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义隆暂停接单MCU之后,盛群半导体于4月21日发布通知,即日起暂停接单。
受8英寸晶圆代工紧张等因素影响,各类半导体,特别是MCU价格水涨船高。并且MCU应用广泛,需求量大,海内外多家主要MCU厂商产线满载运作仍供不应求,近几月来厂商们也接连调高报价,但订单仍持续涌入。

暂停接2022年订单
主旨:交期在2022年订单,即日起暂停接单。
说明:
1. 晶圆厂及包装厂通知近期将有另一波涨价·涨价幅度15%-30%。
2. 预计五月上旬晶圆厂提供2022年生产片数,确定后将会公告2022年接单规则。
3. 预计五月中旬前恢复接受2022年订单。
4. 2022年已收订金的订单,交期将会依照确定后生产片数,重新安排新的交期。
5. 2022年度能打罩接满后,就会暂停接单。
6. 2023年交期订单,预计2022年五月晶圆厂提供2023年产能后,才会开放接单。
公开资料显示,盛群半导体(HOLTEK合泰)主营产品以8位和32位MCU为主,涵盖触控、健康量测、工业控制/仪表、计算机外设、家电、车用及安全监控等应用领域。
此前,盛群半导体发布产品价格调涨通知,决定自4月1日起所有IC出货涨价15%。这是盛群有史以来首次针对产品线全面调涨。
从盛群本次涨价通知来看,其涨价主要原因在于物料成本上升,主要包括晶圆厂第二波价格调涨以及封测价格调涨。

据台媒报道 ,盛群半导体曾表示:“因晶圆代工供应吃紧与涨价,刺激海外客户积极提早下单,目前该公司订单已看到明年首季,部分订单更一口气下到明年6月”。该公司指出:“因8英寸晶圆代工产能吃紧,并陆续调涨价格,晶圆厂已通知明年产能将限缩,已有不少客户开始预约明年首季订单,连海外客户也开始提早下单,已看到明年首季订单,最长订单还看到明年6月。”
该公司并称:“由于晶圆代工涨价,公司也将针对不同产品启动评估机制,但现阶段先尽量自行吸收成本。”被问及是否有重复下单情况,盛群方面认为,因产能过紧,难免有部分重复下单,但重复下单的后续问题,最快在明年第二季才会显现。
除了盛群半导体,本文共统计了
56家半导体相关厂商发布涨价或调价声明
。
辉芒微电子在通知函中表示,近期由于晶圆厂和封装厂相继上调成本,产能继续紧缺,FMD全线成本均有所上涨。基于双方长期良好的合作基础,公司也为了尽全力争取后续供应支持,本次将针对所有产品价格做一定程度上调,具体价格请与相关销售负责人咨询,以报价单为准。所有代理商未交订单和新订单都必须自2021年4月12日起开始执行。
4月7日,全球模拟芯片巨头ADI(亚德诺)邮件通知代理商,将对部分产品调涨出货价格,新价格将于5月16日生效。ADI表示,由于原材料和封装成本上升导致的供应链成本压力,同时认识到继续制造部分老产品系列对于客户的重要性,因此不得不调涨一部分老产品的出货价格以继续维持这部分的制造能力。
3月26日,灵动微发布“关于价格策略的沟通函”。该沟通函表示,灵动在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了对产品价格不作调整的承诺并获得了市场和客户的首肯。随着供应链情况的日益紧张及原材料成本.上涨压力的日益加大,为争取供应链产能、提供稳定供给、实现持续合作,经公司慎重讨论决定,自2021年4月1日起,对部分产品的价格做出调整。

继4月1日发布涨价函后,4月15日,晶丰明源再次对外发布价格调整函,自2021年4月19日起,所有此前已生效但尚未完全交付的订单及新订单均适用调整后的新价格,本次调整后的价格有效期为2021年4月19日起至下一份价格调整通知函生效之日为止,适用于有效期内发货的所有订单。
4月6日,瑞纳捷半导体发布关于价格调整的说明函称,产品价格提升幅度为5%-20%,具体以实际产品型号为准;价格调整日期为2021年4月8日起,在此之前已签署订单及合同仍执行原价格。
敏矽微在通知中表示,自2021年4月6日起,所有交货按调整后价格执行。已在系统中的未交订单,按新调整后的价格执行。
本文由芯师爷整理自各企业公众号、ittbank以及读者爆料,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需转载请标明来源。

1.其实,机器人的发展与嵌入式系统密不可分~
2.HarmonyOS到底是不是Android套皮?
3.代码防御性编程的十条技巧~
4.几种基于RTOS的实用工具
5.单片机编程如何查看版本之间代码的不同?
6.从硬件转向软件设计,请牢记这十大技巧!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根据您提供的版权证明材料确认版权并支付稿酬或者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