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之路:TCL电子向智能科技公司的关键一跃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1-04-26 00:00

 

      从本土化到全球化、从家电到Mini LED,是TCL持续二十年的进化之路。

 

2004年6月,北京市天气闷热,超过30度的高温让人极其不适。

 

前通用电气总裁杰克·韦尔奇(Jack Welch)吹着空调,透过车窗打量着眼前金碧辉煌的中国大饭店,门口人头攒动,鼎沸的笑声传出好远。在之后的“中国企业领袖高峰论坛”演讲会上,他刚走进多功能厅,就响起了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台下不少正装打扮的企业家一脸激动,他们都渴望见到这位“全球最伟大的CEO”。这种情绪源于千禧年后,中国企业家集体对韦尔奇的个人崇拜。


海尔董事长张瑞敏“有个愿望想当面请教”,联想董事长柳传志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是他的粉丝。

 

 

在现场,TCL董事长李东生上台与韦尔奇进行了“过招”。当时TCL正在并购法国汤普逊彩电公司,而汤普逊的部分彩电业务,是韦尔奇出售的。


李东生虚心地向韦尔奇请教“怎么看这场跨国大并购。”然后他得到了一个充满智慧的答案:战略只是开始,最重要的还是结果。

 

这位世界第一CEO似乎预测到了,接下来那场最重要的全球化之战中,TCL走的国际化道路将会成为中国企业的典范——路线是光明的,过程是曲折的,结果是惊人的。

 

01 老成谋国

 

1999年初,TCL迈出国际化的第一步,攻略越南市场。虽然在当地发展过程崎岖,面对国外品牌竞争下,一度面对巨额亏损,但最后仍然坚持下来,当地业务也开始录得盈利。TCL在越南市场的成功有两点经验很宝贵:

 

1、选择合适的发展路径。在主流市场被日韩企业占据时,TCL从下沉市场(农村)逐步做出规模后,才开始向城市渗透,也就是知名战术“农村包围城市”。


这种从低端到主流扩展实际上是锻炼队伍的两个能力:一是渠道,二是服务。日后TCL全面出海能成功,就是因为把这两个能力用到极致。时至今日,这两项依然是TCL在海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2、中国企业管理上的韧劲。“扎硬营、打死仗”是当时TCL越南的口号。在交通落后的越南,TCL车载人推,把彩电送下乡,一个月只卖100台彩电也没有放弃。


之后,TCL发现越南多山多林、雷电环绕,开发了防雷有超强接收功能的本土化产品,再以“三年免费保修,终生维护的策略”打开市场。

 

越南,就像是TCL国际化的试验田。

 

2005年,TCL虽然营收破了500亿元,但因为收购了法国汤姆逊公司,所以录得成立20年来的首次亏损3.2亿元。

 

TCL花了整整5年时间,去做修炼内功的事。对法国汤姆逊公司进行业务团队的重组、业务架构的整合、将不盈利的工厂进行关闭以及对其原有生产线进行改造转型,到2009年前后这些工作才接近尾声。


李东生为此运用了扭亏、健康、成长、减负、研发的五大手段。这些经验都成为TCL日后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的必要元素。

 

从越南经验到欧洲手段,TCL离国际化成功还是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核心部件资源。

 

TCL在全球市场是和三星、LG和索尼等巨头竞争,但却在重要资源方面——面板上依赖对方。这相当于被捏住了命根子和别人比赛,是没有底气的。


在全球电视市场份额角逐中,TCL逐步逼近巨头,但要真正挑战巨头,核心部件资源支持必不可少。

 

如何突破这一点?答案是明显的。

 

2009年,TCL才缓了口气,李东生便做了个大胆的决策。他要进入液晶面板这个公认最烧钱、设备折旧超快的领域。

 

2013年,为了融入美国主流文化,李东生做了一个深思熟虑的决定,就是冠名好莱坞中国剧院。


TCL通过与《复仇者联盟》、《钢铁侠3》、《X战警》、《谍中谍5》、《正义联盟》等商业大片的持续合作,融入到美国本土文化中。

 

这种先发优势,让TCL避开了国内黑电行业的内卷。

 

众所周知,国内电视行业已是一片红海市场,价格竞争剧烈。

 

2016 年以后,中国彩电市场进入存量博弈时代,零售市场规模增长乏力。2019年,中国彩电零售量为 4772 万台,同比-2.0%;零售额 1340亿元,同比-11.2%。


同时,产品需求有所下降。2018 年,中国彩电百户拥有量 119.3台,同比下降 2.4%,为 2013 年以来首次下降。

 

 

2014-2017年,TCL三年营收都在1000亿元徘徊,让李东生意识到了一个问题:面板和智能终端两个业务之间存在冲突。在接受《财新》采访的时候,李东生坦诚的说过其经营逻辑:

 

TCL集团主要有两个产业板块,一是半导体显示和材料,二是智能终端业务;两个业务的管理方式不同,导致互相迁就,影响双方的效率;前者重资产、高投入、高科技门槛,且规划和建设一个工厂就要3年,是长周期业务;后者则是一个快速变化的业务,技术创新往往是替代性的。两种业务的管理方式不一样,把两种业务放在一个管理系统中,效率不高。

 

而把两个主要业务拆分,对TCL来说,全球化的力量将更强劲,先发优势也更加明显。

 

 

目前来看,全球电视机主流品牌为三星、LG、TCL。分品牌来看,2013-2019 年,三星、LG、TCL的全球出货量 CAGR 为-0.04%、-0.06%、+5.75%。三星、LG 基本保持平稳,而TCL则保持增长势头。

 

02 TCL超越TCL

 

2018年,TCL旗下以电视业务为主的TCL多媒体正式更名为TCL电子,年底TCL对半导体业务和智能终端业务进行分拆。

 

重组完成后,TCL电子与TCL科技(SZ:000100,前称TCL集团)已经不存在直接控股关系。在剥离家电业务后,TCL科技高度聚焦半导体面板业务。


而TCL电子也在2020年出售代工业务并购入TCL通讯,成为TCL品牌智能终端业务征战海外的主要力量。

 

这次业务分拆,让力量更加聚焦、信息配置更合理、全球化更加顺畅,也是TCL的又一次重生。

 

电视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家电产品,带有智能属性,实用性和娱乐性再上一层,因此TCL也不再称自家产品为电视,而是改称为智屏,意味着位于家庭中心地位的电视已经不再是纯粹的显示大屏,角色和功能已发生变化。

 

2020年,在TCL电子的运营下,其海外智屏业务更上一层楼,智屏销售量及收入皆同比上升27%,毛利更增加34%,毛利率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都显示TCL电子出海业务能力持续增强,资源运用得更好。


2020年其整体TV销量稳居全球第三,与第二名的LG销量市场份额进一步缩窄至0.8个百分点。

 

如果在智能终端市场TCL电子超越LG,代表着TCL下一步将向全球销冠发起挑战。

 

公司最新公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TCL智屏全球销售量数据,整体同比增长33.2%至569万台,其中海外市场方面,TCL智屏首季销售量同比大升42.5%,各区域市场销售均保持强势增长。


北美市场销售量同比增幅达60.3%,其中美国市场销量同比大幅增长65.9%。欧洲市场首季销售量同比增幅为46.8%;其中,英国、西班牙和法国同比增幅,分别高达107.2%、58.6%和46.3%。


新兴市场销售量同比增长27.5%;其中快速增长区域包括日本、俄罗斯、智利、阿根廷及越南,首季同比增幅分别达356.1%、289.1%、224.2%、102.2%及44.6%。中国市场方面,2021年首季同比增长8.3%。

 

 

这种成绩的珍贵,需要放在大环境底下来看,如今逆全球化明显,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举步维艰。TCL电子做到如此成绩,相当于是带着枷锁和三星、LG、索尼这些老牌巨头打。


所以,在成绩背后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全球化能力,一个花了二十年进化出的能力。

 

此外, TCL电子也迎合世界发展潮流,提出「AI x IoT」战略处于全球前列,其手机销量在美国排在第四。

 

03 押宝Mini LED


CRT向LCD大跃进时,彩电迎来发展高潮。在LCD占据舞台的十余年来,下一代显示技术的探索总在进行时,却没有真正突破。

 

OLED的出现给市场带来希望,然而大尺寸的OLED却不尽人意,成本高企、耐用性差等,与大屏产品已经建立起的优质性价比产生了冲突,最终不被市场接受。



相反,LCD产业已非常成熟,同样一台65吋电视,LCD电视与OLED电视的价格差距甚远,前者甚至不到后者的一半。Mini LED背光可以充分调用LCD产业资源,在较低成本实现媲美OLED的显示效果,这也是LCD、LED企业愿意发力的方向。

 

如果说2020年是Mini LED元年,那TCL一定是元祖之一。自2018年IFA开始展出第一台TCL Mini LED智屏开始,TCL已经笃定在Mini LED的布局和发展。


图:TCL Mini LED产品发展

 

2019年和2020年先后在国内和海外市场量产和上架,率先让市场尝鲜。其中,公司在海外推出的中高端R8系列智屏,25,000颗MiniLED灯芯,2020年,TCL Mini LED智屏市占率达90%。


2021年,Mini LED背光继续普及,2025年Mini LED电视市场渗透率有望达到15%(数据来源:集邦咨询)。

 

04 走向转型


除了卖硬件,公司也积极发展软件业务,2020全年互联网业务收入达12.3亿港元,同比增长97%;收入贡献为2.4%、经营利润贡献约40%。


国内互联网业务主要由雷鸟科技负责运营,收入达9.1亿港元,同比增长118%;雷鸟的2020年ARPU达53.2港元。


海外又跟Google、Roku、Netflix等互联网巨头合作,获得持续收入,2020全年收入3.2亿港元,同比增长53.7%。在多线业务并进下,TCL电子在2020年营收超过了500亿港元,创下历史新高。

 

 

以一己之力,TCL电子搅动了全球电视机市场的竞争格局。

 

能有如此强势表现,有三层因素:


1、产能全球化布局:公司在海外多个国家,包括墨西哥、越南、波兰、巴西均设有工厂;


2、全面打通渠道:以北美市场为例,TCL电子目前已经打通当地市场的六大渠道,包括线上亚马逊,线下的沃尔玛,BestBuy,Target,好市多,山姆会员店。


3、与巨头合作打造互联网生态,TCL电子与谷歌和Roku深度合作,成为海外安卓电视头部势力;内容方面,与奈飞在全球范围合作,并推出自有内容聚合应用TCL Channel,目前已覆盖12个国家并计划在美国TCL电视上线。


在美国,Roku将众多流媒体聚合在一起,拥有超过5000个频道。根据Conviva数据,2020年流媒体平台中,Roku 市占率达41%,是最受欢迎的平台,市占率几乎等于第二、第三、第四的总和。TCL电子从2014年开始与Roku合作,目前占其所有智能电视终端数量的60%。


在全球市场,TCL电子也跟Google合作,方式与Roku相似。在多个国家,他也打出了与奈飞合作这样的王牌。 

 

05 “上将”雷鸟科技

 

除了在海外市场不断出击,在国内的战局里,TCL电子还有“上将”雷鸟科技。 

 

雷鸟科技主要负责OTT业务,是一个内容集成平台。OTT是指电视通过开放互联网获得各类资源,越过电信等传统运营商,采用开放的互联网来传输数据,具备将硬件进行流量变现的特点。 



根据年报显示,2020年雷鸟科技收入9.5亿港元,同比上升74.0%,其中会员业务收入同比提升91.1% ,广告收入同比提升10.3%,增值业务收入同比提升141.9%。

 

我们可以看到,雷鸟科技营收增长的主要贡献的是会员业务与增值业务,这足以看到雷鸟科技的成长性。并且OTT市场还是一片蓝海。


据奥维互娱数据预测2019-2023年中国OTT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43%,未来增长空间巨大,将是下一个千亿市场。 

 

 

目前来看,雷鸟科技从内容、系统、运营三个维度上都在发力。 

 

内容层面上,雷鸟与腾讯、字节跳动、快手、南方新媒体、新浪等多家企业合作,增强内容丰富度; 

 

系统层面上,雷鸟充分捕捉到智能大屏用户对使用简易性和交互性的需求,设计VUI+AI 交互系统,通过智能算法推送内容,极大提升了客户在终端系统上的使用体验和广告匹配程度; 

 

运营层面上,用户基数和用户粘性不断提升,存量会员数同比增25.6%,中国区月活用户数复合增长率25.9%,ARPU复合年均增长是43%。 

 

所以,雷鸟很有可能是TCL电子国内市场制胜的一环。 

 

根据奥维互娱统计,得益于精准广告投放技术成熟,2017-2019年OTT广告行业复合增速接近100%,2019年投放首次超过PC端。这是因为,在2019年OTT用户数超过了互联网用户数。 

 

互联网流量见底后迎来了移动互联网,如今移动互联网流量也见底了,智慧终端将成为下一个新的流量洼地。所以,构建好互联网智屏生态的TCL电子值得资本市场期待。 

 

中信证券在首次覆盖TCL电子的研报里,这样写道: 

 

我们采用分部估值法,硬件部分参考行业给予 10x PE,预计2021年净利润10.9亿港元,对应109亿港元市值。互联网业务参考小米,预计公司互联网业务2021年净利润5.5亿港元,考虑到连续3年超过40%的利润增速,给予32xPE,对应176亿港元市值。整体284亿港元市值,对应目标价11.6港元。 


 

中信证券有如此估值,并非信口开河。因为TCL电子提出的「AI xIoT」战略,正在实现。


在TCL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公司推出了灵悉C12全系AI家电,由电视、门锁到洗衣机、冰箱、灶台等,它们已不再是独立个体,而是达至真正的智能家居,实现家电互联互通。


以TCL C12急冷智屏冰箱为例,门外搭载一块21.5英寸的智慧屏幕,不但可以触摸交互,还能够联动其他智能家居,做到视频内容在不同屏幕之间的无缝切换。


例如在冰箱看的烹饪视频,走到C12智屏集成灶前,视频会直接在燃气灶的屏幕上继续播放。通过与传感器的配合,冰箱还能制定膳食计划与菜谱、食材管理,让用户享受更加便捷的健康生活。

 

TCL C12全系列推出,整个行业的玩法将会被完全颠覆,不但能提高用户对品牌的粘性,原有的家电产品属性再提升。智能家居真正落地指日可待。 

 

从一家国内电视企业,成为第一代出海的中国企业,跌跌撞撞下不但没有被市场洪流淹没,反而逐渐成为行业的领先参与者,并带动行业发展的潮流。TCL这40年走得不易,在四十而不惑的阶段,公司走出独特的风景。从超越对手,到不断超越自我,TCL是芸芸企业发展史中,值得学习的案例。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阿尔法工场旗下研究院.定期发布覆盖A股、美股、港股的上市公司研究报告.
评论 (0)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是确保芯片性能与可靠性的核心环节,主要包括‌晶圆级测试(CP测试)‌和‌封装后测试(FT测试)‌两大阶段,流程如下:一、晶圆级测试(CP测试)1.‌测试目的‌:在晶圆切割前筛选出功能缺陷或性能不达标的晶粒(Die),避免后续封装环节的资源浪费,显著降低制造成本。2.‌核心设备与操作‌l ‌探针台(Prober)‌:通过高精度移动平台将探针与晶粒的Pad jing准接触,实现电气连接。l ‌ATE测试机‌:提供测试电源、信号输入及功能向量,接收晶粒反
    锦正茂科技 2025-04-27 13:37 161浏览
  • 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政策与资本双重推力下,谷歌旗下波士顿动力、比亚迪等跨国企业与本土龙头争相入局,产业基金与风险投资持续加码。仅2025年上半年,中国机器人领域就完成42笔战略融资,累计金额突破45亿元,沪深两市机器人指数年内涨幅达68%,印证了资本市场对智能终端革命的强烈预期。值得关注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工信部发布《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明确将仿生感知系统、AI决策中枢等十大核心技术纳入"十四五"国家重大专项,并设立500亿元产业引导基金。技术突破方面,本土
    电子资讯报 2025-04-27 17:08 214浏览
  •     今天,纯电动汽车大跃进牵引着对汽车电气低压的需求,新需求是48V。车要更轻,料要堆满。车身电子系统(电子座舱)从分布改成集中(域控),电气上就是要把“比12V系统更多的能量,送到比12V系统数量更少的ECU去”,所以,电源必须提高电压,缩小线径。另一方面,用比传统12V,24V更高的电压,有利于让电感类元件(螺线管,电机)用更细的铜线,缩小体积去替代传统机械,扩大整车电气化的边界。在电缆、认证行业60V标准之下,48V是一个合理的电压。有关汽车电气低压,另见协议标准第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4-27 16:24 160浏览
  • 在给别人审查PCB的时候,有时产生这样的感觉:说是一回事,但自己做又是另一回事了。也就是有时候对别人的标准就非常严格,而对自己就相对放宽些。不知道你是否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对于给别人审查PCB而言,这就是找茬,无论具细,都会一 一列出。这是工作应有的态度,也是对板子的负责,这不是故意为难别人。当然,可能也有点“饱汉不知饿汉饥”的意味。如果遇到执行力强的人,那这些审查意见,只会对最终的板子有好处,增强稳定性。如果遇到的是执行力差的人,但多少也会改变点,这也并不会造成坏的结果。那么对自己而言,当自己亲
    wuliangu 2025-04-26 15:26 214浏览
  •   无人机部件仿真与模型验证平台系统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无人机部件仿真与模型验证平台系统是无人机研发的核心工具,通过多元功能、创新架构和广泛应用,推动无人机技术发展。以下从核心功能、技术架构、应用场景、优势及发展趋势展开解析。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无人机部件仿真与模型验证平台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无人机部件仿真与模型验证平台。这些成功案例为无人机部件仿真与模型验证平台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核心功能   三维建模与可视化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6 16:39 234浏览
  • 在电子电路设计和调试中,晶振为电路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我们可能会遇到晶振有电压,但不起振,从而导致整个电路无法正常工作的情况。今天凯擎小妹聊一下可能的原因和解决方案。1. 误区解析在硬件调试中,许多工程师在测量晶振时发现两端都有电压,例如1.6V,但没有明显的压差,第一反应可能是怀疑短路。晶振电路本质上是一个交流振荡电路。当晶振未起振时,两端会静止在一个中间电位,通常接近电源电压的一半。万用表测得的是稳定的直流电压,因此没有压差。这种情况一般是:晶振没起振,并不是短路。2. 如何判断真
    koan-xtal 2025-04-28 05:09 104浏览
  • 一、智能家居的痛点与创新机遇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现代家庭正面临两大核心挑战:情感陪伴缺失:超60%的双职工家庭存在“亲子陪伴真空期”,儿童独自居家场景增加;操作复杂度攀升:智能设备功能迭代导致用户学习成本陡增,超40%用户因操作困难放弃高阶功能。而WTR096-16S录音语音芯片方案,通过“语音交互+智能录音”双核驱动,不仅解决设备易用性问题,更构建起家庭成员间的全天候情感纽带。二、WTR096-16S方案的核心技术突破1. 高保真语音交互系统动态情绪语音库:支持8种语气模板(温柔提醒/紧急告警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28 09:24 105浏览
  •   SAR 卫星图像识别系统平台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SAR 卫星图像识别系统平台凭借独特技术优势,在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以下从技术功能、架构流程、应用案例、挑战趋势等方面进行全面解析。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卫星图像识别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卫星图像识别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卫星图像识别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技术基础与核心功能   (一)成像原理与全天候能力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原理,突破天气与光照限制,实现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6 15:22 126浏览
  • 晶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污染,导致性能下降。可是污染物是怎么进入晶振内部的?如何检测晶振内部污染物?我可不可以使用超声波清洗?今天KOAN凯擎小妹将逐一解答。1. 污染物来源a. 制造过程:生产环境不洁净或封装密封不严,可能导致灰尘和杂质进入晶振。b. 使用环境:高湿度、温度变化、化学物质和机械应力可能导致污染物渗入。c. 储存不当:不良的储存环境和不合适的包装材料可能引发化学物质迁移。建议储存湿度维持相对湿度在30%至75%的范围内,有助于避免湿度对晶振的不利影响。避免雨淋或阳光直射。d.
    koan-xtal 2025-04-28 06:11 86浏览
  •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数据库检索系统平台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数据库检索系统平台融合计算机视觉与数据库管理技术,实现智能化图像检索。以下从架构、功能、技术、应用及发展方向展开解析。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数据库检索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数据库检索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数据库检索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系统架构设计   数据采集层:收集各类图像数据,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6 16:02 169浏览
  •   课题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评估系统平台解析   北京华盛恒辉课题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评估系统平台是科研经费管理的数字化利器,通过全流程监管与科学评估,提升经费使用效能。以下从功能架构、技术特性、应用价值及典型案例展开解读。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课题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评估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课题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评估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课题项目经费使用情况评估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核心功能架构   (一)全周期经费管理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6 11:32 124浏览
  • 探针台作为半导体制造与测试的核心设备,通过精密定位与多环境适配能力,支撑芯片研发、生产及验证全流程。以下是其关键应用领域与技术特性:一、核心功能支撑1.‌电性能测试与分析‌l 在晶圆切割前,探针台直接接触芯片电极,测量阈值电压、漏电流、跨导等200余项参数,用于评估良品率及优化工艺设计。l 支持单晶体管I-V曲线测量,定位栅极氧化层厚度偏差(精度达0.2nm),为器件性能分析提供数据基础。2.‌纳米级定位与测量‌l 定位精度达±0.1μm,满足5nm及以下制程芯片的
    锦正茂科技 2025-04-27 13:09 138浏览
  • 速卖通,作为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于2010年横空出世,彼时正值全球电商市场蓬勃发展,互联网的普及让跨境购物的需求日益增长,速卖通顺势而为,迅速吸引了全球目光。它以“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为使命,致力于打破国界限制,搭建起中国商家与全球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在其发展的黄金时期,速卖通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在欧洲市场,速卖通一度成为第一大电商平台。根据第三方机构《欧洲跨境商务》的评选,速卖通凭借出色的服务和消费者口碑,在“欧洲十大跨境电商平台”中脱颖而出,力压来自美国的亚马逊和eBay等电商巨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4-26 20:23 162浏览
  •   北京华盛恒辉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系统是针对复杂电磁环境进行仿真、测试与评估的关键设备,以下从系统功能、技术架构、应用场景、核心优势、发展趋势五个维度展开全面解析: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电磁环境适应性测试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系统功能   复杂电磁环境构建   全生命周期测试能力   实时监测与反馈   二、技术架构   模块化设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26 17:21 195浏览
  • 探针台作为高精度测试设备,在光电行业的关键器件研发、性能测试及量产质量控制中发挥核心作用,主要涵盖以下应用场景与技术特性:一、光电元件性能测试1.‌光电器件基础参数测量‌l 用于LED、光电探测器、激光器等元件的电流-电压(I-V)特性、光功率、响应速度等参数测试,支撑光通信、显示技术的器件选型与性能优化。l 支持高频信号测试(如40GHz以上射频参数),满足高速光调制器、光子集成电路(PIC)的带宽与信号完整性验证需求。2.‌光响应特性分析‌l 通过电光转换效率测
    锦正茂科技 2025-04-27 13:19 112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