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省传感器产业促进会
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打造传感产业强省 ,2025年3月27日,湖南省传感器产业人才培养与高校学科建设座谈会在长沙理工大学顺利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推动湖南省高校新增智能感知工程等传感器相关本科专业,加快产教融合一体化人才培养,为湖南省传感器产业发展输送更多创新型复合型专业化人才。会议由湖南省传感器产业促进会主办,得到了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湖南省自动化学会、湖南省电子学会的大力支持。
首先,促进会秘书长吴怀化对各位院校老师及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逐一介绍参会的各位嘉宾。随后,简要介绍了本次座谈会的背景、目的及湖南省传感器产业的发展存在的人才短缺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同培养更多高素质具备创新能力的传感器产业人才。建议湖南省高校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积极新增智能感知工程等专业学科,为湖南省传感器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吴怀化秘书长分享了中北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高校在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上的经验和做法,包括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科研创新等方面。
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唐立军教授作了题为《培育时代新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地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题报告,详细阐述了研究背景、培养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案及技术路线、地方特色及创新、成效与推广等。
最后研讨交流环节,与会代表结合各自院校讨论了新增专业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探讨了产教融合的重要性、定向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和实施策略;分析了湖南省传感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需求和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加强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强调产教融合在传感器产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建议高校与企业加强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二是优化课程设置与实践教学:根据传感器产业的发展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师资引进力度,鼓励企业导师与学校导师的合作,形成双导师制,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四是建设实训基地与共享平台: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推动共享实训基地模式的发展,解决学生实习问题,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五是多机制多渠道体系:加强学科间的融合与重组,借助高校专业缩减调整期,新增专业或增设培养方向,通过传感器领域科研项目、创新平台建设等多种方式满足湖南省传感器产业发展需求。
本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搭建了湖南省传感器产业产教融合交流平台。与会代表充分交流了针对湖南省传感器人才培养和智能感知工程等专业学科建设的心得、经验及建议。促进会后续还将进一步与相关新增专业及新增培养方向的院校加强战略合作,在培养方案、招生与就业、实训实践基地建设、产业导师、科研合作、创新平台等多领域深度合作。期待与各高校携手共进,为传感器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高素质、应用型的人才支持,共同推动湖南省传感器产业的繁荣发展。