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强调,“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打通市场准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中央强调,“各级政府要习惯过紧日子,真正精打细算,切实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出实效来”。
这既说明建设自由、平等、公平、公正的市场交易环境已然是大势所趋,也说明政府采购将向透明、公开、公正、实惠的方向不断迈进。
诚然,虽然目标很明确,但路漫漫其修远兮,要真正实现中央的精神,尚需要大家上下而求索。
政商关系影响决策 信创采购大公司霸榜
信创事业的初衷是给予自主CPU、GPU等芯片,OS、数据库、中间件等软件一个发展成长的平台,给自主基础软硬件一个成长的阶梯,是自主技术的孵化池。
不过,在执行过程中,利益所向,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为了吃唐僧肉,各路妖魔鬼怪乔装打扮,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这个过程中,技术自主水平如何,芯片性能怎样,是否真的不惧怕西方制裁已经不重要了,决定信创采购的是政商关系硬不硬。
政商关系硬的,哪怕是每年给ARM支付高额专利费,直接买外商的IP授权设计SoC,找台积电代工,依然能够在信创市场大杀四方。
关系不够硬的,哪怕是自主定义指令集,核心IP全部自己写,CPU境内晶圆厂代工,在超算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在信创领域,市场份额开拓则非常困难。
在政商关系影响信创采购的情况下,必然搞利益均沾的配额制。背景大,来头大的企业分包的配额就高,小企业分包的配额就小。
在一次集采中,10家供应商入围,HW系凭借22586台的中标数量拿下了40%的市场份额,联想开天、浪潮、中科可控、紫光、同方分别以17058台、4842台、5192台、4212台、1522台联手拿下58%的市场份额。联硕、成都申威、中国长城、中诚华隆凭借472台、335台、174台和19台的中标量共享2%的市场份额。
由此可见,这个中标比例基本是按照各家公司的实力和市场地位划分的。大公司可以利用现行的以CPU品牌进行分包的机制控制每个采购包的采购量。
诚然,大公司实力强,采购份额高可以理解,但盲目迷信大公司则未必可取。
举例来说,某金融机构的大模型项目来说,因盲目听信厂商的宣传,该机构以每台近200万的价格买入2台ARM服务器设备,但是购入后发现这批设备几乎无法适配其它模型,最后成了花架子。
某厂商因“全国产化”标签成为招标赢家,但近期该省某部门却被曝出系统迁移延期,其原因竟是因为采购的ARM服务器因指令集缺失,导致政务审批平台频繁崩溃,原定三个月上线的项目拖了半年仍未完工。
从美国的硅谷发展史来看,真正最具创新活力的反而是中小公司,大公司反而存在僵化病,英特尔、AMD、微软、英伟达、甲骨文、苹果在初创之时,相对于IBM这样的参天大树非常渺小,就是凭借时代的机遇和技术创新茁壮成长,国内信创现在青睐大公司的做法不利于中小公司技术创新。
充分市场竞争 以物美价廉为采购原则
CPU、操作系统相关的基础知识是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对于很多采购的决策者而言,不愿意花费脑力和精力去钻研学习分不清各家CPU的技术路线和能力差异,自然被厂家牵着鼻子走。
简言之,就是外行买家被内行卖家当猪宰,继而导致在不少采购公告中存在价格质次的现象。
以中央国家机关2024年便携式计算机批量集中采购为例,1-12月合计采购便携式机算机成交金额为7700余万元,其中HW占据了4137万元,一家公司独占采购总金额的53%,遥遥领先于其他企业。
如果说是因为物美价廉导致采购金额高也就罢了,只要点开每个月的采购公告就可以发现,普遍存在价高质次的机器反而中标量大的问题。
以2024年11月的公告来说,第一包联想开天N60d G1d ZL-A005中标价格为3827,采购量为86台,第二包清华同方超锐F23P-16001中标价格为3557,采购量为282台,第三包联硕弘道中标价格为3180,采购量为72台,第四包擎云L540-031中标价为5999元,采购量为688台,第五包宏碁AL14-0513,采购价格6500元,采购量达599台。
从性能上说,龙芯3A6000在2.5Ghz主频下性与3.6Ghz的I3-10300相当,性能强采购量反而少。
擎云L540-031搭载的是2021年的手机芯片麒麟9006C,CPU核是从ARM购买的Cortex A55、A77,A55由ARM于2017年发布,A77由ARM于2019年发布,分别是8年、6年前的老技术了。
纯自主设计,价格实惠,性能强劲的龙芯笔记本销量低,引进ARM落后技术,性能弱的擎云笔记本反而以更高价格斩获销量第一。
如果追求技术自主和性能导向,那么应当是龙芯笔记本占据大头,如果以低价格为导向,龙芯、兆芯笔记本价格均在3000元档位,都比较实惠,就遵循过紧日子的精神,最不应该买的就是擎云和宏基。
在中央要求过紧日子的当下,北京市2025年终端设备集中采购就是很好的范例,该项目预算1.13亿元,共采购21180台信创终端设备及配套软件,其中,龙芯技术路线产品13336台(11787台套台式机、1549台套笔记本),有鉴于龙芯设备普遍比麒麟、鲲鹏设备便宜1000元至2000元,可节约采购经费1333万元至2667万元。
鼓励市场竞争 促进信创事业高质量发展
就信创事业良性健康发展而言,建立公平、公正、自由、法治的市场环境是大势所趋,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打破利益集团垄断是大势所趋。
短期来说,合适的做法在X86、ARM、自主技术路线内部实行赛马制。
对于直接替换英特尔、AMD的场景,则在国产X86 CPU中择优汰劣。
适合ARM的场景,则在国产ARM芯片中择优汰劣。
对自主和安全性要求高的场景,则在龙芯和申威中作选择。
长远来看,对于机关单位和国企办公电脑,就不应当用技术路线去制造鸿沟限制竞争。
事实上,就政务办公而言,各家CPU在大部分场景都能满足,在Linux下,龙芯、X86、ARM的软件差距不大,完全没有必要用技术路线来限制,更没有必要像现在这样以品牌进行分包。
从美国的经验看,当年也是X86、PA-RISC、MIPS、Alpha、SPARC、Power等指令集自由竞争,最后X86脱颖而出,成为优胜者,最终使美国CPU称霸全球。
目前的以CPU品牌进行分包的采购模式本质上是温室模式,这种温室的花朵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即便是以技术路线进行分包,其实也只是有限竞争,充其量也就是温室模式2.0。
信创产业的本质是推动本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信息安全不受制于人,产业发展不受制于人,当下的以CPU品牌分包其实是政商关系导向的产物,而不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只有真正从政商关系导向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回归到技术本质和实际需求,才能真正将好的政策落到实处。
因此,真正要培养出能够在商业市场面对英特尔、AMD的国产CPU,信创招标采购必须进入养蛊模式,就是不对品牌、技术路线进行限制,彻底杜绝政商关系等盘外招,实事求是让CPU用绝对性能、价格、生态、售后等因素自由竞争,让整机厂真正用产品、价格、售后说话,而不是拼关系,拼背景。
只有这样,才能打破垄断,营造亲清政商关系,激活市场竞争,节省财政资金,促进CPU技术突破,推进信创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