接近100米/秒时,便可以采取反推动装置,逐渐减缓速度,然后依靠缓冲装置慢慢的、安全降落在火星地表上。而对于美国来说,他们掌握的降落方式就多种多样的,如气囊弹跳、反推发动机减速、天空起重机等。当然,每一个阶段采取的方式都不相同,早期研制的探测器重量小,个头小,所以可以采取气囊弹跳的方式降落。随着任务越来越复杂,探测器携带的设备越来越多时,美国便采取新的方式降落,如反推发动机减速降落。因此,只要探测器的重量、个头发生巨大改变,就需要探索出新的降落技术。中国此次采用反推动发动机减速方式,原因是祝融号的重量小,为240公斤,采用我们尝试过的传统技术更加保险和安全,毕竟这是中国首次登陆火星,必须圆满完成任务。美国探索火星已经有60年了,所以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有经验,虽说曾经苏联的起步时间和美国一样,但因为技术缺陷,发射成功率微乎其微,所以掌握的技术和对火星的了解程度远远不如美国,更别说中国了,不但起步晚,而且对于火星的基本数据还是很缺乏的,根本无法和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数据的美国相比。“天问一号”也正是因为缺少第一手核心数据才耽搁了三个月。要知道,“天问一号”发射要比“毅力号”早,而且本来计划也是要比“毅力号”先着陆,但因为数据缺乏,为确保万无一失,才耐心地收集数据。而“毅力号”因为由NASA发射的“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以及多个火星探测器,它们能够提供最新的火星数据,保持实时通信,让“毅力号”无后顾之忧。所以经验和技术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中美之间的差距之一。此外,中国探测任务与美国探测任务也不一样,从难易程度上看,美国的任务更难。如“毅力号”携带的直升机成功在除地球以外的大气中飞行,是非常有意义和研究价值的;同时通过高温电解的方式生成了CO和O2,探索人类居住的可能性。实际上,“毅力号”最重要的任务是探索火星是否适合人类居住,同时收集相关数据,为火星采样以及载人登火星做好数据支撑。
而中国是初来乍到,所以认为还是比较简单、常规的,如分析火星岩石、土壤、大气、地质结构等,都是一些探索星球的必须过程,也是第一步。总体而言,除了上述的四个方面之外,美国还在其他方面也领先着我们,这也就意味着中国在航天领域上和美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重要的是,差距在不断缩小,相信在将来某一天,定能实现弯道超车。免责声明:本文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删除。
------------ END ------------
后台回复『科普知识』『通信』阅读更多相关文章。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回复“加群”按规则加入技术交流群,回复“1024”查看更多内容。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分享,欢迎点分享、收藏、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