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 Display创始人、总经理林美炳表示,中国XR(扩展现实)产业链实现多点开花,硅基Micro OLED、Micro LED 等显示技术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光学镜片技术不断攻克难关,为提升视觉体验提供了有力支撑;XR芯片研发也取得阶段性成果,AI 技术与交互技术更是获得了下游厂商的高度认可。这些技术持续突破,将极大地推动了XR产品的迭代升级,有望推动XR产业提前爆发。
睿悦信息首席技术官、副总裁曹俊指出,睿悦信息NIBIRU基于自主国产轻量化三维引擎NIBIRU studio,修正现有开源移动系统(Android、Linux、Open-Harmony等),实现XR渲染框架,构建NIBIRU XR 系统。该系统稳定性与综合产品力全面覆盖各类VR/AR设备,全球服务数百个品牌。
诠视科技董事长兼CEO林瓊强调,空间计算是工作和生活的未来,其最终目标是沉浸式交互。目前,该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仅存在一些垂直应用。随着XR 和AI相互促进、相互依存,短期内XR市场将呈现碎片化和垂直化趋势,但是未来十年有望实现爆发式增长。
亿听AR总经理张伟明表示,亿听AR助听眼镜搭载Micro LED光机,采用衍射光波导镜片,轻盈无负担,支持全天续航,外观与普通眼镜无异,操作便捷;同时可以实现多国语言翻译、演讲唱歌演奏提词提谱以及驾驶、骑行导航等,将帮助聋哑人与正常人实现无障碍沟通。
英唐智控总经理蒋伟东表示,XR显示逐步向4K4K高分辨率、高画质效果的维度发展;XR显示头戴设备更趋向于采用更小体积、更轻重量的外观形态。英唐智控会根据XR行业发展趋势研发下一代显示驱动芯片,赋能XR产业发展。
熙泰科技大中华区营销中心总经理于宁宁指出,XR显示器件需要搭配合适的光学系统,在高PPD,大FOV,低畸变,低功耗等诸多方面取得平衡;除了PPI的诉求外,XR显示对色域覆盖,颜色均一性,视角色偏,功耗,成本等诸多事项都有高要求。Micro OLED是现阶段最具量产性的综合解决方案。
灵犀微光VP陈飞强调,光学显示是AR设备中难度最高、最影响用户体验的核心器件,而光波导具有透光度高、分辨率高、眼动范围广等众多优越性能,可以解决体积和视场角的矛盾,并大幅压缩镜片厚度,成AR的必然选择以及C端渗透的关键。
洛图科技XR&智能眼镜高级分析师汪子莘指出,2024年全球XR设备出货量为731万台,同比减少10.3%,其中中国XR设备销量达到53.6万台,同比减少12.5%。目前,AI大模型加持下的智能眼镜成为新热点,并初步形成从核心元器件到整机制造的完整体系。随着大模型轻量化技术的突破,AI的多模态交互能力的提升以及硬件芯片能效的提高,智能眼镜的AI化进程比想象中更快,2025年伊始,智能眼镜的市场结构发生巨大变化,AI眼镜成为市场主流。
数字光芯产品总监孙寒透露,2025年,数字光芯将面向AR、HUD、AI交互、汽车迎宾灯等应用推出一系列Micro-LED驱动芯片新品,280P低成本方案3月初已完成,640*480全彩方案3月底已投片,1280*960全彩方案预计8月底投片。
汉骅半导体BD经理孙正霖指出,3DIC采用全新架构,拥有全新功能,可以降低功耗、提升性能/带宽、减小尺寸,而3DIC关键工艺——混合键合是一种永久性键合,将氧化物熔融键合与嵌入式金属相结合,形成互连。但是混合键合在外延均匀性和翘曲控制像素阵列形成、键合前CMP、表面平坦度、颗粒控制、互连凹陷、对准精度、N-GaN薄化均匀性、表面处理等方面都面临技术挑战。
理湃光晶事业部经理李雨雪强调,理湃光晶几何光波导采用场控离子束辅助的准液化共价键技术,具备优异的光学性能和可靠性,理湃键合工艺技术历经十年工艺技术探索和突破,多次键合工艺迭代升级,并经大规模化量产验证,生产效率波导生产效率提升近23倍,良率达到85%以上。
最后,信阳高新区驻苏州办事处负责人张大成、中新产投招投负责人徐兆梨进行招商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