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电子已成立一个工作组(TF),负责量产第七代 DRAM(1D),即 10 纳米(1 纳米 = 十亿分之一米)的下一代存储器。有评估认为,该公司已开始恢复其“第一”地位。根据时间表,该公司将采取措施大规模生产尖端 DRAM,这是下一代高带宽存储器(HBM)成功的基础。由于三星电子今年第一季度将全球 DRAM 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拱手让给了竞争对手,预计该公司将全力以赴,不错过下一代内存市场的机会。
据业界消息人士4月23日透露,三星电子半导体(DS)部门的内存业务部门正在新组建一个负责工艺架构(PA)阶段的TF,该部门正处于10nm第7代DRAM(1D)量产的最后阶段,并且正在内部招募人员。目前,半导体研究院内部设有DRAM技术开发(TD)组织,负责D1d开发的团队已在运作。
据称,此次TF是为提升产品完美度而做出的一次全力投入。
三星电子计划通过TF加速下一代DRAM的量产。高密度、高性能 DRAM 是“第六代 HBM4”量产的必备产品,这将彻底改变 HBM 市场格局。据称,D1d 是一种比 D1c 更精细的工艺,一些内存公司表示他们已经成功开发了 D1c。 10nm级DRAM工艺正在按照以下顺序开发:1x(第1代)-1y(第2代)-1z(第3代)-1a(第4代)-1b(第5代)-1c(第6代)。随着进入下一代内存工艺,半导体电路线宽变得更窄,从而提高了性能和能源效率,1D DRAM是1C之后的下一代产品。
三星电子还通过其半导体研究中心运营着一个个位数、精度超过10纳米的“超精细DRAM工艺工作组”。这是重新获得最近失去的“超级差距”竞争力的意愿。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在可能落后于竞争对手的危机中,三星电子决心不在下一代产品上犯错误”,并补充道,“由于确保良率(优质产品率)是精细工艺的关键,因此他们正在集中人力大规模生产高质量产品。”
三星电子计划通过成立第七代DRAM量产工作组(TF)等多种举措扭转近期被竞争对手压制的局面。三星电子于2022年末开发出全球首款第五代DRAM(D1b),并于2023年5月开始量产,但未能确保良品率,且随着下一代产品开发延迟而失去竞争力。
在第五代DRAM领域落后三星电子一步的SK海力士和美光公司都在同一年成功实现了D1b的商业化。特别是SK海力士去年完成了第六代DRAM(D1c)的开发。据报道,当年8月还对D1d进行了工艺可靠性评估(PRA)。考虑到半导体产品的首次 PRA 通常在设计后立即进行,业界观察 SK 海力士目前的 D1d 开发可能会略微领先于三星电子。另一家竞争对手美光公司上个月也向潜在客户运送了基于“1γ”(伽马)的 DDR5 样品。 1γ对应于D1c。
另一方面,三星电子也无法避开经典。业界分析,由于开发人员待遇不满情绪持续数年未得到解决,内部招聘(内部调动)和跳槽到竞争对手的情况不断发生,相当一部分原本可以传授经验的人员选择离职,最终导致产量问题。据报道,目前正在开发的第6代DRAM的良率仅为个位数。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封闭的组织文化和引入难以衡量的目标管理(MBO)系统也是问题所在,很难集中精力进行开发和分析,还需要缩短沟通时间”。
三星电子决定量产第七代DRAM TF,也可以解读为一种“豪赌”式的克服困难的意志。有人说,TF 配置可以被视为 D1d 开发的“积极信号”。至此,三星电子已进入工艺架构(PA)阶段,为下一代DRAM开发达到一定技术发展水平后进行量产做准备。业界观点认为,这种TF组成可能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做出的决定。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第六代和第七代DRAM正在同时开发中。这是因为,SK海力士去年成功开发出第六代DRAM,可以全身心投入第七代DRAM,因此不得不加大对第七代DRAM的投资。
SK海力士已确保第六代DRAM的量产,并计划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将其应用于通用DRAM。该公司还宣布,今年的投资将集中在高带宽内存(HBM)和基础设施上。对此,SK海力士在今年1月的业绩说明会上强调,“计划通过预测未来(HBM)的供应情况来投资提升产能,未来将把1c纳米工艺应用于HBM4E,通过及时开发和供应来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业界正在关注,在第六代DRAM领域落后于SK海力士的三星电子能否通过成功开发第七代DRAM来扭转局面。目前还没有任何公司开发或量产第七代DRAM。三星电子计划于 2026 年开始量产 10nm 级 D1d,并于 2027 年开始量产 10nm 以下第一代 DRAM(D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