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芯片超人花姐,入行20年,有50W+芯片行业粉丝。有很多不方便公开发公众号的,关于芯片买卖、关于资源链接等,我会分享在朋友圈。
扫码加我本人微信👇
ST(意法半导体)本月在芯片现货市场又热了,出货和求购信息不断刷屏,尤其是ST MCU(微控制器)报价继续上涨,部分型号价格一天一变,传闻市场上有人疯狂拉货。
尽管加征关税按理说对ST影响有限,但市场上却现对ST芯片暂停报价、暂不接单的情况。这一系列围绕ST的躁动,是怎么一回事?都说ST MCU行情火了,真实需求有多少,目前到了什么程度?
近日,一位芯片现货采购平台人士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受“关税风波”影响,4月中旬华强北芯片现货市场一度暂停报价,报价恢复的当天市场对ST MCU的报价整体上涨了约30%。
从当前热门ST MCU型号的价格变化,可以清晰观察到ST行情的波动趋势。
自2022年下半年ST现货价格开始跳水,随后不断走跌,到2024年,价格处于较低水平,并持续倒挂,整体需求持续低迷,市场竞争激烈。终于在2025年年初,ST MCU价格出现了回升迹象。
到如今的2025年4月,ST MCU报价较3月进一步上涨。其中,入门级MCU STM32F103C8T6,热度在3月已超过2023年同期。目前该型号市场价格在4-5.5元之间,较3月的4-5元略有上涨。
其他热门型号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涨幅,虽然整体涨幅不算剧烈,但已有明显抬头:
STM32F407VET6,10元涨至13元左右,涨幅约30%
STM32F103RCT6,6.3元涨至7.5元左右,涨幅约19%
STM32F405RGT6,12元涨至17元左右,涨幅约42%
STM32F030C8T6,3元涨至4.5元左右,涨幅约50%
STM8S003F3P6,1.1元涨至1.2元左右,涨幅约9%
以上型号主要集中在ST的通用基础型MCU,适用于消费、医疗、工业。
除此之外,有销售发现ST高性能MCU H7系列的部分型号如STM32H743IIT6、STM32H743VIT6也涨价了。目前平台上热度较高的H7系列主要有STM32H743VIT6、STM32H750VBT6、STM32H743IIT6。
近一个月,STM32H743VIT6从35元涨至40元左右,STM32H750VBT6从13元涨至21元左右,STM32H743IIT6从28元涨至35元左右。
多位销售反映,早在去年年底,ST的市场价格就已开始上涨,部分业内朋友注意到,年后涨幅进一步扩大。
ST芯片价格的上涨,首先是建立在2024年价格逐步企稳、跌幅收窄以及库存有所去化的基础之上。在这一背景下,部分终端客户重新到现货市场上找货。
然而,近期推动ST热度进一步升温的一个新因素,是针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的政策。这一政策引发市场对TI、ADI等美国芯片品牌的情绪波动,并扩大、蔓延至ST这家欧洲芯片品牌。但实际上,ST的产能布局并未涉及美国,不会受到加征关税的直接影响。
根据ST官网信息,目前公司在全球拥有13个生产基地,其中6个前端制造工厂分别位于法国(3座)、意大利(2座)、新加坡(1座);7个后端制造工厂则分布于法国、意大利、中国、摩洛哥、菲律宾、马耳他和马来西亚。
ST内部制造,来源:Capital Markets Day 2024
由于ST产品线覆盖面广、应用场景复杂,其中的高端芯片仍有差异化机会,可能导致大家“眉毛胡子一把抓”,进一步助推了市场报价的上涨。
在3月份我们曾提到,ST通用料相较年初已有进一步涨价,但价格倒挂的现象仍未完全消除,仅是有所缓解。当时看到的涨价更像是一种理性回调,价格逐步恢复至相对合理的水平,而非此前缺芯时期的非理性暴涨。
一个月过去,ST MCU价格继续上行,市场需求又有了哪些变化?
从市场反馈来看,目前ST现货市场的热度存在明显分化,可以区分为芯片分销商同行与终端客户两类行为。
一方面,芯片分销商对ST的拉货热情相对高涨。
芯片销售桃子(化名)表示,ST产品出现全线涨价,不少同行在年后入市补货,大家报价跟着涨,ST的热度变高,尤其是STM32F4系列比较火。同行在现货市场的拉货积极性提升,带动了短期价格的快速反弹。
另一方面,终端客户的表现则相对复杂。
一位销售朋友看到,有终端开始恐慌性备货,“担心进一步涨价”,ST的真实需求有增加。
但与此同时,芯片销售桃子也提到,尽管ST市场热度上升,但许多工厂生意并不好,真实需求可能并未同步增长。一位国内封装厂人士也表示,近期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对外贸型工厂影响较大,现在原本是旺季,其封装厂接到的芯片需求却接近往年七八月份的淡季水平。
终端客户中,对目前ST涨价持观望态度的也不在少数。
“ST MCU报价虽然一度上涨约30%,但比上周又略有回落,整体来看,工厂确实没有太多实质性需求。”芯片现货采购平台人士在社交媒体上补充道。
芯片采购lccc表示,终端客户的反应出现分化:一部分客户能够接受当前涨价,选择提前备货,担心后续价格进一步上行;而另一部分客户则更为谨慎,仍在观望,并不愿以更高的价格补库存。
还有芯片销售提到:“现在不少客户还在拿去年的价格做对比,总想拿去年的低价格,对上调的新报价普遍接受度不高。”
一位主营国产MCU品牌的销售朋友正尝试出货ST MCU,但她坦言:“价格涨了之后生意不一定好做,客户接受度不一定跟得上。”
一位来自终端的芯片采购就表示,现在ST报价参差不齐,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报价较低的供应商进行对比和下单。
今年ST相关生意整体有所升温,“从2022年到2025年初,第一次见到ST这样大的出货量”,有渠道商表示,这段时间收到市场上大量ST的需求。总的来看,多数ST的需求来自现货市场分销商同行,终端客户也有需求,但持观望和比价态度居多。
而最近加征关税的市场情绪带来了波动,尽管MCU本土化进程加快,ST在通用芯片领域的份额正被国产厂商蚕食,但在部分中高端领域,ST带来了一些差异化的机会。随着这种情绪在本周趋于降温,需警惕一些炒作行为,ST的市场虽然已低迷许久,短期的价格反弹和市场热度未必代表实质性的需求回暖,在纷繁复杂的行情下,更应保持理性。
▶ 模拟芯片大厂ADI,又有好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