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技术划分,OLED销售额同比增长15.1%至362.8亿美元,液晶显示器(LCD)销售额同比增长5.9%至79.3亿美元。
这被解读为苹果iPad首次应用OLED,以及人工智能(AI)需求增加带动低温多晶氧化物(LTPO)OLED需求增加的结果。
向OLED的转变正在加速,韩国整体 OLED 销售份额从 2021 年的 69% 增长至去年的 82.1%。
不过,K-display去年全球市场的份额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p),至33.1%。同期,中国大陆市场份额上升2.7个百分点,从48.1%上升至50.8%,占据绝大部分份额。
中国台湾及日本则分别同比下降2.1%及0.6%至14.6%及1.1%。
该协会解释称,“中国企业供应过剩,过去仅限于钢铁行业的供应过剩问题正蔓延至智能手机、电动汽车等尖端行业。韩国通过专注于高附加值的OLED领域,相对较好地捍卫了自己的地位。”
去年全球OLED市场规模达到54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6.2%。
在韩国,随着中大型OLED的全球扩张和AI的全面实施,对低功耗OLED的需求增加,OLED销量也随之增长。但受中国智能手机厂商全球布局扩大及优先采用国产零部件等因素影响,市场份额(67.2%)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
具体而言,由于中国份额的下降,韩国智能手机OLED面板份额(62.8%)同比下降了9%。受中国政府补贴政策影响,车用OLED面板市场份额(76.1%)也下降了5.5%。
然而,OLED电视通过拥有第8代OLED工厂的韩国公司的独家生产,保持了100%的市场份额。OLED平板电脑供应份额也同比增长15.6%至69.3%。
就液晶显示器而言,去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792亿美元,比前一年增长6.3%。韩国面板企业因供给过剩导致经营状况恶化而减产,导致市场份额下降0.1个百分点至10.0%。
今年,由于 OLED 在 IT 产品中的应用以及汽车显示器的扩展,显示器市场预计将达到 1393 亿美元,比去年增长 4.6%。 OLED预计将增长6.5%至575亿美元,而LCD预计将增长3.3%至818亿美元。
不过,美国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存在变数。
特别是中国有生产苹果、戴尔、惠普等美国整机(成品)的组装企业,因此如果大规模关税政策延长,受美国高价影响,电子产品和面板需求减少,显示器业绩可能会受到不利影响。
今年中国政府已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等纳入以旧换新补贴范围,随着中美贸易摩擦引发消费者对国货偏好预期增强,中国的攻势预计将进一步加强。
该协会副会长李东旭强调,“为了摆脱业界担心的全球市场份额停滞不前的问题,现在是时候寻求与杜邦、UDC等美国公司的合作了。”他补充道,“除了通过OLED高效家电更换支援项目等刺激内需外,还亟需制定专门的显示器法,通过额外延长税收抵免结转期和直接退税制度来支持国内企业。”
报名参会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