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 与正文无关
对于近期特朗普关税政策的影响,弘信电子表示:目前,公司的软板业务并未受到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反而处于有史以来的最佳状态。公司95%以上的业务来自国内市场,而国内目前正通过刺激消费、家电补贴等政策推动市场发展,这使得我们的软板业务在高稼动率的运转。
此外,随着苹果手机价格可能因关税等因素上涨,消费者可能会更多选择国产手机,这将为我们的软板业务带来更多机会。同时,国内AI相关终端硬件的陆续推出,也为软板业务提供了新的增长点。因此,从整体市场环境来看,软板业务的景气度处于近年来的历史高位。
对于算力业务情况相关影响,弘信电子回应到:近期H20禁售政策的出台对市场产生了短期和长期的影响。短期内,公司也有所准备,公司能够满足短期的市场需求。然而,从长期来看,禁售政策可能导致市场对H20的供应减少,未来是否会有新的可售产品出现仍不确定,这可能对使用英伟达AI服务器的业务产生一定影响。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禁售政策对国产芯片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近年来,国产芯片取得了显著进步,部分芯片性能已接近H20水平。因此,禁售政策为国产芯片和服务器提供了填补市场空白的重大机遇。公司有机会为客户提供国产化、自主可控的芯片全套解决方案。
综合来看,尽管H20禁售可能会对部分业务产生一定影响,但国产芯片的崛起和市场机遇将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国产芯片的利润率通常高于进口芯片,这将有助于提升公司的整体盈利能力。
2024年,弘信电子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全年营业收入达58.75亿元,同比增长68.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2023年亏损4.36亿元逆势扭亏,实现盈利5,681.57万元,增幅达113.05%。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41.90%至2.03亿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从-28.91%提升至4.60%,三大核心指标同步改善,印证公司主营业务造血能力显著增强,资产运营效率迈上新台阶。
FPC业务:战略坚守迎来拐点
作为深耕22年的核心业务,弘信电子的柔性电路板(FPC)与背光模组业务在2024年实现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12.60%。这一增长得益于内部改革的持续推进——通过剥离非核心资产、优化产能结构、整合新能源子公司,公司推动FPC向中高端市场转型,并深度绑定华为、OPPO、小米等头部手机品牌。2025年一季度,FPC业务营收8.6亿元,虽与上年同期持平,但毛利率同比提升5.98个百分点至7%,3月单月更实现近年来首次盈利。
面对行业过去四年的激烈竞争与产能过剩,弘信电子以技术储备、品质管控和交付能力构筑护城河。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前瞻布局AI终端所需软板技术,并维持高有效产能。随着行业产能出清,公司作为龙头率先受益,2025年一季度软板价格同比上涨,AI手机折叠屏、可穿戴设备及AI服务器带来的增量需求进一步打开增长空间。目前,公司已斩获AI PC多层软板订单,并为AI眼镜开发高难度柔性电路解决方案,同时针对液冷服务器漏液监测推出创新方案,获国际头部客户认可。
算力业务:爆发式增长与国产化突围
2024年,弘信电子算力业务以19.88亿元收入实现53倍同比飙升,成为业绩增长新引擎。2025年一季度收入环比增长至7.2亿元,但毛利率受行业供需变化影响下降1.62个百分点。
公司解释称,2024年一季度AI服务器因卖方市场价格高企推升利润,而随着市场供需平衡,毛利率呈现动态调整。未来将通过深化算力生态合作,为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领域提供AI解决方案。
在国产替代战略下,公司通过收购安联通、携手燧原科技完成英伟达与国产芯片双线布局。2023年落地的庆阳万卡集群项目,由弘信提供设备、合作伙伴运营,标志着国产算力规模化应用突破。与燧原的合作延伸至板卡制造、服务器生产及算力服务全链条,为国产芯片替代奠定基础。尽管短期面临股权激励费用、安联通并表毛利摊薄等利润压力,公司预计算力资源服务与运维业务将逐步释放盈利潜力。
面对算力业务重资产特性,弘信电子通过多元化融资强化资金储备。目前公司已构建综合授信、定向增发及与国企合作的资金矩阵,重点支撑算力资源服务的前期投入。设备折旧年限设定为5年,算力资源服务利润率约15%-20%,运维服务利润率超20%,业务结构优化有望提升整体收益。
展望未来,公司将持续践行“绿色算力”战略,依托庆阳国家枢纽节点与东部算力集群建设,深化多元异构算力底座。在AI驱动智能硬件迭代与国产替代政策加持下,弘信电子正以FPC与算力双轮驱动,加速向高端制造与科技服务转型。
来源:整理自企业公开信息
声明:本平台部分图文素材源于网络或者由企业提供,如有侵权请通知,我们核实后会立即删除。
广告
与正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