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iPhone卖25588元,美国制造的代价有多高?

原创 星海情报局 2025-04-15 19:23

最近这几天,美国股市被懂王的关税大棒搅得那叫一个“血肉模糊”。


“七朵金花”(科技股七大头部企业)——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英伟达、特斯拉、Meta,股价跟坐过山车似的往下栽。纳斯达克指数直接崩了13%,创了五年最惨纪录。

          

 

可要说这一堆企业里谁最“受伤”,那八成得是苹果。

          

 

因为苹果的产业链比谁都“全球”,比谁都“世界”。

iPhone零部件里,中国大陆厂商主要负责包括电池、摄像头模组、部分显示屏、连接器这些东西,屏幕则主要靠韩国的三星和LG,还有部分组装是在越南、印度完成。

          

 

这次关税一加,直接把苹果的供应链掐了个遍,成本蹭蹭往上蹿,库克吓得赶紧从印度往美国空运600吨iPhone,差不多150万个手机,打算赶在关税全面开花前把货囤好,免得价格飞上天。

          

 

尽管懂王坚信“美国有能力生产iPhone”,还坚信美国会因此搞出一堆工厂,但业内人士算了一下账,几乎全都在摇头:要是iPhone完全在美国本土生产,最终的售价可能将会卖到3500美元(25588元人民币),远超现在iPhone Pro 16在美国999美元的起售价。    

          

 

最终,铁一样的客观规律,还是逼得懂王不得不悄悄“认怂”了。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11日晚宣布,美国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所谓“对等关税”。

          

 

那么,逼得懂王低头的,究竟是哪些压不下的成本?


压不下的成本


这关税一砸,苹果的成本都涨在了哪些地方?咱先从零件说起。

          

 

iPhone里最贵的几个部分,大致是:屏幕、芯片、摄像头、电池。

          

 

这波关税,特朗普玩了个“全球通杀”,中国145%、中国台湾32%、印度26%、越南46%、韩国25%、日本24%(CNBC 2025年4月11日),苹果的供应链直接被打了个“全家桶”。要说最受伤的,中国大陆的组装环节和核心零部件得站C位。

          

 

而相对的,芯片和屏幕在这次关税战里还能“淡定”点。

          

 

芯片方面,台积电的A18芯片卖给苹果45美元,成本大概33美元,净利率估摸20%-25%(台积电2023年整体38%)。这利润比大陆的立讯精密(摄像头,净利率5%)和欣旺达(电池,4%)高多了。

          

 

同样地, iPhone 16 Pro Max的OLED屏幕,65美元/块,按DSCC 2024年估算,三星的成本大概40美元,LG稍微高点,成本45美元,二者净利润大约在15%左右。同样比大陆的组装环节高出一大截。    

          

 

          

 

然而,大陆的组装环节,以及摄像头、电池、连接器这些零件,则因为净利润本就很微薄,加上懂王关税加得又狠,直接窜到了145%,所以在这次冲击中被压得苦不堪言。

          

 

就拿组装环节来说,富士康、和硕在中国大陆的厂占苹果组装的90%,一台iPhone 16 Pro Max的组装费,人工、设备、厂房加起来大概15美元(iFixit 2024年拆解),人工成本才1.5美元/台;

          

 

根据2024年的数据,富士康的净利润率大约在1.8%左右;

          

 

而同样作为果链企业之一的立讯精密,2023年消费电子业务营收1971亿,单单苹果就贡献了1745亿,占比75.2%,是立讯精密的第一大客户,对苹果的依赖非常重。

          

 

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销售毛利率为11.72%。受消费电子行业竞争加剧及苹果供应链议价权影响,近年来公司毛利率一路走低,还不到2020年时的一半(超过20%)。    

          

 

          

 

大陆的苹果产业链这个毛利率,成本上升10%,利润就归零了。

          

 

果链企业之一的歌尔股份越,去年在南工厂贡献了34.1%的营收,却因关税导致成本飙升,每生产一个AirPods就要倒贴钱。

          

 

歌尔股份工作人员直言:“供应链利润率只有几个点,亏钱订单我们不可能接。”

          

 

2022年歌尔股份因苹果砍掉AirPods Pro 2订单,公司净利润暴跌59%,计提了17.97亿资产减值。如今苹果贡献了歌尔30%的营收,但代工利润率只有2.56%。 立讯精密接手了当年被砍的订单,但净利润率也只有5%,薄利模式在关税面前不堪一击。


伤敌两千,自损一万


懂王的关税,让中国大陆的果链企业倍感难受,那美国自身的情况又好的到哪去呢?

          

 

首先,从“硬成本”,也就是物流、厂房和原料这些来说,美国就形成了一个打不开的死结。

          

 

这里的现状是:因为美国缺乏相应的原材料和零件,很多材料要么贵,要么只能从国外进口。

          

 

像造电池用的钴、锂金属精炼厂都位于中国大陆。美国不仅钴、锂产量低(钴产量仅100万吨左右),且并不具备精炼能力。

          

 

          

 

而一旦要进口,光是运费就得贵得吐血。

          

 

中国是供应链“天堂”,富士康郑州厂旁全是零件商,摄像头、电池、螺丝,2小时送达,运费0.2美元/件。美国呢?OLED材料从韩国住友运,化学品从德国默克来,运费0.5-2美元/件。iPhone 16有1500个零件(iFixit拆解),90%靠进口,哪怕懂王减点关税,运费也得翻5-10倍。      

          

 

再说在建厂这方面,美国土地、电费贵,法律还麻烦,环保审批往往得拖半年(EPA数据)。加州厂房50美元/平米,电费0.15美元/度。而相较之下,富士康郑州厂房月租5美元/平米,电费0.06美元/度。

          

 

不过,在所有成本中,最贵的部分,仍然是人力。

          

 

某种程度上说,人力成本的“弹性”,成了苹果多年来利润的重要支柱(这点后面会分析)。

          

 

在这方面,中美差距大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在中国,iPhone组装主力是富士康、和硕的工厂,近年来富士康苹果产线员工的月薪在7000元人民币上下浮动。在iPhone 16量产期间,富士康工人的时薪约为3.63美元。

          

 

而相较之下,2024年,加州最低时薪16.5美元,制造业平均时薪28.92美元(BLS数据,)。就算按最低时薪算,组装一台iPhone,在人力成本上,美国也比中国贵上四倍!

          

 

    

          

 

那美国劳动力为什么那么贵?难道真是因为美国工人“漫天要价”、“贪心”?

          

 

从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这种人力成本的差距,本质上是两国生产力和经济结构的硬差距,而不是谁“会要价”。

          

 

毕竟,工人在就业市场上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本质上也是在出卖一种商品。

          

 

既然是商品,那自然会受供需关系的影响,自然会“物以稀为贵”。

          

 

美国制造业工人1300万(BLS),电子业才100万,熟练工稀缺。

          

 

国际劳工组织(ILO)2024年估算,中国的电子业工人占全球的60%,美国才占4%。在中国,光电子业的工人就已经达到了5000万。

          

 

更重要的是,这数千万产业工人,早已不是可以随意取代的“低价劳动力”。

          

 

    

库克早在2017年就说过:

          

 

“中国早已不再是低劳动力成本的国家……(苹果的供应链)选择中国的原因在于技术能力,我们的产品需要先进的材料加工、先进的机械工具(tooling)、极高的精度,而中国的工程能力非常深厚。在美国,你想要找所有的tooling工程师,我不确定能够装满一个房间——然而在中国,你可以装满好几个球场。”

          

 

苹果的“七寸”


前面提到,懂王最近豁免了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的“对等关税”。

          

 

这不仅是因为,这样的高关税,直接打中了苹果这类科技巨头的“七寸”,更重要的是,高关税可能会迟滞美国科技升级的步伐。

          

 

这其中的现实是:多年以来,苹果这样的科技巨头,一直走的是高利润,高研发的路线。

          

 

将低附加值的制造业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利用剪刀差获得了更高的利润,投入到创新研发、并购整合等再投资用途,进而制造更高附加值的商品,循环往复。

          

 

    

          

 

而这一循环之所以能成立,有最为关键的两点:一是中国等国家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二是苹果对产业链的完全掌控。

          

 

但如果真的逼苹果应链转到美国,这两个关键的支柱,就彻底塌了。

          

 

举个例子,2019年中美贸易战,特朗普对中国加25%关税,苹果成本涨10%-15%,库克愣是没让iPhone涨价,咋办到的?

          

 

答案是:对供应商下狠手。

          

 

当时库克拿大单当筹码,逼着各供应商降价。富士康组装费从15美元砍到13美元,立讯精密的连接器从2美元压到1.8美元,蓝思科技的玻璃从3美元挤到2.7美元。

          

 

库克还玩“分头击破”,跟富士康谈完暗示立讯“别人降了,你不降就减单”,供应商卷得头破血流,利润薄得跟纸似的,富士康净利率从5%掉到3%(2019年年报),可谁敢翻脸?苹果订单占他们营收50%-70%。    

          

 

说白了,库克压价神技靠的是啥?靠的是自己在供应链的权重,以及供应商的“肉”。

          

 

          

 

中国人力成本低,供应商相对有肉(净利率5%-10%),有空间能让库克砍。

          

 

但到了美国,这一套根本玩不转。

          

 

首先,美国人力成本比中国高了4—5倍不说,并且苹果在供应链中的主导权,也会彻底丧失。

          

 

在中国,苹果可以“分而治之”——拿富士康去压立讯、再拿立讯去吓和硕。但在美国本土供应体系远不成规模,根本没几个替代者可选:

          

 

2013年,苹果在德州试过投建Mac Pro工厂,试压供应商,但工人成本降不了,良品率80%,产能、成本、交付时间全都不达标;最后一年亏了1亿,库克灰溜溜撤了。

          

 

说白了,在美国,库克既没有刀(订单不再压倒一切),也没有肉(人力成本没法砍),只能自己出血——所以,涨价将是唯一选项。    

          

 

可一旦涨价,苹果维持多年的高利润“神话”,很可能将就此打破。

          

 

利润“神话”的破灭  

  

商业上,要是这次高关税真逼得苹果涨价,估计最后还得是消费者自己买单。

          

 

尽管在过去很多年里,苹果不是没涨过价,但其利润的真正来源,从来不是售价,而是“售价—成本”的巨大剪刀差。

          

 

苹果在过去十几年,利润率能常年维持在25%-30%之间(毛利率更高达40%-45%),靠的正是几个重要的“利润杠杆”:

          

 

1、制造成本极低:iPhone出厂成本仅占售价的25%左右(约150-200美元),利润空间巨大;

2、全球供应链极致压榨:每一层供应商都薄利多销,“压出”利润给苹果;

3、消费者愿意为品牌/生态买单:3000元的体验,消费者愿意花6000元买;

          

 

    

          

 

更重要的是,以前的涨价是“品牌升级涨价”:加入Face ID、更高材质、更强摄影,用户感觉值这个价;同时供应链越来越成熟,全球成本在下降,整体利润还能扩大;

          

 

而这次如果由于关税+回流美国生产导致涨价,那就不是“价值提升”,而是“同样产品,更贵卖”,

          

 

这等于主动击碎用户信仰——消费者不是傻子,国内有华为小米1万块不到的主流旗舰,美国有三星Galaxy,性价比也甩苹果几条街。苹果涨价狠了,销量下滑将不可避免。

          

 

销量若下滑,利润就会跟着跌。

          

 

对苹果来说,如果利润真的有一个“红线”,那这个标准大概是“净利率20%”左右。

          

 

根据苹果财报,过去十年里:苹果大致净利率维持在21%-25%之间,哪怕在最惨的2020年疫情期间也没跌破20%。

          

 

    

苹果近十年净利率走势图

          

 

要是净利率真的跌破了这个数字,股价暴跌,股东炸锅,研发缩水等一系列恶性后果,就会像核裂变链条似地不断传导。

          

 

先说研发这块,苹果每年光是研发就投入200-300亿美元(约占营收的7%左右)。这些年,苹果从AI芯片到AR眼镜、从自研基带到Vision Pro,无一不是靠“钱烧”堆出来的。

          

 

可就是这样的投入,在现在的AI大战里,苹果还掉队了,Apple Intelligence得被ChatGPT甩几条街。最近更是传出了升级版 Siri 难产的消息。

          

 

要是研发再缩水,新品再推迟,将来谁还会买?

          

 

    

          

 

而在股价方面,苹果是美股最典型的“股东友好型”公司,每年回购数千亿美元股票、发放稳定分红,这也是它保持高市值的基础。

          

 

一旦利润跌破了某个“心理门槛”,华尔街对“预期落空”的反感就会暴露无疑,评级下调;股价重估,市值缩水就会接踵而至。

          

 

于是,一个恶性循环的链条,就在无形中产生了:

          

 

利润下滑 → 研发缩减 → 股价崩塌 → 更大规模的利润压缩  → 创新投入更少 → 高市值神话终结。

          

 

结语  

  

这场关税大战,让很多人嗅到了iPhone“涨价”的风险,开始提前囤货。甚至包括深圳、香港等地的相关经销商,也开始悄悄涨价。

          

 

但刨去这意外的变量,一台iPhone的价值到底是多少?    

          

 

马克思早在《资本论》里就说得明明白白:商品的价值,归根到底是由其中所凝结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可现实呢?价值与价格,往往总是会发生背离。

          

 

          

 

资本垄断了生产,操纵了供需,影响了舆论与认知,“值得买”与“贵不贵”的判断标准,也一起被重构了。

          

 

苹果就是这种力量的巅峰代表。

          

 

    

过去十几年,它凭借全球化产业转移、以及用订单作筹码拿捏各个供应商,最终控制了定价权,库克上台后,更是把供应链管成了“艺术品”,能精准控制生产节奏、产量,确保每款iPhone上市时产量刚好“不够卖”。

          

 

之后,苹果通过生态锁定,圈住了人们生活习惯,再用品牌与信仰包装成神话,将一台台iPhone卖给世界。

          

 

可这一次,关税的重锤无情砸下——价格神话开始裂开一道缝隙。消费者忽然意识到:哦,原来这就是所谓的“顶级体验”。

          

 

而现在,当华为、小米这样的中国品牌用真正的技术积累、真正的供应链实力站了出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一部手机是否“有价值”,不在于它有没有被咬过一口的苹果Logo,而在于它真正凝聚了多少智慧与汗水。


····· End ·····
星海情报局 系统研究
中国制造与国产替代
专注中国产业崛起故事
关注产业资讯,破解科技密码
追赶先进技术风口,看中国制造的星辰大海
图片
入驻媒体平台
36Kr/ 观察者网风闻社区/ 网易
虎嗅/ 雪球/ 腾讯新闻图片

星海情报局 关注国产替代和中国品牌出海,每年写100个中国品牌案例,见证中国产业崛起!
评论 (0)
  • 1.概述MYD-YG2LX采用瑞萨RZ/G2L作为核心处理器,该处理器搭载双核Cortex-A55@1.2GHz+Cortex-M33@200MHz处理器,其内部集成高性能3D加速引擎Mail-G31 GPU(500MHz)和视频处理单元(支持H.264硬件编解码),16位的DDR4-1600 / DDR3L-1333内存控制器、千兆以太网控制器、USB、CAN、SD卡、MIPI-CSI等外设接口,在工业、医疗、电力等行业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米尔基于瑞萨RZ/G2L开发板本文主要介绍基于MYD-Y
    米尔电子嵌入式 2025-05-09 17:38 23浏览
  •   基于 2025 年行业权威性与时效性,以下梳理国内知名软件定制开发企业,涵盖综合型、垂直领域及特色技术服务商:   华盛恒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软件定制开发服务和高端建设的服务机构,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面、系统的开发制作方案。在部队政企开发、建设到运营推广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在教育,工业,医疗,APP,管理,商城,人工智能,部队软件、工业软件、数字化转型、新能源软件、光伏软件、汽车软件,ERP,系统二次开发,CRM等领域有很多成功案例。   五木恒润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部队信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5-12 16:13 63浏览
  • 体积大小:14*11*2.6CM,电气参数:输入100V-240V/10A,输出16V24A。PCB 正面如下图。PCB 背面如下图。根据实际功能可以将PCB分成几部分:EMI滤波,PFC电路,LLC电路。EMI滤波区域,两级共模电感,LN各用了保险丝加压敏电阻,继电器(HF32FV-G)用来切除NTC的,为了提高效率点,如下图。PFC电路区域,如下图。LLC电路区域,如下图。详细分析一下该电源用的主要IC还有功率器件。AC侧采用了两颗整流桥进行并联,器件增加电流应力,如下图。共模电感都有放电针
    liweicheng 2025-05-10 20:03 36浏览
  • 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中,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和 DCS(分布式控制系统)是两种最为常见的控制技术。它们凭借着高可靠性、高灵活性与高自动化程度等显著优势,在工业自动化行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已被广泛应用于机械臂自动装配、发电机功率调节、石油炼制、化工生产、交通信号控制与地铁轻轨控制等众多工控场景之中。一种典型的现代工业总线控制系统而数字隔离器,作为工业自动化领域中低压控制系统与高压设备进行信息传输的“安全桥梁”,其不仅能有效阻断高压电气向低压控制系统的传导路径,保障操作人员与控制系统的安全
    华普微HOPERF 2025-05-09 17:08 22浏览
  • ‌磁光克尔效应(Magneto-Optic Kerr Effect, MOKE)‌ 是指当线偏振光入射到磁性材料表面并反射后,其偏振状态(偏振面旋转角度和椭偏率)因材料的磁化强度或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具体表现为:1、‌偏振面旋转‌:反射光的偏振方向相对于入射光发生偏转(克尔旋转角 θK)。2、‌椭偏率变化‌:反射光由线偏振变为椭圆偏振(克尔椭偏率 εK)。这一效应直接关联材料的磁化状态,是表征磁性材料(如铁磁体、反铁磁体)磁学性质的重要非接触式光学探测手段,广泛用于
    锦正茂科技 2025-05-12 11:02 84浏览
  • 蓝牙耳机是长这个样子,如下图。背部图,如下图。拆开L耳的一侧,有NFC和电池包(501230 3.7V 150mAh)如下图。电池包(501230 3.7V 150mAh)如下图。NFC正面,如下图。NFC背面,如下图。如何理解NFC的工作原理呢,搜集一下相关的资料,如下图。拆开R耳的一侧,PCB正面,如下图。PCB背面,如下图。有两组红黑的线,一组连接到了喇叭,另一组连接到了MIC头上,MIC头参数如下图。蓝牙模块(CSR 8635),有蛇形PCB走线做成天线,节约了天线成本,如下图。该IC介
    liweicheng 2025-05-10 00:45 36浏览
  •         信创产业含义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一词,最早公开信息见于2019年3月26日,在江苏南京召开的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研讨会。本次大会主办单位为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和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安全可靠工作委员会。        2019年5月16日,美国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在未获得美国商务部许可的情况下,美国企业将无法向华为供应产品。       2019年6
    天涯书生 2025-05-11 10:41 123浏览
  • 文/Leon编辑/cc孙聪颖‍在新能源汽车赛道的残酷洗牌中,威马、爱驰等数十个品牌黯然退场,极越、哪吒汽车也深陷经营困局,“跨界造车” 早已褪去曾经的光环,成为吞噬企业资金与精力的风险泥潭,尤其对上市公司而言,稍有不慎便会被拖入业绩泥沼。当行业共识已清晰显现 —— 新能源汽车市场这片红海正上演着惨烈的生存之战,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却逆势入局,掌舵极石汽车,其押注造车的抉择,正让本就面临挑战的石头科技主业雪上加霜。2025 年 4 月中旬,昌敬突然清空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账号的举动,迅速引爆舆论场。
    华尔街科技眼 2025-05-09 20:53 24浏览
  • 在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军事对峙情境下,歼10C的出色表现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深刻印证了“质量大于数量”这一铁律。军事领域,技术优势就是决定胜负的关键钥匙。歼10C凭借先进的航电系统、强大的武器挂载能力以及卓越的机动性能,在战场上大放异彩。它能够精准捕捉目标,迅速发动攻击,以一敌多却毫不逊色。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单纯依靠数量堆砌的军事力量,在面对先进技术装备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这一现象绝非局限于军事范畴,在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质量大于数量”都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科技行业
    curton 2025-05-11 19:09 175浏览
  • 【拆解】+CamFi卡菲单反无线传输器拆解 对于单反爱好者,想要通过远程控制自拍怎么办呢。一个远程连接,远程控制相机拍摄的工具再合适不过了。今天给大伙介绍的是CamFi卡菲单反无线传输器。 CamFi 是专为数码单反相机打造的无线传输控制器,自带的 WiFi 功能(无需手机流量),不但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远程连接操作单反相机进行拍摄,而且还可实时传输相机拍摄的照片到 iPad 和电视等大屏设备进行查看和分享。 CamFi 支持大部分佳能和尼康单反相机,内置可充电锂离子电池,无需相机供电。
    zhusx123 2025-05-11 14:14 86浏览
  • 在 AI 浪潮席卷下,厨电行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AWE 2025期间,万得厨对外首次发布了wan AiOS 1.0组织体超智能系统——通过AI技术能够帮助全球家庭实现从健康检测、膳食推荐,到食材即时配送,再到一步烹饪、营养总结的个性化健康膳食管理。这一创新之举并非偶然的个案,而是整个厨电行业大步迈向智能化、数字化转型浪潮的一个关键注脚,折射出全行业对 AI 赋能的热切渴求。前有标兵后有追兵,万得厨面临着高昂的研发成本与技术迭代压力,稍有懈怠便可能被后来者赶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5-11 22:44 65浏览
  • 行车记录仪是长这个样子的,如下图。从前面拆去玻璃挡板,可以清晰的看见里面的部件,5个按键电路板,液晶显示屏,摄像头,喇叭,电池包,还有一块主电路板。液晶显示屏正面,如下图。液晶显示屏背面,如下图。喇叭,如下图。5个按键的电路板,MENU,DOWN,POWER,UP,OK总共5个按键功能,导线连接到主电路板上,如下图。电池包,303040聚合物锂电池,3.7V,300mAH,如下图。如下图。摄像头,如下图。拿去摄像头外壳,如下图。分离广角聚集镜头和PCB板,如下图。广角聚焦镜头,具体结构如下图。P
    liweicheng 2025-05-09 22:50 29浏览
  •   定制软件开发公司推荐清单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2025年,定制软件开发需求愈发多元复杂。不同行业、技术偏好与服务模式的企业,对开发公司的要求大相径庭。以下从技术赛道、服务模式及行业场景出发,为您提供适配的定制软件开发公司推荐及选择建议。   华盛恒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高端软件定制开发服务和高端建设的服务机构,致力于为企业提供全面、系统的开发制作方案。在部队政企开发、建设到运营推广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在教育,工业,医疗,APP,管理,商城,人工智能,部队软件、工业软件、数字化转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5-12 15:55 82浏览
  • 递交招股书近一年后,曹操出行 IPO 进程终于迎来关键节点。从 2024 年 4 月首次递表,到 2025 年 4 月顺利通过中国证监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并迅速更新招股书。而通过上市备案也标志着其赴港IPO进程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曹操出行最快有望于2025年内完成港股上市,成为李书福商业版图中又一关键落子。行路至此,曹操出行面临的挑战依然不容忽视。当下的网约车赛道,早已不是当年群雄逐鹿的草莽时代,市场渐趋饱和,竞争近乎白热化。曹操出行此时冲刺上市,既是背水一战,也是谋篇布局。其招股书中披露的资金
    用户1742991715177 2025-05-10 21:18 56浏览
  • 【拆解】+自动喷香机拆解 家里之前买了从PDD买了一个小型自动喷香机放在厕所里。来增加家里的温馨感,这东西看着确实小巧,精致。可是这东西吧,耗电就是快,没过几天就没电了。今个就让我拆开看看什么在捣鬼。如下是产品的实物和宣传图: 由于螺丝孔太小和限位很深。对于我的螺丝刀套装没用。只能使用那种螺丝刀细头,同时又长的小螺丝刀进行拆解 拧下三颗螺丝钉,用一字螺丝刀撬开外壳,内部结构就呈现在眼前。 内部构造相当简单,部件没多少。就是锂电池供电,通过MCU实现按键控制,段码屏控制,LE
    zhusx123 2025-05-10 19:55 52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