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在设计锂电池充电电路板时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电路板在某些工作状态下会产生清晰可闻的异响。这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还暗示电路可能存在潜在问题。经过一系列排查和优化,我们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本文将详细介绍问题的发现、定位和解决过程,希望能为遇到类似问题的同行提供参考。
一、问题的发现:神秘的异响
在设计第一版锂电池充电电路板时,我们发现当电路工作在特定负载条件下时,会发出明显的"啸叫"声,这种声音类似于高频蜂鸣。起初,我们仅凭人耳难以准确定位异响源,因为这样一来,声音似乎来自整个PCB,而非某个特定元件。
二、问题的定位:听诊器+示波器双管齐下
机械故障听诊器
图片出自《硬件设计指南 从器件认知到手机基带设计》
第一版PCB输出纹波
三、问题的解决:对称布局抵消振动
在定位问题后,我们首先尝试通过优化电路来降低输出纹波。但经过测试发现,即便是官方评估板,其输出纹波也维持在1Vpp左右,这说明纹波大小是由芯片工作特性决定的,难以通过常规手段进一步降低。
布局优化-C19置于底层且与C20对称
既然无法减小纹波幅度,我们决定从机械结构入手解决问题。由于第一版PCB的所有输出电容都布局在同一层,导致振动相互增强。因此,在第二版设计中,我们采用了正反对称布局,即相同容值的电容分布在PCB的顶层和底层,且位置对称。这样,当电容振动时,两面的振动方向相反,可相互抵消,从而避免带动整块PCB共振。
第二版PCB输出纹波
实测结果显示,虽然输出纹波仍维持在1Vpp左右,但由于电容振动被抵消,整板异响消失。听诊器测试显示单个电容仍有明显啸叫,但PCB整体已无振动噪声。
第二版PCB异响测试
四、经验总结
1. 异响定位:人耳难以精确定位噪声源时,可借助机械故障听诊器等工具辅助排查。
2. 纹波特性:某些芯片的纹波特性是固有属性,参考设计也无法进一步优化。
3. 振动抵消:当无法消除振动源时,对称布局可有效抑制PCB共振,适用于对噪声敏感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