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源垮塌?封禁中国IP,全球最大代码托管平台是“无心”,还是“有意”?

原创 飙叔科技洞察 2025-04-15 18:10
开源,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互联网精神的最佳注解!但随着中美科技战的深入,以及各种极端情况可能性的急剧增加,开源正面临巨大的挑战。
2025年4月13日,全球开发者社区一片哗然,因为根据众多中国用户反馈:全球代码托管平台GitHub,在未登录状态下,页面显示“Access to this site has been restricted”该 IP 地址受到访问限制的 HTTP 403 错误提示。
这一情况在全球技术圈迅速扩散,大家纷纷猜测这是代码托管平台GitHub疑似对中国大陆 IP 实施访问限制
然后,4月14日晚Github 官方对此进行了回应,Github 表示中国用户无法登陆是因为一项配置修改错误所导致,现已恢复

Github在声明中表示:“由于一项配置更改造成了意外影响,未登录的用户在中国尝试访问 GitHub.com 时暂时无法访问。已登录的用户仍可继续成功访问。影响于 2025 年 4 月 12 日 20:01 UTC 开始。影响已于 2025 年 4 月 13 日 14:55 UTC 缓解。

导致此影响的配置更改已被撤销,用户在尝试访问 GitHub.com 时应该不会再遇到问题。”

图片
众所周知,GitHub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开源软件存储库,它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数字基础架构,全世界有数十亿美元的软件业务中,许多都依赖GitHub基础架构。但GitHub在2018年被微软以75亿美元的价格收入囊中
加上微软主导的Python 调试器、C/C++ 语言服务、Jupyter、Pylance、Python 语言服务、Azure 工具、Data Wrangler、Jupyter 快捷键映射,甚至还有 JavaScript 和 TypeScript 的语言服务;加上微软拥有的GitHub和 npm。不客气的说,微软可以说是掌控了全球整个软件开发工具生态。
于是,我们有理由担心此次GitHub“封禁”中国IP或许不是偶然事件,何况问题出现后,GitHub官方第一时间竟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甚至有网友大胆猜测,此次“封禁”并非只是技术故障,而是一次“封禁”前的预演
在联想到前些日子,3月27日谷歌官宣将停止安卓Android开源项目(AOSP)。AOSP是G谷歌主导的开源项目,为所有Android设备提供基础框架和核心组件。它就像一个“毛坯房”,开发者可以自由下载、修改和分发代码,基于它构建定制化系统。无论是小米HyperOS、vivo OriginOS还是OPPO的ColorOS,甚至Pixel手机使用的Android系统,都是从AOSP发展而来的。
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停止开源,全球最大代码托管平台短暂“封禁”中国IP;曾经的“开源精神”到哪儿去了呢?
其实GitHub搞小动作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22年4月的时候,一位俄罗斯软件开发人员Sergey Bobrov的GitHub账户突然被提示停用;至今尚未恢复。
图片
更早之前的2019年,GitHub在没有任何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屏蔽了所有伊朗账户,连让该地区开发者下载备份数据的机会都没有。
因而,随着近年来美国对于其他国家频繁采取各种各样的制裁措施,开源也早已不是一方净土,业内对于开源是否有国界的问题也在争论不休对于GitHub而言,虽然依然开源,但一方面属地在美国,另一方面其所有权归属于微软。因此,GitHub的开源托管平台属性早已不再纯粹。
作为全球最大的代码托管平台,GitHub不仅是代码的天堂,更是承载开源项目的沃土。对于中国开发者而言,GitHub是获取全球前沿技术代码、参与国际开源项目协作的重要窗口。国内大量科技企业、互联网公司的研发工作依赖于GitHub上的开源代码库,许多高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项目也与GitHub紧密相连。
如果“极端”情况出现,开源不复存在,那中国是否有替代方案呢?
国内确实有不少代码托管平台,如Gitee(码云)国内老牌托管平台,用户超800万,托管项目超2000万,支持私有仓库免费使用,企业版提供 CI/CD 服务;腾讯的CODING是腾讯云旗下一站式 DevOps 研发管理平台,向广大开发者及企业研发团队提供代码托管、项目协同、测试管理、持续集成、制品库、持续部署、云原生应用管理 Orbit、团队知识库等系列工具产品,支持 SaaS 模式或私有部署模式;阿里的ModelScope 魔搭社区,开源的模型即服务共享平台,为泛AI开发者提供灵活、易用、低成本的一站式模型服务产品,让模型应用更简单。
但无论从代码库、工具链以及全球影响力而言,国内几大代码平台依然无法与GitHub匹敌;但至少在“极端”情况下有“备胎”!
因此,对于GitHub开源,套用“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这句话——开源精神无国界,但GitHub有国界!或许对于国内众多的大型科技企业,是时候考虑降低对GitHub的依赖,是时候降低对开源“盲目”的信仰了

飙叔科技洞察 一起关注国产光刻机、国产芯片、国产半导体艰难突破之路;一起分享华为海思、华为鸿蒙等华为产业点点滴滴!
评论 (0)
  •   北京华盛恒辉无人机电磁兼容模拟训练系统软件是专门用于模拟与分析无人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电磁兼容性(EMC)表现的软件工具。借助仿真技术,它能帮助用户评估无人机在电磁干扰下的性能,优化电磁兼容设计,保障无人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稳定运行。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无人机电磁兼容模拟训练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无人机电磁兼容模拟训练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无人机电磁兼容模拟训练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系统功能   电磁环境建模:支持三维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7 15:10 107浏览
  • 现阶段,Zigbee、Z-Wave、Thread、Wi-Fi与蓝牙等多种通信协议在智能家居行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协议间互不兼容的通信问题仍在凸显。由于各协议自成体系、彼此割据,智能家居市场被迫催生出大量桥接器、集线器及兼容性软件以在不同生态的设备间构建通信桥梁,而这种现象不仅增加了智能家居厂商的研发成本与时间投入,还严重削减了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为应对智能家居的生态割裂现象,家居厂商需为不同通信协议重复开发适配方案,而消费者则需面对设备入网流程繁琐、跨品牌功能阉割及兼容隐患等现实困境。在此背景
    华普微HOPERF 2025-04-17 17:53 112浏览
  •   无人机电磁环境效应仿真系统:深度剖析   一、系统概述   无人机电磁环境效应仿真系统,专为无人机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性能评估及抗干扰能力训练打造。借助高精度仿真技术,它模拟无人机在各类电磁干扰场景中的运行状态,为研发、测试与训练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无人机电磁环境效应仿真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无人机电磁环境效应仿真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无人机电磁环境效应仿真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系统功能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7 15:51 148浏览
  •     CTI是Comparative Tracking Indices的缩写,在GB 4207中被译作“比较追踪指数”,我认为还是“漏电起痕指数”更容易理解。    CTI表述了材料的绝缘特性——阻止不希望出现的电流。CTI的单位是V,在绝缘物表面添加一定量的电解液并施加电场,观察在绝缘物表面既不会持续产生火焰,也不会因为热、介质击穿、湿气或者污染物产生电弧放电留下痕迹(起痕)的最高电压。CTI的测量方法见IEC 60112 (GB 4207)。&nbs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4-19 21:20 15浏览
  •   无人机蜂群电磁作战仿真系统软件,是专门用于模拟、验证无人机蜂群在电磁作战环境中协同、干扰、通信以及对抗等能力的工具。下面从功能需求、技术架构、典型功能模块、发展趋势及应用场景等方面展开介绍: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无人机蜂群电磁作战仿真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无人机蜂群电磁作战仿真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无人机蜂群电磁作战仿真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持。   功能需求   电磁环境建模:模拟构建复杂多样的电磁环境,涵盖各类电磁干扰源与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7 16:49 123浏览
  •   无人机蜂群电磁作战仿真系统全解析   一、系统概述   无人机蜂群电磁作战仿真系统是专业的仿真平台,用于模拟无人机蜂群在复杂电磁环境中的作战行为与性能。它构建虚拟电磁环境,模拟无人机蜂群执行任务时可能遇到的电磁干扰与攻击,评估作战效能和抗干扰能力,为其设计、优化及实战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应用案例   目前,已有多个无人机蜂群电磁作战仿真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北京华盛恒辉和北京五木恒润无人机蜂群电磁作战仿真系统。这些成功案例为无人机蜂群电磁作战仿真系统的推广和应用提
    华盛恒辉l58ll334744 2025-04-17 16:29 154浏览
  • 1. 在Ubuntu官网下载Ubuntu server  20.04版本https://releases.ubuntu.com/20.04.6/2. 在vmware下安装Ubuntu3. 改Ubuntu静态IP$ sudo vi /etc/netplan/00-installer-config.yaml# This is the network config written by 'subiquity'network:  renderer: networkd&nbs
    二月半 2025-04-17 16:27 143浏览
  • 近日,全球6G技术与产业生态大会(简称“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紫光展锐应邀出席“空天地一体化与数字低空”平行论坛,并从6G通信、感知、定位等多方面分享了紫光展锐在6G前沿科技领域的创新理念及在空天地一体化技术方面的研发探索情况。全球6G技术大会是6G领域覆盖广泛、内容全面的国际会议。今年大会以“共筑创新 同享未来”为主题,聚焦6G愿景与关键技术、安全可信、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前沿主题,汇聚国内外24家企业、百余名国际知名高校与科研代表共同商讨如何推动全行业6G标准共识形成。6G迈入关键期,
    紫光展锐 2025-04-17 18:55 198浏览
  •     爬电距离指的是两个带电体之间、带电体和大地之间,沿着绝缘材料表面的最短距离。与爬电距离有关的标准有IEC 61010-1。PCB设计方面,可以参照IPC-2221B。        (图源TI)    任何情况下,爬电距离不允许小于电气间隙。当绝缘材料是空气时,爬电距离可以和电气间隙相等。电气间隙的简介见协议标准第011篇。        一般情况下
    电子知识打边炉 2025-04-19 20:54 13浏览
  • 一、行业背景与需求随着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用户对便捷性需求的提升,电动车行业正经历从传统机械控制向智能交互的转型。传统电动车依赖物理钥匙、遥控器和独立防盗装置,存在操作繁琐、功能单一、交互性差等问题。用户期待通过手机等智能终端实现远程控制、实时数据监控及个性化交互体验。为此,将蓝牙语音芯片集成至电动车中控系统,成为推动智能化升级的关键技术路径。二、方案概述本方案通过在电动车中控系统中集成WT2605C蓝牙语音芯片,构建一套低成本、高兼容性的智能交互平台,实现以下核心功能:手机互联控制:支持蓝牙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18 08:33 187浏览
  • 一、行业背景与需求智能门锁作为智能家居的核心入口,正从单一安防工具向多场景交互终端演进。随着消费者对便捷性、安全性需求的提升,行业竞争已从基础功能转向成本优化与智能化整合。传统门锁后板方案依赖多颗独立芯片(如MCU、电机驱动、通信模块、语音模块等),导致硬件复杂、功耗高、开发周期长,且成本压力显著。如何通过高集成度方案降低成本、提升功能扩展性,成为厂商破局关键。WTVXXX-32N语音芯片通过“单芯片多任务”设计,将语音播报、电机驱动、通信协议解析、传感器检测等功能整合于一体,为智能门锁后板提供
    广州唯创电子 2025-04-18 09:04 173浏览
我要评论
0
0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我知道啦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 我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