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中伟股份A股股价自最高点已跌去80%。
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中透露,公司拟在香港主板上市。此次发行的相关细节,如融资规模、具体融资股份比例暂未完全明确披露,联席保荐人为 Morgan Stanley 和华泰国际。
中伟新材料是一家专注于新能源电池材料和新能源金属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其通过垂直一体化业务模式,构建了全面的产品矩阵,涵盖镍系、钴系、磷系、钠系等新能源电池材料以及新能源金属产品。
在市场定位上,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新能源电池材料的领先供应商,自 2020 年起,在镍系和钴系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前驱体(pCAM)方面连续五年全球出货量领先,2025 年第一季度成为全球外销市场出货量第一的磷系 pCAM 供应商。
从财务状况来看,在 2022 - 2024 年的往绩记录期间,公司呈现出稳健增长的态势。
2022 年、2023 年和 2024 年的收入分别为人民币 30,343.7 百万元、人民币 34,273.2 百万元和人民币 40,222.9 百万元,净利润分别达人民币 1,539.4 百万元、人民币 2,100.5 百万元和人民币 1,787.8 百万元。
从投资价值角度分析,中伟新材料具备一定优势。在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全球低碳和能源转型趋势以及人工智能革命为新能源材料行业带来巨大机遇,公司作为行业领先者,有望受益于市场的快速增长。
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之一,开发出多项行业首创产品,如业界首创的超高镍 pCAM 等 ,并不断推进下一代技术和材料的研发。
同时,公司拥有全球布局和卓越的全球化能力,在客户群、供应链和生产基地方面建立了全球影响力,与全球顶级蓝筹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保障了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
然而,该公司 IPO 也存在潜在风险。从财务角度看,尽管公司目前收入和利润实现增长,但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成本影响较大,2022 - 2024 年原材料成本分别占各年度总销售成本的 93.8%、90.2% 及 83.8% ,若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公司盈利能力可能受到影响。
市场竞争方面,新能源电池材料市场竞争激烈,进入壁垒较高,不仅有现有竞争对手的压力,还面临新进入者的挑战,公司需要不断投入资源以维持市场地位。
此外,公司海外扩张策略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如不熟悉当地经营和市场情况、人员配置及管理困难等风险 ,可能影响公司海外业务的发展和整体业绩。
综合来看,中伟新材料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具有较强的行业地位和发展潜力,但在港股市场上市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投资者在关注其增长潜力的同时,也需谨慎评估相关风险。公司未来的发展将取决于其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成本控制以及应对海外市场风险等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