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小鹏汽车宣布,其推出的全球首款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截至目前共收获近4000台订单,计划于2026年实现量产交付。此外,小鹏汽车的飞行汽车制造工厂预计年产能达1万台,是全球首个流水线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
据介绍,小鹏汽车已建立起自动驾驶全栈自研体系,涵盖了云端大模型、车端大模型、面向大模型开发的AI芯片,以及面向大模型开发的底层架构四个领域。目前,小鹏汽车开始训练72B(720亿)参数量的基座模型,是中国自动驾驶上史无前例的参数规模,这样的大模型具备更高的全球适应性。
科技日报报道,为匹配高阶AI智驾的算力需求,小鹏汽车全栈自研体系的核心技术成果——小鹏图灵AI芯片,专为大模型定制,自研神经网络处理大脑、单颗最高可跑30B(300亿)参数量的本地模型,算力是现有芯片的三倍,将于2025年第二季度在中国内地率先量产上车。“基于全栈自研AI体系,小鹏汽车将持续加码以智驾为核心的AI技术研发投入,2025年底将实现L3级智驾能力量产落地。”何小鹏说。
同时,此前小鹏汽车公告,去年第四季度营收161.1亿元,同比增23.4%;第四季度NON-GAAP净亏损13.9亿元,而2023年同期为17.7亿元。小鹏汽车2024年第四季度汽车总交付量为91,507辆,较2023年同期的60,158辆增加52.1%。2024年第四季度的毛利率为14.4%,而2023年同期为6.2%,2024年第三季度为15.3%。
小鹏汽车2024财年的总收入为408.7亿元人民币(56.0亿美元),较上年的306.8亿元人民币增长33.2%。2024财年归属于小鹏汽车普通股股东的非GAAP净亏损为55.5亿元人民币(7.6亿美元),而上年同期为94.4亿元人民币。
13日,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开启为期三年的淘汰赛,品牌数量将持续减少,传统燃油车价格将进一步下探,而新能源车企在AI领域的投入将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