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右上「· · ·」设为星标➞更新不错过★
在今年慕尼黑上海电子展期间(2025年4月15日),德州仪器 (TI) 与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后简称“华盛昌”)发布了 AFD-80拉弧信号检测器,适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中智能电弧故障检测,展现了双方不断探索与创新的技术成果,为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更智能的能源基础设施带来了新方案。
电弧故障检测是保障光伏发电系统运行安全的“生命线”,不仅关系到系统自身安全性,更是确保系统高效发电与合规运营的必要条件。随着光伏技术向高电压、大容量方向发展,其重要性将愈发凸显。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电弧现象存在引发火灾的风险,因此电弧检测的准确率和实时性至关重要。
AFD-80 拉弧信号检测器:
更稳定、更精准、快速识别响应
华盛昌推出的 AFD-80 单通道拉弧故障检测器,内置德州仪器TMS320F28P55SJ AI 芯片,利用专利拉弧检测模型和大数据,对拉弧信号进行精确分析,实时显示信号频谱,最快 0.5 秒检测到拉弧信号,同时通过 4G 网络或者 RS485 发出预警信息,具有数据记录提取分析功能。内置 4G 模块,可以将特征数据上传云端,在云端训练进化,更稳更精准。
250 kHZ采样率,毫秒级快速检测,0.5 秒输出预警信息
适配最大电弧电流 Imax
200 米线缆长度可检测
500J 能量检测能力
传统电弧检测方法依赖经验值手动调参,当噪声与电弧信号相近时,难以准确分辨,噪声适应性差;且无法及时适应光伏组件的快速变化,在电流持续增大,线缆不断加长,逆变器功率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容易失效,场景适应性也欠佳。AFD-80 单通道拉弧故障检测器在噪声及场景适应性更具有优势,能够以更少的计算工作量实现更高精度,有效提高光伏发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AFD-80基于 TI TMS320F28P55x 产品系列的 AI 模型功能,具有高维度非线性特性,从数据中精确解析出拉弧故障信号,噪声适应性强
AFD-80 基于神经网络模型,可以不断训练、迭代、学习新的特征信号,场景适应性强
TI TMS320F28P55x 产品系列算力强大,可满足 4 通道 250kHZ 采样率下,毫秒级响应,不会丢失关键特征频率点
TI C2000™ MCU TMS320F28P55x
产品系列:
集成边缘 AI NPU,
实现更智能的实时控制
在过去的 25 余年里,TI 的 C2000™ 系列实时微控制器 (MCU) 在电机控制、电力电子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中不断拓展,提供了卓越的性能。作为 AFD-80 拉弧信号检测器中的关键解决方案,C2000™ MCU TMS320F28P55x 产品系列集成了边缘人工智能 (AI) 神经处理单元 (NPU),提供了 24 个高精度 PWM 通道以及最多 39 个 ADC 通道,帮助降低系统成本并缩小系统尺寸,实现更快、更智能、更安全的实时控制。
业界先进的实时控制性能
· 搭载 C28x 数字信号处理器内核,控制律加速器,丰富的数学处理单元,提供了强大的运算能力
· 搭载专注实时控制的控制外设,包括高速 ADC 模块,高分辨率 PWM,可配置逻辑等,为实现高性能实时控制筑牢硬件根基
· TI C2000™ 系列已在实时控制领域积累长期成功经验
集成神经处理单元 (NPU)
· 使用集成神经网络处理单元 (NPU) 运行神经网络模型,能够减轻主 CPU 的负担,其延迟时间比软件实现低 5 到 10 倍,可实现更快、更准确的决策
· 可通过训练学习和适应不同的环境,帮助系统实现高于 99% 的故障检测准确率,在边缘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完整开放的生态和工具链,TI 提供完整的边缘 AI 应用工具链:
· 简单易用的 Edge AI Studio 工具助力工程师实现从数据采集,模型训练到编译部署的全套流程
· 丰富的硬件开发板资源,帮助客户迅速验证 AI 模型
· 开放免费的集成开发环境 (CCSTUDIO IDE)、图形化底层配置工具 SysConfig,以及丰富的社区、教程资源,助力客户减少研发成本
德州仪器 × 华盛昌:
持续协同,开拓创新
华盛昌与 TI 自 1998 年建立商务关系,围绕环境测试与电工电力仪器仪表领域展开技术协作,随着可再生能源市场兴起,双方合作规模持续扩大。依托 TI 带 AI 功能的 C2000™ 系列芯片,华盛昌推出电弧检测器等智能产品,推动电弧检测领域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升级。
一直以来,TI 的半导体技术与华盛昌的场景化研发能力形成互补,共同拓展工业、汽车等多领域应用场景。面向未来,TI 与华盛昌将继续借助彼此在各自领域的优势,通过技术创新、场景深化、生态扩展等方式,为市场推出更多优质的产品和技术方案。
TI 一直致力于推动创新电气化进程,聚焦光伏、储能、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以及电网现代化等关键领域,TI 的模拟和嵌入式处理产品和解决方案覆盖能源从产生、储存到应用的全生命周期。未来,TI 将持续深耕能源基础设施领域,依托半导体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与客户协同创新,助力能源系统实现更安全、更可靠、更高效、更智能的发展目标。
点赞·收藏·推荐
洞见·行业·前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