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利亚德还重磅发布新一代黑钻 Hi-Micro 产品和AR眼镜等系列产品,并在同期开幕的北京InfoComm China 2025上重磅亮相,为显示行业注入新活力。
01
利亚德未来三年战略
行家说Display在2025利亚德集团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了解到,李军董事长公布了利亚德未来三年战略——拥抱AI,领创视效,实现第二增长曲线。即重点攻关AI大模型与显示技术的融合创新。面对AI技术重构产业格局的时代命题,李军董事长表示,即使在AI大时代,人类对世界的感知70%-80%仍要通过视觉实现,利亚德三大主营业务拥有巨大市场和发展空间。2025年,利亚德将致力于打造 “AI+显示+文旅”产业生态闭环,积极拓展生态合作圈,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与合作伙伴共创未来新图景。行家说Display认为,利亚德此次战略的发布,标志着LED显示行业头部企业正全面拥抱AI时代,推动从硬件制造向智能化、生态化解决方案的升级。这一布局不仅强化了利亚德的技术领先地位,也为行业探索“AI+显示”创新应用提供了重要范本。在会上, Micro LED、量子点技术、艺术屏、领视智慧平台等前沿科技悉数登场,文旅场馆秀游综合解决方案、微显及AR眼镜、AI与空间计算等创新方案的发布,体现了利亚德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和全面响应。这些成果不仅是利亚德多年研发投入的集中爆发,更是其基于市场深刻理解后的精准布局和全线出击。此外,利亚德集团总裁、励丰文化董事长袁波进一步对公司战略和生态建设做了阐述报告,核心是显示板块持续深耕引领,并抓住文旅新机会,利亚德也成立文旅总部,把集团产品生态形成闭环,给客户提供完整的“场馆秀游”的综合解决方案,持续扩大显示应用场景。同时,值得关注的是,利亚德集团副总裁、首席营销官(CMO),虚拟动点 CEO 刘耀东分享了多领域的发展成果与创新战略,展现了虚拟动点在技术应用和 AI 机器人领域的卓越优势。此外,利亚德集团产品总监孙铮包括新一代黑钻(Hi-Micro)技术,以及新一代MG Micro量子点冷屏系列、AR眼镜等多款新品。其中Micro LED AR 眼镜,将于2025年6月推出抢先体验版回馈用户,之后全面上市。 关于当下产业关注的全球化布局,据行家说Display此前了解,其从2015年开始通过投资并购推进全球布局:在北美,2015年并购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平达(Planar);2017年并购美国Natural Point。在欧洲,2018年并购了德国艾维视(eyevis)。而在中东今年将在沙特布局合资公司和工厂。由此,利亚德也清晰地规划了其全球化战略,更加在地化的全球布局,注重经营效益,推动高质量发展,并不断加强创新业务的拓展,成为全球信赖和尊重的百年企业。
02
多个Micro LED产品及方案重磅展出
在北京InfoComm China 2025展会上,利亚德也集中展示了新一代黑钻(Hi-Micro)技术,以及新一代MG冷屏系列、新一代MG Micro量子点冷屏系列、新一代MG HDMI接口传输方案、微显示Micro LED显示屏、幻境艺术屏、MOK室外小间距系列等多款新品,持续突破显示边界。其中,据行家说Display了解,新一代黑钻(Hi-Micro)技术采用无衬底Micro LED芯片(短边<30μm),体积更小、响应更快,能实现更深邃黑色和高对比度,最高达20000:1,显著提升画面层次与细节表现,具备更高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广泛适用于高端显示等场景。
03
利亚德公开的MIP战略全景图
利亚德作为业内首屈一指的先锋企业,此前一直率先在MIP技术路线上谋篇布局,而在本次生态大会上隆重推出的Hi-Micro产品,也正是MIP技术的最新结晶,足以可见利亚德对MIP技术路线的高度重视与持续投入。而在此之前,利亚德也系统性地公开了MIP(Micro LED in Package)技术的战略全景图,并重点强调产业技术拐点已至,MIP技术的量产化将成为未来显示行业的核心驱动力。经过了近5年的技术磨合与研发积累,利亚德与旗下利晶微已形成高效的内部协作体系。如今,利亚德已成功向市场推出采用全倒装无衬底技术、芯片尺寸小于30μm(短边)的高端MIP产品,并同步规划了相应的产能扩张计划。由于利亚德深耕行业30年,凭借精准的技术路线选择,曾多次引领行业变革,取得“三战三捷”的辉煌战绩。基于此,这家龙头企业的技术选择,往往可能会对整个产业的技术路线走向产生深远影响,由此这一事件也引发了行业高度关注。为此,行家说Display也对利亚德公开的MIP战略全景图进行了深入研究,接下来我们将围绕三个MIP的关键问题展开全面剖析,希望能为行业提供有价值的洞察。1)利亚德为何这个时间点系统性公布MIP战略?这个问题要从两个角度展开,一是产业发展时机;二是利亚德本身的发展策略。从产业时机上看,当前,LED显示市场主要是以SMD、COB为主要技术路线,但仍然有一些空白市场呼唤新的技术。具体来看:SMD凭借成本效益高、易于大规模生产等优势,在对成本敏感的应用场景,以及P1.5以上场景,占据了LED显示市场的主要市场份额。而COB目前在重点出货为P1.2间距,并往P1.5以上间距、往P0.9两个方向拓展。但是在高端场景以及更小间距场景,目前这两个技术仍然不能完全覆盖。所以Micro LED技术一直被寄予厚望。而LED向越小的间距发展,可以扩展越大的市场,但目前仍困于技术和制造的成熟度。而MiP作为芯片级封装技术,通过扇出引脚的设计,可以减缓因Micro LED 尺寸过小而带来的测试、贴装难度,即MiP在晶圆检测、封装的巨量转移、终端的设备和工艺通用性等方面具有“工艺更友好、难度更低、良率需求更低”的优势,被视为当前可见的实现Micro LED产业化的最佳可执行性方案。从利亚德本身发展策略来看,其为了实现Micro LED规模商业化也是“深谋远虑”。目前,业界已普遍认识到终端显示屏制造商与上游芯片制造商合作的重要性。然而,早在2020年,正是利亚德开创产业链合作先河,与晶元光电合资成立了利晶微电子,并第一时间建设无锡生产工厂,当时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造全球首个运用巨量转移技术实现最小尺寸Micro LED显示产品大规模量产的产业基地。如前文所述,经过近5年的技术磨合与研发积累,利亚德与旗下利晶微的最新研发成果:采用全倒装无衬底技术、芯片尺寸小于30μm(短边)的高端MIP产品已实现量产。2)MiP技术,为何是当前Micro LED破局的最佳路径?前文我们提到了,MiP被视为当前可见的实现Micro LED产业化的最佳可执行性方案。那么,它究竟解决了哪些具体的问题?当前,在Micro LED批量生产的路上,仍然面临着成本和良率两座大山。其中包括了巨量转移良率和效率问题、后段测试分选带来的成本问题等。拆分MiP技术来看,其在制程、技术等多方面确实有机会赋能Micro LED商业化落地,具体来看即为高兼容性以及其降本空间。首先,MiP技术是一种集成性的封装,制程中对多像素点同时进行转移封装,后续工序中将多像素分切成单像素形式,这使其具备更高的兼容性。依托此种方式,MiP无需经过高成本的返修,直接进行测试分选,这样便减少了点测分选的难度。其次,MiP器件通过封装,可以同时实现芯片缩小与焊盘变大。MiP采用更小尺寸的无衬底Micro LED芯片,提升了其在显示性能方面的优势;同时 MiP 器件的焊盘尺寸与焊盘间距远远大于 Micro LED 芯片自身的焊盘尺寸和间距,意味着适配Micro LED芯片的PCB焊盘尺寸和间距相应放大,对PCB的工艺制程要求降低;相应的,显示模组的工艺制程良率提高,成本降低。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在产业链的量产和成熟度上,也仍具有挑战,上游芯片的巨量转移和键合是隐形的技术门槛,在下游应用上Micro LED(芯片小)需要同步配套驱动设计和让显示屏厂平衡屏刷新率的问题才能发挥其优势。 不过,由于MiP工艺产线更为完备,所以仍然非常有利于推进Micro LED的规模化生产和应用。3)接下来,MiP的商业化起点与路径重点在哪? 新技术破局的关键在于找到技术与市场的黄金交叉点,就像特斯拉用高端电动跑车撕开百年汽车工业的缺口,在高端市场完成电动技术的价值锚定;大疆将无人机从军事工具转化为消费级航拍神器,凭借场景破壁重塑无人机产业命运。这种技术破局路径在LED显示领域尤为典型,COB技术蛰伏十年终迎爆发,一是完成降本,二是找准了P1.2市场切入。而今,MiP技术正站在同样的历史隘口,应该撕开哪个口子?如前文所述,MiP当前主要针对高端显示市场,尤其是P0.9及以下的细分应用场景,随着LED显示点间距竞争从≤0.9进一步下探至≤0.7,MiP在应用和推广方面的优势也更加凸显。具体到应用场景,军事指挥中心对动态沙盘的精度要求日益提升,影视虚拟拍摄需要消除摄像机的微小穿帮瑕疵等需求也正推动像素间距向P0.7甚至更小尺度探索,行业亟需兼具性能与量产可行性的解决方案。MiP作为产业创新技术,具备画质显示、对比度高等多种优势,正符合这一高端市场的需求。以利亚德高阶MIP产品为例,该产品黑色占比99%以上,色温和色度视角一致性佳,封装体支持0303/0404,共阴设计,更加节能低功耗高阶MIP产品;同时采用无衬底RGB LED芯片半功率角一致,可使LED屏幕在超过170°的大角度下仍能保持色温和色度视角一致性,有效解决偏色问题。当这些技术强项与特定场景的刚性需求形成共振时,将有机会引发产业的连锁反应效应。同时,基于MiP技术的显示产品可以充分发挥其技术、产品迭代快的特性来看,随着MiP技术成本的逐步优化和不断演进,MiP在未来将有机会实现对当下LED显示市场应用场景的全覆盖,同时可以突破现有的LED显示应用场景,覆盖其他传统显示技术的应用场景。据行家说Research观察,2024年底到至今,种种迹象表明MiP进入了量产、落地应用的新阶段,此时MiP需要形成规模效应,在规模经济下,单位产品的平均成本也将同步下降,以推进这一技术的发展。以利亚德为例,其高阶MIP已实现一期投产,产能可达1200KK /月,同时进行二期扩产,产能将扩产至2400KK /月,将通过达到规模效应以降低MiP生产成本的目的。同时,利晶微电子的关键制程设备覆盖巨量转移、巨量焊接、巨量检测、巨量切割等核心环节,有效支撑高阶MIP的产品的量产。并且从利亚德的规划中可见,在产能提升的同时,也在持续规划面向更小间距的产品,由高阶MIP 0404逐步扩展至高阶MIP0303、高阶AM-MIP,使MiP技术实现产能与产品性能的双向迭代。由此可见,MiP技术凭借其技术优势、产业链支持、应用场景潜力,成为Micro LED市场的主流技术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发展,MiP技术有望在Micro LED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04
行家说Research总结
在显示产业技术代际切换的关键时期,整个行业正站在变革的十字路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一背景之下,利亚德凭借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深厚的技术积累,适时且系统性地发布了“AI与显示深度融合”的三年战略规划,以及MIP技术战略的全景图。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利亚德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及时把握,更彰显了其在技术创新领域的雄心和决心。由此,利亚德的这一战略发布,不仅是对自身技术实力的一次全面展示,更是在行业中的重要战略卡位。可以预见,这一战略在显示产业的技术迭代和产业升级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提升引领行业向更加智能、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技术如同催化剂,能够激活市场潜能,而一个活跃的市场则是新技术茁壮成长的沃土。市场的蓬勃活力能够激发行业对新技术的高涨热情,这种热情反过来又会推动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从而形成一股正向循环的力量。在此背景下,我们热切期盼能有更多如利亚德这样的企业涌现,积极通过与产业链合作形成合力,不断攻克技术难题,降低生产成本,加速 AI和显示的融合、加速Micro LED 商业化进程,推动整个显示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END 相关阅读:利亚德新战略:超越第一视野利亚德、洲明、艾比森等7家企业回应关税影响 您的点赞是我们进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