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央视等国内媒体披露了美国网络攻击哈尔滨亚冬会的细节。
前期,“2025年哈尔滨第九届亚冬会”遭受境外网络攻击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广泛关注。
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亚冬会赛事网络安全保障团队,及时向哈尔滨市公安局提交了亚冬会遭受网络攻击的全部数据。
哈尔滨市公安局立即组织技术专家组成技术团队开展网络攻击溯源调查。在相关国家支持下,经技术团队持续攻坚,成功追查到美国国家安全局(NSA)的3名特工和两所美国高校,参与实施了针对亚冬会的网络攻击活动。
细节中提到,美国国家安全局(NSA)主要围绕特定应用系统、特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特定要害部门开展网络渗透攻击,涵盖数百类已知和未知攻击手法,攻击方式超前,包括未知漏洞盲打、文件读取漏洞、短时高频定向检测攻击、备份文件和敏感文件及路径探测攻击、密码穷举攻击等,攻击目标、攻击意图明显。
技术团队还发现,亚冬会期间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向黑龙江省内多个基于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定设备发送未知加密字节,疑为唤醒、激活微软Windows操作系统提前预留的特定后门。
公开资料显示,2025年哈尔滨亚洲冬季运动会(The 9th Asian Winter Games Harbin 2025),于2025年2月7日至2月14日举行。是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中国举办的又一重大国际综合性冰雪盛会。
近日,中国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发布的一份网络攻击情况监测分析报告显示,亚冬会期间,各大比赛的赛事信息系统以及黑龙江省域内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都遭到了大量的境外网络攻击。
攻击发生后,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360集团等境内网络安全机构的技术专家迅速行动,开展网络攻击溯源调查。
360依托全网安全大数据和自主研制的安全大模型第一时间对此次大规模境外网络攻击进行溯源,结果显示,此次攻击的幕后黑手是美国国家安全局,并且首次锁定了发起攻击的个人,成功追查到美国国安局的三名特工和两所美国高校。
目前,哈尔滨市公安局已对三名隶属于美国国安局的犯罪嫌疑人进行悬赏通缉。
数据显示,此次亚冬会受到的攻击次数高达27万次,其中受攻击的赛事信息系统包括赛事信息发布系统、抵离管理系统和收费卡系统等,上述系统对于赛事的重要信息发布、人员和物资的调配、赛事的组织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范围内遭受攻击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涵盖能源、交通、水利、通信、国防科研院校等重要行业。
这些攻击妄图破坏、干扰赛事正常进行,以及通过攻击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制造混乱并窃取敏感情报。
360的实战安全专家介绍说,美国国安局主要围绕特定应用系统、特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特定要害部门开展网络渗透攻击,涵盖数百类已知和未知攻击手法,攻击方式超前,包括未知漏洞盲打、文件读取漏洞、短时高频定向检测攻击、备份文件及敏感文件及路径探测攻击、密码穷举攻击等,攻击目标和意图十分明显。
Pura X发布会上,余承东正式宣布,鸿蒙电脑将在2025年5月亮相。据悉,新品将继承鸿蒙系统“全场景互联、更流畅、更智能、更安全、更精致”的五大体验。
此外,余承东表示,鸿蒙电脑将为电脑领域带来新的发展机会和成长土壤,并邀请广大生态伙伴和开发者共建鸿蒙电脑生态版图。
据悉,鸿蒙电脑不仅将搭载首个全栈自主可控的国产电脑操作系统——鸿蒙操作系统,而且从内核到应用全栈自研,将重构电脑体验。
前不久,华为笔记本仅预装Linux系统,此举主要是因为微软对华为的Windows系统授权将于本月(3月)到期,华为将无法再继续使用Windows。
所以,华为PC走鸿蒙之路,势在必行。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鸿蒙电脑相比传统Windows电脑将至少有三大优势。
首先得益于鸿蒙系统的分布式架构,手机、平板、PC之间可实现无缝互联,多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任务续接、快速投屏等操作将变得异常便捷。
其次,更好的软硬协同,以及原生流畅、智能的特性,也将让鸿蒙电脑较Windows电脑拥有更好的流畅度,以及更方便的AI智能化体验。
第三则是UI设计会更加精致。此前鸿蒙PC版界面已经现身华为开发者官网(可能为比较早的前期版本),采用了与Mac类似的方案,状态栏置顶、Dock 栏置底,可以放置常用功能和应用,相比于Windows来说更方便、美观。
值得注意的是,图中还显示鸿蒙PC版的应用将与手机、平板上保持统一,整个生态的体验会非常协调,也与苹果比较相似。
当然,摆在鸿蒙电脑面前的任务也很艰巨。比如原生应用的开发、生态建设、用户习惯培养等等。但有了鸿蒙手机的成功,相信这些只是时间问题。
我们猜测,鸿蒙PC版也和手机版一样也是分两步走,先是通过鸿蒙叠加模拟器方式,来保证各种Windows下的软件正常运行,实现用户的无感切换。
第二阶段就是等用户规模起来后,各软件厂商会开发专门针对鸿蒙的应用版本,时机成熟后去掉模拟器。
这两个阶段目标实现后,无论是鸿蒙手机还是电脑,都可以实现完全的国产化替代,解决“卡脖子”的同时,确保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