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星标我/
比大部分人早一步看见未来
2025年,中小企业市场成为了运营商的核心竞争领域,然而,运营商如何在这一市场中找准方向、抢占先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 01 -
中小企业市场很重要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其数字化转型不仅关乎产业链韧性提升,更决定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底层生态构建。运营商作为数字基础设施的核心供给者,需要突破传统通信服务商的角色定位,通过技术赋能、生态整合与组织变革,将自身转型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首席架构师"。这不仅是市场机遇的争夺,更是数字经济时代新型生产关系重构的必由之路。
中小企业市场对运营商的价值已超越单纯的收入增长维度。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小企业贡献了超60%的GDP、70%的发明专利,其数字化转型直接关联着5G+工业互联网的落地进程。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对运营商来说既是义务,也是一次重大的战略级机遇。
中小企业市场是运营商推进战略价值重构的重要市场,中小企业既是5G专网、边缘计算的试验田,又是产业互联网的神经末梢。例如中国移动"e企组网"通过WiFi6+FTTR技术渗透园区场景,实质是在搭建产业互联的基础神经网。
与此同时,中小市场也是运营商推进服务范式革命的关键赛道,传统"套餐销售"模式已失效,需转向"技术赋能+生态共建"。如广东移动将组网服务与基础套餐融合,形成"专线+场景解决方案"的立体供给,这本质是服务产品化的进阶。
一个事实是,三大运营商都已经把中小企业市场作为最重要的市场之一。
- 02 -
理想很丰满,现实问题重重?
当前运营商在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上虽有一定进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
在客户拓展方面,运营商对制造业中小企业重视不足,由于制造业门类繁杂、行业标准不一、应用专业化程度高,运营商在拓展这类客户时困难重重,且过于依赖服务业中小企业客户,忽略了制造业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
产品供给上,运营商的泛智能终端和“小快轻准”产品生态化聚合能力不足,产品毛利空间小,各类平台互不融通,缺乏全流程评估、方案、培训与案例共享等服务能力和主动服务意识,导致中小企业选择产品时缺乏灵活性和便捷性。
渠道通路方面,运营商出于规避经营风险的考虑,未完全开放线上和代理渠道的中小企业业务合作,且长流程、融合化业务办理复杂,代理渠道拓展积极性不高,使中小企业接触和了解产品存在障碍。
组织队伍上,运营商的中小企业业务拓展存在GBC协同、网业协同不顺畅的问题,虽设立了主责部门,但受人力资源限制,实际到位速度慢,难以保障商客队伍拓展的专职化,影响了市场拓展的执行力和战斗力。
- 03 -
怎么搞?构建"三位一体"的赋能体系
为在2025年的中小企业市场中占据优势,运营商需采取针对性的破局策略,白犀牛团队有以下几点建议:
在客户深耕方面,可实施名单制管理,精准拓展。凭借四级营服体系优势,明确“政要名单”和中小企业名单的区隔,聚焦产业园区中的制造业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及创新型中小企业。通过名单考核强化责任落实,避免商客经理因短期收入任务而忽视中小企业市场。同时,利用2G2b、2B2b等营销模式,联合政府、大型企业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如落实安全要求拓展客户,联合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产业链协同转型。
产品服务上,要打造一站式产品体系,让中小企业客户能灵活选购。依托云网资源和营服组织优势,持续开放合作,构建“端 + 网 + 云 + 平台 + 应用 + 服务”的体系。加快“端”“云”“平台”三个转型,引入新终端品类,丰富云应用,打造统一服务入口和平台。叠加“网”“应用”“服务”三个层面的价值,强化5G专网部署,叠加订阅式产品和一站式服务与权益,提供全流程服务并联合推出权益产品,增加客户黏性。
渠道运营需进行品牌化建设和立体化布局。健全“线下 + 线上”“自有 + 合作”“同业 + 异业”的立体化渠道体系。线下确保商客经理到位,开放自营厅和社会渠道店业务办理,拓展异业生态代理渠道;线上通过多种平台和团队开拓市场,采用多样化商业模式提升渠道积极性。强化中小企业客户品牌建设,如打造“商务领航”“智云领航”等品牌,通过培训、体验、推广案例等强化品牌影响力,设置专区提供一站式服务,讲好品牌故事。
组织队伍方面,要实现专业化打造和高效协同,建立"敏捷服务铁三角"。前端:专业化"数字顾问团队",配备懂OT(运营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如为专精特新企业配备既懂5G切片又懂MES系统的技术支持。中台:建立中小企业数字资产图谱,通过AI分析企业用网数据,预判数字化转型瓶颈。后端:打造"联合创新实验室",与华为等伙伴共建场景化解决方案库。同时,明确各部门责任归属,设立中小企业营销主责部门统筹市场。
2025年的中小企业市场争夺战,实则是运营商数字化转型能力的一次检验。唯有通过技术原子化、生态平台化、组织敏捷化的三重变革,才能将4800万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转化为可持续的数字经济新动能。这场变革不仅需要运营商重构自身基因,更要站在产业互联的高度,成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共谋者与风险共担者。
期待运营商在2025年的中小企业市场中取得优异成绩,成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可靠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