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有一个短片显示了安装有四驱麦克纳姆(Mecanum)轮的小型车模在桌面 运行情况。清晰揭示了车模四个独立驱动的Mecanum轮的安装结构与各种模式的运行原理。帮助快速建立起Mecanum轮车模基本运行概念非常有用处。
参考资料
麦克纳姆轮的工作原理-目前看到最清晰的版本-CSDN直播: https://live.csdn.net/v/154143?utm_medium=distribute.pc_feed_video_elite.none-task-short_video-csdn&dist_request_id=ef42d9be-ef1f-49c4-845a-17a2a4b09ce4&depth_1-utm_source=distribute.pc_feed_video_elite.none-task-short_video-csdn&spm=1000.2115.3001.4128
[2]麦克纳姆轮浅谈: https://zhuanlan.zhihu.com/p/20282234
理顺后知识体系的衔接链条
今天,由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原自动化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申功璋教授给我们发送来“工程教育认证”公众号的一篇推文:“培养未来工程人才的南科大实践-开篇《初心》”,其中的视频中,南科大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的吴景深教授在同学们课程期末考核现场,花了十分钟把南科大在如何实践培养面向未来工程人才(新工科教育)的实践理念做了精炼的概括。
▲ 吴景深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院长
他试图回答如何在大学本科有限的四年教学过程让同学们既学好系统的知识框架,又达到一个综合素质的提高:他们的做法就是在理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学习引导项目作为多学科知识模块的衔接链条。当然,做到这些非常不容易,比如怎样的知识体系梳理才被称为理顺?什么样的项目适合做多学科的衔接链条?一些莫名其妙的素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评价?等等。
我觉得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下面吴教授的精炼的讲解都值得一看。你们认为这种教学改革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呢?
申功璋教授认为,智能车竞赛就是一个锻炼同学们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一个非常好的成功案例,但还不能够向南科大所进行的课程改革那样自然的融入到整个课程体系。是呀,要想使得智能车竞赛成为理顺后的知识体系衔接链条,还需要有很多的工作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