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与战略纵深

传感器技术 2021-05-24 07:00

 

两个多月前,我在北京采访温铁军教授,曾问他一个我一直想不通的问题:为什么工业革命出现在英国?而不是其他国家? 

温教授的意思是,英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地,采集的资源(比如矿产)实在太多了,得想办法用机器消化这些资源,是逼出了工业革命。 

当天晚上,我在北京还见到了金灿荣教授,吃饭时也请教他同样的问题,金教授说,是英国本土人口太少,应付不了那么多资源,就得想办法找机器替代人工。 

两位前辈说的刚好是同一个意思:从殖民地抢了太多东西,多到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可家里就这么点人,消化不了,就琢磨着用其它方法提高效率。 

我回来后又查阅了大量资料,另外找到了一条论证,也是跟殖民地有关,当时英国统治了广阔的殖民地,就意味着英国可以自由自在地向殖民地倾销商品,还没有道德约束,反正印度人又不会反抗,可以往死里坑他们,从18世纪中期开始,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供应不足,为了提高产量,大家开始想办法改进生产技术。 

1733年英国人凯伊发明了织布的飞梭,织布效率得到了较大提升,但是纺纱机的效率跟不上,殖民地对棉纺品要求越来越多,求购价格越来越高,迫切急需改良纺纱机。 

1764年,英国兰开郡纺织工人哈格里夫斯,晚上下班回家时,不小心踢翻了堂客的纺纱机,他正要把纺纱机扶起来时,却发现被踢倒的纺纱机还在转,只是原先横着的纱锭变成了直立。 

哈格里夫斯木工出身,平时就爱琢磨事,他就想如果纺锤竖立时还可以转动,那并排使用几个竖立的纺锤,不就可以同时纺很多根纱了? 

经过一年的试验改进,哈格里夫斯搞定了竖直纺锤的新式纺织机,工作效率提高了8倍,他用女儿的名字命名为“珍妮纺织机”。 

珍妮纺织机经过不断地改良,纺锤增加到了18个、30个、甚至到了100个,效率越来越快。 

改进后的珍妮纺织机 

1769年,英国人又发明了卷轴纺纱机,采用水力为动力,可以不用人费力了,纺出来的纱结实而有韧力,再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而当时的中国,采用的是手摇纺车,10小时才能纺出4两纱,最熟练的织工一天也只能做出10码左右,宽仅1尺的布匹,生产效率比别人慢,产品质量还比别人低,价格和质量都玩不过人家,注定要成为倾销对象了。 

工业革命的另一个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1688年法国人帕潘弄出了非常简易的蒸汽机,但没什么实用价值, 1705年苏格兰铁匠纽克曼搞出了第一台真正的蒸汽机,主要用来给矿井抽水和灌溉,但是缺点很多,又笨重又耗煤,后来多方面使用的蒸汽机是瓦特改良出来的,注意瓦特是改良,瓦特不是发明。 

大家看蒸汽机的由来,就是冲着替采矿业服务去的,殖民地有那么多矿,才倒逼技术发展。 

总结下来就是,是殖民地的市场需求,催生了劳动效率的提高,让英国人发明了珍妮纺织机,也是为了在殖民地快速挖矿,为了快速处理源源不断地进入英国的原材料,才催生了英国从蒸汽找动力,使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为什么工业革命发生在英国? 

是巨量的殖民地的原材料资源,和殖民地的庞大市场,刚好触碰到了文明的阈值数据,冲破这个阀值,就诞生了工业革命。 

正在玩《人类文明》模拟游戏的上帝,看到人类文明的数值刚好满槽,就轻轻摁了下鼠标,人类就此进入了新纪元。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诞生在当时富饶的中国,和第一个全球殖民国家西班牙? 

这问题如果搁1980-2010这三十年,中国部分知识分子,就会洋洋洒洒给你写一篇中国文明劣根论,总之就是中国文明愚昧无知,西欧文明开明聪慧造成的,《河殇》晓不晓得?你得给我跪下听,你不跪?你不跪我就摁着你跪。 

这些人不懂得从工业链思考问题,被别人的生产力吓怕了,就教你一个理:中国必须被欧美先进文明先殖民两百年,才能进入现代社会。 

他们自己先成了洋人的奴才,也希望你成为洋人的奴才。 

现在我们就要打碎这种愚昧的认知,中国人同样是会动脑筋,擅于思考的,以纺纱机举例,世界上最早的水力大纺机,其实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人在元代时,早英国人400年左右,就发明了水力大纺机,这种水纺机已经具备了马克思所说的“发达的机器”所必备的三个部分:发动机(水轮)、传动机构和工具机。 

王祯在《农书》里记载了这种“水转大纺车”,有32个纺锤,每车日产量10斤,比珍妮纺织机刚开始的8个纱锭先进多了。 

 

这种机器曾经在中原地区推广过,《农书》原文说“中原麻苎之乡,凡临流处所多置之”。 

按《中英水力纺纱机形制的比较研究》所说,英国人最后发明的水力纺纱机,是在对中国的水纺机进行吸收改制后弄出来的,徐光启的《农政全书》有记载《农书》里的水转大纺车,1735年出版的杜赫德的《中华帝国通志》又转载了这项历史,18世纪中叶前,传教士(其实他们通常也是商业间谍)将水转大纺车介绍到了西欧,英国人改良的水力纺纱机,从中获取了大量创作灵感,在原基础上增加了罗拉式棉条握挟等装置,可以对棉纤维进行牵伸。 

就是我们元代发明的水转大纺车,只能纺麻,后面英国人改进后,才可以纺纱。 

至于中国的水转大纺车为什么从明代就消失了,一直是一笔历史悬案,现在最有说服力的观点,是武汉的李斌博士提出来的,他推测是因为中国的水利条件,一切以灌溉优先,对水力器械的应用限制太多,才造成了水转大纺车在中国的消失。(具体原因可参考论文《中国古代水转大纺车无法引爆工业革命的原因分析》) 

工业革命的爆发本身就充满了意外性,西欧人穷疯了想绕过奥斯曼跟中国做生意,才有了大航海,有了大航海,才有了殖民地,有了天量的殖民地,才有了人类前所未有的资源和市场的出现,这才引爆了工业革命。 

在绝大部分国家,因为数据阀值没到点燃工业革命的条件,属于正常事件,我们不能因为英国人碰巧点燃了,就把英国人吹上了天,并且无条件贬低自己的文明。 

那第一个殖民大国西班牙,为什么没有发生工业革命呢? 

主要是因为西班牙和英法向殖民地掠夺的资源不一样。 

我去年写的《魏忠贤与全球化》里,详细记录了西班牙人跟大明做生意的数据,西班牙人不要北美要南美,是因为南美有大量的金银矿,西班牙人挖出这些金银直接找中国买奢侈品,爽得不要不要的,那些没金没银的地,比如北美,就让给后来者英法给占了,英法没金银,靠生产工业品卖给西班牙这种暴富户赚他们的钱,慢慢积累,苦哈哈地搞出了机器,搞出了整个工业系统,引爆了工业革命。 

若不是生活所迫,谁愿意把自己弄得一身才华。 

 

英国人完成工业革命的奠基后,以碾压性优势,向全球输出他们的产品,大家一看这是个好东西,世界各个国家都来英国偷学他们的工业成果。 

我在《美国国运史》里有讲过,美国人洛维尔1810年在英国养病时,常去参观格拉斯哥和曼彻斯特的纺织厂,凭着超凡的记忆力,牢牢记下机器的每一个细节,回家后画出机器设计图,花了两年时间将机器图纸背在脑海里,回美国后硬生生将卷轴纺织机复制了出来。 

当然这也有特殊的历史原因,那年代的机器还没这么先进,所以靠死记硬背能啃得下来,现在你站在光刻机面前看一百年也别想看出个名堂来。 

其实不只美国在偷英国的技术,是法国、德国、俄国大家都在想办法偷英国的技术,各个国家要么出高价请英国技术人员偷渡过去打工,要么想办法搞到英国机器的图纸。 

在生存竞争面前,道德显得毫无价值。 

英国人为了扩大纺织行业,就建了工厂,专门生产纺织机,这种工厂累积了技术,后来就开始琢磨要不再生产其他机器吧,由此完成了重工业的开端,工业国就慢慢衍生到能生产机床、汽车、飞机等等其他产业。 

渐渐形成了今天世界一个完整的工业产业链。 

所以纺织行业是如此重要,既能解决就业,还能向其他产业延伸,世界上哪个落后的工业国,起家时都是先发展纺织业,英国、美国、日本、韩国全部是这样过来的。 

 

虽然工业革命起源于英国,但并没打算一直在英国定居。 

世界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就像早期中国靠着丝绸、茶叶、瓷器独霸天下,慢慢这三样技术都被欧洲人偷学去了,我们也不能守着老本吃一辈子。 

英国的看家本领,德国美国也学去了,并且不断吸收精进,在第二次以电力为主导的工业革命发生时,美德两国赶了上来,德国人发明了发电机,美国人搞定了电话、电灯、电车。 

前面我们提到,英国人最早发明珍妮纺织机的是个木工,发明蒸汽机的是个铁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许多发明,其实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还没有真正结合,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两者已经紧紧抱在一起,大家从科学规律中找到线索,再将它使用到生产当中,取得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更牛叉更劲爆的工业成果。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益的德国想要制霸天下,就动了心思想要抢英国的殖民地,英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就要下死手揍德国,美国站得远,假装没看见,说你们随意,反正不关我事。 

欧洲就这么一通乱打,连打两次,美国在一旁一边喊:不要打了,不要打了,一边给两边势力卖武器卖资源狠捞了一笔。 

结果整个欧洲被打得稀烂,人才和资金为了避险都跑美国去了,这时世界进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次革命不只靠一项了,而是分散到了原子能、计算机、空间技术、生物工程各领域,这次领跑的集团以美国为主、苏联为辅,两边在原子弹、航空航天、核动力武器、计算机各行业展开全面竞争。 

美国比苏联工业化要早起步,苏联的工业还是美国扶持起来的,二战中大量资源往美国跑,美国手里的牌比苏联好太多了,二战中苏联跟英国很多武器都是美国生产出来送过去的,苏联二战后能坚持到1991年很不容易了,当然,主要还是内部作死的,这里就不细讲了,具体内容大家可以去看我写的《苏联帝国衰亡史》。 

从二战到二战结束二十年里,美国的生产力,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巅峰时期,其工业分布之广、工业控制之深,可以说到现在,还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就是2021年的中国也还比不上,那时的美国,从轮胎到航母,几乎无所不能。 

随便举个例子,1945年时,美国的军工厂全面开动,每年可以生产4.2万架飞机,生产2.2万辆坦克装甲车,二战四年,美国制造了147艘航母。(不过建造难度跟今天的航母不是一回事) 

二战后的美国,既然已经将工业生产能力牢牢握在了自己手心,怎么就混成今天这样天天喊制造业回流了呢? 

 

这个问题其实特别好回答,就是美国人越来越富,觉得赚生产制造那点鸡零狗碎的钱不值,还不如启动美元系统,让美联储通过加息减息规律赚钱,有金融系统可以收割全球,为什么要流血流汗赚那点小钱? 

至于原先那些工厂里的工人,花钱把他们养起来就是,不就是钱吗?老子有的是。 

这就造成了三种现象。 

一是美国到处都是死胖子,成人肥胖率高达40%,还是那种你在中国几乎见不着的肥得出油的胖,因为美国政府和美国商人压根就是把他们当猪在养,才不管他们的健康,只要他们按时纳税就行。 

二是美国给平民搞的那个公立快乐教育,就是让这些平民继续做快乐猪,最好加减乘除都不会,天天奶头乐,能让精英阶层好好控制就行。 

三是原先大批白人工人阶级失业了,这些人就变成了“故土的陌生人”、“乡下人的悲歌”,我要再重复一遍我说过无数次的那句话:没有工作就没有尊严。这些失业白人失去了尊严,就去酗酒、吸毒、滥交,美国毒品现象愈演愈烈,养活了一大票墨西哥毒贩。 

那美国这样搞,去工业化抓金融收割,是不是变成了一个加强版的西班牙?金矿银矿挖不尽的那种? 

并不完全一致,美国还是留了一手,保留了最最顶尖的制造业,今天依然可以发射卫星、造F35、生产疫苗、研发苹果手机等等,美国制造业整体规模还是日本的两倍,德国的近三倍,只是没有以前那么完整了。 

既然说到了美国制造业的流出,下面就要说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了,就是全球制造业的流动规律。 

 

这个世界上,除了香港、澳门、新加坡、马尔代夫、沙特这种特殊的区域,其他地方,都指望着工业化过日子。 

可以说工业化流向哪里,哪里就会变得富裕。 

美国全面启动去工业化,是在1965年。 

由于人工越来越贵,自己生产的东西成本越来越高,美国如果再制造中低端产品完全划不来,没必要吃尽工业产业链,还不如迁到国外,自己专心吃金融的福利,也顺便配合下自己的战略需要。 

于是全球产业链,开始在一个国家一个国家开始传递。 

大致的流向,是日韩墨à亚洲四小龙(四小虎)à中国大陆这三步曲。 

为什么说这些产业链的转移是由美国主导的呢?因为两次转移,都跟美国参与的战争有关。 

像日本二战后的发展,本来美国想将它定位成农业国,没想到朝鲜战争爆发,为了战略物资输送方便,美国就把中低端制造和部分军需品放在日本生产,日本借此机会重新爬了起来。 

日本能爬起来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人才还在,日本打二战时,尽量不让大学生上前线,只让军校毕业的人带队去打仗,就是到了二战末期日本跟美国玩自杀式袭击时,也只允许文科大学生上前线自杀冲锋,理科生不让。(文科生落泪) 

另一次就是越战,同样为了方便获取战略物资,美国将工业转移到越南周边的亚洲四小龙和亚洲四小虎,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八个国家和地区都受益于此,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起飞。 

越战1975年结束,上面这八个国家或地区,差不多在1980年代吃完美国的红利,有的靠自强完成升级,比如韩国,有的断了奶就沦落,比如菲律宾。 

在这次分配产业链转移过程中,美国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要尽量避免有哪些国家依靠工业链强大到可以挑战他,二是严防承接工业链的国家走向军事强大。 

所以美国其实留了一手,在第一波分配工业链时,尽可能不让一个国家拿到完整的产业链,如果谁的产业链强大到想篡位,美国就收拾谁。 

日本后来猥琐发育成功,不知死活想在经济上冲击美国,居然写什么《日本可以说不》,被美国拖下鞋对准脸一顿猛抽,直接将日本经济打得趴地上吐血,经济停滞三十年,然后美国又把日本的DRAM业务转手交给了韩国。 

许多文章说韩国能接手日本半导体是因为韩国玩阴谋诡计,其实韩国没这么大能量,一切看美国的脸色,是美国抽完日本,从日本身上扒下来的衣裳,交给韩国穿了,才有了今时今日韩国半导体的地位。 

美国一般的操作,是养肥这些依赖中低端产业链的发展中国家后,通过美联储加息周期,再将这些国家财富一波割回来。 

1998年就割得特别成功,爽得飞起,直接将泰国打垮,将韩国大企业、大银行一把梭哈,韩国那年死得真惨啊,三星电子到现在都在替美国金融资本打工,其普通股55%在华尔街金融财团手里,优先股89%在在美国为主的外国人手里。 

在连续推进、收割了两波产业链转移后,美国突然一脚踢到了石头上。 

这块石头,当然就是中国。

 

美国应该十分后悔,不该将产业链转移到一个拥有完整主权的国家。 

以前那些承接产业链的地区,没有一个有完整主权,美国想弄死他们分分钟的事情。 

怎么就脑子进水了,非要将产业链转移到中国? 

当初让中国加入WTO,让中国承接产业链,美国主要是为了解决滞涨问题,也为了稀释日本欧盟的产业结构,尤其是推出欧元的欧盟,是美国当时的最大的劲敌。 

当然了,在台面上,面对公共媒体的时候,美国是不会这么说的,美国人会说我们就想给中国一口饭吃,顺便希望看到他们发生体制改变。 

中国人韬光养晦,十分低调地给美国人做世界工厂,赚点辛苦钱又去买美国的高科技产品,美元绑定了世界工厂,又绑定了中东石油,在那段时间,成功阻止了欧元来犯,守住了全球货币的地位,不断吸引全球精英继续在美国搞高科技。 

但是中国既不是韩国,也不是日本,等美国打完反恐战争,回头发现中国壮大想收割时,已经割不动了。 

中国是拥有完整主权的国家,既有军事主权,也有金融主权,我们迅速升级了军队,也搞好了金融管制,美国那边急了,割不动新生发展中国家,国内马上就出事,失业白人果然捧出一个川宝,所以川宝一上来就说要搞制造业回流,要美国“重回伟大”,可惜搞了四年毛线成绩都没看到,说要建厂的富士康到现在都没影,天可怜见一波新冠又让川宝倒了下去,拜登上来也说要搞制造业回流,但我观察他这几个月的动静,他应该是十分清醒的,只是喊喊,没往心里去,大基建和增税才是他最想上马的项目,但我估计也撸不动。(太复杂另外开篇写这个吧) 

 

在这篇文章结束前,说两个事。 

一是1960年代,我们跟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不对付,美苏都威胁要朝我们扔核弹,当时陈毅外长就说,一定要搞出中国的原子弹来,“当了裤子也要造原子弹”。 

金庸在香港听到这句话,就在《明报》写社论批评大陆政府,说这句话让他不胜愤慨,一个政府把军事力量放在第一位,将人民生活放在第二位,那绝不是好政府......一个人民没有裤子穿的国家,即使勉强制造了一两枚原子弹也是决计不会强盛的。 

二是我在《日本国运史:下》和《巴以冲突是怎么回事》这两篇文章,都提到了一个词,叫“战略纵深”。 

日本为什么无法成为经济与军事双重强国?是因为他们国土小、人口少,没有战略纵深。以色列为什么这么害怕伊朗拥有核武器?是因为他们国土更小、人口更少,更没有战略纵深。 

日本侵略中国时,为什么他们只能侵略到中国地形的第三阶梯就攻不下去了?是因为我们有战略纵深。 

为什么我们“当了裤子也要造原子弹”,这是为了保住一个国家的主权,保住了主权,就是保住了在国际上的战略纵深。 

战略纵深,具体就是指有辽阔的国土、勤劳的人民、富饶的资源、灿烂的文明,这些东西是一个大国的根基,世界上从古至今,这么多伟大的文明都潮起潮落,只有中华一直屹立在东方。 

希腊强盛时,我们在;罗马兴盛时,我们在;波斯巅峰时,我们在;美国到达顶峰时,我们还在。 

我们可以衰落一时,但我们一定会迅速复兴,这是坚韧不拔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战略纵深。 

当英国人阿克莱特,从水转大纺车的资料里学习吸收,弄出他们的水力纺纱机,开启英国的工业革命时,历史向中国走来,历史对我们说: 

你们就要落后于世界了。 

但历史还说: 

没关系,你们还会向以前那样,很快就会回来的。 

因为你们是中华民族,因为你们是百折不挠的中国人。 

以前有些歌词,我听不明白,但越了解当代工业史,越了解全球经济史,我越是听得心潮起伏,凝咽于心。 

那句歌词很简单,你我都会唱: 

歌唱我们伟大的祖国,从此走向繁荣富强。

 

卢克文工作室

免责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按国家标准支付稿酬或立即删除内容!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为您发布产品,请点击“阅读原文”

 
传感器技术 制造业的未来是智能化,智能化的基础就是传感器; 互联网的方向是物联网,物联网的基石也是传感器; 关注传感器技术,获得技术资讯、产品应用、市场机会,掌握最黑科技,为中国工业导航。
评论
  • 不让汽车专美于前,近年来哈雷(Harley-Davidson)和本田(Honda)等大型重型机车大厂的旗下车款皆已陆续配备车载娱乐系统与语音助理,在路上也有越来越多的普通机车车主开始使用安全帽麦克风,在骑车时透过蓝牙连线执行语音搜寻地点导航、音乐播放控制或免持拨打接听电话等各种「机车语音助理」功能。客户背景与面临的挑战以本次分享的客户个案为例,该客户是一个跨国车用语音软件供货商,过往是与车厂合作开发前装车机为主,且有着多年的「汽车语音助理」产品经验。由于客户这次是首度跨足「机车语音助理」产品,因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1-24 17:00 113浏览
  •  万万没想到!科幻电影中的人形机器人,正在一步步走进我们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来了。1月17日,乐聚将第100台全尺寸人形机器人交付北汽越野车,再次吹响了人形机器人疯狂进厂打工的号角。无独有尔,银河通用机器人作为一家成立不到两年时间的创业公司,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推出革命性的第一代产品Galbot G1,这是一款轮式、双臂、身体可折叠的人形机器人,得到了美团战投、经纬创投、IDG资本等众多投资方的认可。作为一家成立仅仅只有两年多时间的企业,智元机器人也把机器人从梦想带进了现实。2024年8月1
    刘旷 2025-01-21 11:15 860浏览
  • 故障现象 一辆2007款日产天籁车,搭载VQ23发动机(气缸编号如图1所示,点火顺序为1-2-3-4-5-6),累计行驶里程约为21万km。车主反映,该车起步加速时偶尔抖动,且行驶中加速无力。 图1 VQ23发动机的气缸编号 故障诊断接车后试车,发动机怠速运转平稳,但只要换挡起步,稍微踩下一点加速踏板,就能感觉到车身明显抖动。用故障检测仪检测,发动机控制模块(ECM)无故障代码存储,且无失火数据流。用虹科Pico汽车示波器测量气缸1点火信号(COP点火信号)和曲轴位置传感器信
    虹科Pico汽车示波器 2025-01-23 10:46 204浏览
  • 嘿,咱来聊聊RISC-V MCU技术哈。 这RISC-V MCU技术呢,简单来说就是基于一个叫RISC-V的指令集架构做出的微控制器技术。RISC-V这个啊,2010年的时候,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团队弄出来的,目的就是想搞个新的、开放的指令集架构,能跟上现代计算的需要。到了2015年,专门成立了个RISC-V基金会,让这个架构更标准,也更好地推广开了。这几年啊,这个RISC-V的生态系统发展得可快了,好多公司和机构都加入了RISC-V International,还推出了不少RISC-V
    丙丁先生 2025-01-21 12:10 1078浏览
  • 随着AI大模型训练和推理对计算能力的需求呈指数级增长,AI数据中心的网络带宽需求大幅提升,推动了高速光模块的发展。光模块作为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系统中的关键器件,主要用于提供高速和大容量的数据传输服务。 光模块提升带宽的方法有两种:1)提高每个通道的比特速率,如直接提升波特率,或者保持波特率不变,使用复杂的调制解调方式(如PAM4);2)增加通道数,如提升并行光纤数量,或采用波分复用(CWDM、LWDM)。按照传输模式,光模块可分为并行和波分两种类型,其中并行方案主要应用在中短距传输场景中成本
    hycsystembella 2025-01-25 17:24 174浏览
  • 2024年是很平淡的一年,能保住饭碗就是万幸了,公司业绩不好,跳槽又不敢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老板对我们这些员工还是很好的,碍于人情也不能在公司困难时去雪上加霜。在工作其间遇到的大问题没有,小问题还是有不少,这里就举一两个来说一下。第一个就是,先看下下面的这个封装,你能猜出它的引脚间距是多少吗?这种排线座比较常规的是0.6mm间距(即排线是0.3mm间距)的,而这个规格也是我们用得最多的,所以我们按惯性思维来看的话,就会认为这个座子就是0.6mm间距的,这样往往就不会去细看规格书了,所以这次的运气
    wuliangu 2025-01-21 00:15 523浏览
  • 前篇文章中『服务器散热效能不佳有解吗?』提到气冷式的服务器其散热效能对于系统稳定度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同时也说明了百佳泰对于散热效能能提供的协助与服务。本篇将为您延伸说明我们如何进行评估,同时也会举例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改善后的数据。AI服务器的散热架构三大重点:GPU导风罩:尝试不同的GPU导风罩架构,用以集中服务器进风量,加强对GPU的降温效果。GPU托盘:改动GPU托盘架构,验证出风面积大小对GPU散热的影想程度。CPU导风罩:尝试封闭CPU导风罩间隙,集中风流,验证CPU降温效果。
    百佳泰测试实验室 2025-01-24 16:58 81浏览
  • 书接上回:【2022年终总结】阳光总在风雨后,启航2023-面包板社区  https://mbb.eet-china.com/blog/468701-438244.html 总结2019,松山湖有个欧洲小镇-面包板社区  https://mbb.eet-china.com/blog/468701-413397.html        2025年该是总结下2024年的喜怒哀乐,有个好的开始,才能更好的面对2025年即将
    liweicheng 2025-01-24 23:18 183浏览
  •     IPC-2581是基于ODB++标准、结合PCB行业特点而指定的PCB加工文件规范。    IPC-2581旨在替代CAM350格式,成为PCB加工行业的新的工业规范。    有一些免费软件,可以查看(不可修改)IPC-2581数据文件。这些软件典型用途是工艺校核。    1. Vu2581        出品:Downstream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1-22 11:12 255浏览
  • 飞凌嵌入式基于瑞芯微RK3562系列处理器打造的FET3562J-C全国产核心板,是一款专为工业自动化及消费类电子设备设计的产品,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和灵活性,自上市以来得到了各行业客户的广泛关注。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启动并测试RK3562J处理器的MCU,通过实际操作步骤,帮助各位工程师朋友更好地了解这款芯片。1、RK3562J处理器概述RK3562J处理器采用了4*Cortex-A53@1.8GHz+Cortex-M0@200MHz架构。其中,4个Cortex-A53核心作为主要核心,负责处理复杂
    飞凌嵌入式 2025-01-24 11:21 190浏览
  • 高速先生成员--黄刚这不马上就要过年了嘛,高速先生就不打算给大家上难度了,整一篇简单但很实用的文章给大伙瞧瞧好了。相信这个标题一出来,尤其对于PCB设计工程师来说,心就立马凉了半截。他们辛辛苦苦进行PCB的过孔设计,高速先生居然说设计多大的过孔他们不关心!另外估计这时候就跳出很多“挑刺”的粉丝了哈,因为翻看很多以往的文章,高速先生都表达了过孔孔径对高速性能的影响是很大的哦!咋滴,今天居然说孔径不关心了?别,别急哈,听高速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娓娓道来。首先还是要对各位设计工程师的设计表示肯定,毕竟像我
    一博科技 2025-01-21 16:17 199浏览
  • 项目展示①正面、反面②左侧、右侧项目源码:https://mbb.eet-china.com/download/316656.html前言为什么想到要做这个小玩意呢,作为一个死宅,懒得看手机,但又想要抬头就能看见时间和天气信息,于是就做个这么个小东西,放在示波器上面正好(示波器外壳有个小槽,刚好可以卡住)功能主要有,获取国家气象局的天气信息,还有实时的温湿度,主控采用ESP32,所以后续还可以开放更多奇奇怪怪的功能,比如油价信息、股票信息之类的,反正能联网可操作性就大多了原理图、PCB、面板设计
    小恶魔owo 2025-01-25 22:09 256浏览
  • 临近春节,各方社交及应酬也变得多起来了,甚至一月份就排满了各式约见。有的是关系好的专业朋友的周末“恳谈会”,基本是关于2025年经济预判的话题,以及如何稳定工作等话题;但更多的预约是来自几个客户老板及副总裁们的见面,他们为今年的经济预判与企业发展焦虑而来。在聊天过程中,我发现今年的聊天有个很有意思的“点”,挺多人尤其关心我到底是怎么成长成现在的多领域风格的,还能掌握一些经济趋势的分析能力,到底学过哪些专业、在企业管过哪些具体事情?单单就这个一个月内,我就重复了数次“为什么”,再辅以我上次写的:《
    牛言喵语 2025-01-22 17:10 338浏览
我要评论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