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的产品设计需求:控制电机正反转并且驱动灯珠,通过按下按键来实现点亮和熄灭灯珠的功能。
消息一经传出,工程师们就像炸开了锅一样议论纷纷。最先有人关注到价格方面,忍不住问道:“这个项目能给多少钱呢?”
紧接着就有人根据经验推测:“这种很简单的项目,估计就几百块钱吧。”这一说法立刻引发了争议。
有工程师站出来批评这种看法:“这可不是简单的事情啊。要制作样品,编写程序,做硬件设计,还得焊接电路板呢。如果仅仅报价几百块钱,那简直就是不把自己辛苦的劳动成果当回事儿了。”大家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随后又有工程师开始计算工作量和成本:“我估计这个项目两三天的工作量就够了,如果按照每天大概200元来算的话……”
话还没说完,就有人打趣道:“200元一天?那还不如就在上班的时候摸鱼呢。”也有人无奈地说:“200元一天,这和在工厂打螺丝的工钱比起来可差远了,人家打螺丝可能都不止这个数呢。”还有人抱怨:“现在一天吃饭都要100元了,200元一天根本不够啊。”
不过,也有一些比较务实的声音:“有工作就不错了,还挑什么呢?”大家各执一词,争论不下。
就在大家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一个消息如同冷水一般浇灭了所有人的热情——客户告诉大家,这个项目已经被别人接走了。刹那间,圈子里安静了下来,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这个小小的事件,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工程师们在面对项目时复杂的心态。一方面是对自身价值的考量,希望能得到合理的报酬;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大家对工作机会的珍惜与无奈。
同时,这个结果也让工程师们意识到,在商业竞争中,不仅要关注自身的能力和价值,还需要提高效率、优化服务,才能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赢得项目机会。
往期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